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男女好3昵孕XINHAiGe.

A+A-

    3

    男女好昵孕

    远古之世,人指男人。女就叫女,女不叫人。后世才有“女人”这种法。看甲骨文,人字正是男子**最一般的姿势。男字从力从田,表示农作。力无形,不可象,画胳膊连掌以象力量之意。

    女字象黄河流域妇女坐炕上做工之形。笔画看似复杂,实则仅有三画。母字结构同女,但多两点表示**。奶孩是当妈的头等大事。造字者区别母女,只需两点便够了,先民不愚。妣指亡母,从女比声。甲骨文匕本象饭匙之形,因字形近似甲骨文人字,便借来指妣母以及一般女性,而与专指男性的人字相映成趣。甲骨文匕,从左看是上柄下瓢,柄端挂钩,饭匙也;从右看是俯身屈膝,臂下垂,女人也。

    子固然象孩子襁褓形,但也借指男子。左女右子为好,音à,义指情爱。诗经的“惠而好我,携同行”咏爱情。至今还有“相好”一。情爱堪称美事,引出美好之义。尼字从尸从匕。尸象人高踞形,匕象女倚卧形。实则上男下女,暗指男女**。尼即昵,亲昵也。今派昵字做暱字的简体,因为可以少写五画。**须隐匿,暱字从匿得义,而且得声。

    婦(简作妇)在卜辞指商王的配偶。商王武丁有一配偶名叫婦好,统兵打仗,雌声显赫。甲骨文婦常常不用女旁,使人愕然。原来帚就是婦,帚字音fu。帚字义本掃把,借用为婦。如果帚和婦音不同,就不可能借用。蜀人用掃把掃一掃,成是“帚一帚”而音fu,犹存帚的古音。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青铜器,上铸婦好之名,正是“帚好”二字。帚字为何改读今音zo,有待探讨。

    也字象女性生殖器形,为文解字一大疑案。许慎得简单明白:“也,女阴也。象形。”看篆文像喇叭花开,或可联想及之。然而考察金文和甲骨文,也它二字皆象蛇形,本是一字。严格来,甲骨文里没有也字,只有巳字,巳就是也,字象蛇形。许慎女阴之必有根据,不能用金文和甲骨文驳倒他。汉代或许另有传承,不同于商周的学。试看也旁从又从卜的,音义与施相同,而字形为对着女阴施力。男女交媾,韩诗外传是“施化”。分开来,施是男施,化是女化。男用力施,字体作。从字来看,作偏旁的也字可能是象女阴之形。还有古代洗用的青铜器匜,用也命名而形制似女阴,亦可旁证。然后化,看金文和甲骨文正是成语“颠鸾倒凤”之形。诗经邶风谷风的“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颠覆亦指男女交媾。化,道教是化去成仙,儒家是教化成人,都是用化字的引申义,而交媾本义已隐去。交媾的结果是女子怀孕,出现一系列的因化而生之变,就叫变化。化字由此获得新义,与男施女化无涉矣。

    篆文身象人身侧视形,佝背凸腹,状甚可笑。腹上一横,束带。凸腹胖子腰带下滑到腹部,古今皆然。最可怪者有尾上翘。我想这些或出自造字者的谐谑吧。孕字从乃(奶)或与**发育有关。若看甲骨文,身孕二字同形,孕字多一子在腹。包字今作包裹、包含字用,其实包字本义乃是胎儿的胞衣。篆文包正象胎儿在胞衣内之形。原来包是最初的胞字。自从加肉旁造出胞字后,包字就失业了,被借去用于包裹、包含。读者见到包字,也忘记了包内的巳象胎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