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丑八怪,我们又见面了
正始帝赞道:“你的有理。”
“父皇召儿臣前来,是想要儿臣做些什么呢?”
正始帝长叹了一口气,背过,从龙椅上走下道:“吴国使臣入京后按规矩将会住进四方馆,以防万一,毕竟你和吴国接触较多,朕想要你到时候能够负责接待吴国使臣,并且暂时统领京城的禁卫军,护卫京城安全。”
景司怿沉默片刻后,道:“父皇就如此信任我,愿意将京城的禁卫军暂时交到我上?”
吴国使臣一行人数并不会太多,而且吴国此行是为交好的可能性很大,皇帝本不必因此将禁卫军交到他中的。
不等皇帝回答,他又问道:“昔日,儿臣率军和吴军作战,如今由我去接待吴国使臣,恐怕会激起那些吴国人的旧怨。”
“他们若是真的有意与我大端交好,那这旧怨就激不起来,而且不但激不起来,他们恐怕还会借此会越发地巴结你。”
正始帝走到了景司怿面前。
“所以,父皇此举是想要让我试探吴国此行是否真的有意与我大端交好?”
“也可以这样。”
正始帝颔首。
景司怿答道:“儿臣领命。
只是,儿臣还有一个要求。”
“嗯?”
大概是没想到景司怿会跟他提要求,所以,正始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问道:“什么要求?”
“母后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很想念父皇,父皇若是有时间,便去栖凤宫多陪陪母后吧。”
景司怿毫不顾忌地和他对视,这个儿子如今已经长得比他高了,他需要微微抬起头来,才能看得清景司怿的脸。
正始帝一时无言,半响道:“你且下去吧。”
“是,父皇,儿臣告退。”
景司怿不再停留,倒也没有非要从正始帝口中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来,没有人喜欢被逼,尤其是帝王。
但他知道,正始帝虽然嘴上没有答应自己这个要求,可心里一定记下了。
正始帝从很久以前就知道,即使是做了皇帝,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做了皇帝之后,反而要比别人带上更多的枷锁。
就比如,他明明爱的是丽妃,可却不能力排众议,立她为后,甚至是想要给她一个较高的位分都不能够。
丽妃也知道自己没有一个能够为她撑腰的母家,所以虽然做了宠妃,但是却谨慎微,故意言行无忌,虽然得宠,但是位分却一直不高。
他对皇后则更多的是敬。
皇后,并不是太后为他挑的,而是他自己寻找的一个助力,皇后不仅端庄稳重,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免了他很多的后顾之忧,对他宠着丽妃也没有嫉妒抱怨过。
但是,又有哪一个女子真的会不在意呢?
这样想着,似乎,他也该去栖凤宫走一趟了。
景司怿回到栖凤宫时,皇后还在睡着,他和郝漫清在走之前让皇后的贴身宫女在皇后醒来后告诉她,他们夫妻两个回靖王府的事情。
“父皇找你有什么事情?”
回去的路上郝漫清问他。
景司怿回道:“也没什么,只是吴国使臣近日可能会到我大端来,父皇希望由我去接待,并且暂时统率京城禁卫军,护卫京城安全。
怎么了?”
景司怿看她停下脚步,问道。
郝漫清摇了摇头,没什么。
她只是想到了之前陈国使臣来访时,陈国的若云公主对景司怿一见钟情的事情,不知道这次来的会不会也是个对景司怿有好感的公主。
当然,郝漫清此刻不知道她的乌鸦嘴话会那么灵的。
景司怿倒也没有太在意吴国使臣来访的事情。
晚间,皇帝没有再继续在乾坤殿歇着,而是去了皇后的栖凤宫歇息,景司怿得知这个消息后展颜一笑,对这对老夫老妻有些无奈。
母后明明是思念父皇思念得紧,但却抛不开面子,亲自去乾坤殿见父皇。
而父皇呢,明明也是在乾坤殿自己提出那个要求后,就动了去看母后的心思,但是当着自己的面却不肯承认。
这样想着,他监督郝漫清吃药的眼神也就愈发温柔,想着,还是他和清儿比较好。
郝漫清刚捏着鼻子喝了一碗苦药,心情不佳,皱着眉头问他:“看什么?”
景司怿给她喂了一颗蜜饯,然后吻了上去,等纠缠在一起的嘴唇分开后回道:“看你”。
郝漫清无奈地瞥了他一眼。
对吴国使臣来访的事情反应最大的居然是柳敏芝。
哦,应该,柳敏芝反应大,并不是因为吴国使臣来访的事情,而是因为她知道了景司怿会暂时统率京城禁卫军,护卫京城安全的事情。
现在,她也是景司怿需要护卫的人之一,终于可以不用整日地闷在柳国公府里了,出门的时候也不用再担心掉进臭水沟了,所以很是得意了一阵。
但等她反应过来后,就开始觉得自己没出息。
她上次把郝漫清推入水里,纯粹是一时失,连她自己当时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何况,要不是郝漫清那张嘴太过气人,她又怎么会一时冲动,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郝漫清的错,但景司怿却记上了她的仇,好几次从臭水沟里爬出来,水里的淤泥,和水面上的绿苔糊了她一身,等爬出来的时候,她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让郝漫清也尝尝她所受的侮辱。
之所以是郝漫清而不是景司怿,实在是在未央湖那次,她让景司怿的死亡凝视给盯怕了,而且景司怿这人报复心未免也太强了,让她没有十足把握还真不敢轻易就去报复景司怿,人嘛,都是挑软柿子捏的嘛。
相比于景司怿,明显还是只耍嘴皮子的郝漫清要好欺负些的。
不过,等以后,景司怿就会让她明白,她这样的想法究竟是有多么的可笑,因为,得罪郝漫清简直比得罪景司怿还要恐怖一百倍。
景司怿最近白天要往四方馆跑,让四方馆的人根据吴国人住的习惯先布置出几间房间来。
晚间又要带着禁卫军的人在京城中巡逻。
夜间梆子声敲过二更,京城人士便不能够继续在外面晃荡。
不得不,靖王殿下的凶名在京城的混混中实在是流传已久,听靖王殿下现在统率京城的禁卫军后,影响最大的除了柳敏芝,就是他们了。
自从靖王殿下实行了新举措,从严执法后,那些混混们的脚便老实了下来,每天晚上都会很早地回家,以免被靖王殿下给带走去谈话,这样一来,京城的治安就比以前要好上许多。
而景司怿这样一忙起来,每日待在府里的时间就要少了许多,没有了景司怿的监督,郝漫清也就可以忙了。
不过她的忙和景司怿的忙是不同的。
她的忙,主要是忙着在做一些景司怿在府里的时候会明令禁止她做的事情,诸如舞剑之类的,舞剑并不危险,但在景司怿眼中,由她做来就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但郝漫清实在是不想之后增肥一圈,终日闲在府里又实在是无聊,所以,就服明珠帮她一起瞒着景司怿。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吴国使臣进京的日子。
吴国使臣一行七人,为首者是一名女子,进京后先是将吴国君主的亲笔书信递交给了正始帝,向正始帝表明了此行来意,此行确是为求和而来。
并且还带来了吴国的特产,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吴国纯种的十匹大宛马,大宛马在大端有价无市,此前景司怿曾在打仗时俘获了十几匹,但最后却没有活下来,而且和大端的河曲马交媾产下的马驹的特性也是偏向与河曲马多一些。
而正始帝也回赠了一些大端特产的丝绸和瓷器之类的东西。
在得知吴国使臣此行确实并无恶意后,正始帝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毕竟两国交战实在是弊大于利的一件事,而且大端此前和吴国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此时还并未完全休整过来,又有陈国在一旁观望。
所以,正始帝一高兴,也就毫不吝惜地赏赐了下去。
若不是景司怿拦着,吴国使臣远道而来,恐怕更希望先去四方馆歇息一会儿,以缓解来时途中的车马疲劳,恐怕等正始帝下朝后就要给人接风洗尘了。
不知道是不是景司怿的错觉,景司怿总觉得那个为首的女子,也就是自称是吴国的玉凤公主的那个女子,在他话的时候总是用一种古怪的眼神打量着他。
但是,据他所了解,玉凤公主一直是养在深宫人未识的,应该没有见过他才是,所以他只能无视那个女子的眼神,继续讲下去,并且请吴国使臣一行人休整后入宫赴接风宴。
但是,等下朝后,那玉凤公主却是快走几步,胳膊一拦挡住了他的去路,道:“丑八怪,我们又见面了。”
而且,完就跑,完全不给景司怿反应的时间。
景司怿:“”
还好她跑的够快,否则,自己可能会出什么影响两国邦交的话,或是做出什么影响两国邦交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