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这是在想什么?

A+A-

    比如现在,每天要卖掉超过五百袋猪料,六七百袋成猪饲料,一天的纯利润就有两三千块。

    林林总总加起来,从十里铺经济改革开始,阮思娇里有了六万多块的存款。

    叶岁岁家的吃店也足够赚钱,而且这钱叶岁岁不用跟任何人分,全都进了她的腰包。

    饲料店跟粮油店,叶岁岁能跟阮思娇分到同样多的钱。

    算起来,叶岁岁里的钱跟阮思娇也差不多。

    两个人一人出六万,建厂的钱就能有十二万。

    买砖她们先付了一万块钱的订金,余款要等厂子建起来再付。

    但总的算下来,厂房的投入连工带料要两万,这钱等厂子建成,就都得给出去。

    这一趟去沪市,五套生产设备,就花了四万多,再加上张满福做的传输带,阮思娇预计总共得六万块钱。

    里的余钱还有四万,该进原材料了。

    代购上就能找到猪饲料的配方,按照配方所需的东西,阮思娇给顾沉舟开了一张单子,让他开车出去办货。

    厂房装上设备之后,还是有空余的,那些地方都可以堆原材料,也可以堆放生产出来的饲料。

    等顾沉舟把原材料拉回来,直接分散卸到厂房里面就可以,这样到时候取用也方便,更能节省人力。

    四万块钱全部进原材料,肯定是用不完的,现在卖的饲料五十斤装的也才六块钱。

    给顾沉舟拿走两万之后,阮思娇里剩两万,她也不想让钱余在那里。

    这个钱能用来做什么呢?

    从镇上盘完帐回来的一路,阮思娇都在想这个问题。

    一直到回到厂里,阮思娇还没有想到。

    她突然就笑了,里留点钱不好吗?干什么非要把自己赚到的钱全都用光?

    做了几个月生意,她除了经常给家里改善伙食,别的还什么都没买过呢。

    既然里有余钱,她应该给家里添几件新家具,比如厕所可以改一下,就算是蹲便,最起码也得是能冲水的那种吧?

    还有洗衣,这种生活必备的家电当然不能少。

    到现在,家里人都还在用双洗衣服呢。

    一大家子人的衣服,虽然每个人都自己洗衣服,但总的算下来,花的时间都不少。

    要是能有一台洗衣,全家人的双都能被解放。

    阮思娇还想给家里装一台电视,通过电视,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开阔家人的眼界。

    阮思娇的生意肯定是要越做越大的,这一点她很有信心。

    所以家里人的眼界也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起来。

    想着这些事,阮思娇一路骑车回到家。

    她先去了爷爷奶奶那边。

    阮华成现在还没回工厂上班,但他腿脚已经好的差不多,这会儿正在帮忙喂猪。

    “爸。”阮思娇打了声招呼,顺就把阮华成里的饲料接过一。

    阮华成白她,“你这孩子,这点活我还是能干的。”

    阮思娇只是笑,“也没您不能干啊。”

    可归,喂猪的活儿阮思娇还是没有还给阮华成。

    喂完猪,阮老太太从灶房里出来,“做好饭了,你们今天都在这边吃吧。娇娇,你去看看你二哥回来没有。”

    阮老太太话音刚落,阮启明就从大门口走进来,“我家里没人呢,原来你们都在这边。”

    “回来正好,吃饭了。”阮老太太又了一声。

    阮启明应声,“那我去喊我妈。”

    一家人坐到桌边时,阮思娇开口,“爸妈,咱们家添点家具什么的吧。”

    阮华成眉头立刻一皱,“家里用的东西又没坏,你这工厂才建起来,往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阮思娇继续笑,“用钱的地方多,但也不能只赚不花吧。我今天盘过帐了,工厂用不了那么多钱,我跟岁岁投的钱不用动,剩下点零头还是能花的。”

    阮启明没有赚了钱不能花的念头,他眼睛亮晶晶的,“娇娇,你打算买啥?”

    “我想买台洗衣,最好再买台电视。家里的家具的确都还好着呢,我就想着再买两套沙发,给爷爷奶奶也添一套。”阮思娇。

    阮思娇到给爷爷奶奶买东西,就连阮华成都没法反对了。

    阮老太太不同意,“买啥沙发?凳子都坐习惯了的。”

    家里吃饭用的是方桌,凳子也不缺。

    到吃饭的时候,把方桌拉出来,周围摆一圈凳子就行。

    吃完饭再收起来。

    农村是没有饭厅那一的。

    夏天傍晚凉快,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更好。

    反对的声音阮思娇不管,反正她是把自己的打算了。

    到时候东西都买回来,家里人还能往外扔?

    “我还打算带爷爷奶奶去趟市里,市医院条件好一点,给你们检查一下、身体。”阮思娇又。

    提到这个,就连向来不怎么发表意见的阮老头都不乐意了。

    “我跟你奶身体好着呢,去什么医院,也不嫌晦气!”阮老头。

    他明显是不高兴了。

    阮思娇解释,“不是去瞧病,是检查一下、身体。你跟我奶年纪都大了,检查身体是很必要的。”

    阮老头才不听阮思娇的解释,阮老太太也表示不愿意去医院。

    他们都觉得自己身体好着呢,家里地里的活都能干,平常又没个痛痒的。

    买东西的事,阮思娇支会家里一声,自己把东西买回来就行。

    可爷爷奶奶检查身体的事儿,必须得两位老人同意才行。

    阮思娇要怎么跟他们?

    老年人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有些疾病初期并没有太大感觉,但总是个隐患。

    如果能提前检查出来,或许吃点药,打打针就能好。

    可如果没有提前检查身体,等到病出来了,不定就很难治。

    现在别农村人,就算是城里人,也没有检查身体的意识。

    所以,二老这思想工作还挺难做。

    不过看两位老人身体都还硬朗,这事儿也不着急。

    阮思娇会慢慢跟家里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家里人又都是关心二老的,等他们都能接受了,到时候全家人一起劝,还能劝不动他们吗?

    阮思娇打住这个话头,没有再。

    阮华成倒是有话要。

    “我这出院都一个多月了,腿早就养好了。再过半个月学校也该开学,明天我去厂里一下,把启明换回来吧。”阮华成。

    阮启明有点不乐意,他觉得自己在厂里干的好好的。

    可工作是他爸的,他要是懒着不还,好像有点那啥。

    阮启明闷头吃饭,也没吭声。

    阮华成也有点尴尬,他跟阮启明的心思差不多,有种自己在逼着儿子把工作要回来的意思。

    可阮启明是个学生,他是因为阮华成跟何翠受伤,休学替班。

    这样想,阮华成的态度就坚定了。

    “明天我就去厂里,启明,你回来之后好好复习。能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留一级。”阮华成。

    阮启明是真不想再回学校,他原本学习就不太好,又整整一个学期没去上课,怎么可能跟得上?

    阮思娇没有停止学习,可阮启明这半年来真没看过书。

    他的书,放在那里都积了厚厚一怪灰了。

    阮华成要回厂里上班,阮启明没什么。

    但他自己打定了主意,就算回来,也不会再去上学的。

    时候为了方便,他跟阮思娇、阮文静一起上学,硬生生晚上学两年。

    今年阮启明都二十了,要是再留一级,他高中毕业岂不是就二十二岁?

    先不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了,报个四年制的本科专业,那他毕业都二十六了。

    阮启明在心里摇头,他才不要等到二十六岁才毕业!

    更何况,就算再留一级,阮启明也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大学。

    既然明知道考不上,那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

    高中再读两年,大学四年,六年的时间他干点什么不好?

    现在全县都在经济大改革,阮思娇能做生意,阮广辉能做生意,阮启明觉得他也是可以做生意的。

    这些想法阮启明都压在自己心里没,但他不可能一个人谋划。

    等吃完了饭,阮思娇要去工厂那边看看,阮启明直接就跟了上去。

    “二哥,你是不是有事要跟我?”路上,阮思娇问他。

    阮启明脸色有点红,他挠了挠头,“是有事想跟你。”

    阮思娇看着阮启明,阮启明更加不好意思,“你知道我也不是念书的料,我不想回学校浪费时间。”

    “先前顾沉舟不是建议你去参军吗?”阮思娇问。

    如果能参军,也是一条路。

    可是阮启明几乎是立刻摇头,“不,我不准备去参军了。”

    阮思娇狐疑,阮启明这反应有点过了啊。

    就算改变主意,不打算去参军,也不至于回答的这么急。

    她二哥这是在想什么?

    被阮思娇这么看着,阮启明的脸就更红了。

    他吱吱唔唔的,“我觉得做生意也挺好的。你看你生意做得这么好,叔看着鸡蛋糕店,生意也好。我寻思着我也能做个生意什么的。”

    越,阮启明的声音就越低,到最后,就跟蚊子哼哼似的。

    而且他的一张脸涨得都快能滴出血了。

    阮思娇挑眉,她二哥这是真的想做生意呢?

    做生意能让他有这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