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奇怪的丧礼风俗
“你难道不怕韩麻子?”诸葛兰连忙问那个老头。
“我没什么好怕的,我无儿无女,无亲无故,光棍一条,今年正好八十岁了,活到这个岁数,也够本了。
而且我的这条红狗,也不是吃素的,上次在酒馆里,我和韩麻子的几个下,对骂了起来,韩麻子那四个下,全都被我这条红狗咬伤了。
他们还不服气,想报复我,趁着夜里,十多个人,来我家找麻烦,都被我这条红狗咬走了。”
大家又愣了一下,按照阿芳之前的,他们知道,韩麻子的这些下,都是韩麻子自己生出来的,而且在几个月之内,就能长大,虽然他们的寿命,只有两年多,但他们的体力和攻击力,却比一般人还要强。
为什么十多个人,还对付不了这只红狗?
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只红狗,实在也太厉害了。
如果李洪基,真有这种能耐,那他为什么,不让公狗,多生几只这种红狗来,到那时,就可以对付韩麻子一伙人,不过这个疑问,只能等到晚上回去后,再问李洪基了。
不过这个木匠,确实很特别。
老木匠又和大家聊了几句,然后才离开。
他们几个,又绕到了河的东面,恰好遇到了两户人家在祝寿,而且都是百岁大寿,看来阿芳的不错,河东边,过百岁的人,确实不少。
这个镇上,庆祝百岁大寿的方式,也很特别——他们让庆寿的百岁老人,穿上一身古装,坐在太师椅上,而在旁边,则摆着一口红色的棺材。
晚辈们穿上红色的丧服,给老人跪拜。
他们向镇上的人,打听了一下,为什么这么祝寿,当地人,这样祝寿,是向地府感恩,他们觉得,是地府让他们的长辈,在世上活了这么久。
而丧服和棺材,都是和地府有关的物件,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他们没有忘记地府的恩德,并祈求地府,能再让他们的长辈,多活几年。
虽然这一天之内,在这个镇上,遇到了几件怪事,但并没什么危险,所以这一天过得还算顺利。
转眼之间,又到了黄昏时分,他们几个的心情,也慢慢紧张起来,因为一到夜里,韩麻子的巫术,就能发挥作用了,他们要赶紧离开。
等他们回到森林中的那几个木屋时,木申、阿芳、李洪基,仍然都在那些木屋内,大家就把今天在镇上遇到的事情,告诉了李洪基他们三个。
当到那个木匠时,让大家没想到是,李洪基一脸震惊,他他从不认识什么木匠,也不会让公狗怀孕的巫术。
大家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那个木匠,都是在撒谎,可那个木匠究竟是什么人?难道他就是被镇的魂魄、附体的那个人吗?
那他为什么会这些谎话呢?
等到第二天,大家又来到镇里,他们最想找的,就是那个木匠,而且张魅影凭着记忆,把那个木匠的模样画了出来。
他们在木匠出现的那个地方,找了整整的多半天,却没找到那个木匠。而且那一带的住户,也都,从没见过这个人。
而王道士再看那条河里鱼时,忽然发现都变成了正常的鱼,一条那种纸做的鱼都没了。
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多,大家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下,又来到街上,当转过两个街口,忽然看到一群送葬的人。
这里的送葬,也和其他的地方,很不一样,没有任何乐器,也没人痛哭,七八个人穿着丧服,低着头,安静地走着,而棺材放在牛车上,显得静悄悄的。
而且也没有人围观。
“你们这里的丧礼,为什么都这么安静,连个唢呐都没有?”
吴思问木屋前,正坐在椅子上喝茶的一个老太太。
那个老太太,打量了吴思他们几个一下,这才缓缓地:“是啊,我们这里送丧,都是静悄悄的。
因为周围的树林,和大山里,有很多鬼魂,如果大哭大叫,就会把那些鬼魂招来,这鬼魂一旦被招来,就会诈尸。
就前两年吧,我的一个邻居老头死了,他儿子很早就去了外地做生意了,所以对镇上这一套,有点看不惯,就请了外面吹唢呐的,想把自己父亲的丧礼,办的风风光光的。
结果怎么样?诈尸了——他父亲的尸体,原本躺在灵堂里,周围还摆着环圈,但唢呐吹了一会后,他父亲,却忽然坐了起来。
并且开始用女人的声音,破口大骂,骂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勾搭,把她勒死,丢进一口井里,那个人见到这种事,也吓呆了。
幸亏我们这个镇上,有几个老人,还比较有经验,连忙杀了几只公鸡,把鸡血洒在了尸体上,尸体才躺下来。
经过鬼魂一附体,只过了一夜,老头的尸体,就腐烂的厉害,脸上的皮肉都烂了,露出骨头来,还生蛆了,那人赶紧把他父亲埋了。
从那之后,没人再敢破坏我们这里的规矩。
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规矩,肯定有道理,不能不听的。”
那个老太太,唠唠叨叨地着。
这时,送葬的队伍,慢慢悠悠地从几个人身边路过,就听张魅影,忽然低声了句:“看,这几个穿着丧服的人,他们的帽尖上,都有一条纸做的鱼,和昨天咱们从水里捞出来的纸鱼差不多。”
大家吃了一惊,连忙仔细地看了一下,果然,那几个人丧服的帽子,是用白布做的,并且有一个尖,就在帽尖上,有一条白纸做的鱼,有巴掌大,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真的发现不了。
“老人家,你们这里丧服的帽子上,为什么会有纸鱼呢?”
吴思继续问那个老太太,那个老太太愣了一下,连忙摇摇头:“没有啊,我们这里丧服的帽子上,不放什么纸鱼。”
这时,送葬的那几个人,已经走过去了。
不过这个细节,倒是让王道士他们几个,一下子警觉起来。
他们跟在送葬的那几个人后面。
在跟踪的过程中,他们又问了问路边的人,关于帽子上纸鱼的事情,镇上的那些人,都他们这里丧服的帽子上,应该是没有纸鱼的,不知道那八个送葬人的帽子上,为什么放上这种纸鱼。
看来这种纸鱼,果然有秘密。
王道士他们几个,一直跟着送葬的几个人,来到了镇西面的一个山坡上,那几个送丧的人,当然也注意到了王道士他们几个。
墓穴已经提前挖好了,穿着丧服的几个人,把棺材从牛车上抬下来,用绳子心翼翼,放到了墓穴里,然后拿过铁锹,把棺材埋好,并起了一个大大的坟头,这才把铁锹放在牛车上,就准备往回走。
这时,王道士给大家使了眼色,便带着大家,走到了那八个送葬的人面前。
那几个人也有些吃惊,不知道王道士他们几个要干什么。
王道士先合掌念了声道号,然后缓缓地:“我看到几位的帽子上,都有一个纸做的鱼,鱼乃阴气旺盛之物,按在送葬时,是最忌讳有鱼的。
甚至在丧礼上,有鱼形之物,也不吉利,所以想问问几位,你们的帽子上,怎么会放这种纸鱼?”
那几个穿着丧服的人,倒也挺客气,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人,连忙道:“我们丧服的帽子上,之所以放上这种纸鱼,是因为我父亲去世前,特意交代的。
他在去世前,很郑重的嘱咐我们,在给他送葬时,每个人的帽子上,一定要有一条纸做的鱼,而且这些纸鱼,是我父亲,亲做好的。
虽然我们这些儿孙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出于孝心,也都按照他老人家的做了。”
王道士听完后,点点头,指着帽子上的纸鱼,问了一句:“你能把帽子上的纸鱼摘下来,让我看一下吗?”
那人点点头,连忙把帽子上的纸鱼,拿了下来,并心翼翼地递给了王道士,王道士接过来,恰好旁边有条鱼,他忽然对那几个人了句:“你们注意看”。
然后弯下腰,心翼翼地把那条纸做的鱼,放在了溪水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放进水里的瞬间,那条鱼忽然活了,变成了一只活生生的鱼,摆动着尾巴,很快就游走了。
大家都吃了一惊,那几个送葬的人,更是发出几声惊呼,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看溪水,又看看王道士。
“你们应该是连韩麻子都不敢惹的那几位吧?现在我们这个镇上,已经都知道了你们几位了。”
另外一个比较年轻的,怯生生的问道。
王道士点了点头。
“难怪韩麻子都不敢惹你们,看来你们真是高人,你们到底会什么法术?为什么我们帽子上的纸鱼,放到水里后,就变成真正的鱼了呢?”
那个年龄大的继续问道。
“其实不是因为我们会什么法术,是你们帽子上的纸鱼,本来就很特别,你们自己放进溪水里,这种纸鱼,也能变成真正的鱼。”
那几个穿着丧服的人,将信将疑,他们试着把帽子上的鱼,摘下来,放进溪水里,果然,那些纸鱼,一旦放进水里,瞬间就变成真正的鱼,几个人看的目瞪口呆。
这时,张魅影把那张画像拿出来,让那几个人看了看:“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年龄最大的那个人首先把那副画像,接过来,只看一眼,马上吃惊地喊了句:“天哪,这是我爷爷,但他四十多年前就死了,你们怎么会有他的画像?”
听那人这么一,王道士他们几个,也大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