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太子谋反
庆州,都督府,高檐长门,连片的铁锁铜环在朱红之门上锃亮,勾着无数的犬牙相交的重墙,雨滴一点点顺着横梁明瓦滴下来,落在承露盘中,盘下是高高长长的圆山柱。对于已经干旱数日的庆州来,这是场久违的夏雨,百姓都很开心,杨文干也是一样。
他连腮的胡子,粗大的指上结满了痂,这是他苦练陌刀留下的痕迹,当然从他就不聪明,以至于一直在庆州都督府的位置上爬不上去。但他总是记得一件事,就是当他只是东宫的守卫之时,太子李建成曾经厚待他,每逢出门,太子总会对看门的人抱以微笑,这是从来在拜高踩低的皇门里很少见到的事,杨文干就总在想,他未来会是一个仁君吧。
毕竟那时的太子才二十出头,如果时间是把杀猪刀,那么这把刀应也砍在了太子的心上,杨文干并不知道,今天的李建成早已被皇位迷住了双眼,他需要的骁勇进京,只是为了收拾掉李世民,也许还有李渊。
所有谜底,对于这个大老粗来并不重要,杨文干始终是怀有一份对太子的忠实之心,这时,都督府的一位亲随赵华跑来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东宫派来的送甲胄的人马居然凭空消失!
“什么?他们打道回长安了?还是被人劫杀了?”杨文干虎目圆瞪。
“探子来报,所有甲胄不翼而飞,尔朱焕、桥公望不知所踪,只是在来庆州之路上的野猪林里发现了番僧的一些痕迹!”赵华也是这庆州府的智囊,不然杨文干也不会派他去打探消息。
“番僧?有没有九姓胡?”杨文干的胡须张开,一脸惊疑。
大唐开国以来,就允许胡人当官、通婚、通商,异教亦多传入,九姓胡以唐国人、石国人为主,多与中国通商,其中也包括了粟特人。这庆州本就是连结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与新罗、龟兹、吐蕃亦多有纠葛。若是番僧都能打探出太子这等送甲胄的秘事,要是有不利于东宫的事,太子岂不危险?
他知道这一次送甲胄是绝对的密,以尔朱焕和桥公望一侍郎、一校尉的能耐也不至于这样就被异族给灭了。
“没有,只是番僧。此事蹊跷,依我之见,都督可暂不要骁勇进京,太子这次秘事怕会有变!”赵华拿着那探子送来的文卷,皱眉道。
“不行,太子必然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理?既然有人在闹,更要马上派兵进京,拱卫东宫!”杨文干立时传命,调集骁勇数百人,乔装改成商贾进入长安,保护太子。
这一军令下达,虽然他挑的都是庆州城最精干忠诚的卫士,但是所有的变数仍然存在,因为察情司的人从来不会放过一个地方,哪怕是军府。很快就有一个人知道了。这个人就是投入察情司的王宾!他可是曾经在秦王府做事的,因为长孙英华归了不良司,而他就归了察情司,因为他精于赌局暗坊的谋划,能够帮助姚思敬处理一些各地军府之间的钱粮之事,毕竟光靠郑安泰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从来没有和钱过不去的人,这一点不是杨文干能了解的,但是王宾很了解,于是他就知道了杨文干派骁勇去守卫东宫的事情。他想报知姚思敬,但又觉得此事是可以助秦王李世民的,索性就转向报知宁州刺史杜风举。
杜风举与王宾是好朋友,他一闻此事,惊得不轻!“要不要与静澜司合议?”他正在琢磨,却有卫士送信进来。杜风举展开信笺一看,几乎跳了起来,正是杨文干的书,请他派些人来补充庆州之兵力不足!
绝对不能扯到自己身上!这是杜风举第一个念头。王宾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便道:“此事必要圣人知道,即使长安生变也与刺史无关!”这是要暗助秦王了,杜风举沉吟一时,下了决心,他决定亲将秘信交给王宾,让他到长安告知李渊这件事!
王宾星夜上马,急奔向长安。他却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早就在察情司姚思敬的眼睛中了,姚思敬上有一令牌,正是刘通天给他的,上面有一行大字:“庆州变,王宾送信,不许干涉!”
刘通天稳稳乘坐着辕车,正在出长安,去往仁智宫的路上,这时,他看到一位昆仑奴正在将一条胜业坊的巷道清理出来。胜业坊与安定坊之间弯曲八折,昆仑奴用心打扫着巷道,他黎黑的肌肤,碧色的眼睛,闪着贪婪的光,完全不像是一个使役的杂胡。刘通天忽然有些兴趣,他让车夫先行,而他就跳下车来,悄步跟着那个昆仑奴。终于他发现昆仑奴是在隐秘的夹道里藏着一些金,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金子在唐朝可是很贵重的,一般人绝对拿不出来。
这种举动让刘通天忽然想起了一个人——芙蓉!她在东宫与太极殿之间的当日逃走的痕迹,宫廷间壁之道或有暗门!
昆仑奴将金片子塞在腰间的搭膊里就要走,早被刘通天一杖打晕。不良司的武侯急急赶到:“司丞!”“带走他!”
李渊正坐仁智宫的大殿之上饮酒作乐,胡姬们跳胡旋舞,那龟兹的音乐让他不由自主地多饮了几杯,只听得有内侍传报:“侍郎尔朱焕、校尉桥公望称有紧要之事,要即刻见驾!”“让他们进来!”
尔朱焕和桥公望一前一后,战战兢兢一入殿就放声大哭,那哭声比胡姬的歌声还响亮,还分外难听,李渊不耐烦地挥挥,众胡姬纷纷退下。
“什么事,值得如此痛哭?”李渊实在没见过这样的臣子。
他们两人见四下里已无外臣,尔朱焕就先道:“臣实不知太子要谋反,方送甲胄到庆州给杨都督的,请陛下恕罪!”
一句话如惊天霹雳,李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你再一次!”
“太子命我两人私下瞒过兵部送甲胄给庆州都督杨文,杨文干,却是意在谋反!但我等原是不知实情啊,请陛下恕罪啊!”桥公望遇到这情况,也慌了脚!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渊事事偏向东宫,太子怎么可能忽然谋反,虽近日天策府夺了丹阳,有了些功绩,也至于下如此狠啊。“你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尔朱焕和桥公望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把事情了出来。
“番僧劫财,是误将你们将成商人,而他们中还杂有汉人?那这些番僧呢?”
“幸得静澜司相救,都被他们押走了!”桥公望磕头求饶。
“别叩了,番僧勾结杨文干要对付秦王?太子送甲胄给杨文干?好大的胆子!”李渊大怒,他知庆州本应是杂胡多居之地,杨文干本就是太子党的人,要对付秦王是肯定的。但是他居然连联了番蛮及一些反对秦王的汉人,这就可恶了。再者,太子居在长安,而他与秦王此时都在仁智宫,这分明是对付他们两个啊!送甲胄,结外敌,夺长安,要皇位,李建成,你真是罪大恶极!
李渊将杯子几乎捏碎,全数龙案的东西一袍袖推翻在地!
“陛下息怒,静澜司押了番僧,不如审了再议。”话的人正是大内侍总管杨金宗,张婕妤这边的人,当然要为太子话。
“静澜司?”李渊听了这三个字,有点冷静了,这孟云飞能出,想来事情不至于闹得太大。
他刚稳定一点,谁知又有内侍送来一封奏折,这却是秘折的形式。也就是李渊为了了解各地军府的情况,特别让他这派系的人有紧难之事可向上直达消息的权力。杜风举亦是李渊这边的人,李渊展开一看,几乎跌倒在龙椅之上:“传太子来见我!”
杨金宗见李渊脸都气白了,不敢再言,忙让中书省拟旨。“不要拟旨,就我染了风寒,让太子特来仁智宫!”李渊一定要找另一个理由来传讯太子!“对了,让云飞也跟来!”他也绝对要查明白。
所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宫,李建成本在等待李元吉对付李世民的消息,忽听得李安俨来报,杨文干的秘信来了,他读罢,急得起身,只一句:“甲胄丢了,骁勇要进长安!”魏徵等人不知何事。李建成忽又听得有内侍急急来报:圣人宣太子到仁智宫!
李建成一时情急,只觉得眼前一黑,晕了过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