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这是在想什么?
比如现在,每天要卖掉超过五百袋猪料,六七百袋成猪饲料,一天的纯利润就有两三千块。
林林总总加起来,从十里铺经济改革开始,阮思娇里有了六万多块的存款。
叶岁岁家的吃店也足够赚钱,而且这钱叶岁岁不用跟任何人分,全都进了她的腰包。
饲料店跟粮油店,叶岁岁能跟阮思娇分到同样多的钱。
算起来,叶岁岁里的钱跟阮思娇也差不多。
两个人一人出六万,建厂的钱就能有十二万。
买砖她们先付了一万块钱的订金,余款要等厂子建起来再付。
但总的算下来,厂房的投入连工带料要两万,这钱等厂子建成,就都得给出去。
这一趟去沪市,五套生产设备,就花了四万多,再加上张满福做的传输带,阮思娇预计总共得六万块钱。
里的余钱还有四万,该进原材料了。
代购上就能找到猪饲料的配方,按照配方所需的东西,阮思娇给顾沉舟开了一张单子,让他开车出去办货。
厂房装上设备之后,还是有空余的,那些地方都可以堆原材料,也可以堆放生产出来的饲料。
等顾沉舟把原材料拉回来,直接分散卸到厂房里面就可以,这样到时候取用也方便,更能节省人力。
四万块钱全部进原材料,肯定是用不完的,现在卖的饲料五十斤装的也才六块钱。
给顾沉舟拿走两万之后,阮思娇里剩两万,她也不想让钱余在那里。
这个钱能用来做什么呢?
从镇上盘完帐回来的一路,阮思娇都在想这个问题。
一直到回到厂里,阮思娇还没有想到。
她突然就笑了,里留点钱不好吗?干什么非要把自己赚到的钱全都用光?
做了几个月生意,她除了经常给家里改善伙食,别的还什么都没买过呢。
既然里有余钱,她应该给家里添几件新家具,比如厕所可以改一下,就算是蹲便,最起码也得是能冲水的那种吧?
还有洗衣,这种生活必备的家电当然不能少。
到现在,家里人都还在用双洗衣服呢。
一大家子人的衣服,虽然每个人都自己洗衣服,但总的算下来,花的时间都不少。
要是能有一台洗衣,全家人的双都能被解放。
阮思娇还想给家里装一台电视,通过电视,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开阔家人的眼界。
阮思娇的生意肯定是要越做越大的,这一点她很有信心。
所以家里人的眼界也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起来。
想着这些事,阮思娇一路骑车回到家。
她先去了爷爷奶奶那边。
阮华成现在还没回工厂上班,但他腿脚已经好的差不多,这会儿正在帮忙喂猪。
“爸。”阮思娇打了声招呼,顺就把阮华成里的饲料接过一。
阮华成白她,“你这孩子,这点活我还是能干的。”
阮思娇只是笑,“也没您不能干啊。”
可归,喂猪的活儿阮思娇还是没有还给阮华成。
喂完猪,阮老太太从灶房里出来,“做好饭了,你们今天都在这边吃吧。娇娇,你去看看你二哥回来没有。”
阮老太太话音刚落,阮启明就从大门口走进来,“我家里没人呢,原来你们都在这边。”
“回来正好,吃饭了。”阮老太太又了一声。
阮启明应声,“那我去喊我妈。”
一家人坐到桌边时,阮思娇开口,“爸妈,咱们家添点家具什么的吧。”
阮华成眉头立刻一皱,“家里用的东西又没坏,你这工厂才建起来,往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阮思娇继续笑,“用钱的地方多,但也不能只赚不花吧。我今天盘过帐了,工厂用不了那么多钱,我跟岁岁投的钱不用动,剩下点零头还是能花的。”
阮启明没有赚了钱不能花的念头,他眼睛亮晶晶的,“娇娇,你打算买啥?”
“我想买台洗衣,最好再买台电视。家里的家具的确都还好着呢,我就想着再买两套沙发,给爷爷奶奶也添一套。”阮思娇。
阮思娇到给爷爷奶奶买东西,就连阮华成都没法反对了。
阮老太太不同意,“买啥沙发?凳子都坐习惯了的。”
家里吃饭用的是方桌,凳子也不缺。
到吃饭的时候,把方桌拉出来,周围摆一圈凳子就行。
吃完饭再收起来。
农村是没有饭厅那一的。
夏天傍晚凉快,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更好。
反对的声音阮思娇不管,反正她是把自己的打算了。
到时候东西都买回来,家里人还能往外扔?
“我还打算带爷爷奶奶去趟市里,市医院条件好一点,给你们检查一下、身体。”阮思娇又。
提到这个,就连向来不怎么发表意见的阮老头都不乐意了。
“我跟你奶身体好着呢,去什么医院,也不嫌晦气!”阮老头。
他明显是不高兴了。
阮思娇解释,“不是去瞧病,是检查一下、身体。你跟我奶年纪都大了,检查身体是很必要的。”
阮老头才不听阮思娇的解释,阮老太太也表示不愿意去医院。
他们都觉得自己身体好着呢,家里地里的活都能干,平常又没个痛痒的。
买东西的事,阮思娇支会家里一声,自己把东西买回来就行。
可爷爷奶奶检查身体的事儿,必须得两位老人同意才行。
阮思娇要怎么跟他们?
老年人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有些疾病初期并没有太大感觉,但总是个隐患。
如果能提前检查出来,或许吃点药,打打针就能好。
可如果没有提前检查身体,等到病出来了,不定就很难治。
现在别农村人,就算是城里人,也没有检查身体的意识。
所以,二老这思想工作还挺难做。
不过看两位老人身体都还硬朗,这事儿也不着急。
阮思娇会慢慢跟家里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家里人又都是关心二老的,等他们都能接受了,到时候全家人一起劝,还能劝不动他们吗?
阮思娇打住这个话头,没有再。
阮华成倒是有话要。
“我这出院都一个多月了,腿早就养好了。再过半个月学校也该开学,明天我去厂里一下,把启明换回来吧。”阮华成。
阮启明有点不乐意,他觉得自己在厂里干的好好的。
可工作是他爸的,他要是懒着不还,好像有点那啥。
阮启明闷头吃饭,也没吭声。
阮华成也有点尴尬,他跟阮启明的心思差不多,有种自己在逼着儿子把工作要回来的意思。
可阮启明是个学生,他是因为阮华成跟何翠受伤,休学替班。
这样想,阮华成的态度就坚定了。
“明天我就去厂里,启明,你回来之后好好复习。能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留一级。”阮华成。
阮启明是真不想再回学校,他原本学习就不太好,又整整一个学期没去上课,怎么可能跟得上?
阮思娇没有停止学习,可阮启明这半年来真没看过书。
他的书,放在那里都积了厚厚一怪灰了。
阮华成要回厂里上班,阮启明没什么。
但他自己打定了主意,就算回来,也不会再去上学的。
时候为了方便,他跟阮思娇、阮文静一起上学,硬生生晚上学两年。
今年阮启明都二十了,要是再留一级,他高中毕业岂不是就二十二岁?
先不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了,报个四年制的本科专业,那他毕业都二十六了。
阮启明在心里摇头,他才不要等到二十六岁才毕业!
更何况,就算再留一级,阮启明也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大学。
既然明知道考不上,那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
高中再读两年,大学四年,六年的时间他干点什么不好?
现在全县都在经济大改革,阮思娇能做生意,阮广辉能做生意,阮启明觉得他也是可以做生意的。
这些想法阮启明都压在自己心里没,但他不可能一个人谋划。
等吃完了饭,阮思娇要去工厂那边看看,阮启明直接就跟了上去。
“二哥,你是不是有事要跟我?”路上,阮思娇问他。
阮启明脸色有点红,他挠了挠头,“是有事想跟你。”
阮思娇看着阮启明,阮启明更加不好意思,“你知道我也不是念书的料,我不想回学校浪费时间。”
“先前顾沉舟不是建议你去参军吗?”阮思娇问。
如果能参军,也是一条路。
可是阮启明几乎是立刻摇头,“不,我不准备去参军了。”
阮思娇狐疑,阮启明这反应有点过了啊。
就算改变主意,不打算去参军,也不至于回答的这么急。
她二哥这是在想什么?
被阮思娇这么看着,阮启明的脸就更红了。
他吱吱唔唔的,“我觉得做生意也挺好的。你看你生意做得这么好,叔看着鸡蛋糕店,生意也好。我寻思着我也能做个生意什么的。”
越,阮启明的声音就越低,到最后,就跟蚊子哼哼似的。
而且他的一张脸涨得都快能滴出血了。
阮思娇挑眉,她二哥这是真的想做生意呢?
做生意能让他有这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