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A+A-

    贾赦不仅对着上皇讨好的笑了笑, 还悄悄的往上皇那边挪了挪,跟着贾赦的厮们不明就里,还在后面催着贾赦,“大老爷, 咱家的人都走远了, 咱们也赶紧跟着去吧, 回头去的晚了,老太太生气。”

    厮完, 他身后的大叫骡不安的踢了几下蹄子,接着嘶吼一声, 就要挣脱厮手里的缰绳, 乔乔从没见过骡子,还很好奇的扯着上皇话,“太爷爷, 这也是马吗?”

    上皇呵呵笑笑, 大手摸着乔乔的头顶, 回答她“不是, 这叫骡子,比不得马。”

    司徒越想着果真是乔乔见识太少了,不经意的往乔乔那边看了一眼, 发现巷子口人家的土院墙簌簌的往下掉细的尘土。

    而贾家的厮还在费力的弹压骡子,动静不,因着在上皇面前这种行为多少带了点不敬, 加之他们自认公侯是之家,祖宗曾经是靠马上功夫得到的爵位,贾赦此时又觉得丢人,便大声的喝骂厮。

    司徒越伏在上皇耳边, “祖父,看左边的墙,似乎是将要地动。”

    上皇马上把头转向左边,压低声音,“你带上福源,朕带着乔乔,走。”

    完,两个人一人拉着一个孩子,司徒越大步走在前面,推开贾赦,便找开阔之处,向着街心走去。

    贾赦被推的一个踉跄,厮赶紧丢了缰绳去扶他,骡子边嘶吼着跑了,街上许多的马匹也在惊惧不安,很多马匹的主人拿着马鞭开始骂。司徒越看到一处人家盖着高高的门楼,再看看街上众多的人群,推着福源往人家的墙根处走,按着福源蹲下下去,“别动。”

    上皇扯着乔乔也随后赶来,“君明,如何待在这里?”

    司徒越还没话,刹那间地晃山摇跌倒在地,除了福源好好的蹲在墙根处,其他人都倒在地上,司徒越爬起来,推着上皇和乔乔爬到福源身边,四个人贴着墙,乔乔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父王,咱们回家,呜呜......”

    上皇左边是乔乔,右边是福源和司徒越,老人家立即把两给孩子抱在怀里。身后的门楼上的瓦片扑棱扑棱的擦着面皮往下掉,灰尘起了一人多高,乔乔吓得连哭声都停了。

    片刻之后,大地不在动摇,司徒越站起来看了看,大街上已经乱成一团了,人群尖叫声和祈求神明的声音到处都是,无数人哭喊踩踏。刚才还是热闹街市的地方一瞬间变成了灾难现场。

    “祖父,此地不能久留,赶快出城或者是赶快赶回宫中。”

    上皇和两个孩子还蹲在地上,司徒越上前扶着他,上皇看着远处有几个人奔着他们这里来,坚定的“自然是回宫,政令出自崇政殿。户部要立即彻查,受灾的地方都是那些,多少人口无家可归,重要的是,要立即遣人去直隶大仓,看看大仓如今可还好,如是无恙,立即往京中调拨粮食。此时稳定人心最重要。”

    几个暗卫奔了过来,上皇被暗卫拱卫在中间,随后几个暗卫弄了几匹马来,上皇带着暗卫和两个孩子直奔宫中。司徒越立即赶往户部。

    在南苑的今上傍晚的时候回到了崇政殿,和上皇在崇政殿中一顿争辩。

    “遇到此事,必是上天降罪,父皇,自古以来,牝鸡司

    就是凶祸之兆,依儿臣看,让君明回她的王府修养一段以平息上天怒火。”

    “牝鸡司的确是凶祸之兆,如今上天已经警示了。只是,皇儿啊,到底是上天警示的是哪一只牝鸡,咱们还是要掰扯掰扯的。”上皇这会还穿着白天会友的衣服。上面沾染了些尘土,他随意的弹了几下下摆,“当初,祭天祭祖,君明都去了,祭天的时候,她跟在朕后边磕头,祭祖的时候,她给祖宗们倒酒。如今十多年了,上天怎么偏偏早不降罪晚不降罪,此时此刻偏又降罪呢?还是,赵氏想要效仿武曌,踩咱们司徒家于脚下,惹得祖宗怪罪,才有了朕今日这一劫。”

    “赵氏一个深宫妇人,平日里,踩死一只蚂蚁都是伤心半天,如何能起这样的心思。父皇多虑了。”

    “你也多虑了,君明是个好孩子,这么多年,你还看不明白吗?要私心最少的,当数君明,就是你,也不敢拍着良心你一心为了社稷江山是吧。”

    父子两个一边一个坐在宽大的龙椅上,对着默默无言,夜幕垂下,殿外的太监们提着灯笼,排着队站在外边,没一个人敢进去点灯。祝骏看着刘金子闭着眼站着,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在养神,看看后边,所有人都低着头,再抬头看看天色,真的很晚了,祝骏跺了跺脚,鼓足了勇气在外边喊了一嗓子,“老皇爷,皇爷,天晚了,可要传膳?”

    上皇的声音从里面传过来,“传。”

    太监们立即奔了出去,刘金子接过了烛火,颤巍巍的走进了大殿里,从外边往里,一盏一盏的开始点灯。

    祝骏提心吊胆的走到父子两跟前,“今晚上有粥有面,老皇爷和皇爷有想吃的,吩咐下来,奴才这就让人去通传。”

    “不必,朕随意用点。”上皇要站起来,刘金子很神奇的赶了过去扶着他站了起来,上皇直接往外走,也不管今上跟上了没有。

    “朕也不用,”今上想了想,压低声音“让人告诉赵灵妃,朕这两日住在宫中了,让她安心的养着。”又提高了声音:“告诉米兴,这几日宫门不必关着,若是有事立即报进来,朕这几日待在宫中,随时处理事情。”

    正着,户部的折子递了进来,今上立即翻开,上面写了有多少户民房倒塌,有多少人受灾,请今上下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且户部请求,京中这三日不必宵禁,让百姓尽量睡在院子中或者是街上,怕夜里再次地动。

    今上看了,批准了请求,户部随着递上来的折子附加了开仓放粮的数量,今上直接盖了印,准了此事,运粮之事交于兵部,奏折出了宫中,自有各部交接,今上处理完事物赶往偏殿,哪儿摆着晚饭。

    上皇早已经开始吃起了晚饭,今上赶过去的时候,上皇已经吃了八分饱了,拿着勺子一点一点的喝汤。

    “要,还是君明厉害,如积年的老臣一般,折子写的简明扼要,账目算的清清楚楚,起来,还是父皇会调-教人。”今上端起杯子,“儿臣自愧不如,敬父皇一杯。”

    两人遥遥的举杯,中间隔着一张大大的桌子和几十个盘子,各自举着,在空气里停顿了一下,喝了下去。

    第二天,尽管不是大朝会的日子,在京城的大臣集齐到宫门前,在朝会上,今上发下罪己诏,将这次地动之事归在自己不勤勉于政务之上。并让司博起草诏文,广发天下。在司博念的时候,司徒越听了一耳朵,诏文读起来很宏大的感觉,但是给人一种开脱之感,显得不是很真诚。因着司徒越对地动这回事儿了解的比较清楚,自然知道这是一种自然想象,和今上的勤政不勤政关系不大,也就听听算了。

    京中地动,规模不算大,等了几日,再没有地动之后,大家都放松过了警惕。开始入平日一般的生活了。街头巷尾起来的,也是果真是上天垂怜天子,他的一道罪己诏,已经平息了上天的怒火,只要君王日后勤于政务,上天还是会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但是在贵人的圈子里,传言不是这样的,赵灵妃平日太过飞扬跋扈,如今上天才降下灾祸。

    赵灵妃在今上面前差点哭晕。因着现在她肚子里有孩子,今上连在她跟前发怒都要克制着。将宫中的一些宫女和太监鞭笞了很多,扔到角落里无人看管,当天夜里就死了两个。

    今上还让人去潜邸传旨,让梅皇后到南苑来管理宫务,如今赵灵妃开始呕吐,身子骨看着瘦下去很多,今上心疼的不得了,这会想起了梅皇后。

    若是硬气一些的女人,是不屑此时回去的,但是梅皇后并不是不硬气,她收了旨意,收拾了东西,带着孙女,排开仪仗,就这么住进了南苑的芙蓉馆。

    梅皇后在潜邸养了几个月,脸色红润,衣袍穿新,看着气质高昂,见到今上,含笑请了安,第二天开始理宫务,先将前些日子各路长公主送进来的美人折腾了一通。若是用度和身份不匹配的,立即收缴越级用物,在这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赵灵妃。为此,帝后二人在芙蓉馆差点动手。昔日恩爱夫妻不在,各自抱有想法,谁也不愿各退一步。苦了满宫的美人,梅皇后一腔怒气洒在她们头上。众人纷纷暗暗忍了,不敢怒也不敢言。

    赵灵妃的母亲在往日能日日进宫看望女儿,如今再也不能随意进宫,若是要进宫,必须得到皇后准许,到了初一十五,后妃家眷请安的日子,皇后就当没有赵家的人,也不许赵家三姐妹来她面前晃悠着,是看见了心烦,赵灵妃不甘心,又去找今上哭诉,赵家虽然能和往日一样每天进宫,但是梅皇后的更露骨,“不管是宫中还是南苑,咱们家的爷们也是要日日进宫的,他家一个外命妇,随意在宫中走动,做出了什么丑事,或者是传出了什么谣言,皇爷别让臣妾去处理”。

    后宫的天气已经变了,太子妃扶着宫女们去后宫请安的时候,梅皇后就吩咐她不必再来,安心在东宫养胎,别被不长眼的给冲撞了。

    第二日,赵灵妃的一个妹妹赵美人因为冲撞了太皇太妃,讥笑了老太太被梅皇后入了冷宫。

    作者有话要:  冷宫重出江湖

    周末耶,终于可以在周末休息了,撒花,哈哈哈哈哈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