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6)

A+A-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宋红米周围围着一圈女的,“炒红豆沙一定要火,不能着急,要不停搅拌,为了有糖味,可以放糖精,三粒即可,不要多放,会苦。”

    至于为何不放白糖,自然是成本太高了。

    “好了,谁有不明白的?”宋红米问道。

    “必须得提前浸泡?”有人问道。

    宋红米点头,“肯定的,不过红豆沙用的挺省得,做上一锅可以用很长时间的。你过来上上。”

    宋红米随便点了一个,让她亲自试试。

    很是有模有样,宋红米心下满意。

    现在和后世的那些培训班真的不一样,因为后世很多学生是真零基础,何为零基础,就是厨房白,打鸡蛋都不会那种。

    跟她学糕点的女人厨艺都不错。

    在她们面前演示一遍,问题就不大了,随便点个人上都能做得挺像样的。

    她也是分批,因为灶台周围地方不够大。

    只能如此。

    “如果是南瓜、地瓜或是山药,就要提前削皮蒸熟,然后和面里。”宋红米找来一个地瓜做演示。

    从头做到最后,然后切成块,让学员品尝。

    必须得让她们知道,她没藏私,和卖的是一个味儿。

    宋红米拍拍掌,“好了,上午就学到这,大家先回家吃饭,下午一点半开始。最好把上午学的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夫妻要回老家,真忘了,你都找不到人问。”

    开了句玩笑,就让大家伙解散了。

    柳宵那边马上也跟着解散了。

    “爸妈,她们都走了?”玲子探头往外看。

    宋红米对着三人招,“走了,出去吧。”

    然后感谢道,“秦婶子又麻烦你了,中午别做菜了,我给端盘卤肉来。”

    “不用不用,玲子她们可乖,还带着石头数数、画画呢。”秦老太推辞。

    “还得麻烦您好几天呢。”宋红米怕人多杂,就拜托秦婶子看着三个孩子。

    她也不再多,回头让玲子送去就是。

    中午有些累了,宋红米也没想再做什么。

    下了匝挂面,卧了几个鸡蛋。

    然后切了两盘卤肉,一份给秦老太她们。

    玲子带着妹妹们很是懂事的将饭桌收拾了出来。

    宋红米给三个女儿夹肝。

    柳宵就给她夹。

    夫妻俩相视而笑。

    “你那边出了什么事?”宋红米听到有一阵起哄声。

    “是有个学员,看会了不代表会做,要亲自上,其他人也有这个意思,我同意了,不过猪下水要他们自己买,我可供不起。”柳宵将事情了。

    宋红米皱了下眉头,“那岂不是要很久?”

    “不用多久,回头我买些红砖,多垒几个灶台,让他们自带铁锅和柴火,他们愿意的,好几个还表示垒灶台也能帮忙。”柳宵笑着解释。

    “这样啊,那倒是没事。”宋红米低头吃面。

    “你那边呢?”柳宵问道。

    “特别顺利,一看就会。”而且绝不是一做就废。“我还准备多教她们两样呢。”

    主要是学的太快了,学费收的有些亏心。

    所以那个蛋糕和蒸面包可以教给她们。

    半个月后,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柳宵买到了后天的火车票,两张卧铺。

    夫妻俩开始收拾行李。

    三轮车、秤那些做买卖用的着的都便宜卖了。

    盆碗、罐子不值钱的就开始送人,好的给秦婶子。

    差一点的给邻居,还借了人家那么多天桌子呢,虽然当时就送了卤肉。

    不过还是承情的。

    至于那些破被褥,让柳宵送给要饭的了。

    这么一送,行李就少很多了。

    虽然是五月了,但是她们还穿着棉袄,没往下换,怕路上冷。

    所以衣服就很少了,除了几件新做的衣服,其余的也不准备要了。

    可以送给秦婶子做鞋底子。

    家里的吃食,宋红米准备做一些饭团和发面饼,用来上火车吃的。

    其余的也留给秦家了。

    “妈,我想把画报都带着。”玲子有些苦恼。

    她书本太多了,书包放不下。

    宋红米正在装家人的鞋子,“不行,好了就一书包,要学会取舍。”

    书包是她给买的,就是军包,孩子们很是喜欢,可装的东西有限。

    玲子先眉头都要皱一起去了,眼巴巴看向柳宵。

    柳宵摸了摸鼻子,开始和女儿讲道理,“玲子,看到那个大包了么,回头爸妈要背着,东西再多,我和妈妈就太累了。”

    “咱们还得带吃的,还得一个包呢,回头妈妈还给你买新画报。”宋红米承诺道。

    玲子还是很懂事的,虽然不舍得,还是开始往外掏东西。

    之后宋红米逐一检查女儿们的包,又掏出来不少,特别是欣欣。

    不点,心挺大,装的满满登登的。

    能背的动才怪。

    “你们可以把画报、本子送给石头和其他的朋友,顺便告诉她们咱们要回老家的消息。”宋红米一人给了一块大白兔奶糖,让她们和朋友告别。

    宋红米叉着腰,看了一圈,“明明卖了、送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这么多呢。”

    不科学啊。

    柳宵倒是觉得还好,“没事,回头找人送咱们一趟,等下了火车,吃食少了,也就好拿了,到时候咱们雇辆牛车回村里。”

    他们老家离县城不愿特别远,坐牛车也就三四个时。

    “找谁送?”宋红米诧异,她们还有这样的朋友呢,她怎么不知道。

    “就是买咱们三轮车的那个,他就住咱们前院,回头给他买包烟,让他送一趟,他能愿意,咱们是早车,六点多的,咱们四点出发,不耽误他做生意。”正好三轮车还能用上。

    宋红米还真不知道有附近邻居和他们学艺。“我觉得咱们还是雇车吧。”

    她们现在也算是有钱人——万元户。

    是的,她们的资产在收完学费的时候就超过一万了,一万零二百五。

    后面的数字有点傻。

    好在很快买了火车票,花了七十多。

    “其实我也想雇车,但这时候出租车供不应求,师傅根本不愿意接咱们这活儿,我问了好几个。”柳宵摊。

    他是那种不舍得花钱的么。

    “居然拒载。”可是她也没地方告去。“那牛车、马车呢?”

    宋红米觉得咋地都比三轮车强。

    “我问了两个,都不是附近的,让半夜过来都不来,有危险,多给钱也不来。”他对附近又不太熟,加上时间太紧,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

    所以就想到三轮车了。

    他当时考虑熟人能送他们上火车。

    可是现在想想,弊大于利。

    是他没考虑周全。

    柳宵起身,“我再去找车。”

    宋红米将人喊住,“老公,实在不行,咱们晚上走,然后住火车站附近招待所,这样半夜可以直接走去火车站,不用再找车。”

    “可是秦婶子那卤肉还没教呢,本来打算今晚上教的。”然后明早他们将卤肉带走。

    “现在教啊,晚上走。”要不然半夜走,孩子太遭罪。

    柳宵想想,这样也好,“那我现在去找秦婶子。还是先把配料表写了。”

    下午饭吃的有些早,吃完柳宵就去找出租的面包车了。

    这时候的出租车多是黄色的微型面包车。

    这倒挺适合她们又是行李人又多的。

    这回柳宵找车很顺利。

    秦婶子带着石头送她们。

    “婶子,快回去吧,我们走了,玲子、盼盼、欣欣和石头再见。”宋红米摆。

    车子缓缓启动。

    玲子三个都颠着屁股,对面包车一脸的好奇,倒是没有分别哭闹。

    这是她们第一次坐出租车。

    宋红米有些歉意的看着三个孩子,她因为摆摊有些累,回了家就不想再出去。

    其实应该带孩子们坐坐车去公园、动物园玩一玩的。

    虽然教了她们不少知识,但在开眼界这块还是有些缺失的。

    等去了西安,她不能整天不着家了。

    即使还要做生意,也要挑选一下。

    最好能在家工作的。

    其实会计就可以,那种不坐班的。

    她完全可以考个夜校之类的,反正有个幌子就可以了,她很会的。

    回头和柳宵商量一下。

    现在管的不严,看能不能考试弄个初中毕业证。

    借口也好找,她自学的。

    “妈,我们要坐火车,长长的哐哐哐的那种。”玲子眉眼都是兴奋。

    “是啊,你不还画过么,绿色的长长的车头冒烟的车。”现在的火车都是绿皮火车。

    他们坐的这趟火车属于慢车,差不多每站都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他们要去的是一个县城,普快基本不停靠。

    为了不倒车,慢就慢点吧,好在买的是卧铺。

    不过这点是真不好,这边大早上上车,等下车又晚上了。

    她们还得在县城住一宿。

    “妈,我记得。”盼盼插话道。

    “妈妈,我也知道,我的画报里有。”欣欣记性更好,低头要翻。

    宋红米赶紧给拦下了,“妈妈知道你们记得,都聪明着呢。”

    挨个摸头奖励。

    柳宵则坐在副驾,和司师傅在商量去哪个招待所。

    师傅建议去铁路招待所,最正规。

    “红米,行不?”柳宵征求意见。

    “离火车站多远?”宋红米问道。

    “不远,七八百米,走一会就到了。”出租车师傅回答道。

    宋红米觉得还可以,“那就去那吧。”

    定好了地方,出租车直接送到门口。

    定好了房间,她们就进屋了。

    现在招待所检查也不那么严格了。

    介绍信自然是不需要的。

    连结婚证都没和她们要。

    只要了房费和抵押,还告诉她们看好孩子,不能随地大便。

    “这床也太了,顶多一米五,要不你再开间。”宋红米一看就知道住不下。

    柳宵摇头拒绝,“在外头我不放心,我问了多花一块钱可以租个床,到时候把两张床合并,咱们横着睡。”

    “那也行吧,反正咱们买的是卧铺,到时候去火车上睡也行。”宋红米也觉得柳宵在身边更有安全感。

    宋红米还想和柳宵点什么,一扭头看到仨孩子都爬上去了,“上床要脱鞋,这是睡觉的床。”

    “睡觉的床?不是炕么?”玲子歪着脑袋。

    宋红米看着她们都乖乖脱了鞋,才讲起炕和床的区别。“炕能烧火,所以睡上去是热乎乎的,床是木头打造的,上面铺着垫子,比炕要软和,但是不能烧火。懂了么?”

    玲子三人都点头,然后四处观察起来。

    对她们来,这床也是个新鲜物。

    作者有话要:  万更完毕

    求预收靠种田在修仙界当大佬

    第三章

    终于到了洼村。

    “五姐,我们到了。”话的是这次接了护送任务的家族守卫,是个练气后期的修士。

    “谢过罗叔。”对于这样的家族守卫,林辰希还是很尊敬的。

    家族太,人丁不够兴旺,接受一些散修投靠是很好的办法。

    就跟前世有些国家生育率下降,有人口缺口,不得不接受大量移民是一个道理。

    修仙世界可不太平,遵循的赤/裸/裸是丛林法则,散修不易。

    通俗点就是后面没有靠山没有大腿抱,人家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所以很多散修都愿意投靠家族。

    所以即使是练气后期修士,对她这个练气三层的也格外的客气。

    不过林辰希也知道这份尊敬是对她身后的家族的,不是对她的,也没心思骄横。

    痛快的下了角马车,这种角马要比普通的马高大一些,额头上有个肉包,像一个角一样,才有了角马的称呼。

    角马算是林家特产,是林爷爷用凡人界的汗血宝马和一阶的多草兽杂交而成的。

    角马保留了食素多草兽温柔不主动伤人的性格,又保留了汗血宝马的速度,还增加了耐力。

    是相当不错的脚力。

    但它仍然是不入流的。

    不过因为价格不算特别贵,还好养,一些末流家族、散修或者凡人大族也会购买。

    也算家族的一个盈利点。

    一下马车面前一位老者带着一群人已经在恭候了。

    老者是洼村的村长,也是林家族人。

    是她爷爷没有灵根儿女们的后代族人(女性族人也多招婿)。

    算起来,应该是她这辈的。

    但是修真界仙凡有别,凡人的生命太过短暂,他们也不入家谱。

    但他们仍算是幸福的,因为有家族的庇护,他们可以安居乐业,繁衍后代。

    一旦生出有灵根的孩子,立马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恭迎仙姑。”老者躬身行礼。

    林辰希融合了原身的记忆,自然知道如何处理最为合适。

    矜持的点点头,摆摆,“你们自去,不用跟着,我要去灵田区。”

    洼村有条常年不会断的地下溪流,溪流还不窄,水量也丰富,林家将溪水储存、引导,用以灌溉田地。

    所以这边有一片四百多亩的水稻田。

    景安县毗邻沙漠,水稻自然稀罕,加上这溪水其实大有来头。

    它来自一处一阶上品的灵脉。

    溪水自带少量灵气,所以这四百多亩水稻年年丰收,才能养活七八百口人。

    不过这也差不多是极限了,林爷爷准备再开辟一个村落呢。

    但是灵脉难寻啊。

    没有灵脉,就没灵田,就无法让家族修士坐镇,无法为家族产效益。

    修士修炼可以用灵石,但是花费巨大,还是需要灵脉的。

    而且没有灵脉滋润,凡人生出灵根孩子的几率就会变,诸多弊端。

    不过这种事还用不到她这个修士担忧,高个子还有很多。

    林辰希运起灵气灌注脚下,加速而去。

    像她们这样的家族修士,也并不会太早修炼,因为灵脉脆弱,所以时候也会读书、练武,到十三四岁才会正式修仙。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皇朝九皇子殿下,十八岁就筑基成功,据其实能更早,但是殿下不愿意脸看起来太稚嫩,硬生生又等了两年。

    人家能如此,是因为巨大的钞能力。

    从出身就用极品灵药打熬身体,几岁就能修炼。

    修炼时期也有灵药补益(一些极品灵药是没丹毒的,还可以吃灵膳),加上灵根、天赋都是顶级,也就不奇怪了。

    林辰希也不嫉妒,她有金指,底气足。

    而且皇家是那么好混的,一个不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脑子里胡思乱想,一点没影响她的速度。

    很快来到目的地,一处白雾蒙蒙的地方。

    扭头看向后面,罗叔也跟着呢。

    知道这是在保护她,另外家族也要给越峰二伯送补给,估计都在罗叔那里。

    林越峰是家族的旁支,这些旁支就是由凡人生出来带有灵根的孩子。

    但是因为家族刚迁徙过来没有几十年,凡人不多,而且凡人生出灵根孩子几率太低。

    这么多年,旁支也不过寥寥几人。

    其中林越峰属于修为最高的,四灵根,达到练气八层。

    但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差不多已经注定筑基无望了。

    谁让他没个好爹呢。

    她大伯还是五灵根呢,还筑基过两次,但是仍然失败了,现在是筑基大圆满。

    像旁支想要筑基丹需要用大量家族贡献点换取。

    她们家有金大腿,所以筑基丹不算困难,但仍然是个海量的数字。

    像她这种嫡系,等到了练气九层就会有一次免费领取筑基丹的会。

    别不公平,这世道哪里有公平呢。

    对了,关于旁支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儿。

    就是上族谱。

    但这里就涉及到了辈分问题。

    林家会根据名字中间字来确定辈分。

    依次为天、玄、宇、洪、日、越(月)、辰、列、寒、往、秋、冬、余、成、律、阳

    林爷爷中间为“日”字,林爹他们是“越”,她则是“辰”。

    凡人十几岁就结婚生子,他们繁衍的很快,转眼就是四代同堂,这种情况下,即使林越峰是林爷爷儿子的儿子,上了族谱却是越字辈的,林爹还要叫声二哥,她也要叫二伯。

    修士和凡人分的很是清楚。

    她最初了解的时候也蒙圈,这凡人生有灵根的孩子也不会都在同一时间段,相隔很多年很正常,那他们也会是同辈么?

    这主要看嫡支同龄是哪辈的,旁支就是哪辈的。

    旁支需要尊崇、辅助嫡支。

    但也不是旁支永无出头之日,如果旁支修为高了,可以担任长老,参与家族事务,甚至可以带着他一脉重新创立家族。

    林爷爷就是旁支,筑基中期后带着家人来到景安县,创立了他们这个九品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