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寿辰风波(一)
“这么来,您不能随我进宫了?”沐书夜好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佘姨娘倒是平静,甚至还给她递了一杯茶,不痛不痒道:“的确如此。陈氏到底是死要面子的人,如果我还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以后她还怎么混下去?这么做,既是给我一个下马威,又可以向别人展示她的本事,何乐而不为呢?”
“那怎么可以?”沐书夜很清楚,此次本该是佘姨娘得以正名的大好会,如果通过了,那可就失了先了。
眼见佘姨娘还如此冷静,她不禁急了起来,“您好歹反驳下啊!毕竟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我同意了。”佘姨娘无视她震惊的神色,语重心长道,“夜儿,我跟你过,声名、身份和地位,并非我看重的。举个例子,哪怕左都督府里所有人都横眉冷对,我不放在心上,他们便什么都不是。我的日子不会因为他们的态度转变而变得更好或者更坏,能够起重要作用的,也只有自己而已。”
话虽是这么,可沐书夜心里像是被扎了一根刺儿般,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
一直以来,她都知道陈氏不是省油的灯,可也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精打细算到如此地步。如果错过此次会,那么宫里那道旨意的威慑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正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看来,佘姨娘并不将此放在心上,她几番劝阻,最终还是以遗憾告终。
不过,事情并非没有转。
在沐书夜心事重重地带着两个新挑选出来的婢女踏上进宫的马车时,左都督府里准备继续睡觉的佘姨娘却接到了来自凤仪宫的懿旨,命她立即进宫面见王皇后。
陈氏脸色前所未有得难看,可这到底是王皇后的命令,她除了表示下自己难看的脸色,却也不能做出任何阻止的举动。
一行几人各怀心事来到了宫门口,许是得到了王皇后的特别吩咐,在佘姨娘踏出马车时,宫内一名管事的太监便立即上前,腆着笑脸向佘姨娘单膝请安,随即好言好语道:“皇后娘娘已经等夫人多时了,特命奴才在此恭候夫人!”
此时,宫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家女眷,听到这话顿时炸开了锅,虽众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并未大声谈论,但每个人的心中却是五味杂成,看向佘姨娘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意味不明的情绪。有些胆大好事的,甚至还无所顾忌地打量起陈氏等人来,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即将上演的好戏。
京城里,但凡是有点风吹草动,在众多京城贵族府邸里都传播得非常快。别看这才过了没几个时辰,可关于佘姨娘被提为平妻的旨意却早已传遍了京城内外,不少人不仅羡慕佘姨娘拥有如此好运气,也对这道旨意的来由和真实性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如今看到皇后娘娘对佘姨娘如此看重,心里颇不是滋味,几乎人人盯着一脸从容镇定的佘姨娘,期盼这个早已被称为“传奇人物”的女人犯下那么点错误,丢掉这来之不易的好运气。
佘姨娘看着走到身边恭敬候着的太监,眼里划过一丝不悦,不过来都来了,这些形式也由不得她来决定,冲沐书夜点了点头,便搭着那太监的臂坐进了轿子中,向皇宫深处行去。
自始至终,陈氏脸色阴沉无比,也让众多好奇心颇重的女人们放弃了上前打探消息的心思。
“夜儿,过来。”陈氏眼里划过一丝阴鸷,在佘姨娘身上受的气便全部撒到了沐书夜身上,“此次进宫,非同可,一举一动皆要无比注意,莫要让旁人看了笑话。等会儿,你就直接跟在你两个姐姐后面,切不可私自行动,明白了吗?”
这些规矩,沐书夜上辈子早已熟知,甚至还懂得该如何去避免麻烦纠纷,如今考虑到陈氏的复杂心理,尤其是不想节外生枝,便也装作乖巧地听了进去,大大弥补了陈氏在佘姨娘身上感受到的落差。
他们来得还算早,此刻宫门口聚集的人并不是太多,沐书颜下车后,在众多夫人姐里找到了好友华妩眉,与陈氏打了声招呼,便过去闲聊起来。
刚才佘姨娘被请入皇宫的一幕,她俩已经收入眼中,再看沐书夜被陈氏教导训斥,两人的脸上皆呈现出异样的神色。
“颜儿妹妹,你这个四妹并不简单啊!”华妩眉大沐书颜一岁,两人私交甚笃,素日里有什么事情也互相分享,是以华妩眉对这个沐书夜并不陌生。
只是,此刻沐书颜并不打算谈论沐书夜,她的心思早已放在了另一件事情上,“眉儿姐姐,听今日三皇子、五皇子等人会被封为王爷,不知是真是假?”
华妩眉看了她一眼,转而扭头看向皇宫早朝议事的核心宫殿,语气里也多了几分轻快,“这个消息早就传出去了,自然不可能是假的。不定,待会儿咱们走入宫里时,正好能够见证这个时刻呢!”
听她这么,沐书颜脸色顿时焕发出红润光彩,仿佛为了能亲眼见证如此时刻而欢喜不已,而这一异样,落在华妩眉的眼里,便多了几分意味。
想了想,华妩眉终于问道:“妹妹似乎对此事颇为期待?只是不知道期待的人是谁呢?”
沐书颜心中陡然一惊,隐约差距大到些许不对劲儿,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下华妩眉,却见对方言笑晏晏一脸淡然,心中的那抹异样也被强压下去,扯了个笑容回道:“眉儿姐姐想太多了。我只是好奇而已,谈何期待?前不久倒是听丞相大人要为您择婿,容妹妹冒昧问一句,不知您可有看上眼的?”
“此事仍需再议。”华妩眉显然不想与她谈论这个话题,敷衍应付了下,便移开了视线。只是临走前的那一眼,却让沐书颜心生警惕,不自觉多想了些许。
众人正闲聊着,便见内宫的总管姑姑走了出来,看到众人立即朗声道“请各位夫人、姐按诰命位分排列好,奴婢即刻领各位入宫!”
一时间,宫门口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走路声,半盏茶的时间,各家女眷已是列队完毕,那管事姑姑清点了下人数,随即朝随行的宫女们点了点头,便见她们纷纷走上前,引着各位女眷走入后宫。
由于这是天子居住的重地,平日里在自己府中嚣张得意惯了的夫人姐们,如今也是纷纷低眉敛目,紧紧地跟在领路的宫女身后缓缓走进后宫!
后宫占地十分宽广,今日又是齐孝帝的寿辰,如此举朝同庆的好日子,众人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揣着一颗心徒步前行,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只是,这些官家姐夫人,平日里娇生惯养惯了,如今可真是有苦难言。前面的宫女虽是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走,可人家的步伐却是井然有序,脚步的频率与迈动的均是一致!
可这些夫人姐原先还能跟上宫女的步伐,可走了半柱香之后,众人便纷纷有些吃不消!
但是,今日是极其重要的日子,每进行一个步骤都是有时辰的限制的,因此她们亦是不敢喊苦喊累,只能咽下心中的不甘心,亦步亦跟地跟在宫女的身后,来到王皇后的凤仪宫外候旨!
当然,这些喊苦喊累的人里,并不包括沐书夜。以前不是过年便是有类似于齐孝帝寿辰这般重大的日子,她都要进宫一趟,早已习惯了这般规矩,此刻看着挺直腰杆静静伫立的各个身影,不免又想起了往事,禁不住感慨唏嘘了起来。
沐书颜瞥了眼神情恍惚的沐书夜,以为她被这般阵仗吓住,心里不禁起了鄙夷之心,原先还打算一路观察她到底的心思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强忍着腿脚的不适,努力保持着优美的站姿。
此刻,王皇后还在用着早膳,看着佘姨娘死活不肯与她坐一桌,眼神里多了几抹深思,草草吃了点儿,便让宫人撤了下去。
“外面的夫人姐们如何了?”王皇后目光淡淡扫了静默不语的佘姨娘一眼,问起了外面的情况。
“全部恭敬地侯在了殿外!”贴身伺候王皇后的语姑姑为王皇后轻声回道!
王皇后点点头,挥退了殿中伺候的宫人,这才看向佘姨娘,浅笑着问道:“如今,你已经如愿以偿了,是否可以兑现当初的承诺了?”
佘姨娘连忙福了福身,“皇后娘娘金口玉言,妾身感激不尽。不知道娘娘想要知道些什么?”
闻言,王皇后眼里划过一抹阴戾,冷冷问道:“本宫想知道,十几年前皇上御驾亲征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半盏茶后,凤仪宫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却见王皇后在语姑姑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站定在众人面前时,神情肃穆而冷沉。
众人见王皇后终于出来,立即振奋了精神,朝着王皇后整齐地行礼:“参见皇后娘娘!”
沐书夜跪在人群里,眼神却不自觉地瞥向上头,待发觉佘姨娘不在场时,眸色蓦地深沉了几分,暗自祈祷着她千万不要出事。
今日王皇后一身正红宫装,那宫缎上则是以金线描绘出了一只遨游的金凤,满身威严像一张无形的压向了众人,偌大的殿门空地上竟只能听到寒风刮过的呼呼声响。
“都起来吧!”王皇后冷静庄重地开口,随即踏着标准的宫步领着众人走向前殿!
而在此刻,前殿突然传来消息,众人期盼已久的封王事情已经彻底定了下来,沐书夜只听到“五皇子被封为凌王”的字样儿,其他却是不曾听入耳中。
她知道,今日踏入这个宫殿,又听到这个消息,将来怎么走都走不脱那个轨迹了。
这一刻,她居然感觉到了深深的迷茫,迷茫于未知的前路,也迷茫于此刻怅然的思绪。
而这时,皇帝领着文武百官走了过来,百官们朝着王皇后行礼后,齐孝帝这才携着王皇后一起坐上龙撵,文武百官则是紧随车撵之后列队站好。
黑压压人头中,沐书夜不禁抬起头,看了看前方,即便官员众多,可她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那道卓然挺拔的身影。
她眸光微闪,想到两人约定的事情,不自觉垂下了头,撇去刚才填满脑海的迷茫思绪,暗暗思索起将来的打算。
就在这时,礼仪太监高呼一声“时辰到”
,齐孝帝的龙撵才缓缓移动起来,龙撵之前是御林军统领开路,此刻宫门大开,两旁排列的侍卫们纷纷单膝下跪,口中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齐孝帝则与王皇后同坐于龙撵之内,两人的神色中均是带着浓浓的天家威严,那笔挺的坐姿更是显示出皇家的端庄,让早已围在皇宫外的百姓正相往龙撵里面看去,纷纷想看清这皇帝皇后的长相!
以往齐孝帝寿辰时,皆要前往皇家祭台祭祀,这不仅关乎齐孝帝的生辰,也被视为齐云国来年运道的吉凶运势,其重要性自然时不言而喻。
是以,齐孝帝并未让其他使者参与进来,而是命三皇子管辖下的五城兵马司把使者团“保护”了起来!
皇宫浩浩荡荡的大队伍井然有序地行走在长街之上,缓缓往祭台的方向而去,这万人的队伍,足够给人震撼!
不多久,皇族的队伍终于到了祭台,齐孝帝与王皇后分别下了龙撵,百官与家眷各站一边,新封的几位王爷、后宫嫔妃以及其他皇室子弟则站在了众官家女眷之前,把中间铺了红色毡毛地毯的走道让了出来!
“时辰到!祭祀!”这时,司礼官站在祭台的右边高呼一声,话音未落,却听见沉重庄严的钟鼎之声缓缓响起!
祭台的另一边,齐孝帝与王皇后相携着踏在红毯上,缓缓的往祭台走去,在场众人纷纷弯腰行礼,直至两人踏上祭台的最后一步台阶,这才见众人微微直了身子!
司礼官再次高呼:“上香!”
只见两名身体较为强壮的太监合力抬了三柱长约一米、直径有孩腕粗细的香走上前,齐孝帝与王皇后两人则是同时伸牢牢握紧三炷香,待司礼官庄严肃穆的一声“跪”字之后,祭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声响,随后便是众人跪拜在地的声音。
沐书夜微微低着头,听着齐孝帝和王皇后祭祀念出的声音,眼皮却开始跳起来。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长报,前方跪着的人还没察觉过来,她却已经不自觉地看向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