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枕戈待旦
到男女之事,已经三十而立的李继伟,顿时羞红着俊朗的脸庞,低头看了看地面,默默地点了点头,不觉在心里喃喃不已:“末将早就等着这一天!但愿来日娶得美人归!”
张献忠见李继伟羞羞答答,心里不觉喜不自禁,连忙接着刚才的话题:“李将军,左良玉在映月楼,后来又怎么样了?难道没有意料之外的情形发生?”
“回秉大王,那探子回报,左良玉只是在映月楼,与骆卫海的情人谢芳菲,调**,吃吃饭而已。月上中天之后,就与骆卫海回了县衙,抱那位名叫梁慧珠的娇娘去了。”李继伟抬起红扑扑的脸颊,环视了一眼身旁的将领们。
张献忠走回茶几旁,慢慢地坐了下来,捋着胡须又感叹不已:“原来竟然是这样啊!看来,左良玉与骆卫海,打得火热,只是为了那个妖精呢!”
怅然若失的张献忠,想听点色色的情节,却没有如愿以偿,心里感觉有些遗憾,只得叹了一口气,打消了继续问下去的念头。
自从那天在转盘岭,看了设伏地形之后,张献忠开始悄悄将义军队伍,埋伏在转盘岭附近地域,随时准备痛击左良玉官军。
转盘岭方圆五里地的连绵山坳沟壑,茂密的灌木丛和齐腰深的蒿草丛中,义军将士有的身穿单衣,有的**着上身,正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嘻嘻哈哈”谈天地。
七月的郧襄山区,虽然漫山遍野,覆盖着连片的嫩绿,但是炙热的阳光,照在山间卯梁上,让人感到热浪滚滚,汗流浃背,仿佛透不过气来似的。
张献忠一行数人,时而穿行在齐腰深的蒿草中,时而钻进荆棘丛生的树林里,查看将士们的备战情形。
穿着白色单衣的张献忠,额头晶莹的汗水,沿着脸颊流了下来,将胸前的衣衫,滴得湿漉漉的。原本白色的衣衫,已经汗迹斑斑,散发着刺鼻的汗臭味。
“大王,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与左良玉,大干一仗?左良玉真的会听大王的调遣,带着官军人马,到转盘岭来吗?”一位兵士走到张献忠身旁,拉着枣红马长长的缰绳,看着大汗淋漓的张献忠。
兵士大约三十多岁,长长的头发束于脑后,头上戴着一顶发黄的白布帽,穿着一身蓝布粗衣,袖口有荆棘刮破的洞。
浓眉大眼下的黑黑脸庞上,有着一幅轮廓分明的鼻梁,恰到好处衬托着那张胡须浓密的嘴唇。粗大有力的腕,可见突起的静脉,以及满的老茧。
“兄弟怎么这么话?难道又想打仗啦?左良玉跟在后面,已经两个多月。看来,不狠狠揍左良玉一顿,左良玉就不会老实,还会跟着后面叽叽歪歪,嚷个不停呢!‘张献忠贪生怕死啊’,‘张献忠是左良玉下败将’,‘张献忠不敢与良玉决一死战啊’,等等难听的话,常常挂在嘴边,真是让献忠,气不打一处来。”张献忠翻身下马,站在叫武德的兵士身旁,诉着心里压抑已久的怨气。
“哎!左良玉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一次侥幸得,就觉得有什么多么了不起,就不把大王放在眼里。人啊,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到头来,吃了大亏,还不知道是咋回事呢!既然这样,这次左良玉进了罗猴山,大王得狠狠教训教训左良玉,让左良玉跌得头破血流,也好长一长记性!”武德用摸着枣红马的鬃毛,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
张献忠没有想到,眼前高高瘦瘦,貌不惊人的兵士,竟然懂得这么多大道理。看来,几万人的义军队伍中,真是人才济济啊!
“得好!得好!献忠知道弟兄们,很久没有打仗,心里早就痒痒的。这次转盘岭伏击战,一定让弟兄们,痛痛快快厮杀一场,把憋在心里的怒气,一股脑儿倒出来,免得憋在心里难受!”张献忠翻身上马,意欲策马扬鞭而去,却连忙勒住马缰,转头看着身旁的武德,“哈哈哈”朗声连连。
武德看着策马远去的张献忠,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心里突然喃喃不绝:“大王日理万,带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居然与武德这样的普通兵士,有那么多不完的知心话。跟着大王打天下,即使是刀山火海,武德是无所畏惧的!”
武德原在罗汝才麾下效力,前年在河南时,慕名投奔于张献忠麾下。两年来,第一次有会与张献忠话,武德心里不胜喜悦。
“刘将军,监视左良玉的将士,派出去了吗?”张献忠站起身来,走到一棵大榆树下,看着房县方向的驿道。
刘威走到张献忠身旁,看着远处朦胧的驿道:“回禀大王,监视左良玉的将士,昨晚子时已经派出。这个时候,一定到了房县以西,离左良玉的营地,不到五里地的粱庄附近。”
刘威历来办事利索,大凡军中大事,一旦决定实施,就毫不犹豫执行,绝不拖泥带水。
昨晚子时,刘威将那些将士们,送到五里地之外,在嘱咐再三之后,方才疲惫地回到大营。
张献忠转过身来,看了看刘威袁明清:“带队伍去房县的,究竟是那些将领?去了多少人马?知道这次的任务吗?”昨天听罢李继伟禀报之后,张献忠就这次转盘岭伏击战,明确了各位将领的具体任务。
此时已近巳时,房县方向的驿道上,依然没有左良玉的身影,张献忠就问起引诱左良玉的义军人马。
刘威看了看身旁的张献忠,又看了看远处朦胧的驿道:“末将按照大王吩咐,派李永健将军秦健武将军,带领两千人马,以及两天粮草,前往粱庄附近一带隐蔽起来,静观左良玉官军动向,伺引诱左良玉,进入转盘岭伏击区域。具体方法,就是大王所的,诱敌深入战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段,只要将左良玉诱来转盘岭,就算成功了一半。”
“刘将军办事,献忠肯定放心。想必左良玉见了李将军秦将军的人马,一定会饿狼扑食般跟上来,紧紧咬住两千人马不放。如果这样,左良玉就掉进了献忠的陷阱。左良玉要想逃出陷阱,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张献忠拿起一根鲜嫩的黄瓜,用衣袖轻轻擦了擦,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大王英明!大王将这次伏击战,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定让左良玉人仰马翻,有来无回!”刘威对张献忠运筹帷幄,感到非常钦佩,其喜悦的心情,顿时溢于言表。
张献忠将目光,从房县方向收了回来,坐在一棵低矮的灌木旁:“刘将军过誉啦!献忠只是将士们的一个领头人而已。打起仗来,还得靠与献忠生死与共的弟兄们呢!”
刘威回过头来,坐到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喝了一口刚刚打来的山泉水:“即使弟兄们再勇敢,没有大王的英明决策,正确果断的指挥,也不可能打胜仗的。俗话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大王带领弟兄们冲锋陷阵,岂有打不败的官军道理?”
午时的太阳,照在罗猴山上,让人感觉火辣辣的。
大地仿佛像一座热气腾腾的蒸笼,热得将士们喘不过气来。
树上的知了,借着美好的时光,带着“吱吱”的叫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寻找心仪的如意郎君。
转盘岭仿佛死一般寂静,只有活泼可爱的松鼠,俏皮地眨巴着眼睛,摇着长长的尾巴,在树上跳来跳去,“吱吱吱”追逐嬉戏。
柳树下,几只蚂蚁看了看前方的路,继续拖着一只蚱蜢的尸体,慢慢向树下的洞移去,为冬天的来临,准备着食粮。
张献忠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袁明清的陪伴下,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沿着山梁走来走去。
在茫茫林海掩护下,设伏的五万义军将士,已经全部到了预定位置,只等着远道而来的左良玉,进入转盘岭的伏击地域。可是,此时房县方向的驿道上,却没有丝毫动静。远远望去,只是耀眼的阳光下,房县县城朦胧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