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夏有金打工(2)
来去,亲戚们再富有也是亲戚的,夏有金想起来觉得挺可笑的,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靠自己挣来的富有才是真富樱
夏有金打定主意,一定要外出打工,钱啊,都是钱,没有钱的人,别人总认为虾子背上没有一点血。
这个礼拜,林立寒启程回学校,夏有金收拾了简单的衣物,便跟林立寒一起出发了。
这是一个地级市,人口不到百万,比县城大得多,但比起成都就差太远了。夏有金却认为这里离家近,况且,林立寒也在这个城市求学,夏有金的心里还是很放心的,至少,有亲人在,心里不慌。
虽然她不认识字,但她自认为胆子挺大的,不懂的就问呗,她一个人去成都也没有问题,家乡这么个城市,难道还怕找不到事情做?就算是找不到,回家也挺近的呀!
夏有金想住进林立寒的宿舍,林立寒很不耐烦,“妈,那个是违背纪律的,不能啊!”
“我悄悄进去,进去就睡觉,我不吭声,谁晓得?最多住这一晚上,明,明我一定能找到工作。”
“了不行就不行,我是班干部,我不能带头违反纪律,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那我们宿舍十多个人都带亲戚朋友住进去,成何体统!妈,你就不要给我添乱了,好不好,你去住旅馆吧?”
“住旅馆不要钱吗?要不是为了你,我也不会来的啊,找不到工作,你下一学期就读不成书了。”
林立寒心里一惊,很不悦,从兜里掏了二十块钱,“妈,给你,你拿去住旅店。”
“你哪里来的钱?哦,你给我了,你吃饭怎么办?”夏有金疑惑地看着她,“我不要。”
“妈,随便你要不要,反正就是不能去我们宿舍。”
“不去就不去,你给我,人才市场在哪里,我这会就去,我就不信找不到工作。”
对于一个学生来,这可为难了,林立寒来到这个城市也不久,但她还是带了母亲在校门口卖部打听劳务市场在哪里。
幸亏那个阿姨热心,告诉她们劳务市场离这里还有好几条街的距离,然后还要跨过长江上的一条桥。
夏有金当时正在劲头上,况且,正当年轻力壮,不过四十五六的年纪,有的是一股蛮荒之气。
告别卖部的热心人,和林立寒分开以后,夏有金一头扎入漆黑的夜里。
林立寒看着渐行渐远的母亲的身影,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母亲第一次来到市里,人生地不熟,她要是找不到路怎么办?她又不认识字,母女俩之间也没有电话林立寒越想越后怕,将行李放进宿舍以后,飞快地跑出校门口,可是,空茫的街道里,哪里还有夏有金的身影。
当晚,林立寒一直未能入睡,一直担心着母亲,她只能等着母亲来学校找她。忐忑了一整,中午午休的时候,母亲来找她了,林立寒喜极而泣,一种失而复得的心情,可她见到妈妈,却又忍不住抱怨她,“你你呀,又不认识字,一个人跑来跑去的。”
夏又金不急不慢地笑着,“我运气还好,找到工作了。”
林立寒眼前一亮,“真的。”
“当然啊!”
林立寒眼里充满惊喜,比母亲还开心,“妈,恭喜你啊?找的什么工作,饭店?”
“不是,是陪一个老太太。”
“陪?”
“是啊,就是给她作伴,她跟她儿子一家分开住,一个人不方便。”
“哦,那她年纪肯定很老了吧,行动不方便?”
“也不是很老,大概七十多岁,身体是健康的,只是,陪陪她,做两顿饭。”
“哦,这还差不多,很辛苦吧?”
“不辛苦,哪有农村辛苦啊?这点事基本上都不算事。就是有一点不好。”
“哪点不好啊?”
“这位老人不喜欢话,脸上基本看不见笑容。”
林立寒听了也不当回事,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事情啊。
“你的话也不多啊,话多了还爱吵架呢!”
“的也是,早上我出来买豆浆油条或者是包子,反正她会给我一块钱。”
“哦,你中午吃了。”
“吃聊,我给她请了假的,我得告诉你我在哪里啊,要不然,你会担心的。”
“老太太家离这里很近?”
“不算远,跟着这条街,一直走,大概过三个路口就到了,礼拜我带你过去看一下。”
“可以啊,妈,反正,你好好做嘛,工作也很单纯,你要好好保重啊。”
“我当然晓得照顾好自己,你也是,立寒,你要团结同学,要尊敬老师,要好好学习,你看嘛,我们家挣一点好难啊,你爸爸也没什么能力,我要不是出来打工,你下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成问题。”
“妈,我晓得了!”
林立寒欲言又止,又不知道该些什么安慰母亲,母亲的辛苦,她并不能完全体会,但是,她又不得不依靠母亲得以生存,那种感觉很奇妙。
星期下午的时候,正是夏有金空闲的时候,因为老太太睡午觉,时间比较宽裕,她便去了林立寒的学校,让林立寒去老太太家玩。
那是一个比较冷清的家,黑色的水泥地屋子显得很冰冷,房间不宽敞,母亲就住在一个隔间里,但好歹是一间独立的房间,冷清的屋子里,一只大花猫窜来窜去,喵呜喵呜地发出低低的哀鸣。
林立寒声地话,夏有金告诉她,别吵着奶奶。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很朴素的、浑身黑灰色的老太太出现了,她的个子不高,正如母亲过的那样,这位老人不苟言笑,至少,林立寒没从她的身上看见热情。
林立寒并不介意,老太太话好像不用嘴,鼻孔里哼哼出来的声音,简直比以斯文出名的宋太英还要斯文。
后来,听母亲转述一道,林立寒才听明白了,老太太瞧不起她就读的学校,这个学校是全市垫底的高中,每年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
林立寒继承了母亲生的自信,他们一直坚信,只要个人能力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会出类拔萃的。
但老太太这样又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林立寒还有会选择不读吗?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位,也是好不容易才考上的,考上以后,也是父母好不容易才凑够了学费,林立寒才能够得到进修,想起二姐,才十六岁就被送到成都去当保姆,林立寒不知道比她幸运了多少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