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撒点红纸快乐快乐
殿锵锵环顾一周,看着神色各异的几位大人,高高扬起嘴角。
“各位大人,今日我民事司重建完毕,实在是件喜事,不过现下皇上龙体抱恙,也不宜大办,就请几位相熟的大人来此聚一番,来,郭远,吹打起来!”
殿锵锵话音刚落,一串响亮的鞭炮声便响了起来,仿佛就在一桌人的耳边炸裂开来,十分地刺耳。
工部尚书宋大人赶紧捂住耳朵,以防止遭受更加严重的侵害。
可听觉上的侵害还未结束,紧接着便是视觉上的侵害。
郭远不知道从哪拿了一个村妇的竹筐,往里面一伸,再拿出来的时候直接往天上一扔,大片大片被裁好的红纸就飘扬起来。
更不必旁边还真有两个人吹着唢呐,声音嘹亮刺耳,活生生像是发丧一般。
不过也不像,毕竟有鞭炮,有鞭炮是喜事,唢呐是民间婚事的乐器,红纸看着也算喜庆,不过这几样加在一起,尤其是红纸飘到了宋大人和李奕南司长的身上,这事可就有点变了味道。
李弈南司长反应很大,第一时间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愤愤道:“金龟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哪有往人身上扔纸钱的,是不是咒我们死!”
殿锵锵一脸无辜:“李司长,你这是的什么话?我们民事司今天刚刚重新开司,你就张口一个死,闭口一个死,我看你才是不怀好意吧!”
一旁的郭远也跟着帮腔:“李司长,我们撒的不是纸钱,是这吉祥如意的红纸啊,您瞧!”
郭远从竹筐里抓起一把红纸展示给李弈南看,裁剪的却是和之前一般大,连形状都十分相似,不过不是纸钱。
李弈南丝毫不买他们这个账:“什么红纸!老子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从未听过喜事要往天上撒什么红纸,这不是晦气!”
殿锵锵冷下脸来,不甘示弱:“这就是我们村子里的规矩,自古就有的,李司长见识浅薄还别人晦气,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到青州走访一圈!”
青州自然是没有这样的规矩,这都是殿锵锵借鉴的现代夜店的撒纸术,当然她可没有去过,那地方消费太高,她只在总裁的朋友圈里见过。
李弈南有些哑口无言,毕竟他自生在京城,长在京城,根本没去过青州的什么偏远山村,不过这般奇特的风俗,也未免太过于反人类了。
不必三思,李弈南就决定自己还是得辩驳一番,不能单叫殿锵锵红口白牙占了上风。
“那金司长倒是,为何这红纸全都往我和宋大人那飞,其他人却无事?你就是不是故意为之?”
殿锵锵佯装出大惊失色的样子:“故意为之?真是冤枉啊,李司长,你我同在户部为官,就算平时有什么纷争口角这也得过去,可工部尚书宋大人与我什么仇什么怨啊?我这民事司能在年前重建完毕可是多亏了宋大人,我怎会故意针对?这红纸喜欢往哪飘就往哪儿飘,我金龟子管天管地,难不成还能管这风往哪儿吹?”
一桌子的人看着殿锵锵在表演,宋大人的脸色早就黑的不能再黑,亏得这殿锵锵还一直提他根本就不存在的功绩,这让他在众人面前很是尴尬。
宋大人实在是有些耐不住了,出来打圆场:“嗯金司长,李司长,我们还是以和为贵,不要伤了和气,这美酒佳肴的,不要辜负啊。”
李弈南稍微敛了些怒气,毕竟他是个四品司长,宋大人虽年纪比他轻,却是个正三品尚书,这个面子还是得卖的。
李弈南将身上头上残留的红纸扒拉了两下,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殿锵锵也一副大人不记人过的样子,脸上又添上笑意。
“郭远,把本司长贮存的陈年佳酿拿来,今日我就要与各位大人不醉不归!”
郭远愣了一下,哪有什么陈年佳酿?殿锵锵给了他一个眼神,郭远立马会意,端了一坛子酒上来。
君亦景作为贴身丫鬟,在殿锵锵身后服侍,作势要替她斟酒。
殿锵锵却道:“哎,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先给两位尚书大人倒酒。”
户部尚书李大人眼中神色微微变了一下,将中的酒盏转了一圈。
君亦景也是听话,立马换了个位置,要给李尚书斟酒。
李尚书受宠若惊,立马站起身来,微微颔首,殿锵锵看着他这做派,眯了眯眼。
给李尚书倒好酒,君亦景便向宋大人走去,殿锵锵笑了笑道:“景儿,你先退下,宋大人这杯酒,理应我亲自去倒。”
君亦景不明所以,可也很自然地退到了后边,自从君亦景出现之后,李尚书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他。
殿锵锵心中和明镜一样,既然当初李乘风能一眼看出她的女儿身,还猜出她的真实身份,那李尚书作为道行更老的老狐狸,自然也能看出如今的景儿便是厉王君亦景。
知道她能驱使得动君亦景,想必她今后在户部的路会更加顺遂。
余光看到李乘风,果然和殿锵锵想的一样,他的目光也时不时地瞟向君亦景,反观李弈南,只顾自己生气方才发生的乌龙,洞察力太差,相比之下,这李乘风才是更像李尚书的亲侄子。
殿锵锵走到宋大人面前,虽然二人官阶差着一品,可年纪却是差不了几岁,殿锵锵心中暗道,看来这宋家也不是善茬。
“宋大人,来,我为您倒酒。”
殿锵锵热情地拿过酒壶,往宋大人的酒杯中倒,直到九分满的时候才停下。
宋大人拿酒杯的有些微抖,这一不心就会洒出来啊。
“哎哟,宋大人,你看,下官倒的有些多了,下官也是第一次给人倒酒,没有经验,您多担待,您还是快喝一口吧,免得洒出来。”
宋大人也没有多想,直接低头抿了一口酒,酒杯中的酒下去了一部分,他也就安然地将酒杯放回到了桌上。
不过直到片刻之后他才品出其中深意,他方才低头喝多出来的酒,岂不是变相地给殿锵锵低了头?
想到这,宋大人的脸色又回到了他刚来的时候,黑的不行。
吃到一半,宋大人便借口观星台的工事需要监管,便先行离开了。
其实国师坠楼案都还没破,大理寺怎会允许工匠进入观星台,不过是托词,谁都没有点破罢了。
宋大人离开后,李弈南也是觉得十分不舒服,不愿再多呆,寻了个由头也离开了。
肖青醉了,遣人送了回去,于是乎,现在桌上便只有三人,李尚书,李乘风,还有殿锵锵,当然还有站在殿锵锵身后的君亦景和郭远。
“这桌上的酒不多了,郭远,你再去取一些来。”
一个眼神暗示到他,郭远便知道自己之后不用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