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有道隐一(21)

A+A-

    吃完饭,其他四人挤在厨房里。

    水槽边上,罗伊指导肖景同怎么利用灵力,催动洗洁精与槽中水混合,让所有碗碟沾染上丰富的泡沫。

    贸竹放下里的蒜头,悄悄瞄了眼客厅里被赶去看新闻喝茶的江大爷。

    晚饭时江大爷喝了口酒,有点上脸,现在坐在沙发上,抱着保温杯,整个人圆融而慈祥。

    她用胳膊碰了碰瓦兰。

    “嗳嗳,瓦兰你觉得怎么样?”

    瓦兰里一块白纱布,擦着菜刀的刀锋反问:“什么怎么样?”

    “就江爷爷的那件事,我们跟他去乡下。”

    瓦兰把擦好的刀插入木制刀架,想了想:“我无所谓,看你们。”

    灾不灾荒的,他也想象不到具体会怎样。

    反正镇里暂时不缺食物,替换土壤的工作也在慢慢进行中。

    那句话怎么来着?我心安处是吾家。

    会好的,瓦兰自信地想。

    贸竹从瓦兰这里得不到答案,还是不死心。

    丢下剥到一半的蒜头,拍拍,跑去水槽边上问肖景同:“舅舅,你想跟江爷爷去乡下吗?”

    肖景同一心忙着运转灵力,没空搭理她。

    罗伊隔空用眼神问瓦兰:她刚刚问你了?

    瓦兰抽出另一把不太常用的西瓜刀,对罗伊耸了耸肩,而后将纱布换到反面,继续细细擦拭起来。

    罗伊收回视线,看向贸竹:“竹是愿意的吧?”

    贸竹拽着肖景同的衣角,用力地上下点头,长长的马尾辫在脑袋后面跟着荡来荡去。

    终于把泡沫搅了起来,肖景同舒了一口气,缓缓收回泄了闸的灵力。

    谢过江大爷为他们准备的洗尘宴,再道了别,四人回到空荡荡的302。

    “你们动作还挺快!”贸竹看着重新变整洁的客厅。

    大件的沙发、茶几、桌椅、置物架都没动,软装的布艺、摆件等则基本没逃过那个沈婉芳的魔掌。

    吃饭之前她熬不住好奇回来看了一眼。

    他们收拾得多整齐的房子,转眼就给糟蹋成了垃圾场。

    幸亏是没交水电费,客房的采光又不太好,要不然她被毁掉的就不只是一条金鱼裙了。

    着,身后的大门被关上,

    顺落了锁。

    同一时间,贸竹施展空间魔法,将家园的主楼投影到了公寓中。

    楼下看来,302号的阳台是万家灯火中的一点漆黑,简直不像是住着人。

    沈婉芳坐在车里,盯着寂静的窗口越想越气,最后一掌心用力拍在方向盘上。

    刺耳的鸣笛声骤然响起,副驾驶座上的宁卫军被吓得猛然从仪表台抬起头。

    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四处张望。

    沈婉芳最看不得他这副模样,有气没地发地刺了他一句:“瞧你这破胆!”

    宁卫军哆嗦地跳起来,嘭地一声撞到了车顶的扶,蠢得简直没眼睛看。

    沈婉芳翻了个白眼,最后看了一眼黑漆抹糊的阳台,换挡踩油门,一气呵成。

    黑色的轿车从家属院大门加速冲了出去。

    脑袋还晕乎着的宁卫军被带得又一头撞在了车窗上,直到汽车上了陵江大学西南侧的平整大道,他才摸索着系上了安全带。

    “老婆”宁卫军犹犹豫豫的声音传来。

    沈婉芳留意着前面十字路口倒数秒的红绿灯,被他一个打岔,没赶上,只能猛刹车停在白线前面。

    一把关了发动,她不耐烦地:“有屁快放!”

    宁卫军嘴唇嚅嗫了两下,然后鼓起勇气:“老婆,沿海太危险了,这里又被沈秋安租了出去,两年啊,等不得了,要不要不我们回乡下?”

    沈婉芳燥得身上哪哪儿都是火,恨不得顶上头发都烧起来。

    “乡下乡下,一天到晚就知道乡下,我沈婉芳跟了你二十年,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现在这副黄脸婆模样,是享过一天福还是怎样?”

    眼看宁卫军又被她吼得缩在了座椅上,一动不敢动。

    沈婉芳恨得想踹他一脚。

    直行道的绿灯亮起,尾巴上跟着的另一辆车等不及按响了喇叭。

    沈婉芳不得不发动车子,将这一脚的劲儿使在了油门上。

    汽车如离弦之箭,眨眼就将身后的车流甩了老远。

    这条路限速60码,沈婉芳却开到了0。

    为了不交罚款,趁着下一一个右转道的会把速度降了下了。

    同时嘴上开始数落宁卫军。

    “你我究竟是图个什么?!”

    “衣服包包不敢买,头发不能做,一双光

    着出门,都不敢和朋友一起走,怕人家笑话我”

    宁卫军默默忍受着沈婉芳的一句又一句。

    是他没用,才让老婆跟着他过这种东奔西跑、没个安生的日子。

    两人有个女儿在金陵上大学,学校一般成绩一般,好在老天爷给饭吃,生了副好模样。

    才大二,追的富二代能成排站。

    两口子这才没操心女儿,在陆续有风声沿海地带不安全,他们就收拾了东西,包袱款款准备回老家。

    他们做的服装倒卖生意。

    就是把大厂子的次等品,转个,卖到其他厂,或者服装店。

    大品牌的次等品,实际上比很多杂牌子的优品质量还要更上一层。

    他们有关系,入的价不算高,要的人多,因此也攒了一笔不错的积蓄。

    原本想着在金陵落户,正好以后女儿出息了嫁在这边,他们离得也近。

    谁知道除了这档子事。

    特大灾荒年,谁知道国家承诺的二十年粮仓储备究竟能撑多久?

    这一两年海岸线一直在前移,再待在那边总让人心里发慌。

    a区栋302号房。

    “先各自一下想法和理由,我们最后再投票。”瓦兰如此道。

    其他人陆续点头。

    首先是最积极的贸竹:“你们看嘛,连这么大年纪的江爷爷都不看好,明接下来的气候变化多数人扛不住,去乡下的话,有耕地怎么都不会少一口吃的。”

    “所以我投赞成票。”

    接着是瓦兰:“我不是很了解这边的乡下是什么情况,但大致想象,应该就是普通农庄,抗灾能力我不看好,持中立态度吧。”

    克里斯曼气候炎热湿润,几乎不曾发生重大饥荒。

    而在海对岸的阿米莉亚,这种情况都是教会来进行安排,普通民众只需要等在家里,安心接受盖亚的庇佑或者蒙招。

    教堂、城堡,都是很好的攻防一体庇护所,还包括大片农田。

    江大爷所的乡下村子,可是普通的开阔耕地与房屋。

    没有任何阻拦的围墙,安全性值得被质疑。

    罗伊投了反对票:“比起和陌生人类生活在一起,我个人认为山林之中更安全,当然,是在不缺吃衣食物品的情况下。”

    荒郊野岭对于他个人来

    也不算什么,他上辈子就是这么长大的。

    而当初即便没有镇的帮助,他相信自己也能顺利带着瓦兰好好活下来。

    只是有镇存在的话,他们的生活更安逸,也能更方便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

    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有洞天伴身,就有合适的退路,和相对随意做决定的底气。

    最后发言的是肖景同。

    刚刚其他人的时候,他一直在埋头沉思。

    此时两交叉架于鼻尖下方,反问道:“那这样按你们所,有房子有地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去乡下,最后总会有人留在城市里,即便这里到时候有可能因为地震或者其他原因变成一片废墟。”

    “但是我们真的就不需要与其他人的紧密联系吗?”

    其他人面面相觑。

    肖景同环视一周,提醒道:“失去了现有的稳定环境,你们难道以为还会有便捷的络通讯?”

    “别开玩笑了,这种落后的信息技术,根本扛不住任何一点的破坏。”

    瓦兰想到了送信的鸽子和马匹,而后又摇了摇头,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打散。

    紧接着想到了传中的诺亚方舟。

    “如果内陆被海水淹没,我们可以生活在船上。”

    ?

    罗伊疑惑他的脑回路究竟跑到了什么地方,但也思考了瓦兰的建议。

    “船的通行速度还不错,但是铁处女号不是换成了游艇,哪儿还有可以用于长期生活的船只?”

    瓦兰眨了眨眼睛:“就”

    肖景同再次反驳:“天真。”

    “我们坐船是方便了,还有那么多人只能困守在陆地上,这样和留在302有什么区别?”

    “所以你就是想跟江爷爷去乡下嘛。”贸竹抱怨道,“绕了一圈又一圈,反驳这个反驳那个,就不能直白一点。”

    肖景同的指尖在另一只的骨节上轻轻敲击,挑眉看着胆子突然变大的贸竹。

    贸竹话的声音越来越,最后闭紧了嘴吧,悄悄用抱枕挡住脸来避开肖景同的视线。

    “哼。”

    肖景同冷笑一声后,恢复了面无表情。

    “我只是给出我个人的理由,我是投赞成票的,但是不支持现在就去,太早了,我们几个异乡人到了通过血脉、姓氏联结的村庄,是非常容易受欺负的。”

    抱枕后的贸竹偷偷撇嘴:“切,三个大男人谁敢欺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