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A+A-

    霍大爷做梦了, 梦到了前妻。

    梦里,她身披嫁衣,颜笑如花, 正由一个同样身穿喜服的男人背着下花轿。那个男人突然转过脸来冲他笑,他看不清楚他的脸, 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笑给吓着了。

    忽然做这样的梦,让他想起了十多年前来。

    “没事。”大爷稍稍定了定心神, 安抚妻子,“你先歇着, 我去外间坐坐。”

    “大爷。”大夫人不明所以,但见男人披衣走的决绝, 又不敢过于纠缠, 只能皱着秀气的眉一个人静静坐在床上。

    她出身不算高,只是翰林院一个五品官的女儿。家境虽不算贫寒,却也并不多富裕。能够攀得上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亲事, 实话, 实在是她的福气。

    出嫁前娘就,定安侯府虽则爵位不在大房,但如今正得陛下恩宠。且三房的侯夫人,又是陛下认回去给了封号的公主,极度荣宠, 而二房的夫人, 也是国公府出身, 比不得公主, 却也十分尊贵。娘,让她定要好好孝敬太婆婆跟婆婆,也要与两位夫人和睦相处。

    只是嫁了来后,三房的一直没见着,二房的,却也不愿与她多一句话。

    她虽是长房长媳,但其实并没什么权势,左不过也是看人脸色过日子的。婆婆严肃,但好在,太婆婆老人家对她不错。怕府上下人会怠慢她,常常多有照拂,让她感到温心。

    她也没什么野心,只求可以生一双儿女,再与夫婿好好过日子。

    可夫婿对她虽好,却并非心眼里的好。待她是恭敬,但她总觉得他离自己有些远,她摸不着他,也够不着他。

    她是他的枕边人,却走不进他心里去。

    她想,或许他还在惦念着自己早逝的发妻。

    这般想着,大夫人便也披了衣裳,去了外间。

    外间,大爷负手立在窗前。听到脚步声,侧过身子来看去。见是自己新娶的妻子,便缓缓踱步走过去:“外面冷,进屋去。”

    大夫人问:“爷是在思念姐姐吗?”

    大爷似是没有料到她会这么问,明显愣了一下。但也没什么,只是沉默着扶着妻子回内室窗边的炕上坐下。

    大夫人性子是个柔软的,见大爷不答她的话,她便也没再追着问。想了半饷,才犹豫着:“想来姐姐是个很好的女子,听家里面的下人,也偶尔会议起姐姐来。我虽则没见过姐姐,但那么多人夸她,爷又对她念念不忘,想是个十分贤惠善良的好女子。妾身……妾身不求在爷心里能有姐姐的地位,只求……只求可以伺候爷一辈子。”

    大爷望着她问:“霍家如今看着荣耀,但其实都是二房三房的功劳。我虽是霍家的长子嫡孙,但却没什么大出息。不像老二那般走科举仕途,也比不得老三战场上厮杀建功立业。日后,我这一房,想来是最落魄的。你跟着我,除了可以锦衣玉食外,也挣不到什么荣誉。”

    大夫人:“夫妻一体,不管爷变成什么样,我这辈子都是爷的人了。爷若是官运亨通自然好,可若不能,我也一直陪在爷身边,不离不弃。爷是这般好的男儿,我能嫁过来,是自己福气好。”

    大爷望着灯下的美人,却是笑着伸手去捏了捏她脸。

    “你一个孩子,你懂什么。”他眼里似是有泪光,闪闪发亮。

    大夫人垂了眸子,忽而满面羞红。她垂着脑袋,声音轻轻的:“我……我瞧……瞧见二房三房的几个侄儿侄女,十分喜欢。我虽年轻,可也想替霍家做些什么。我知道,大房尚无子嗣,如今当务之急,是……”

    “娘又喊你过去立规矩了?”大爷问。

    大夫人始终低着头,只:“母亲是为了我好,也是为了大爷好。母亲得对,有个孩子,才是完整的一个家。”

    大爷没再话,只是将大夫人搂进了怀里抱着。

    年后,才进二月里,霍府上下便得了好消息,大夫人怀孕了。

    太夫人老夫人都十分高兴,拉大夫人去跟前,祖孙婆媳三个琢磨着,要选个好日子出城去法华寺上香去。

    许氏当时也坐在一旁,悄悄翻了个白眼,嘴里嘀咕:“不就是生个孩子么,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怀了两胎了,也没见谁这么高兴过。”

    许氏二胎诞下的是个哥儿,二爷取名为简。

    许氏冬日里坐月子,整个人养得胖了一大圈。还在正月里的时候,就叫嚣着要节食了。

    “你也去。”太夫人点了许氏。

    许氏:“又不是我怀孕,我不去。再,孙媳还得留在家里照顾简哥儿呢。他还,离不得亲娘。”

    太夫人:“去法华寺替老大一家还愿,只是一方面。也是想着,正好开春了,去寺里拜一拜,求着边疆的战事,能够早日平息。这回仗,挂帅的可是你亲祖父,还有你许家的诸位兄长兄弟,你就不想着去替他们祈祈福?”

    许氏这才忙应着:“是。”

    大夫人怀了孕,大爷前后思量了很久,最终决定只身北上。就算陛下对他存了忌惮之心,就算日后再不受朝廷重用,但为国效力为朝廷效力,也是霍家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

    再,总留在家里偷闲度日,总也不是个法子。

    北上参军去,若是能立个功劳,日后也是替自己的后代谋个福祉。

    大爷心意已决,自然不会因为任何人而轻易改变决定。大夫人背地里没人的时候,躲着偷偷哭了好几回。

    太夫人将他们夫妻叫了去:“你有这个想法,是个好的。从前你无后,心里也没个记挂,日子过得糊涂了些,我不怪你。如今你媳妇怀了身子,你既然有了想法,便去吧。不管是你为了自己这一房想积下些功业也好,还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也好,总之,你既去了,祖母不拦你。”

    “但你也要记住,你媳妇还在家等你呢。如今,她可是怀了身子的。”

    大爷明白老人家的意思,忙:“孙儿明白,孙儿会谨记在心,此生都不会辜负敏儿。”

    太夫人叹了口气:“你知道就好。”

    大爷以为老太太暗中指的是曾经的那位樱姨娘,但其实,老太太指的是黄氏。如今一去,自然是要跟老三夫妻汇合的,而黄氏就跟老三媳妇呆在一起。照面,是迟早的事儿。

    大爷只身赶往北境之地的时候,已经是四月的天儿了。

    这数月来,李荣大军一直盘旋在凹城外,连邻边两座城池都拿下来了,偏拿不下这凹城。

    大军离京已有一年,盘旋在这北境之地,也好些日子了。天天北方呼呼吹,再俊朗的汉子也得变得糙了许多。天天忙着仗,更没空理自己,所以,大爷见到霍令俨这个弟弟的时候,险些没认出来。

    下巴长了络腮胡子,典型的一个西北糙汉子形象。

    霍令俨焦头烂额,抬手请着兄长坐下话。

    “听嫂子怀孕了?”没有一开始就战场上的事情,而是先话了家常,“先恭喜大哥。”

    大爷笑了笑,没什么。

    “听凹城一直不下来?”大爷问。

    霍令俨:“凹城易守难攻,了数月也不下……凹城若是难拿下,更北边的五座城就不要指望了,如今的确棘手。”

    凹城就像是一扇门一样,这扇门不开,根本无法更朝北去。

    大爷:“我来,也是想助你一臂之力。”

    霍令俨道:“有大哥在,何止是一臂之力?齐王现在不在,等明天他回来,我领大哥去见。今天晚上……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兄弟俩着话,霍令俨忽然严肃了起来。

    今天是黄氏与薛青山将军成亲的大喜日子,只是他没想到,偏这个节骨眼上,兄长过来了。

    “什么地方?”大爷觉得事情不对劲。

    “去了你就知道了。”

    繁城内,一个院落里,张灯结彩,整个院子都布置得十分喜庆。

    黄氏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屋里,旁边苏棠陪着。屋外头,很多薛青山的属下来闹洞房,都被薛青山黑着脸撵走了。

    薛青山平日里瞧着愣头青一个,严肃起来,倒是挺能吓唬人的。若不是苏棠拦着,那喜婆也得被吓走。

    “新郎官挑盖头,喝了合卺酒,新郎官就可以外头去应酬了。咱们这里地方,没那么多规矩,新娘子揭了盖头,也得出去陪着亲戚朋友们喝几杯。”

    接着,喜婆又了一大堆吉利话。什么早生贵子啊,富贵安康啊……

    苏棠想给他们两口子腾出地儿来,所以拉着喜婆一道去外边吃饭去了。

    喜婆抱怨:“真真吓死个人了的,这哪里是新郎官哦,这么凶。”

    苏棠笑:“凶点不好吗?只要疼媳妇就行。我姐嫁给他,我是放心的。”

    喜婆又:“那倒是。”

    苏棠安排喜婆先去坐下吃饭,一抬眸,就瞧见自己夫君门外走了进来。

    因为外面黑,苏棠又一心扑在自己夫君身上,所以一时没发现跟在一旁的大爷。

    “你怎么才来?新郎新娘合卺酒都喝了,正入洞房呢。”苏棠笑着,“不过你来得倒是巧,正赶上吃饭。你先坐着,一会儿薛将军跟黄姐姐就出来了。”

    霍令俨转身看了眼大爷,对妻子道:“大哥来了。”

    苏棠这才看到大爷,顿时就惊住了。

    她脑子里第一反应想的是,不会是来抢亲的吧?第二反应是,这大爷若真的跟薛将军交起手来,到底谁能赢。

    大爷却是问:“黄姐姐是谁?”

    他不笨,一早就发现不对劲,老三有事情瞒他。到了这里,老三媳妇又称新娘子为黄姐姐,他不得不怀疑。

    “黄姐姐是……”苏棠不知道该什么。

    大爷朝新房看了眼,眼瞧着就要冲进去了,却被霍令俨一把拽住。

    “你们早就和离了,如今你已娶妻生子,她也嫁了人,你又要闹哪样?”

    “你也是知道的?”大爷问霍令俨,“你们都知道,却唯独瞒着我。当初,我以为她死了……”

    以为她死了,所以,自己的心也跟着死了。

    至于之后的娶妻生子,那不过是孝顺,是不想违背两位老人家的意思。大房无后,他必须娶个女人回家。

    若是他知道她还活着……

    就在这时,新房的门忽然“哐当”一声开,大爷闻声望去,就见身穿喜服的一男一女两人携手并肩朝外边走来。那个女人……正是他发妻的模样。

    大爷只觉得喉咙口一股子腥甜,那股子腥甜儿一点点从喉咙口渐渐蔓延到嘴里。最后没忍住,喷出口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