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A+A-

    福源对于皇室来, 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礼法上未来的继承人,在家族地位上来讲,甚至超过了他的叔叔伯伯们, 但是与他的地位不匹配的是, 他在家族里的话没人愿意听, 年龄是一方面,更多的是, 家族中凡是男丁,都想对至尊之位存在着妄想。

    承岳目前的现状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四面楚歌, 东宫阵营里也不是铁板一块, 太子妃贾氏整顿内务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如何教养一个继承人显得力不从心。承岳担心太多的负面情绪影响到福源,所以, 停了翰林院每日给福源的讲经, 改为五天一次, 让福源吃住跟在司徒越身边。

    司徒越对此非常的理解。

    她不愿让一些阴私之事影响到福源, 福源作为太子长子,该学的是称量天下,而不是对后宫之事投入太多的注意力。司徒越带着福源回到了秀野园, 吃过晚饭,听着福源背了一会书,让他睡到了正院的厢房里, 司徒越自己坐在书房对着一张白纸一条一条列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她最擅长的是内政,关于治理庶务,司徒越凭着冷静的头脑和细致耐心做的非常的好,有的时候, 她的眼光长远之处比上皇和今上更加值得赞扬。她的短板如今也是非常的明显,司徒越没上过战场,她不懂行军之事,不懂排兵布阵,对于一个整日在京中忙着钱粮之事的户部尚书来,这些算不得缺点,但是如果将来福源也是这样的话,绝不是好事,上皇曾经亲临战场,今上如今手握三军。他们对于行军,不精通,也算是了解了。

    眼光,气度,谋略,胸襟这些是一个圣明天子的魅力所在,司徒越提笔在白纸上写下这几个字,看着仲夏夜的夜空,月光皎皎如练,婷婷洒满人间。

    第二日,福源早早的起床,梳洗了一番来到司徒越跟前请安,他的贴身内侍一个也没带来,以前的师傅们也被拦了,司徒越安排一个功夫不错的家将教他骑马练武。

    乔乔因着和福源一般大,也被提溜了过来,不情不愿的跟着一起活动,因着福源见识了宫中的一番变化,如今比一般的孩子性格坚韧了很多,日常并不叫苦叫累,也不闹着要回东宫,司徒越也没找人教他子曰诗云的东西,日日带着他在衙门里办公。

    到了休沐,上皇来到了秀野园,自从福源出生,包括承岳在内,一干人比着福源在上皇心目中的地位倒退了一射之地。上皇见着了福源,直呼黑了瘦了,问了日常吃什么,干什么,止不住的埋怨承岳,“你老子心狠,知道你伯王不是个手软的主儿,就让你受这份罪。”

    “倒不是受罪,我如今已经能拉开弓,射中靶子了,骑着马能奔跑一上午。跟着伯王看了诸位臣工的条陈,也知道了些事情,比以前明白多了。若是户部有事,伯王先让我出主意,再指出不足之处,我也是受益良多。”

    上皇颇为欣慰。

    然后几个人一起进城,福源在马车上睡着了,上皇和司徒越骑马,上皇就问“福源哪儿你是个什么章程”

    “我能教的也是处事之道。”

    “处事之道要教,更要教忠孝仁义信。这些是为人之本,不可懈怠。虽翰林院是些读书的酸才,教的东西也是软绵绵的,但是该学的,该知道的,还是要让福源去学,唐太宗曾,以史为镜.......”

    司徒越在马上欠身,一起往上水门走去。

    城门口有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队伍慢腾腾的往前移动,外城分九门,内城分五门,如今的九门提督是王子腾,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是帝王心腹。这种时代下,讲究特别多,什么人进什么门,乡下的田舍郎进了该贵人们走的城门,遇上给贵人驾车的车夫就无辜被甩几鞭子,若是要讨个公道,进了衙门先定一个冲撞之罪,大板子上几十下,人给扔出衙门。所以,城外的人总是在天不亮的时候绕上很久来到某一个城门,接受了盘问才能进城。

    上皇此时的身份是一户商户家的老太爷,虽可以科举,但是此时家中晚辈经商,家中花费靠行商得来的银子,还是商家。在那些清流们看来,还是鄙视他的出身的。

    他们特意绕到了上水门,上水门和水有关系,是运河的一端,漕运的船队直接在上水门外卸货,在上水门外讨生活的人便推着独轮车或者是用肩膀扛着把东西运到城内。

    外边人声嘈杂,乔乔和福源趴在窗口往外看,眼见到人烟繁盛,耳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两个人都是第一次见识到,看的是目不转睛。

    城门的差役验过了他们这一行人的官凭路引,放他们入了城,先去城门内不远处的曲记生丝铺子坐下歇了歇,司徒越捧着生丝铺子的账本交给福源如何看账,福源如今算盘还不熟练,平时对户部的大账看的是头昏脑胀,如今再看一个铺子的账目,则觉得清爽多了。

    到了中午,上皇换了衣服,带着孙子和两个的,一摇三晃的出门访友去了。

    上皇有两个要好的朋友,也是这几个月来结识的友人,一个姓冯,一个姓周。两个也是富家翁,平日里也是有钱有闲的主儿,有的不是大钱,但是吃喝足够,三个人约在一处巷子里的茶馆里,看着上皇带了这么一队尾巴,先笑了,指着上皇趣了一番,其中的周老爷就“老曲看着你老冯今儿做东,这是要吃大户了。”

    冯老爷也不以为意,点头道“使得使得。”

    “今儿把我大孙子带来了,还有旁人的重孙子和我的重孙女。两位听我一言,今儿让我大孙子请了,算他的孝心。”

    两个人也不推让,纷纷好。三个老头加两个孩子,坐在桌上吃的心满意足,苦了司徒越不停的给他们布菜倒水,间接的劝几句酒。

    酒过三巡,周老爷了一个好消息,“听了吗?今上要开恩科呢,来年就又有一会状元公了。”

    其他人纷纷表示没听过啊,连福源都板着脸要听因由。

    “这个事儿是从我媳妇的娘家侄子哪儿听的,”周老爷夹起一根青菜,“他的舅子的一个同窗和赵家的人是熟识,赵家,就是刚被撸了职位的赵家,他们家的娘娘有孕,今上高兴,要开恩科呢。只是还没下旨,如今看着,八九不离十了,两位老兄也要准备一番,咱们考上了是咱们的事儿,当不当官儿另,但是必须去考一考。”

    “是极是极”上皇第一个点头赞同,惹得福源和乔乔看着他,两个孩子的脸上对此表示出了疑问,福源开口就问,“往年开恩科,大半是新君登基,太后寿辰,或者是天下丰收,出了祥瑞加之一年以来国泰民安。从没听过宠妃有了身孕要开恩科的啊。”

    冯老爷就“今上开今上的恩科,咱们去考咱们的。想必是因为只有一个儿子,盼着想多子多孙吧。”

    上皇在一边狂点头,“有道理有道理,老朽做梦就想抱重孙子呢,”瞪了司徒越一眼,骂道“这个没出息的东西,如今过了而立之年,才有一个姑娘在家。”

    司徒越“......”

    冯老爷和周老爷一起劝,还孩子们在呢,话当回避些,没的让孩子在辈前抬不起头。

    两个辈已经风中凌乱了。

    司徒越仰天长叹,有个随时给自己加戏的戏精祖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再了,今上为了庆祝赵灵妃有孕要加恩科这回事祖父您不是第一个知道的吗?如今装的跟刚知道一样。现在吏部上下已经开始想方案怎么安置来年考恩科进入仕途的新人了。还有,您三位如今连举人都不是,弄的跟已经蟾宫折桂了一样,这样好吗?

    吃饱喝足,开始告辞,司徒越扶着上皇在巷子里走着,两个的跟在左右。上皇心情很好,连着哼了几句曲,远远的,一个伙计扮的人跑了过来,跪下来报喜,“太子妃娘娘查出有孕。”

    上皇挥退了人,对福源“你就要有弟弟或妹妹了。”

    福源的脸上带出笑影,“伯王,我想回去看看母妃和弟弟。”

    司徒越点了点头,请示了上皇准备回去。出了巷口,遇到熟人了。贾赦坐着车从前面大路上过去,车帘子没放下,车子过去了一段路,贾赦便跑过来了。

    “贾恩侯你们这是干嘛去啊?路上这么多人看你们。”

    是在是贾家的队伍太庞大,轿子马车过去了许多。

    “去庙里上香呢。城西有一家尼姑院,那里的求子观音很灵验。赵灵妃的娘亲自去给赵灵妃求的好丸药,如今赵灵妃已经坐下了胎,我们家老太太知道了,也要给我们家娘娘求上几丸。”

    司徒越心想就是治不孕不育也要病人亲自上门吧,这种见不到人就敢开药的也不是什么正经药吧。

    贾赦不安的看了司徒越几眼,司徒越不敬神佛的名声整个京城都知道,生怕她听了生气,贾赦立即讨好的对着上皇笑了笑。

    作者有话要:  感谢大家,总之这几天的心情跟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也体会了一把心跳。但是慢慢的会平静下来。

    今天周末,大家可以出去转转,苦逼的我还是要加班的,尽量保持上午更新。(づ ̄3 ̄)づ╭?~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