第30章 能问

A+A-

    孟续成屋里,几人已经停了麻将在深聊,奇异的并不是深聊,而是夹带了一个身份尴尬的人一起,但是孟续成安之若素,孟柿也习以为常的样子,这就有点奇异了。

    孟柿摘了个吊兰的花朵:“实在不行咱们自己去一趟”

    “咱们是谁们?”孟续成问。

    孟杉自己早没了主意,只是坐着,谁讲话就看着谁点头。

    “芦花婆和我带着三姐一起去,芦花婆便称是汤太太身边的嬷嬷,我便是三姐的丫头,一起去见大老太太,顺便也去看看大太太,到时候还要向二爷借个人”

    听她的跟真的一样了,孟续成摇头:“不成,你们不能出去!哪有汤家人直接去见大祖母的做法,听着也奇怪,再你们去什么?怎么,大祖母哪有这么好唬弄”

    孟柿:“就早先两位太太已有结亲的算,但是后来杀出个方家的姑娘,汤太太心里迷糊了想亲自去孟家问问,谁知每次去都遇上个姨娘管事,太太却不露面,这几次下来,还以为孟家想变卦了,然而汤少爷年纪到了,不能拖,于是便派了自己的亲信前来见老太太,也想当面问一问太太,若是太太自己悔了便作罢,若不是,那就是两人还有缘分”

    孟榴问:“那万一汤家当真看中方家的姑娘了怎么办?你跑去这一趟岂不是自取其辱?”

    孟柿目光冷下来,“别的也算了,夺人夫婿这种事断不能忍!即便汤家已经算重选,我们难道出口气也不行吗?也好叫三姐早些抽身,别再白白的等啊!万一不是,那就还有机会争啊!”

    她和孟杉手足情深,她病时,孟杉连着几天陪她,她后来走不了路,孟杉每天过来一两个时辰用木轮椅推她在园子里晒太阳,孟榴都做不到的;如今她活泼鲜跳的回来了,自然全力助她,若是汤家先背弃了她,她去这趟难保不搅合一下。

    她孟柿只是身子弱,可不是性子弱,向来敢争的,若谁敢对不起她,她从来不会忍气吞声的好不好!

    听上去简直像开玩笑!

    孟续成却没有继续反对。他反而在帮着想哪里有没有漏洞,这些女子,一辈子听命于父母长辈,何尝有过自己选择的权力,四儿是走的早,要不然,他一定会帮她选一个称心的妹婿。

    他斟酌道:“我怎么觉得应该先悄悄的去汤家探一下情况?”

    “不要急!”

    四人唬得一跳,一起转头,只见邓括推开帘子站在门口,面上不笑,却也看着还算和气。

    还好是他!

    孟杉和孟榴都起身唤七爷。

    他在孟续成院里可以随意行走,门口盹儿的厮看见他慌忙擦了擦口水,领他进来,院里静悄悄的,邓括到处看看,问“人呢?”

    厮嘿嘿搓手,“那个,三姐六姐也来了,都在书屋里呢,七爷您要不要去客厅里坐着,我这就给您请二爷出来”

    邓括伸手拦住他,“不用,我且去看看”,他也有些好奇,这节骨眼了,孟续成不读书和妹妹们在做什么。

    这刚到窗下就听见里面着如此胆大妄为的计划,好气又好笑。

    邓括进了门还站在门口,屋子正中有一桌了一半的麻将,画案上笔墨纸砚都收掉了,全摆了吃的,瓜果蜜饯糕点卤菜和酒,看来过的挺自在啊。

    孟杉和孟榴都有点怕他,他这人不爱笑,在孟家出现又总是孟燕集陪着,论辈分也算叔叔,平日里不会和女孩子话,今天突然出现在这里,把他们的计划给听了,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做。

    “你们的汤家,可是无锡的汤业之家?”

    孟杉点头正是。

    他点头,“巧了,他家的汤旭蓝就在鹤山书院里补习功课,马上也将启程去金陵了,我还想着让二爷与他同舟结伴的”

    孟杉眼睛有了光彩,轻声道:“汤旭蓝便是汤旭彬的哥哥”

    所以她的心上人是汤旭彬了。

    “那么只要去一趟鹤山书院就行了?”

    孟柿听了很是高兴,几人愁眉不展的事,一下就有了转机,伸手理了理眉头的碎发,一截手腕子白得透明似的。

    邓括侧过头看她的手腕,越发觉得那镯子真是配的很,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一天可能戴上。

    孟续成抱着手臂,“问他恐知道的有限吧,少爷也不管这些事”

    邓括一步步走进来坐下,“亲弟弟的婚事,他总会关心的,到底有没有和方家定了主张,大概也会知道,再不然,他去问一下,也会有消息”

    孟榴听了点头,“这倒是好,那谁去问?”

    邓括微微一笑,嘴角很快又复位,“我可以带你们过去,但我不是孟家的人,自然不方便开口问”

    孟榴缩了一下,“我太,也不合适,若是被太太知道我溜出去了,回来肯定断腿!……三姐姐自己估计也不能去。”

    “她不是愿意去么?”

    邓括放在桌上的手指点了点站着的孟柿,闻听此言孟柿看过去,对上他的那双深眸,多看一会儿都不行,仿佛一下子被吸进去又拉到空旷的星野,再看不到别的。

    孟柿点头,毫不犹豫,“我去”

    邓括站起来,天幕蓝的长衫整齐落在脚面,腰带上的环佩轻晃了几下,声音干脆利落,“那赶紧收拾收拾,申时三刻书院放课,我们在门口候着他,二爷一同去认识一下,现在是同学,明年是同科,将来也可能是同僚和亲戚了”

    ……

    坐在马车上的孟续成不断量身旁的邓括。

    “七爷”

    邓括睁开假寐的眼,“”

    “你怎么突然管起闲事来了?”

    “你也没少管啊,不如我们掉头?”

    “咳……那不用了”

    “多谢你。”

    邓括淡哼,极力管住自己的眼睛,内心已是千军万马,对面那姨娘坐着,她的美貌不是那种看了心静远观即可的类型,而是让你不惜赴汤蹈火也想亲近一下的,勾人也可以。

    这么看来,孟燕集不肯放手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倒是孟续成坐怀不乱的,挺让人佩服!

    可是他为何能坐怀不乱?

    日日在一个院子里住着,看久了难保不动心吧!动心了也是名正言顺,这么想着嘴里忽然泛起些苦意,正想着,那姨娘就看过来了,“七爷与汤公子相识已久吗?”

    邓括道:“两三年而已,他为人守礼又洒脱,大家子弟里比较罕有,一般长子容易被教养的太规矩呆板,他倒不是。”

    过一会儿他问,“你胆子怎么这么大?自己过的如履薄冰,还敢为他人出头……”

    孟柿轻声,“大约经历过更惨烈的事,再看眼前,就觉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也可以做的很多”

    活着?

    邓括想起她曾投井的事。

    “哦,有关你妹妹的下落,我的人又去江阴了,那船家已经开往别处,北上或南下还在问询中,你不要着急”

    “好的”

    “你哪里来的妹妹?”

    孟续成问,怎么之前没听。

    孟柿简要了一下。

    “我觉得事有蹊跷,若真是你妹妹,你唯一的亲人,太也沉得住气了,如何不急着来寻你?”

    孟柿略有些为难道:“自父母更疼我些,我又有些霸道,对她不算很好,想是她不愿意来找我吧”

    鹤山书院所在街巷便叫书院巷,建造规模甚大,堂厅斋室楼馆共有一百五十余楹,古朴又恢宏!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自带圣洁光环,考中进士者点了翰林者举不胜举,在本朝为官的也大有人在。

    学子们正陆续下课出来,或抱着书本,或背着书包提着书箱,有一脸迷茫者,有大步阔首的,有的思索着慢行,也有争得面红耳赤的,门口马车和轿子很多,都等着接人回家,孟柿到底有些紧张,她禁不住往邓括身边靠一点问:“你同那汤公子当真熟络到连这个都能问?”

    邓括看见她杏眼波光粼粼,道:“来都来了,现在又怕什么,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