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丑恶的人性

A+A-

    面对这种情况,解放军全军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造船运动。兵工营也接到筹集渡江作战船只的命令。袁征下令,每个人都要为造船尽其所能。

    这个时候,兵工营所有人也不修理武器了,都被分派出去找船,或者造船的木头。

    谢晋元和吴家胜二人一道外出。二人沿着一个不大的河叉搜索。他们在一处江边芦苇从附近,发现了一处窝棚。来到窝棚跟前,发现里面有一个奄奄一息老头。谢晋元上前查看,发现是老人的虚弱可能是饿昏了,于是就用窝棚内的简陋灶台,烧上水,拿出随身干粮,准备给老人做饭。

    吴家胜见状有点不高兴了。他:“谢,我们的任务是找船,如果在这里耽误时间,任务就没办法完成了。”

    谢晋元:“我在老家的时候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现在遇见了,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吴家胜有点厌烦的:“那好,你在这里救人吧。不过咱俩好了,要是我找到船,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和你没关系。”

    完,他扭头离开了。

    谢晋元耐心的等着水烧开,把干粮投入其中,一会儿干粮就变成面糊糊。谢晋元扶起昏迷中的老人,用老人的旧木勺子,耐心的一点一点的喂饭。

    过了不长时间,老人清醒过来,感觉身上有了一点力气,发现是眼前的解放军救了自己一命,就要翻身磕头感谢。

    谢晋元连忙拦住。他哪儿敢让老人家给自己磕头呢,老家的人过,接受长辈的磕头,那可是要折寿的。

    谢晋元看见老人恢复过来了,就要离开。他:“老人家,你现在好些了吗?我还有任务在身,不能在这里待下去了。”

    老人:“谢谢解放军同志。我好多了。我知道,你们解放军是在找过江的船吧?我有一条船,可以给你们。”

    谢晋元闻言大喜,连忙问道:“老人家,你的船在哪儿?”

    “就在前面的水里。”老人。

    “前些天那些国民党的人四处搜查船只,我就提前用石头把船沉入水里了。不过你放心,沉船的地方水很浅,找几个人把船拉出来就行。”

    谢晋元高兴的连声:“谢谢你,老人家。呃,您怎么称呼?”

    “我叫张连水。别人都叫我老张头。”老人回答。

    “老张头。你可算给我们帮了大忙了。我现在就去找人把船弄出来。”

    完转身离开,叫人去了。

    找到船,谢晋元高兴起来,步履轻快。刚走出没有多远,就碰见了吴家胜。

    吴家胜在周围转了一圈,看见这片地方,除了水洼芦苇,什么都没有,不禁有些沮丧。想想自己瞎忙活一顿,还不如好谢晋元呆在一起呢。忽然见谢晋元急匆匆的样子,就随口问道:“谢,出什么事儿了?”

    谢晋元高兴的对他:“我找到船了。刚才那个老人家有一只船,沉在浅水的地方,我去找几个人来把船拖出来。”

    吴家胜一听找到船了,也很高兴。他眼珠一转,就:“谢,不如这样。你在这里守着,我去叫人来。”

    “好。”谢晋元连想都没有想,不假思索的的答应下来。

    吴家胜一路跑,回到营地,他没有回到自己的班里,直接找到袁征营长。

    “报告营长。我找到一条船。被沉在附近的一处浅水里。”

    营长一听找到船,高兴的:“好。找到船就算你立功了。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营长,我叫吴家胜,军械修理三班的。”他忙不迭的清楚自己的身份。

    营长对身边的一个战士:“赵长林,带上你的二班,跟着吴家胜去把船打捞起来。”

    吴家胜带着二班战士来到老人家窝棚,老人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恢复过来,就带着他们来到沉船之处。

    沉船所在的地方,确实如老人所言,只有一米多深。从水面都能够隐隐看见船的形状。

    大家齐心协力将船打捞出来。仔细一看,这是一艘很完好的渔船,大约能乘坐二十几个人,算是很不错的了。

    因为袁征营长有言在先,谁找到船,谁就有功。所以,第二天,袁征的命令就下来了,吴家胜被提拔为三班班长,原来的三班长关山海被调走,另有他用。

    对于吴家胜立功被提拔成班长,三班的战士没有任何不满。他们当然知道,吴家胜是和谢晋元一起出去执行任务的,任务完成了,立功的本应该是二人。不过,既然营长这么决定,大家当然是服从。

    退一步,即使真的是吴家胜贪功,人家谢本人都不什么,别人就更不适合话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谢晋元在班里的人缘不好。伙子来到三班之后,就一头扎进枪械兵器堆里,很少主动与别人交往。大家觉得这个新兵有傲气。再加上后来他被关班长表扬,更加引起大家的不满。

    反倒是外人看出来问题了。有个二班的战士私下里问关班长:“吴家胜不是和谢晋元一起找到船的吗?怎么找到船的功劳只给吴家胜一个人呢?”

    关班长闻言一愣。他也开始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谁知道呢。或许营长有特别的意思吧。”他犹豫着。

    “特别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这个战士继续追问。他这样也不是为谢晋元打抱不平,而是有点八卦。

    关班长被逼急了,道:“营长过找到船就算立功。在咱们兵工营,想立功可不容易。所以,一旦立功就要提拔。可是谢晋元是一个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不能因为一条船就当班长,这样提拔太快,会让其他人不满的。所以,功劳就给吴家胜了吧。嗯,大概就是这样。我猜就是这样。”

    吴家胜成为班长,这个时候他有点趾高气昂起来,开始发布一系列的命令,把全班的战士指挥的团团转:

    “李,你把这些枪支重新做一遍防锈。”

    “胡,你去附近部队,收集一切有故障的武器。”

    “谢,你去跟那个老头学习驾船。”

    “贾,你去”

    虽然他的这些事儿,都是大家应该做的,但是他发号施令的颐气指使,盛气凌人样子,让大家感觉很不习惯。全班战士都已经习惯了关山海班长老大哥般的指挥方式,吴家胜突然这个变化,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于是有些人对新班长的做派有些不满起来。

    吴家胜的这个变化,让谢晋元感觉特别不舒服。原本对自己态度很好,话也是和颜悦色的吴家胜,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

    表面上,吴家胜安排的这些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打着算盘。他知道,自己能当上班长,是由于找到那条船。而那条船,根本不是自己找到的,是谢晋元找到的。自己是抢夺了谢晋元的功劳,所以面对谢晋元的时候,他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

    他心想,万一,这个谢晋元去找袁征营长报告,船是他找到的,那自己就是谎报情况,冒领军功,百分百要倒霉了。在部队里,骗取功劳可是要受到处分的。那样的话,自己别当班长,就是连这身军装也未必保得住。

    虽然这个谢晋元现在没,不代表他以后不会。要消除这个麻烦,最好将他派到一个有生命危险的岗位上去,如果他运气不好丢掉性命,就更好了,一了百了。

    吴家胜参军后受党的教育多年,应该思想觉悟应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提高的思想觉悟,在恶毒人性面前,没有一点抵抗力。所以,他在当时根本没有一点犹豫,立刻就想到了要窃取谢晋元的功劳。这是他人性的本能反应。

    吴家胜的心思很恶毒。但是他有这样的恶毒心思也毫不奇怪。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比较有名的,是秦二世。秦始皇在临死前,下遗诏封扶苏为太子,但还没来得及交到扶苏里,他就死了。官官赵高篡改了遗诏的内容,转而立胡亥为太子,同时让扶苏自杀。愚忠的扶苏遂自杀而死。

    人么在看到这样故事的时候,总是会为扶苏的不幸感到惋惜,有些善良的人不免会这样想:既然已经立胡亥为太子,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扶苏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扶苏不死的话,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胡亥,他这个皇位是从扶苏那里偷来的,胡亥就会日夜不宁,寝食难安。所以,尽管扶苏人很仁义,也没有夺皇位的想法,但是必须死。

    从秦始皇到吴家胜,时间过去二千多年,人类文明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这种恶毒的人性却依旧流传下来,丝毫没有改变。

    于是,吴家胜现在正在琢磨,在即将到来的渡江作战中,什么工作岗位最危险?

    留在在兵工营修理武器,是没有什么危险的。最危险的,应该是渡江突击队。不过,他想了一想,还是算了。自己只是一个的班长,还没有能力将谢晋元弄进突击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