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A+A-

    “好, 我知道了。”霍令俨冲那厮略一颔首,之后将人发走了。

    苏棠困惑:“真是凑巧得很,诚王府王子惊马受伤, 恰好就被孟侧妃救了。只是我有些不太明白,这好端端的, 怎么会惊马呢?而且还有那么多御前侍卫在。怎么着,也轮不到孟侧妃救人啊。”

    如果是事前没有准备的话, 那种紧急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想到去救谁。

    孟侧妃的速度, 也着实太快了些。

    “你有什么想法?”霍令俨心中也是诸多疑惑,但听妻子这样, 他便想听听看妻子的感受。

    苏棠道:“我只是觉得过于巧合意外罢了, 许是我多心了。”外面一时间乱糟糟的,苏棠伸头朝外面看了眼,建议, “既然王子跟孟侧妃受了伤, 我们也该去瞧瞧,关心关心。”

    “也好。”霍令俨点头。

    临时扎营下来,车队停在路边。得知诚王府王子受了伤,众勋贵都下车来前去探望。

    太医检查一番后,对陛下:“王子与侧妃娘娘只是一时惊吓过度, 这才昏迷过去的。等过一会儿, 就会醒来。只是……”

    “只是什么?”陛下与诚王夫妻异口同声, 皆是一脸急切关心之色。

    关心的倒不是孟氏, 而是皇家的长孙。

    那太医忙道:“王子倒是无碍,只是侧妃娘娘伤得严重了些。方才臣替侧妃娘娘瞧伤,发生娘娘后脑处淤肿了一块。只是娘娘如今尚未醒来,臣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紧的。”

    一听这话,孟大夫人立即就哭了起来。

    “我的儿,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为娘怎么办啊。”

    敬宗帝瞥了孟大夫人一眼,给一旁贵妃使了个眼色。贵妃会意,忙过去将人扶住:“你且不必着急,等回头瑶儿醒了再。太医也了,不一定有事的。”

    孟大夫人哭得更泪人似的,眼泪拼命往外淌。

    忽然间,孟大夫人跪在地上,求着敬宗帝:“陛下,臣妇求您,可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儿啊。”却被一旁的孟大老爷呵斥回去了。

    诚王妃听自己儿子无事,心里到底松了口气。又想着,是赵王府侧妃救的自己儿子,这么多人在,面上功夫总得做的。于是,诚王妃也对孟大夫人:“是孟妹妹救的阙儿,我与王爷心中十分感激。孟妹妹心地善良,老天都看着的,孟妹妹会没事的。”

    孟大夫人心中其实是暗怪诚王府的,只是人家是王府,门第高,她敢怒不敢言,也就咽下了这口气。

    “多谢诚王妃娘娘关心,希望如娘娘所言,我瑶儿可以好好的。”罢,她又呜呜咽咽抽了帕子抹眼泪。

    因为营帐里人多,霍令俨与苏棠夫妻则只是候在外面。待见赵王夫妻出来了,苏棠夫妻立即迎过去,苏棠问:“怎么样了?可都还好?”

    赵王负着手皱着眉,没话。

    幸姑严肃道:“阙儿倒是还好。太医,侧妃伤势有些严重。如今也不晓得情况如何,只能等人醒来再。”

    幸姑是赵王府主母,孟氏是侧妃。苏棠知道,孟氏出了事情,幸姑这个主母多少肯定是也要担些干系的。孟氏若是好好的还好,若是就此废了残了,赵王夫妻想来也不会好过。

    所以,苏棠安慰她道:“此事与你无关,你大可不必这般伤心难过。”

    再,这事儿到底是天灾还是人为,尚未可知。

    幸姑道:“只希望她好好的。”

    “既然有这么多人在,幸姑,你我去那边话吧。”苏棠言语有暗示。

    赵王听出来了,黑眸朝苏棠扫来,问的直接:“你们有什么话是本王不能知道的?这里没有外人,慧宁妹妹不防直。”

    苏棠看了眼自己丈夫,见他眼神暗示可以,苏棠这才道:“那我若是了,四哥可别怪我心计深。”

    “你且看。”

    苏棠这才道:“这条道平稳,方才也不见有什么异常,怎么偏生就惊了马队呢?惊了诸位王爷娘娘,又凑巧孟侧妃救下王子来,偏旁人又都无事。或许是我多想了,但是,我总觉得细细想来不太对劲。”

    闻声,赵王皱了眉,又想起那日孟氏猎场上的言行,不由得就也觉得此举可疑。

    “她到底想干什么。”赵王拧眉,言辞颇为激烈严肃,“不安分,就喜欢生是非。”

    一甩袖子,立即就要进营帐去,却被霍令俨拉住了。

    霍令俨严肃道:“不过只是猜测,未必是真的。再,她现在昏迷不醒生死未卜,你又无凭无证,你去了,岂不是寒了孟家人的心?”

    赵王道:“若她真是有所图谋,其心可诛。别忘了,当时出了事,父皇可也在。若是父皇摔了马受了伤,她有几颗脑袋够砍?我赵王府……又有什么能力替她一起抗下这份罪。”

    “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她到底想干什么!”

    不安分,不懂分寸,不体贴……等等,赵王早已对她寒了心。原想着,到底是爱过她的,既然她愿意走,便也想放她走。只是,她却一再踩了自己底线,这叫他十分生气。

    赵王其实也是个十分纯粹的人,想过简单的日子。不管是从前的孟四,还是如今的幸姑,他都希望可以给她们最好的最纯粹的爱。不求多得父皇喜爱,但求父皇不厌恶自己。不求能多建功立业求功名,但求可以日日与妻儿呆在一起。

    他希望自己的王府可以简单和睦,极为厌恶挑衅闹事的人。

    赵王已经心下有了决定,这回等孟氏醒了,他要寻个机会送她出去。这般有心计之人,留在王府,也是祸害。

    因王子与孟氏皆昏迷未醒,太医暂且最好不要移动。所以,陛下便下令就地住一晚上。

    到了天黑,王子醒了。

    诚王妃一直陪在儿子身边,见儿子醒了,立即命人去请太医来,她则抱着儿子哭:“阙儿,你可算醒了,吓死母亲了。”又怕他伤着脑子,于是一遍又一遍的问了他很多,直到太医背着药箱匆匆赶过来。

    “王妃娘娘,让老臣替王子瞧瞧。”太医。

    诚王妃立即让出位置来,对太医的态度极好。太医替王子检查伤势,诚王妃则目不转睛看着,关切问:“阙儿可有事?”

    太医检查完后,起身:“王妃娘娘大可放心,王子福大命大,并无碍。只是,想来是吓着了,今儿晚上,王妃且还多陪陪王子才是。”

    诚王妃拼命点头:“会的会的,本宫一定谨记太医的话。”又再次确认,“真的没事吗?”

    太医恭敬抱手回:“王子真的无碍,娘娘且放心。”

    如此,诚王妃才算放下心来。想起孟氏,忙又问:“那孟侧妃呢?可醒来了?”

    太医摇摇头:“孟侧妃的情况,颇为严重一些。”

    诚王妃就算不是真的关心孟侧妃,但人家到底是因为救自己儿子变成这样的。若是她有个三长两短,孟国公府的人可不好对付啊。若是就此树了孟家这样的敌人,日后于王爷来,也是十分不利的。

    “孟妹妹到底怎么了?”诚王妃关切,“是醒不来,还是……别的?”

    太医:“老臣暂且也不清楚,只能等孟侧妃醒来再看。”

    诚王听儿子醒了,匆匆赶来。瞧见太医在,诚王忙问:“阙儿可好?”

    太医:“大殿下放心,王子无碍。”又背起药箱来,“老臣去赵王那边看看去。”

    诚王亦关切道:“孟侧妃那边,还请您也多多费心。”

    “不必大殿下您,这是老臣的分内之事,老臣告辞。”

    太医走后,诚王夫妻坐下来话。阙儿知道爹娘关心自己,他也着实吓着了,只呆呆缩在母亲怀里,也不话。

    诚王妃:“阙儿无碍,王爷还是去赵王那边看看吧。真是祈祷她没事,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于王爷前程无益。”

    诚王只摸摸儿子脑袋,沉默片刻后,才:“那你好好照看儿子,我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又,“阙儿想必吓着了,你陪着他睡吧。”

    诚王妃:“王爷放心,我会守在这里的。”

    诚王冲王妃点点头后,负手离去。

    孟侧妃是次日凌醒的,醒来后,便目光呆滞无神,谁也不记得了。

    只要赵王靠近她,她便大哭大喊,视赵王似恶魔一般。不让赵王靠近,也不肯自己母亲离开。孟大夫人便一直守着女儿,寸步不离。

    孟家的人,她也只亲生母孟大夫人,便是孟老太君靠近,她也不肯。

    见自己原本好好的孙女变成这样,孟老太君垂泪:“可怜见的,这可怎么是好?只认她亲娘,日后一个人在赵王府,可怎么活啊。”

    幸姑听得这话,却是上了心。

    待得回到了京城,孟氏因不肯去赵王府,乃是被孟家的人接了回去的。

    孟侧妃救王子的事儿,很多人知道。回去后,此事更是传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无不赞她一句巾帼女英雄。

    因她救了皇长孙,立了大功,便是之前猎场上行为不当,也无人再提及。身为赵王府的侧妃,陛下却是开恩,准其住在娘家而不是孟家人来赵王府照料,于孟家来,更是莫大的恩宠。

    诚王府的谢礼,流水似的往孟国公府送。就连赵王,在幸姑一再的劝下,也去了孟国公府探望好几次。

    苏棠这些日子,更是常常往赵王府去,与幸姑些体己话来。

    “如今不管她是真失了记忆还是假失了记忆,既然不肯回赵王府,不如就此让她归于孟家。虽这样不合规矩,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她救了王子,想来情况又不一样。”

    “她走了,你与赵王,也能过清静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