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情定今生(15)
“不必,侯爷有何吩咐,我站着回话便是。”虽然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景玗,但倚仗陆白猿亲传弟子以及地龙会分舵主的身份,顾师良还是稳下心神,从容答复。
“顾先生来此地,多久了?”见顾师良不坐,景玗也并不坚持,兀自拉过首座坐下,抬头打量对方。顾师良在心中默默回忆了一下与玉羊相识的时间,如实回答道,“便是去岁仲夏,应夫人相邀,入驻石门如今算起来,也有近九个月了。”
“九个月啊”景玗闻言,也在心中默默推算了一回——算起来顾师良来到石门的时候,却是玉羊初次表达出有悔婚之意的时间!于是乎当下垂眸一笑,“倒是挺久。”
眼见着景玗一笑,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冷下去了几分,顾师良被眼前的状况搞得莫名其妙,只能再次抬一揖:“侯爷可是有什么话要?还请明示。”
“没什么话,就是过来看看。”景玗微微偏身,指了指身后的那幅山水画,对顾师良道,“适才看到顾先生的画,于题词之中,却有一句不解:‘君子立身,不染外邪,不假他物,皎皎兮如雪之洁,峣峣兮如山之巅’,此为何意?”
“这是”顾师良闻言顿时一愣——自己这首题词写得非常直白,表达的意思不外乎君子安身立命的种种高洁德行,腹中稍有书墨的便不至于看不懂。现任白帝素有文武全才之名,这时候点出这一句来诘问自己,是什么用意?
顾师良是何等敏之人,对方来者不善,又特意点出这句话来以示警告,分明攻击的便是自己德行有愧在回忆中梳理了一遍自打来长留城作为分舵舵主的种种行事之后,顾师良心中有了些计较,对着景玗一躬到底,直接问道:“侯爷指的可是针对夫人的种种无端之事?”
“无端?”景玗的眼光直直锁定着顾师良,嘴角的笑容又盛了几分,“何为无端?愿闻其详。”
“所谓无端之事,自然如同无根之木,空穴来风,不过是些好事之徒的无稽之谈罢了。”把着了白帝的脉数,顾师良心中便有了些与之计较的底气,诚恳回答道,“侯爷统率西境千万豪杰,当知鸿鹄不与燕雀为伍的道理,作何要为这些人妄语所扰,平白劳损自家清静呢?”
“家中清静,我自有数,无需先生代为筹谋。”被顾师良不亢不卑的态度所激,景玗的眸光中也已然有了几分寒气,“我问的是,先生自己的清静于己无愧否?”
“噗”景玗此话一出,顾师良险些破功笑出声来——千算万算,没算到白帝此番特意前来兴师问罪,竟然是为了醋自己!然而眼见着景玗神色有变,顾师良连忙捞起袖子遮住口鼻,打着喷嚏掩饰过去道,“啊嚏近日有些风寒,还请侯爷见谅!只不过适才这一问题恕顾某愚钝,不知侯爷所指为何?还请明示。”
“我看顾先生倒是明白得很。”见顾师良已然变了神色,景玗心知对方已经通晓了自己来意,便也不再多做掩饰,“君子立身,不假他物——顾先生是否人如其言,立身不假他人之物?”
“侯爷许是有些误会了。”见景玗已经把话挑明,顾师良也直起身来,与景玗对视道,“顾某如今驻于石门山庄,不过是受夫人高义所召,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实为心存信义二字,绝无其他邪思妄想!侯爷纵是信不过在下,也应该信得过夫人——这石门山庄内与来往商贾之中,仰慕夫人者何止百千?侯爷见过夫人因此有丝毫行事偏差,对任何人有过着意偏袒的吗?”
此话一出,景玗却是似有所悟,垂下双眼开始回忆先前与玉羊交流时的种种——那种真心恋慕的目光,他曾经是熟悉的,玉羊不是那种善于掩藏情绪的女孩,喜怒哀乐都非常一目了然,故而回忆着这半年多以来玉羊对别人的种种反应,尤其是与顾师良的互动模式好像得的确有道理,她看他的眼光确实没什么问题。
然而昨日才刚刚从玉羊的反应中试探出了怀疑一二,眼下里景玗还无法立即从“未婚妻变心”的挫败感中抽离出来,故而对顾师良的自辩之辞,也仅是半信半疑。见景玗低头不话,顾师良又一拱,建议道:“侯爷若是还不相信,是否要在下请夫人过来,一问便知?”
“你既一口咬定是空穴来风,此刻又何必急于自证?”景玗虽心有动摇,嘴硬却丝毫不肯落于下风,“横竖此种闺帏之事,顾先生还请自矜自重,即便不吝惜声名,也请顾念两家信义,不至自毁同盟。”
“看来侯爷是不信我了。”顾师良无奈地笑了笑,继续躬身朝着景玗解释道,“无论侯爷信与不信,师良都绝然没有弃大义与情理于不顾的道理,更不会有意贬损夫人清名既然侯爷今日已经讲话到这般份上,顾某便也同侯爷上几分真心话——顾某心中已有属意之人不假,但并非夫人。侯爷与夫人之间或有罅隙,但绝非因顾某而起,还请侯爷好自斟酌,早日与夫人尽释前嫌为好。”
顾师良完便一躬到底,兀自转身出门去了。景玗转身深呼吸了好几次,这才忍住了拔刀将面前画卷一劈为二的冲动,也没有再去找玉羊,兀自带着休留便登车回府一来一去宛若飘风,竟是不知图个什么。只不过当天晚上休留回去以后,四人会团体内便又有了新的谈资——景合玥聊到八卦便是双眼放光,追着休留问道:
“他他有喜欢的人?但又不是玉羊?那会是谁啊?”
东山道扬州境内,前任宰相曾文观家中。
扬州境内遍植烟柳,每年一到春芳时节,便是处处飞絮,满城绵绵,倒是也与桃李落英相映成趣。这一日一大清早,曾家府内仆从多随了少爷姐们出门赏花,家中便显得颇有些寂清寥落。曾文观在后院中兀自烹着一壶热水,等待水热沏茶。
当水壶中终于冒出阵阵炊气时,有个老仆从角门出去,不多时便领着个身着便服的高大中年男子进入院内。男子外戴一领头巾,用袖子遮面,进了院子这才把衣袖放下,俯身跪地便对着曾文观行了叩头大礼:“老师,学生无能!实在有负老师所托!”
“起来话,好好的,无故行此大礼作甚。”来人正是曾文观的门生之一,前任中书侍郎何靖——在曾文观告病还乡后不久,何靖便也因为琐事牵连,被一发贬官离京,如今恰是在扬州境内担任院试道学。曾文观将何靖唤起,亲斟茶点茶,给昔日门生递上一碗,沉声道,“如今我便是一乡间野夫,你还有官身,行不得此等大礼,在家中便也罢了,今后在外,千万注意。”
“无论在朝在野,老师终归是老师,当得起学生此礼。”何靖捧着茶碗,似是百感交集,望着碗中变化流转的茶汤,竟是伸抹起泪来,“想当年还在京城时,老师烹茶用得还是龙凤团,兔毫盏,如今竟只得此等红陶粗器!天子不念旧情,冷落至此,当真令人心寒呐!”
“的这是什么话,天子能让老夫全身而退,保全一世清名,已然是莫大的恩德。粗器大叶,也是一味,如何便是冷落了!”曾文观捧起自己中的茶碗,缓缓吹开茶末,一饮而尽道,“如今我在乡间,不若当年消息便捷——我听那梁元道又高迁了,可有此事?”
“是,因了元月时主持灯节有功,如今已然领了宰相一职”在完此话时,何靖抬头瞥了一眼曾文观的表情,见对方并没有神情变化,这才接着道,“百官之首,国朝栋梁,竟然只因在灯节上讨了天子欢心便可得幸若此,实如儿戏!可惜如今朝中同窗,与老师关系亲近的,已经尽都被贬谪离京,剩下那些首鼠两端的,不提也罢!如今朝中便是他梁某人的一言堂,也就没人敢对天子诤言劝诫了”
“听今年的元月灯节排场甚大,整个京城三日点灯,光香油就烧了三百多缸,如此笔人力,能统筹得当,也算是个人才。”曾文观微眯双眼,伸捋须道,“算起来,明年此时,便是天子四十大寿,后年此时,又值太后还历之年国中喜事多,正是用得此等能人之时,也不为怪。”
“学生深知老师素有雅量,但宰相毕竟是柱国之职,百官表率!被如此竖子媚上谄下,伙同宦官玷污朝堂,老师您就不痛心吗?”见曾文观不为所动,何靖接着历数信任宰相种种“罪状”,向其控诉道,“只因政见不合,他在三个月内便撤换了六部百多名官吏,任人唯亲,卖官鬻爵实是祸国殃民之举!学生恳请老师能重振精神,召集昔日同窗,共商如何扳倒此獠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