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A+A-

    “怎么回事?这人谁啊。这薛将军大喜的日子, 怎么还吐血了?”

    “不知道,跟着上将军大人来的,想必有些来头。”

    “方才上将军大人, 什么和离?难道……这人是薛夫人的……”

    一时之间,七嘴八舌的乱了起来。

    而此刻站在门外的黄氏, 也是一脸懵。她想过日后定然会与他再相见,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 再次相见,竟然会是在这样的日子。

    但黄氏素来是个沉得住性子的人, 哪怕是天要塌了,她面上也依旧会是一片沉静。

    黄氏想, 事已至此, 不如彻彻底底把话与他清楚吧。清楚后,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再不互相搅。

    黄氏要走下台阶来, 手却被新婚夫婿拉住了。

    薛青山自然是看出些眉目来了, 黄氏不喜欺骗人,所以,早在成亲前,就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薛青山。把自己的底子出来,再让他选择, 他若是还愿意, 她便嫁给他, 他若是不愿意, 她也不会强求。

    所以,对于黄氏的过去,薛青山早就知道了。

    但黄氏只告诉他自己曾经是京城名门黄氏贵女,后嫁与霍家长房为嫡妻。再之后,便与霍家大爷和离,之后又筹谋着死遁,才有的如今周娘子的身份。至于为何和离,又为何死遁,黄氏却没。

    但薛青山想,能让一个女人做出这般选择的男人,想来不是什么好东西。

    拉住妻子后,薛青山稳住朝霍大走去。大爷连着吐了好几口血,整个人此刻面色苍白,但好在他身子底子好,一时也撑得住,不至于吐血吐得晕过去。

    见新郎官朝自己走来,大爷渐渐直起身子,目光凌厉扫视过去。

    薛青山先朝霍令俨抱拳弯腰行了一礼,之后,才问霍令俨道:“上将军大人,不知这位将军是谁?”又兀自,“不过不管是谁,上门便是客,我也欢迎来饮一杯我与夫人的喜酒。”

    大爷没理会薛青山,只目光落向他身后的黄氏,问:“你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逃避我吗?你要和离,你假死,你隐瞒身份……如今又嫁了人……你有没有想过,我当初根本不是真心要放你走。”

    黄氏知道,当初和离,的确是自己逼迫他的。

    但是又怎么样呢?往事历历在目,纵然他回头了,她也做不到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在她心里,他还永远是那个明朗爽利的少年郎,是那个可以将她从黑暗带向光明、给她好日子过、给她宠溺的霍家大爷。

    她坚信,他们无论如何都回不到过去了。

    “听你续娶了妻子,是个很好的姑娘,新夫人如今又有了身孕,你该好好待她才是。至于我,我如今也是别人的妻子了。你我之间,曾经过往种种,便就让它随风而逝吧。”

    在大爷心里,他一直以为她死了。她死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心都没了,他便也早不是从前的大爷。

    至于再娶,不过是随了母亲愿罢了。若是知道她还活在世间,他必然不会是这个样子。

    “你知道的。”大爷不出话来,只觉得什么东西堵在喉咙口一般。

    他似是噎着了,话不出来,忽然间就晕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睡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床边坐着的,是自己的弟弟。

    大爷撑着身子要坐起来,霍令俨按住他:“你吐出的那几口血,彻底把身子里的蛊毒逼了出来。真是没想到,那个樱姨娘,留下的却是这一手。”

    “什么意思?”大爷身子尚有些虚弱,声音也十分微弱,“媛娘呢?我要见她。”

    霍令俨道:“大哥,你该清醒一点。你已经娶妻,如今新嫂子又怀了身孕,你已经是有家室的人。而她,她也是成了亲了。你们的缘分早已经结束,你也该往前看,不要再自己一个人沉浸在过去。”

    大爷皱眉瞪着霍令俨:“你也早就知道是不是?或者,这一切,是你筹谋计划的?对,是你,若不是你的话,她一个女子,又如何布局这般周密严谨……是你,肯定是你。老三,你为何要这样害我?”

    “你清醒一点。”霍令俨也彻底火了,“你总是在怪别人,你何曾想过自己的错?”

    他愤怒指着躺在床上的人:“当初,就因为你觉得父亲做了对不起母亲的事情,所以你想当然觉得父亲辜负了母亲,你与父亲父子离心,险些反目成仇。可事情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你如今可是清楚了?”

    大爷不话。

    霍令俨继续:“还有,当初你好不易求娶到黄家女,却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又去招惹什么樱姨娘。你今天的这一切,难道不是你自己作出来的吗?当初家里人有没有劝过你?你听了吗?父亲怎么死的?二哥腿怎么废的?这一切,你是不是也要怪到我头上来?事情有因必有果,如今的这一切,完成是你自己妄自尊大造成的,怨不得任何人。”

    大爷又哭又笑,又笑又哭。

    霍令俨这才:“那位樱姨娘在你身上下了何止两种蛊?她最后死了也在算计你,他要你这辈子都爱而不得。你第一次吐血,是得知大嫂死讯的时候,如今这是第二次。我请了名医来替你瞧过,那名医,你如今体内蛊毒已经尽数逼出来了。”

    “好,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霍令俨:“如今战事吃紧,凹城久攻不下,我也没空陪着你。你身为霍家人,又曾经是父亲身边的得力干将,父亲是北秦人杀死的,这个仇你报不报,随便你。”

    “我只问你一句……”就在霍令俨转身要离开之前,大爷抬眸看去问,“如今若是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霍令俨严肃:“若当初是我千辛万苦求娶回来的姑娘,我必不会再纳妾,这是其一。其二,若是得知她死了,我也会终身不娶,便是祖母母亲逼迫,我也不会在意。”

    也就是,他曾经有过两次机会。可这两次机会,却都被他弄丢了。

    “好,我明白了。”大爷声音渐弱,近乎哽咽。

    霍令俨没再理他,走得决绝。

    出了门后,苏棠立即跑过来问:“怎么样?”

    霍令俨:“人已经醒了,他从习武,身子好得很,没什么事。你也去与薛夫人,告诉她一声,也好让他们夫妻心里松口气。”

    “好,黄姐姐如今不在,陪薛将军出城给薛将军曾经的养母赵阿婆拜祭去了。晚上等她回来,我再告诉她。”

    霍令俨:“这些日子战事吃紧,凹城久攻不下,齐王也着急。我可能有几日不会再回繁城来,你记着,就老实在这里呆着,哪儿也不许去。我会叮嘱九他们,必须对你寸步不离。”

    “我知道。”苏棠握住他摸上自己脸颊的手,笑着,“我何曾给你添过麻烦啊,你且放心去吧。”

    等下午黄氏从城外回来,苏棠把这事儿跟黄氏了,黄氏点点头:“他没事就好。”

    苏棠:“听爷,从前那樱姨娘,在他身体里下了好几种蛊毒。昨儿晚上吐出的那几口血,算是把蛊都逼出来了。想那樱姨娘,还真是歹毒得很,便是死了,也算计了一把。”

    黄氏:“那也是他给了别人算计他的机会,若他不给那样的机会,别人又如何能够盘算于他。他是好的,只是太过急功近利了些,我只希望,他日后可以好好过日子,好好疼他现在的媳妇。”

    苏棠:“他昨儿看到你,知你还活着,都吐血了。想来,你的这些,他怕是难做到。”

    黄氏有一瞬功夫没话,想来也是觉得苏棠的是对的。他这个人,就是太固执了些。

    过于固执,才会一而再再而三错过许多。

    “饭烧好了,我去城楼上给他们送饭去。”黄氏拍了拍手,离开了。

    黄氏才离开一会儿,大爷便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苏棠看到了,忙迎过去:“大哥还病着,怎么不在屋里好好躺着?”

    大爷望了眼苏棠,冲她略抱抱手,算是行了个礼,之后才:“没什么大事,不要紧。”

    苏棠:“侯爷去凹城了,临走前特意交代,是大伯病着,要好好照顾才是。”

    大爷道:“不过是吐了几口血而已,死不了。等明儿一早,能骑马了,我便也去凹城。”

    “大伯也要去凹城?”苏棠,“可是你这还病着,确定没事吗?”

    大爷似是不愿多,只道了句“我出去看看”后,便走了。

    苏棠心想,什么出去走走,不过就是出去找大嫂的。但是,该来的总归要来,有些事情,也是的确需要当面清楚的,拖拖拉拉,只会更坏事。

    所以,苏棠便也没管。

    薛青山那子,好不易抱得美人归,他也不是吃素好对付的。大爷想死缠烂,也得过了他那一关才是。

    黄氏去给守在城楼上的人送饭,薛青山亲自迎下来。到底是新婚燕尔,这不过才一两个时辰没见,薛青山便一见面就把妻子抱了起来,还在原地转了一圈。

    黄氏年岁大一些,也更稳重,笑着:“你放我下来。”

    薛青山对妻子的话是言听计从的,不敢违抗,便立即将人放了下来。

    “今天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他问。

    黄氏:“都是你爱吃的。”

    北境之地比不得京城跟江南,能有得口吃的就不错了,没什么讲究。不过,黄氏厨艺好,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佳肴来。

    送完吃的,黄氏:“你们去吃吧,我先回去。”

    薛青山也知道他还在镇守城楼,便也不敢过于放肆,只:“你在家等我。”

    黄氏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待见着自己夫君又上了城楼后,这才转身离开。而这个时候,隐在暗处的大爷,也走了出来。

    黄氏看到人,冲他点头笑了笑。

    大爷走过来,黄氏也走过去。走得近了,黄氏依着礼数朝大爷俯身略行了一礼。

    大爷想要伸手来扶,黄氏避开了。

    黄氏:“听棠儿,霍大爷身子还没好,怎么出来了?”

    “我想找你谈谈。”

    黄氏停下脚步来,认真望着大爷,严肃:“你我该谈的,早在和离之前已经谈过了。如今,更是没什么好谈的。如今危难关头,霍大爷与其这些,倒不如提枪上战场去,与敌军厮杀一场,也算是替老侯爷报仇了。”

    大爷道:“我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就是想要上战场厮杀一番的。只是没有想到,会……会还有意外收获。”

    黄氏又继续朝前走,大爷见状,忙跟上去。

    黄氏道:“如今的霍大夫人便如曾经的我,你既然娶了人家,便好好待她。否则多年后,你还会再后悔一次。如今已不是当年,我们也入了中年,该彼此放过,各自过自己的日子。你纠缠过去,永远活在过去,没有任何意义。我该的,也只能到这里。如今你我身份有别,不便独处,霍大爷好自为之吧。”

    罢,黄氏疾步而去。

    大爷立在原处,只目送她离开。

    忽而脑海里曾经的一幕幕一点点涌出来,有初见时的画面,也有新婚之夜的画面。更有……更有她洗手作汤羹而他抱她入怀的场景。如今的这一切,便都与他再无干系。

    大爷没忍住,又连着咳了几声。

    三天后,大爷离开繁城,去了凹城郊外的驻军大营。

    “我知道如何破城。”

    大爷当年混迹北境多年,如今身上蛊毒全解,又完全恢复记忆。身为曾经老侯爷身边最得力的干将,在大北秦这条路上,大爷还算是身经百战的。

    所以,这场战虽然艰难,但最终还是大获全胜。

    夺回被掠夺走的十数州后,李荣大军趁热铁,一路北上,算到秦国都城敏都去。最终,还是北秦国主派了使臣来讲和,签下许多条约后,这才作罢。

    有了这一场战,想来北秦也不敢再随意放肆,着实算是立了威。

    大军得胜还朝,离当初来北境之地,已有三年光景。

    正当大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京中忽然传来消息,是陛下病重,如今朝中之事,皆有诚王理。并且,以孟国公府为首的诸勋贵,皆投了诚王旗下。

    换言之就是,陛下权势被架空,诚王把持朝政,若齐王等人不能及时回去勤王救驾,这个天下,便很有可能就是诚王的了。

    齐王自然不会允许皇位落入旁人之手,当即便寻诸位将军商议起来,筹谋着要如何举兵入宫勤王,再治诚王一个忤逆君上的大罪。

    幸得赵王得知消息后,一早便潜入京里。顺便,也给还在路上的齐王送了信件。齐王赵王兄弟二人里应外合,终是将陛下从诚王手中救下。

    齐王赵王勤王首功,诚王伏诛。之后,诚王一脉,被贬为庶人。

    贤妃自尽在宫里,诚王妃也殉情随诚王而去了。

    而追随诚王忤逆君上的,以孟国公府为首,举家被贬黜,男眷流放岭南,女眷则未满十三没入掖庭为奴婢,满十三的,则充为军妓,一辈子不得自由之身。

    一场宫变后,陛下便立齐王为太子。

    赵王虽则勤王有功,却表明自己什么都不想要。齐王为太子,赵王回了并州。

    京城里腥风血雨,但凡参与诚王谋逆的勋贵高官,皆下场凄惨无一幸免。一时间,满城勋贵倒是被削爵了近半数。

    陛下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子监国,于北上讨伐秦国之战上,论功行赏。

    薛青山屡立功劳,得封一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