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契机

A+A-

    连枝正因淳于郢欺辱了姒璃歌,逼得姒璃歌差点咬舌自尽这事恨得牙痒痒,没想到她这气还没来得及消,姒璃歌转头就问她,她不想当这个质子了,要跟山邺和亲,这叫什么事儿?

    连枝有些发懵,怔怔地看着姒璃歌,结结巴巴地问道:“殿下,您这是跟婢子开玩笑吧?”

    偏生姒璃歌却半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刚刚她在想如何应对淳于郢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在邺都之时,严辅之的那些话来。

    当初严辅之提议她委身于淳于郢,用美人计时,她是半点想法也无,她只想着安安生生地做她的质子,尽可能地替鸣鹿与山邺周旋,维持如今两国之间那表面光鲜的和平。

    可如今看来,她质子的身份,一到山邺又被淳于郢直接拘在了宫中,这山邺的王公大臣,文臣武将,除了一个黄子晋,她半个也接触不到,更别拉拢关系了。

    唯一一个有所接触的黄子晋,偏生还是淳于郢的心腹。

    她若想听从严辅之的建议,改变对山邺的策略,便只能从淳于郢和黄子晋两人这边下。

    倘若她在山邺为质的这段时间,淳于郢一直将她拘在宫中,那么,她能选的人,便只有淳于郢一个了。

    只不过,这淳于郢自打继位以来,甚是好战,对于后宫女色上头,反倒不在乎,继位这么多年以来,后宫依旧空空荡荡的,她在邺王宫的这些日子,除了一个对淳于郢虎视眈眈,势在必得的蓝僚找过她的麻烦,旁的宫妃姬妾,却是一个也没有见着。

    这样的淳于郢,纵使她准备听从严辅之的建议,这条路又该怎么走,才能不引起淳于郢的戒备与怀疑?

    姒璃歌这些年来,跟着姒贞暝,跟着太傅,学尽了一般闺中女子学不到的本事,却独独没学过该如何这些所谓的风花雪月的争宠段。

    姒璃歌想到这些,着实觉得无从下,一时间,愁的头都大了。

    连枝原先还抱着三分希望,盼着姒璃歌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和她开玩笑的,只是如今看着姒璃歌这副认真的样子,不由就愣住了。

    “殿,殿下,那,那杜,杜将军怎么办?”一旦姒璃歌走出这一步,她与杜笙之间,就彻底没有可能了。

    想到不惜冒险闯宫前来要将姒璃歌带走的杜笙,连枝总觉得,姒璃歌与他就这样散了,有情人不能成眷属,那得多可惜啊!

    姒璃歌神色微涩,杜家是鸣鹿四大世家大族之一,与四大世家之一的端木家是姻亲,其威望地位,并不逊于王族姒家,而杜笙,只要不出意外,他便是杜家的下一任家主。

    在她决定到山邺为质的那一刻起,她与杜笙之间便再无可能。

    纵使他日鸣鹿强盛,她能全须全尾地回去,然她身为质子的这一段,却是她人生之中除却不了的污点,像杜家这样的世家名门的宗妇,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污点的,哪怕,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朝廷,为了鸣鹿的百姓!

    姒璃歌定了定神,神色淡然地继续在连枝心里写道:“杜将军,自然是镇守边关,守卫鸣鹿!”

    连枝一跺脚,恼道:“殿下,都这个时候了,您还开玩笑!”

    姒璃歌微微一叹,写道:“以后休要再提我与杜将军之事,杜将军除了要守卫鸣鹿,还要继承杜家的!”

    她既然来了山邺,便没准备回去,但杜笙不同,杜笙如今二十有六,寻常的世家子弟,这个年纪,有些孩子都快到亲的年纪了,杜笙也是为了等她,才拖了这么些年,如今她与杜笙之间再无可能,杜家自不会再由着杜笙拖下去。

    如果不出意外,翻过年,便会传来杜笙成亲的消息了吧!

    话都到了这个份上,连枝还能什么,只是心里到底还是过不去,抽抽噎噎地替她家公主觉得委屈。

    姒璃歌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如今她身边可用之人又只有连枝一个,势必得将连枝通,让她接受她的决定,否则,连枝不能助她,反过来拖了后腿,她在这山邺,可真的要举步维艰了。

    姒璃歌捏了捏连枝的心,将自己的想法,一字一顿地写给连枝。

    连枝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姒璃歌果真不是在开玩笑,她是真的决定要跟淳于郢和亲!

    连枝心头发酸,一边抹着泪,一边问道:“殿下既然决定了,那我们接下来需要婢子做什么?”

    她跟随姒璃歌前来山邺的目的,就是照顾好姒璃歌,一切,自然是以姒璃歌马首是瞻。

    只是,姒璃歌虽决定了走和亲这一条路,可淳于郢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且加上此前在宗祠闹成那样,她若突然贴上去和亲,只怕淳于郢还当她另有图谋呢,此时,她需得想好一个章程,寻一个合适的契,徐徐图之方可。

    好在,这个契来的很快。

    因着宗祠那一闹,姒璃歌果真是好几天没有见着淳于郢,哪怕连枝以她舌头的伤为由,要侍卫通传,替姒璃歌寻个御医来,别淳于郢,便是连黄子晋的人影都没有出现半道。

    姒璃歌的舌头肿痛得有点厉害,最严重的时候,都有些轻烧,更是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就着点水,免强吊着,没有医者没有药,连枝只好不停地用水给姒璃歌退烧,如此撑了三天,竟也被她撑过去了,只是整个人,却整整地瘦了一圈。

    等到第四天,听着外头侍卫交接换班之际,换班的来迟了被抱怨,才知是那蓝僚公主,竟然从邺都追来了鸣鹿城。

    虽山邺与蛮僚交好,可偏生那淳于郢不怎么待见蓝僚,便躲进了鸣鹿旧宫,将那蓝僚,却安排在了宫外的行馆。

    那蓝僚本就冲着淳于郢而来,却见不到淳于郢,如何甘心,便闹着要闯宫,那些侍卫便被临时抽调过去拦阻蓝僚,将她送回了行馆,这才来迟了。

    那交班的侍卫听了,便少不得感慨一二句,道:“这蓝僚公主对陛下倒是一片深情,只可惜这性子,却是泼辣了些,长得也差强人意”

    外头的声音微微一顿,道:“若是像里头这位,便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