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凉州军的反扑
董卓虽死,凉州余部实力甚强,王允便叫吕布前去征剿。
吕布却因新得貂蝉,夜夜温存,不肯随意离开,就派遣李肃去搜捕驻扎在陕县的董卓女婿牛辅。不料牛辅余勇可贾,将李肃打得大败逃回。
吕布大怒,责骂道:
“当初董卓骂你败军之将,我为你辩护,差点命丧他,谁知你真是个常败将军!如此废物,损我军威,留你何用?”就命下拉出去斩首。
李肃慌忙哀求饶命,吕布鄙视一眼不加理睬。
李肃心一横,也骂道:
“你这个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人,今天过河拆桥杀了我,将来也必定不得好死!”
吕布暴怒,干脆拔出剑来,一剑将李肃亲刺死。
吕布再无别人可派,无可奈何,只好准备亲自出阵。牛辅听得消息,心下恐惧,自忖不敌,兵将也都惊慌不安,逃走不少。
牛辅怕军队叛变受害,便携珠宝细软带亲随十余人,乘夜偷跑出城。不料亲信头目胡赤儿贪图钱财,半路刺杀了牛辅,将其首级送到长安,将珠宝暗地据为己有。
三校尉李催、郭氾、张济等人率军劫掠在外,闻听京城消息,十分惊恐,对王允恨之入骨。竟将军中的王允、吕布同乡,几百个并州人包括他们的家属通通杀死,以泄私愤。
后来又听,东线的徐荣、胡轸等将,都投降了,吕布俱已收纳。心里又犹豫了,后悔起来。摸不清朝廷将要如何处置他们,人人自危。便派出长史某去长安,请求赦免。
使者回来报告:王允,只杀罪魁祸首董卓,胁从者不问。
李傕问道:
“那么朝廷发了大赦的明诏没有?”
”没有啊。凡事都由王司徒一言而定,我看百官都有些忌惮他的。”
使者看三个将军焦急的模样,又道:
“我听蔡邕为太师悼念,只叹息了一声,就被王允杀了。许多大臣都劝也没有用。”
张济忧道:
“蔡邕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才,士人领袖,只是叹了一声气,就被杀了,何况我等是董太师的心腹大将?必定不在赦免之列!这便如何是好?在这里等死还是早做打算,各自逃回家乡去吧。”
李傕忧道:
“不可回家,我们杀了并州军兵,王允、吕布必定也要杀我们凉州人泄愤!回去不是找死吗?”
正在众言纷纭之际,座中一人站起身来,沉着地道:
“照诸君所言,我等死期到了!倘若大家分散逃亡,王允只要发令各州郡海捕,仅仅一名亭长,就能抓住我们!
“不如领军进攻长安,置之死地而后生。俗话一人拼命万夫莫敌,何况我们有数万兵马?若能抓住王允,奉天子而控天下!倘事不成,再逃也来得及。”
李催抚掌赞道:
“文和真是好主意!令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等绝处逢生了!”
众人也脸现喜色,纷纷叫好。
原来此人姓贾,名诩,甘肃武威人,素有谋略,被人称誉有(张)良(陈)平之奇。现任讨虏校尉。他虽职为武将,其人之能在谋而不在勇。
李傕等于是整顿军马,西进长安。沿途又遇到董卓旧将樊稠、李蒙、王方等人,随即招募裹胁了不少青壮年农民入伍,一路西去,竟收聚了十余万众,声势极为浩大。
王允知叛军逼近长安,急召百官商议。
士孙瑞毫不客气的:
“司徒公杀蔡伯喈,不安抚凉州军兵,两件事做得失策。当今之世,士人与悍兵,不可得罪呀!如今敌众我寡,只好向各州郡求助了。”
王允白了他一眼,语显不快:“事已至此,多无益”
吕布摇道:
“两公不必争执。有我吕布在,何虞这些凉州毛贼?况且新附降将徐荣、胡轸,以前都是董卓下猛将,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可先派两人去征讨叛军,再作计较。”
王允同意了。
徐荣、胡轸领两万余军兵,迎击凉州军。进至新丰(临潼东),正逢李、郭大军漫山遍野而来,胡轸心怯,便生退意,徐荣让他带一半兵,迂回攻击敌军左翼,自己正面攻击。
李催正要出马与徐荣对阵,贾诩劝阻道:
“将军不必与之竞匹夫之勇,须一鼓作气,杀败来军,然后兵贵神速,直接进攻长安为上。”
李傕深以为然,便招呼一声,与郭氾、樊稠等将一拥而上,刀斧枪矛齐下,徐荣忙脚乱,招架不住,想拨马逃走,却因敌军太多,难脱重围,竟死在旧日友军里!
胡轸胆寒,哪里还敢抵抗,下马磕头求饶,遂再次做了降将。
吕布闻报,又惊又怒,但仍不将叛军放在心上,亲自领军出城。
正迎着李傕一军,吕布不等他立阵,挺戟跃马,挥军直冲过去。李傕勉强搪了几合,实在抵挡不住,败退数里。
吕布掠杀一阵回城,对王允道:
“这班鼠辈,不堪一击!明日我定捉几个为首的贼来,让司徒公出出气。”
李傕在城外山下扎了营,请郭氾等来商议。
贾诩道:“吕布恃勇,不屑用计,只需如此如此,就能胜他”
众人信服,便依计而行。
第二天,吕布领兵来到山下,李倠早已排开阵势等待,高喊道:
“吕布匹夫,忘恩负义之徒!董相国昨日托梦给我,叫我为他报仇,今天你的死期到了!”
吕布气冲斗牛,催马直奔李傕,长戟猛戳,恨不得一戟刺个透明窟窿!
李傕挥刀抵挡片刻,两名骑将也来夹攻,斗不数合,三人便退走上山。吕布飞骑追来,山腰上一阵乱箭将吕布射回。
一连冲了几次都没成功,吕布正在暴燥,探马来报:郭氾从阵后杀来了!
吕布回军迎战,只听锣声大震,郭氾人马忽又退了回去。吕布恨恨收兵,山上一阵军鼓响起,李催又领兵反攻过来,袭击后阵。等到吕布杀奔过来,李,郭又鸣金收兵,偏不与他交。
吕布疲于奔驰,欲战不得,欲罢不甘,气得火冒三丈。正在为难时候,骑探来报,张济、樊稠,两路人马杀向长安去了!京城危急,请温侯定夺。
吕布大惊,急忙撤军回去。
李、郭两军趁势在后掩杀。吕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回城,后军好些兵卒被敌军所杀。吕布退回长安城中,凉州将领四路大军齐集,将长安城团团围住。
敌兵每日攻打长安四门,但长安城高险峻,算得上中国古今第一大城,叛军难以攀登,死伤狼藉。一直攻了八天,僵持不下。
第九天是六月初一。
吕布军中竟有蜀兵反叛,做内应打开西门。凉州几路军,争先恐后抢入城来。
吕布左冲右突,怎奈敌兵太多,杀不胜杀,战不胜战,渐觉精疲力竭。
吕布急忙奔到阙下,面请王允一同逃走。
王允执意不肯:
“天子年少,全靠我扶持,我若临难逃避,何以对得起国家社稷?倘有不测,我唯有玉石俱焚,将一腔热血,以报君父社稷!”
吕布只得道声:
“司徒公珍重!”长揖离去。
慌忙之中,吕布不及细细披挂,随抄起一根铁矛,骑上赤兔马就走,身边只有数百骑兵跟随,向北门奔去。路上遇见凉州股部队都被他杀散,即将出城之际,却迎面碰到了郭氾。
郭氾见吕布马颈上挂着董卓的头颅,火冒三丈,骂道:
“你这衣冠禽兽!太师待你恩重如山,你竟如此残忍,还不下马受死!”
吕布叱道:
“郭氾儿不必胡言!你号称凉州第一猛将,有胆令下退开,与我单挑一决雌雄吗?”
郭氾咬牙切齿,冲上前来举刀便砍。斗了七八个回合,郭氾毕竟技不如人,被吕布荡开刀,一矛刺中肩膀落马。
吕布正要结果他性命,郭氾下军将,一涌而上。
吕布见后面凉州兵源源不断而来,不敢恋战,骂了一声:“暂且留你狗命!”就率军冲出城门。
他挥矛东搠西扫,渐觉气喘吁吁,臂酸麻,心中讶道:
“为何如此不耐久战?咳,难道是酒色伤身之故?”
冲杀了一阵,下兵将越来越少,吕布仗着马快,一溜烟逃走,投奔南阳袁术去了。
长安沦陷,涼州大军蝗虫般拥进城。城门校尉崔烈等忠臣拼死抵抗,先后战殁,血洒宫门。城中官兵百姓,死于兵乱者达万余众。
凉州兵大多怀着仇恨报复之心,故四处烧杀抢掠,下毫不留情。
人性已经扭曲,什么恶事都做得出来。
亡命之徒,首要的两件事,一是抢劫财物,二是进行破坏。抢是为敛财,目的是供自己享乐,抢不走的也不留给别人,于是就破坏。兵燹所至,玉石俱毁,社稷动荡,百姓遭殃,历代乱世,莫不如此。
华夏文明就是这样在一次一次的血腥战乱中被摧残,被玷污着!
长安城中,腥血弥漫,触目惊心。继洛阳之后,又一座华夏名城遭到巨大劫难!
王允知道自己逃脱不了叛军的魔爪,决心慷慨赴死,便从容拜别献帝,自行走入乱军营中,大骂道:
“叛贼!王允在此,要杀要剐随尔等,不许惊吓天子,祸害百姓!”
郭氾等纷纷拥上,要杀王允,却被李傕阻住。
因为王允的亲将宋翼、黄宏,镇守着长安的门户左冯翊、右扶风,李傕恐两郡成为基地,招来勤王兵,后患莫大,不敢立即杀王允,将他毒打一顿,囚进牢房。
随即,借献帝的名义,将宋、王招回京城。两人一到,立即与王允一并处死。
郭氾亲自动,斩杀王允。王允临刑大骂不止,旋即被害,时年56岁。
李傕等还不解恨,将他乱刃分尸。王允妻、子与宗族十余人都被杀害。
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前司徒黄婉,都被处死。
王允有两个侄子,幸翻墙逃脱。其中一个叫王凌的,几年后做了大官,又欲做出惊动天下的大事,却失计不成,家族这才彻底被灭绝了!此是后话。
李催等在郿坞为董卓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将其残骸与日常衣冠,以及大量财物,埋于大茔。同时将几个董卓生前宠姬殉葬。是相国生前,未能尽享其福,地下继续享用吧!
谁知葬下不久,突然连日暴雨,竟将新墓冲垮,将董卓的棺材冲掉了。天怒人怨,一至于此!
3岁的献帝,被李催等劫持者拥到宫中,又七嘴八舌的讨封。
刘协不禁潸然泪下,
“朕真是个苦命天子啊!才脱虎口,又落入狼爪”
心中怨愤,却不敢表露,只得是拭泪应道:
“众卿家欲得何官?”
李傕将郭氾扯到一边,
“你意下如何?”
郭氾道:
“我等皆是粗人,讨官也难得要领,还是让贾诩出主意吧!”
两人便将贾诩叫到身边,三人就在朝堂上低声私议起来。
议罢,李傕将众将一起叫到献帝面前,开口道:
“此次拨乱反正,臣是首领,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也不为过!”
献帝战兢兢道:
“车骑将军现由皇甫嵩任着,他、他剿灭黄巾党功劳最大,无缘无故不能夺其官吧?”
贾诩向李傕耳边轻轻了几句,李傕点点头:
“皇甫将军功大,可升为太尉。”献帝无话可。
郭氾大声嚷道:
“臣就,做个后将军吧!”
李傕又道:
“樊稠可为右将军,张济任镇东将军。其余凉州众将皆为中郎将。臣等四人皆有功于社稷,请天子裂土封侯。”
献帝见其大言不惭,明明扰乱天下,却自诩拨乱反正,哭笑不得,只得一一准了。
于是李傕封为池阳侯,郭氾为美阳侯,张济为平阳侯,樊稠为万年侯。这些都是县侯。
李傕等认为贾诩功大,也应封侯拜节,但贾诩却坚持不就。
他是个聪明人,见李、郭等所为全无仁义之心,冒天下之大不韪,深恐自己被累,还是及早抽身为好!最后拗不过,只得就任尚书,掌管官员擢任事宜。
李傕又推举一旁的李儒为侍中。
献帝:“此人前迫杀朕兄先皇帝,应加罪于他!怎能封官?”
李儒狡辩道:
“董太师令臣为之,臣安敢不从?此并非臣本意,臣是无辜的呀!”
献帝无法,只能由了他们。
初平四年初,李、郭、樊三人分别开府,拥有与三公一样任用私亲为官的权力。遂将京城分为三个区域,个人划定势力范围,做起土皇帝来。
“三公”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做门面的幌子,皇帝年幼,三人其实就已经是太上皇了。
李傕恐怕关东军闻讯来讨伐,与众将商议。张济自知力量不足与三人对抗,便主动提出出屯弘农(河南灵宝北),作为第一道防线。
李傕又派出许多细作,四下打探诸侯消息,以应对策。
实际上,关东军阀们正在火拼,哪有空闲联合前来征讨?
为了分化敌对势力,李傕听了贾诩的意见,笼络袁术集团,对抗袁绍集团。
以天子名义,封袁术为左将军,假节,阳翟侯;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又拉拢刘表,封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假节。
不久,西凉的韩遂,马腾率众来降朝延。李傕封韩遂为镇西将军,还镇凉州;马腾为征西将军,驻屯郿县。
自此,李、郭等认为掌握了国家命脉,天下初定,俨然当起了群雄共主,享起洪福来。
这年春天,传来了北方袁绍与公孙瓒几番大战的消息,凉州将领更加高兴,津津有味看起坐山观虎斗的好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