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难兄难弟

A+A-

    于是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袁绍派遣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命令董卓等人驰驱驿上,摆出一副准备进军平乐观的架势。

    何太后看到这种局面后十分害怕,连忙罢退了全部的黄门,让他们还归里舍,只留下何进平日里最亲近的人来负责守卫她的安全。

    这些黄门们担惊受怕,都跑到何进那里去请罪,听凭何进对他们的处置。何进对他们:“国家如今四处祸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这些都是你们这群阉人平日里惹的祸事。

    现在董卓很快就要到了,他要屠尽你们这群人。但是念在你们曾经有恩与我,又服侍先帝和太后多年,你们都早些离开京师,回家养老去吧!”

    袁绍劝何进现在处决了这些人,可是何进优柔寡断,一而再,再而三的难以决定,最后还是放他们离开了,并没有为难他们。

    袁绍不杀尽宦官心不死,看到何进不动。于是他写信告诉各州郡,假传何进的命令,让他们逮捕宦官的亲属,逼破宦官与何进闹翻,让何进趁消灭宦官。

    为了对付宦官,袁绍可谓是臭计百出,用心良苦。然而因为何进谋划的时间太久了,事情已经泄露,宦官们担心何进日后再对自己动,便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张让的儿媳妇儿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扣头哭诉道:“老臣心中有愧,知道自己犯的过错,理应和家人们都归还乡里。

    然而一想到老臣世受皇恩,现在又要远离宫殿,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舍。还请能够再进一次进宫,看望太后和皇上一次,然后再离开,这样,即使死了我也再无遗了。”

    张让的儿媳妇将这件事告诉了舞阳君,舞阳君又告诉了何太后,于是何太后下诏让各常侍进宫。就这样,何太后把何进送入鬼门关的刀斧们全都召进了宫中。

    这天,何进入长乐宫请求何太后同意他杀尽所有宦官的建议,命人守住了宦官们的住处。

    宦官们互相转告:“大将军托病不为先帝居丧,不去送葬,现在突然来到宫中,这是想干什么呢?难道是要对我们动吗?”

    张让命人前去偷听何进与何太后的谈话,结果得知何进要杀尽他们所有宦官。

    于是张让和段珪、毕岚等几十个宦官,拿着兵器悄悄地从侧门进去,埋伏在宫中。等何进出来之后,张让假称太后诏召他。

    何进一进入宫殿便被埋伏在门后的众人擒拿,这时,张让责备何进道:“当今天下大乱的局面也不全是因为我们的过错。

    先帝曾经和太后不和,差点把太后给废掉,是我们这些人哭着求救,纷纷拿出自己的家财作为礼物,来哄先帝高兴,这才避免了太后被废之事。

    我们这些人为了你们何家费劲了心思,只是想依托你们何氏的门户而已。然而,你现在却想要杀灭我们的种族,你不觉得这么做太过分了吗?

    你宫中污秽肮脏,你作为大将军,你看到自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又有谁呢?既然你对我们不仁,也别怪我们对你痛下杀。”

    完,拔剑斩下何进的头颅,也不给何进话的会。就这样,当朝最为尊贵之人,握天下兵马大权,掌握朝中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在自己的生命中画上了不甘的句号。

    何进一死,张让、段珪等人矫诏,启用原来的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到昭命后怀疑有假,要让大将军何进出来和大家一起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头颅扔给尚书,然后道:“何进谋反,已经被诛杀了。”

    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借带兵入宫诛杀宦官,同时,袁绍又命人让董卓依照先前诏令率军进京。皇宫中一时间血流满地,宦官们人人自危。

    危关头,张让、段珪带着少帝刘辨和陈留王逃离皇宫。期间,皇帝的传国玉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弄丢了,二人也来不及多想只顾逃命去了。

    路上,因为少帝和陈留王行动迟缓,担心二人成为逃命路上累赘的张让和段珪,索性丢下二人各自逃命去了。少帝和陈留王躲在草垛里,两人相依取暖,甚是可怜。

    张让和段珪也没能逃多远,结果被追上他们的曹操等人抓住,逼问他们少帝和陈留王的下落。二人见没有活命的可能,致死都没有告诉他们。

    愤恨宦官已久的袁绍起刀落结果了二人的性命。至此,朝中宦官被全部诛杀,袁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惜,这个代价太大了。

    皇帝和陈留王不见了,众人分开连夜寻找,京师城内外灯火通明,一夜过后仍然没有找到二人踪影,众人的脸色都十分难看,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皇弟,我饿,想吃点心,你能给我找点点心吃吗?”天蒙蒙亮,在一个不知名的村落旁边一个草垛里,身穿龙袍的汉少帝刘辨对身边的陈留王道。

    “皇兄稍等,我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吃的。”揉揉眼睛,陈留王刘协对刘辨道。

    “我要吃御厨房做的点心,真的好饿,已经没有力气了。”刘辨有气无力的道。

    “皇兄,别想那么多了,我们这是在逃难,不在宫中。只有等到诸位大人找到我们,带我们回到宫里才能吃到御厨房的点心。

    你先在这里等着,不要随意走动,我出去探探路,看看附近有没有人家,找点吃的来给你垫垫肚子吧!”刘协劝道。

    只见刘协从草垛里探出脑袋,向四周张望着。很快他便发现了一个村落,然后十分顺利的从草垛里爬了出来,独自一个人心翼翼的往村落里走去。

    “有人吗?开门呐!”来到村中一户人家门前,刘协拍着门,喊叫道。

    “来了。什么人这么早就来叫门了?真是的。怎么感觉门外的像是个孩子呢?”此时已是初春,这家人也算是气的早,不一会儿就有人应声道,语气中尽显不满和抱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