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A+A-

    刚开始几天, 每天大家排队领号的时间越来越早。夏天天亮的早,有的恨不得半夜三四点就到季冬家大门口排队。

    起得太早排队,号是领到了,结果白天干活没精神, 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季冬只好让季海明出面当恶人, 硬性规定时间, 每天七点开始正式排队。季海明六点五十搬个板凳坐到大门口, 早来的这些人, 一律不给号, 从七点来的那个人开始发!

    第一天这么搞的时候季海明差点挨揍, 所幸七点之后来的人都一个个撸袖子挺季海明。

    到了七月末八月初, 大棚的建设越发步入正轨, 工期也接近了尾声。

    八月二日, 是季冬的中考成绩放榜的日子。

    季冬告诉季海明,自己要去学校看榜。

    八十年代, 中考高考成绩还没有后世的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成绩出来后, 由考试院根据准考证号把成绩发到各市、各县, 中考时的成绩一般会分发到各学校。高考时,有时一个学校考不来几个人,为了脸面上好看,通常直接由县里直接发布——用毛笔在红纸上誊抄,张贴在县教育局大门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从此鱼跃龙门,成为天子骄子。

    不得不,国家包分配,考上大学即是国家干部的八十年代, 多少有些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影子。

    如果以此类比一下,中考大概和考秀才的府试相当。

    季海明俗人一个,同时对季冬有盲目的信心,听了要去看榜的消息,问:“你是不是能当秀才老爷?”

    季冬翻翻白眼,这都哪儿跟哪儿。

    “是不是能考第一名?”

    按季海明的想法,如果季冬能考第一名,不论家里如今多忙,哪怕停工一天,都得陪季冬去学校看榜!

    考秀才考个第一名也不得了,搁古代都得有人来家报喜。现在没报喜的了,自己一定得去感受下孩子“中举”的喜悦和荣光。

    “不知道。”季冬看着季海明跃跃欲试十分想跟着去的样子,跟他:“人家都是学了两三年的,我才上了一年初中,能考上就不错了。”

    也是。季海明听了季冬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自己看自家孩子好,不定人家都不赖呢。

    家里这么忙,万一耽误一天工夫,去了一看没考上……

    “你把我送乡上车站就行,我自己坐车去。”

    季冬虽然跟季海明不一定能考上,她自己心里却有数。

    这次上城,她主要目的也不是看榜。

    趁季海明发动三轮车的功夫,季冬回屋掀起床铺,把藏在褥子底下的手稿抽出来,严严实实藏在书包里。

    她写这些都是偷偷摸摸写的,印的时候也不算属自己名字。

    废话吗,如果让季海明和王荣花发现,那些玄之又玄的养生理论,全是自己姑娘写的,那信任程度得多少折扣。

    这也是她拒绝季海明这个“司机”一起上城的原因,最最重要的原因!

    季冬怀揣着她的心血“宝贝”,到宁泽市下了车,取了钱直奔印刷厂。

    这笔买卖从经济价值上来算是赔本的,纯出不赚。

    这年头印东西,不论印几本,哪怕只印一页,都需要刻版。

    刻版,即便在四十年后,也不是一笔钱。

    季冬在印刷厂里看着印刷厂经理嘴巴一张一翕,着价格和需要的时间,无比想念有电脑的时代。

    科技改变生活诚不欺我。

    “只印20套?”

    经理对季冬的要求感到不可思议:“你知道印20套,合成每套成本多少吗?”

    季冬宽面条泪默默点头,她当然知道,印的越多成本越低,自己费这么大功夫只印20套,真的是有钱烧的。

    经理之所以“套”,不“本”,是因为季冬要求,都印成八开大页。

    这也是季冬根据农村人的特点,指望大家耐心看一本厚书,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大图、大字、大页、大标题!

    印刷还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纸一定要厚,要韧,要耐造,不然农村那个环境,没几天就得变成稀巴烂。

    季冬把内容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 分是内幕体:中X海退休专家/领袖保健医生/XX院士国家津贴获得者/XXXX医院首席专家一生经验总结、含泪敬告国人,千万别bbb,一定要bbb。

    这一部分是托“大”,借着专家学者各种名头唬人,进行一些基础内容科普,,让大家勤洗手、讲卫生、有病去医院,不要自己乱吃药。

    第二部 分是震惊体:震惊!美帝国主亡我之心不死,竟然XXXXXX!震惊,XXXXXXX都是苏修的阴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这一部分是托“敌”,借着阴谋论的论调用恐吓的方法,宣传一个核心思想,少TM去搞性别鉴定!

    第三部 分是秘方体:孔氏家族千年养生秘方!孟子养的“浩然之气”究竟是什么!“气功”和“鸡血”究竟有没有用。从周易和五行八卦看BLABLABLABLA

    这一部分是托“古”,借着宁泽地区对圣人们的迷信,搞了点后世养生粥健身操之类乱七八糟的,反正吃不死也练不死,总比真去鸡血和吃大蚂蚁强。

    季冬从前看资料,看到八十年代的时候,直接抽一管鸡血,直接到人身体里,还有那些什么生吃大蚂蚁之类的,都觉得心惊胆战。这特么的人类作死真的是花样百出。

    所以季冬现在自己搞这些,良心……一点儿都不痛。

    时代产物时代产物,季冬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给经理交了定金,约定好两周之后来拿成品。

    从印刷厂出来,季冬慢慢悠悠往学校走。

    你看或不看,成绩就在那里。

    又不是谁跑的快谁是第一名。她想着,最好等她到的时候,大家看完都散了才好,也不挤,轻轻松松看一眼就走。

    离学校越来越近,遇到的同学也慢慢多了起来。

    有人直接坐在路边哭。

    进了校园,更是有人疯了一样开心的大叫,有人绝望的嚎啕大哭。

    “季冬,你考了第一名!

    有人看到季冬,兴奋的给季冬报信儿!

    “哦。”

    季冬点点头,很正常啊,意料之内。

    给她报信的同学对季冬的反应很不满意,想想认为是自己没有清楚,自行车也不骑了,直接从上面跳下来把自行车一扔,冲到季冬跟前比划:“全市第一!你知道吗,全市第一!”

    季冬裂开嘴笑,她倒不是因为考第一高兴,而是被这个同学的情绪感染。

    “哈哈,我知道啦,谢谢你啊!你考到哪里了?”

    季冬知道,这个同学考得肯定也不错。

    如果考的不好,哪里还有心情去给别人报喜信儿呢。

    “我可比不上你。”这同学被问到自己成绩,嘴里谦虚着,却抑制不住言语里的喜悦:“我报的中专,被中师录取了。”

    “行为人师,学为世范。”季冬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以后就是圣人门徒了。”

    “哪里哪里。你们这些上高中的,以后都是大学生。”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阵儿,漂亮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直到有过来一个同学,看到季冬,对季冬:“你怎么还在这里,张勇找你找疯了!”

    季冬问:“他找我干嘛?”

    来得同学摇摇头,方才拉住季冬的同学连连对季冬表示抱歉。

    “太不好意思了,你看,一聊起来没头儿了。”

    “没事儿。”季冬:“张勇找我能有什么大事儿。”

    八成是配合他搞宣传。

    季冬对张勇的了解可谓透彻,张勇这会儿正趴办公桌的红色宣传条幅上贴标语呢。

    他拿到成绩,第一时间给牌坊村了电话,季海明一面在电话里后悔自己没有跟着上城,错过了如此荣耀的时刻,一面跟张勇,季冬一大早就去市里了,不会太晚到学校。

    结果张勇左等右等季冬都不来,急得他拿学校里的广播喊。

    好在季冬终于来了。

    一进门张勇忍不住骂她:“一上午跑哪儿去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上心吗?!”

    季冬:……

    季冬看张勇的反应,心里也有疑惑。

    宁泽初中可是宁泽市全市最好的初中,中考出个全市第一,不能把张勇激动成这样吧?

    季冬这么想着,也就直接问了。

    “你懂屁!”张勇:“诶,不对!我们学校的宣传,你都不看吗?”

    看季冬疑惑的眼神,张勇郁闷的想吐血。

    你还真没看过?我从前的宣传感情都白宣传了?!

    季冬急忙找补,安慰张勇道:“没事儿,我们老百姓看不看到无所谓,领导们看到你成绩,就不算白宣传啊?”

    张勇一想,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于是“无耻”的点点头,认同了季冬的观点,同时给季冬解惑。

    “去年我们学校也出了全市第一,今年你再得,是连续两年出全市第一。”

    “连续!你知道连续的含义吗?”张勇:“连续出,明不是某个学生特别神放卫星,明是我们学校教学质量好,我这个校长认真负责!”

    “牛!”

    季冬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无耻,太无耻了!

    “校长,您将来一定仕途坦荡。”

    “季冬,你有眼光啊。”张勇心情好,跟季冬开玩笑:“凭你这份眼光,你将来也能飞黄腾达。”

    正着,张勇叫来的照宣传照片的摄影来到了。

    “你来,过来。”

    张勇喊了几个人,把“庆祝我校连续两年夺魁”、“热烈庆祝我校季冬同学勇夺宁泽市中考第一名”两条横幅挂在学校大门上。

    先是季冬站在学校大门口照相,再是张勇带着季冬照相,然后是季冬初一时的所有老师老师,插班到复读班里的所有任课老师,单人照、合照,一个个轮过来。

    闹闹哄哄折腾大半天,张勇还给季冬看了准备用的宣传稿,季冬觉得不合适的地方提了点意见。

    下午张勇还想留季冬在学校里和大家一起吃饭,还要把季海明叫上城。季冬赶忙拦住,家里实在是农忙,走不开人。

    不但季海明没法来,我也得赶紧回去了,下次上城再来看老师们等等了一堆。

    张勇才“依依不舍”放季冬走。

    季冬临走时忽然想起来,问张勇:“齐北辰考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