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11)

A+A-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宋红米在烧火,今天柳家格外热闹。

    柳家兄弟姐妹都回来了,都是带着另一半还有孩子回来的。

    柳母还十块钱买肉太多了呢,她觉得都有些不够。

    不过之前看到柳母在泡蘑菇和葫芦条,她就知道这饺子馅不可能是纯肉的了。

    还真得这样,这年头人们都是大肚汉,一个人吃四五十个饺子都不是事儿。

    “红米,你们真不生啦,还是得有儿子,以后老了也有靠啊。”边舀热水泡茶边劝她的是大姑姐。

    宋红米停了火,“这事我的不算,柳宵要求思想进步,我可不能拖后腿。”

    宋红米看到柳大姐嘴角抽抽,估计也被“思想进步”的某人震的不轻。

    又声的道,“我得,真要节育还得女的去做,医生做的也多也熟,那男人也没几个做的,医生生啊。”

    这可真是柳宵亲姐,真向着啊。

    宋红米倒也不生气,人的心都是偏的。

    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声回答,“这个我也的不算。”

    柳大姐有些不愉的端着茶壶进屋了。

    “娘,水烧好了,我和你们一起包饺子吧。”宋红米看一圈,也没啥活了。

    “不用你,桌子(四周)站不下了,把热水舀暖壶,再烧一锅,可以煮饺子了。”柳母又让闺女把后门开开,屋里有烟。

    宋红米只得继续烧。

    “妈!妈,他抢我画报,都给我抢坏了。”玲子撅着嘴拿着画报过来告状。

    盼盼也跟着,看到宋红米,眼睛亮了,然后扭头伸一把抓在毛头的脸上。

    五六岁的男孩哇哇大哭起来。

    厨房一顿乱遭。

    从东屋出来好几个大人。

    宋红米趁将俩闺女拉到身边。

    假模假样批评了盼盼几句,“女孩子动打人可不好,那个是表哥,是亲戚。”

    柳宵自然也出来了,问清了情况,掏出两毛钱给毛头,让他买雪糕吃。

    然后他顶着四条清洗的红道子就不哭了。

    本来还有些怨言的二姑子也是哭笑不得。

    还把两毛钱没收了,又把孩子惹哭了。

    “快别哭,马上吃饺子,可多肉了。”柳母稀罕了两下外孙子。

    毛头听有肉有饺子,又不哭了。

    然后也不去看画报了,待在灶台边不动弹,又把大家伙惹得一顿笑。

    “玲子,盼盼,你们还回屋看书去,欣欣还在呢,回头饺子好了,妈妈给你们盛过去。”宋红米看出来了,人太多,两张桌也放不下,她也不想挤吧,到时候还不如和仨孩子一起吃呢。

    玲子有些不高兴的告状,“他们老抢,还推人。”

    盼盼点头,“比我大,我打不过。”

    宋红米无语了,刚才谁把人挠哭的。

    而且还贼尖,看到她在才动的,这是保证没有后顾之忧么。

    丫头不大,还考虑挺周全。

    将俩闺女哄走,也煮上饺子了。

    很快桌子放上了。

    屋里男人们坐地桌,因为坐的人多,他们边吃饺子边喝酒。

    炕桌都没放,剩下的人都是端着碗吃的。

    宋红米也盛了些饺子去了屋。

    这会屋倒是清静了,孩子们都去东屋吃饺子了。

    “玲子、盼盼、欣欣过来吃饺子。”宋红米把饺子拨给三人的碗里。

    三个孩子倒没有太急迫,自从她们两个人挣钱了之后,家里的吃食很不差,鱼、鸡、肉经常吃。

    饺子是好吃的,也吃过很多次了。

    玲子端着碗,跟做贼似的,“妈,咱们什么时候走啊?”

    宋红米咽下饺子,“才两天,就不想待了。”

    仨孩子一起点头,非常整齐。

    不是通过气,就都是这么想的。

    宋红米低下身子,压低声音,“明天咱们去姥姥家待一天,然后也就三四天吧,就回县城,到时候会在县城待一个月。”

    按照柳宵的意思,做完术休息个七八天就可以。

    她不同意。

    决定多待一阵子,让他彻底养好的。

    因为之后要去西安。

    可是没有直达车。

    估计要去市里倒车,甚至可能要二倒,再到京城倒一回。

    加起来,恐怕要坐八、九天的火车。

    就算都买到卧铺,估计也要累的不行。

    所以她才坚持多待一个月,正好拿毕业证了。

    玲子仨人都很高兴,连饺子都多吃了两个。

    下午柳宵让柳爹柳母还有几个兄弟姐妹叫到东屋“开会”。

    因为没让另一半参加,宋红米自然也没进去。

    她不耐烦两个嫂子问东问西的,就教孩子们数数。

    明显玲子她们比他们强出一大截。

    两个嫂子自然也看出来了。

    开始询问如何培养孩子的。

    宋红米对这个话题还是挺有兴趣的,了不少。

    而且也不是太高大上的,在村里也可以的。

    但是两个嫂子就认为太费事了。

    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散养,让她们一下子改变,也是有些难为她们了。

    不过宋红米还是了读书的好处,希望她们能重视吧。

    不得不,高考还是很公平的,给了普通百姓一个晋升的会。

    两位嫂子都很不以为然。

    大嫂更是话里有话,读书多费钱,还不如有门艺做买卖。

    二嫂的意思是要是读书种子,她砸锅卖铁也供,可柳家祖坟没冒青烟。

    宋红米也就不再多了。

    还是那句话,思想的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那边开会还是挺快的,很快就出来了。

    大嫂、二嫂也被叫走了。

    柳宵对着宋红米点点头,表示一切尽在掌握。

    晚上柳宵才和宋红米讲经过,他和兄弟姐妹他以后会在大城市打拼,不回农村了。

    可是爹娘这,他还是要赡养的。

    家里的地让大哥种着,产的粮食就当他奉养爹娘的。

    毕竟日后他不能床前尽孝。

    柳大哥同意种地,但还是唠叨种地不挣钱,顶多是辛苦钱。

    万一爹娘生病了,他们都拿不出钱来。

    柳宵就问他啥意思。

    柳大哥就提出想学卤肉艺。

    柳爹也跟着做保证,不会让他师傅知道他外传。

    柳宵最后只能“被迫”答应了。

    但是他有要求,那就是每个学他艺的月月都要交钱,不多要,卖十块钱的货给五毛。

    这五毛他也不要,给柳爹柳母。

    让爹娘留着盖房子或者存农村信用社,如果生病了,这就是看病钱。

    这次柳爹没反对不让教女儿们,可能也琢磨多点人学就多些人给他交钱。

    柳宵让她们别贸然做决定,都找另一半商量好的,别再不愿意,为这个闹矛盾。

    谁决定学,要签字画押的。

    最后自然没有傻子,都要学。

    都和柳宵签订了契约,因为不想外人知道,柳爹、柳母做了中间证人。

    之后柳宵让她们买调料、食材和秤。

    这秤不是平时量货的那种,是中药房秤中药的那种秤。

    他也是为了他们考虑,没有这秤,就无法称重调料,他们一时半会学不会。

    定下的日子是后天下午教,买东西的钱他们自己凑,他不参与。

    “所以一点不耽误陪我回娘家呗。”宋红米很是满意。

    细算下来,她们是有些吃亏的。

    毕竟现在柳爹柳母身体不错,还能下地,根本不存在养老问题。

    农村都是这样的。

    但是他们又是田地又是艺的,看着感觉付出不少。

    但于他们来,真不多。

    这时候土地不挣钱,相反各种税还要交公粮,一年下来也就是个辛苦钱。

    要不然也不会南方出现打工潮,很多土地荒废了。

    至于艺更是无本买卖。

    就算按照之前教学来收费,一人五十块,也就是二百五十块(又是傻子数)。

    也不多。

    所以这是个双方都觉得占了便宜,柳爹柳母又实在受益,对三方都好的事儿。

    “不耽误,我和会计好了,明天借咱们自行车。”有了自行车就方便了。

    宋红米脱口而出,“你当自己是‘三哥’呢。”

    三个孩子呢,怎么坐。

    又不会像印度三哥玩杂技,一辆摩托车能坐十来个人。

    她们可没那本事。

    “可以地,你在后面抱着欣欣,让玲子和盼盼坐前面。”柳宵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你也不怕把车胎压扁了。”回头会计心疼死。

    抽你两盒烟,把自行车搭进去了。

    “你才多沉,仨丫头也没胖的。”柳宵贴着宋红米耳边,“玲子她们是不是睡了?”

    “睡了。”宋红米很是肯定。

    仨丫头生物钟很准,到点就困。

    “那我得让你知道你有多轻。”柳宵一个巧劲将人抱到了身上。

    宋红米捂嘴,怕自己叫出来,伸去拧人,“讨厌,搞突然袭击,也不提前一声。瘦点还不好,穿衣服好看。”

    柳宵摸了摸某处,“太瘦也不好。”

    宋红米哼哼,“这地方跟胖瘦关系不大。”

    就是没大胸基因。

    但是她挺满意的。

    上辈子她大胸,最后下垂不还坠的难受。

    可不想再来一回了。

    “回头多喝点滋补汤,我再多给你揉揉,还是有二次发育空间的。”柳宵动动脚。

    “去你的。”宋红米又想拧他了。

    色胚!t!

    作者有话要:  美妞们,假期愉快

    靠种田在修仙界当大佬片段试读。

    第四章

    林辰希掏出家族令牌,又打了两个势。

    三股白光有韵律的打在白雾上。

    她理解的是,这就是敲门,连敲三下。

    而且带着暗号那种,别人模仿不来。

    果然很快就有了回应。

    雾气中间出现一道门。

    林辰希下意识的深呼吸一口气。

    清新的味道。

    家族祖宅在景安县东方,坐落在一处二阶上品灵脉之上。

    但是大部分灵气被阵法锁住,供给林爷爷、林爹和林姑姑三个筑基修士修炼,除此还要滋润二十多亩下中品灵田。

    再剩下的才会供给她们这群练气修士。

    她出了祖宅到过来的路上,灵气就越发的稀薄了。

    难受称不上,就是有点不习惯。

    现在舒服了。

    一位中年人已经笑盈盈的站在了她面前。

    林辰希赶紧拱,“二伯安。”

    林越峰爽朗大笑,“五丫头,几年不见已经是漂亮的大姑娘了。”

    林辰希抿嘴笑。

    之后林越峰和罗护卫做了交接。

    林辰希托他带话,“罗叔,回头见到我爹我大哥他们,告诉他们我会好好修炼的,等我回去肯定练气四层了。”

    罗护卫笑着应下,和两人再施一礼,反身而走。

    林越峰带着林辰希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咱们家族立族时间短,族人不多,这洼村虽有一处一阶上品灵脉,但是灵植夫不够,种不了太多的灵田,所以最后就成了这样,把大部分灵气锁住,弄出四亩下中品灵田来,也是我在种,另外还有十亩下下等灵田,平时也是我利用清闲时间在种,种的是紫须草,算是最好养活的一品灵草了,但是不值钱,好在咱们自己家能用。”

    林辰希点头,她家收入大头来源于林爷爷替天武城林家(六品家族)养各种低品灵兽和走商。

    都需要不菲的草料。

    所以她家的灵田多数种的就是各种灵草。

    灵兽比人吃的好系列。

    她作为嫡支,加上是双灵根,每个月都有少量的灵米补助。

    也就能吃个三四天,想顿顿吃灵米、灵蔬,那是做梦。

    当然如果有灵石,这又不是问题了。

    “二伯,我还只是一阶下品灵植夫,可能帮不上你多少忙了。”能力不够啊。

    “哈哈没事没事。你年纪还,还要把精力放到修炼上。”林越峰表情有一瞬间的失落,转而收起。“你现在随意选三亩下下等灵田吧。”

    林辰希选了角落里挨着的三亩。

    林越峰点头,“你可有阵盘?”

    林辰希点头,“有的。”

    “我把出入灵田的势告诉你,以后你就可以自己出去了,如有疑问就过来找我。”林越峰看着她记下,把该交代的都叮嘱了一遍,就进了他的阵盘。

    林辰希掏出二阶阵盘在她选择的灵田旁边放下。

    嘟囔着,“还是要盖间木屋。”

    毕竟要住三年呢,尽量让自己住的开心一些。

    不过这不是问题,回头交给村长,很快就能盖好。

    每个阵盘保护的范围大致是一定的,范围大,花费的灵石自然多。

    她为了省钱,挑选的阵盘保护范围比较,容不下灵田。

    她也没想遮盖,她有了骰子,虽然不能告诉他人。

    但总要表现一两分不同来,比如在灵植夫上的天赋,这样才能得到家族更多的资源。

    苟是为了安全,在安全范围内也不用太低调。

    她围着三亩灵田走了一圈,时而蹲下捏起一把土壤,时而观察一下紫须草。

    这个紫须草是灵植,其实有些名不副实的。

    生长时期短,产量大,又好养活。

    优点很多,缺点就一个——便宜。

    一缺毁所有。

    所以很少有人种的。

    就像越峰二伯的,她家也是没办法。

    果然家族要兴盛,人才少不了。

    林辰希又观察了一下紫须草,知道再有几天就能成熟了,也就是她还有时间做准备。

    她也不是全因心虚才接了任务。

    农业也算她老本行了。

    她肚子里还是有些东西的,只是不知道前世的理论知识,这辈子能用上多少。

    她准备做些实验。

    就用一亩灵田吧。

    其他的还种紫须草,对于她这样的新新,紫须草还是很友好的。

    再次感谢它便宜,少种一亩她也补的起。

    前世的农业也是在变化的,从从刀耕火种到智慧农业。

    包括农具、培育种子,甚至插秧、农药等等,都是不断进步的。

    相反,天元大陆的灵植农业就有些粗糙。

    它没有那么多步骤,有点一力降十会的意思。

    靠的是灵田和灵植夫本身的能力。

    灵植夫只要升级,加上高等灵田,就能种植更好的灵植。

    不需要深耕细作。

    他们也没有那个意识。

    但是,林辰希也不知道她所认学的有没有用。

    万一有用呢。

    前世,要下田做实验。

    重生了,居然又要重操旧业。

    好在身体一级棒,再没有猝死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