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请假

A+A-

    张晓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阮思娇的,不如把假条批给她。

    “你这次要请几天?”张晓民拿起了刚笔。

    阮思娇却,“归期不定。”

    “你”张晓民气结。

    可是,张晓民还是给阮思娇批了这张假条,之后又语重心长道,“阮思娇同学,老师们都是为了你好,就算你觉得无法理解,可这也是事实。我知道你现在事业做得很成功,但你目前还有一层身份,你是个学生。事业这块你做得那么好,学生的责任,你也应该守好,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力求做到最好,不是吗?”

    拿到假条,阮思娇也平复心绪,她点头,“我知道。但是张老师,你也不能否则,我跟顾沉舟做学生也做得很好这个事实吧。”

    张晓民无话可,摆道,“你要走就赶紧走,要不然等会儿让冯校长知道了,你可不一定走得成。”

    阮思娇肯定能走成,大不了就不在一中念书了嘛。

    不过她也不想惹这个麻烦,便听了张晓民的话,转身就跑了。

    阮思娇跟顾沉舟提着各自的包袱,一起离开学校。

    已经入冬,现在是阳历的2月底了,再过几天就要元旦。

    天气很冷,阮思娇和顾沉舟的包袱又比上次出差的时候厚重许多。

    她的归期不定,是真的归期不定。

    顺利的话,或许两三天就回来,可如果不顺利的话那可真不好。

    从县城坐上开往临川市的汽车,然后再从临川到榆林省的榆洲市,到了榆洲市之后再转火车到周家店,这莲城县就是周家店市下辖的一个县。

    阮思娇跟顾沉舟转了好几趟车,又是火车又是汽车的倒车,才终于来到莲城县。

    转到这么个地方,顾沉舟大概就已经明白了,这里应该是有人办什么乡镇企业,就像他们红星村,地方很偏,但却出了阮思娇这样的能人,办起了乡镇企业。

    莲城县的这个厂子既然都被阮思娇知道了,明他们搞的还是很有特色的,没听阮思娇他们的玉米片全靠调味料才能好吃,而调味料里面必不可少的一样就是这莲城县出的。

    到了莲城县之后,自然就好找了。

    莲城牌味精可是在后世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名了超长一段时间呢,按照阮思娇的记忆,它应该是在明年落成。

    阮思娇他们找过去的时候,发现莲城味精厂的厂房已经落成,里面也已经装上了器,就是还没有正式投产。

    看到这些,阮思娇心头一喜,如果他们愿意早一点开始生产的话,她的调味料不也就能早日弄成了吗?

    于是经过多方打听,阮思娇终于找到了这莲城味精厂的厂长,周明发。

    周明发也是刚刚辞去他在国营大厂里的正式工作,一家人也从之前厂里他配的两室一厅的套房里搬了出来,住在他爱人鞠云单位分的一个单间宿舍里。

    他们夫妻两个,还有三个孩子,全都挤在一间房里,阮思娇跟顾沉舟过来的时候,都没有站的地方。

    只能提着里的苹果站在门口问,“请问,周厂长在吗?”

    这会儿周明发并不在家,倒是他爱人和几个孩子都在家。

    不过显然鞠云一时没明白过来阮思娇的周厂长是指她男人,她怔了一下,“你们找谁?”

    阮思娇便又重复道,“周厂长,周明发。”

    鞠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哦”了几声,她男人的确是开厂了呢,只不过那厂子还没有建成呢,也就工地上那些人喊他“周厂长”,所以鞠云才一时没反应过来。

    然后鞠云,“他在工地那边还没回来呢,要不你们先等他一下。”

    鞠云本来是想请阮思娇他们进屋坐的,可是转头一看,屋里两张上下铺就站了不少地方,还有一张上下铺下铺放了炉子什么的做饭用的东西,上铺放着一家人的杂物。

    还有三个孩子满地跑,嘻笑打闹,别请人进来坐了,就算进来站着的空都没有。

    阮思娇看到鞠云的窘迫,立刻,“没关系,我们先在外面转一下吧,等会儿周厂长回来了您喊我们。”

    鞠云也不好意思,可现在这个家里是真的下不去脚,也只能点头。

    阮思娇上提着的苹果强行塞到鞠云里,就跟顾沉舟走了。

    身后的门没关,两个人就才走出几步远,就听到后面鞠云训斥孩子的声音,“别抢!这不是咱的,等会儿还得让人拿走呢!你们这群兔崽子!”

    对此,阮思娇只是笑笑,“看来周厂家的日子眼下是真不好过。”

    “他是很有横心的,把国营大厂的工作辞了,也要自己下海办厂,这一点很难得。”顾沉舟评价。

    他们还没有见到周厂长,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阮思娇觉得顾沉舟的不错。

    她笑道,“这位周厂长将来必定是一个人物。”

    顾沉舟偏头看她,“何以见得?”

    “能有这个魄力的,自然都是厉害人物。你看着吧,八十年代这批下海经商的,将来大大都有成就,都会在自己的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阮思娇。

    “那就没有人失败的吗?”顾沉舟问。

    阮思娇想了想,点头,“那肯定有。”

    毕竟成功靠的也不单是魄力。

    顾沉舟就又问她,“既然会有人失败,你为什么就肯定这位周厂长肯定能成功呢?”

    阮思娇,“”

    因为她是穿书而来的呀,别八十年代的事,往后数三十年,许多大事她也是知道的。

    至于这位周明发,或许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创办的莲城牌味精,只要在八、九十年代生活过的人,谁没吃过?

    哪一家还没有一袋莲城味精了?

    但这话阮思娇没法,她只能换种方法,“因为我马上就要订购他家的味精了嘛,我的用量可不哦,就单是我的单子,养活一个厂子不成问题吧。”

    阮思娇这个法,顾沉舟倒是赞同。

    阮思娇可是了,她很有信心把玉米片厂扩大,最后把调味粉也单独分出来,建一个超大的调味料加工厂的。

    两人自顾自话,也没有注意旁的,一个男中音突然在旁边响起,“你也太看我的味精厂了吧!”

    阮思娇,“”

    她跟顾沉舟立刻回头,就看到一个大约三十岁的男人,眼神很是犀利。

    阮思娇扯了扯唇角,“没有,没有。您是周厂长吧?我们刚才是,您这个味精厂一定能够做成全国最大的味精厂。”

    周明发却仍是冷着一张脸,他,“就因为你们要订购我家的味精?”

    阮思娇好也是糊弄顾沉舟的嘛,她也不是有意这么的。

    不过实在的,如果周明发肯跟她合作,这莲城味精的第一炮最起码是打响了。

    生产出来的产品立刻被买走,快速回拢资金,然后才能继续投入扩大生产,厂子才能越办越火嘛。

    都头三脚难踢,新办起来的厂子最愁的难道不是销路?

    偏偏这位周厂长,人都住在那么坚难的环境中了,人却是高傲的不行,就因为阮思娇的一句话,把这个周厂长给得罪了。

    周厂长就留下一句话,“我一克味精也不会卖给你,倒要看看我这个厂是不是就得完!”

    阮思娇跟顾沉舟站在原地发愣,这人也太

    顾沉舟突然觉得阮思娇的不对,他,“就这样的人,他的厂能办到多大?不倒闭就算好的了!”

    阮思娇也有点纳闷,难道这书里写的莲城味精厂,不是她前世知道的那个莲城味精厂吗?

    可是时间、地点都对呀。

    而且就阮思娇穿越过来之后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来看,也都是对的呀。

    又或者,这莲城味精厂还有别的老板,而那位老板才是真正拿大头的?

    “要不咱们再打听打听吧。”阮思娇建议。

    顾沉舟觉得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两人又跑了一趟莲城味精厂。

    此时参与工厂建设的工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个看大门的人还在。

    “大叔。”阮思娇上前,随就是一包烟塞进那门卫的里。

    门卫看这漂漂亮亮的一个姑娘走过来,还往他里塞东西,一时愣怔,就把那包烟捏在里了。

    等他反应过来,才看到竟然是一包散花烟。

    这可是好烟,要一块钱一包呢!

    当门卫的,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的工资,这烟可不敢抽,要不然一个月的工资得有大半都花在烟上。

    这烟门卫稀罕,可他也有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

    可想把烟再塞回阮思娇里吧,人家一个姑娘家家的,他跟人家拉拉扯扯的成什么样子?

    阮思娇看门卫为难,便,“大叔,您就拿着吧,我这是有事儿求您呢。”

    听到能帮阮思娇的忙,门卫就暂时把烟捏在里。

    要真能帮上忙,拿人家一包烟,他也不亏心。

    阮思娇见门卫没再想着把烟还给她,便开口问,“大叔,我们想跟您们这味精厂订购一批味精,这不是就想着问问,该去找谁呀?”

    门卫大叔一听是生意上门,当然高兴,厂子里有生意,他们这些工人的工作才能长久呢。

    “找周明发周厂长呀。”门卫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