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A+A-

    为着皇帝想要筹钱修路之事, 邵淑华不得不牟足了劲儿赚银子。

    累是累了些,好处也不是没有,至少现在,邵淑华手中也算是有些实权了——皇帝既想要邵淑华替国库赚银子,少不得要在政策上竭力支持她,如今, 司礼监的部分权力也归邵淑华管着了。

    皇帝初登基时, 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太后的人,可惜经了承恩公府夺爵、嘉和公主被贬之事后, 太后是越发不得人心,在与皇帝的博弈中, 朝堂上损兵折将不, 就是宫闱之内,也丢了不少势力。

    司礼监的权力,便是当初太后为了保全女儿,硬生生送出去的。如今,倒是便宜邵淑华了。邵淑华在民间取得了极佳的名声,哪怕是读书人, 也愿意为她话,但借势与自个儿本身有势是两回事儿。

    有了权势后, 邵淑华在朝中才真正有了一定话语权,也才有人真正愿意为她所用。

    与邵淑华不对付的人,没少拿这事儿不合规矩来话,都被皇帝一句“事从权宜”给压了下去。如今, 只等着邵淑华好好做出一番事业来,堵住这群人的嘴了。

    皇帝对邵淑华很有信心,自邵淑华倒向他这边之后,太后一党连连势力,他则趁机收回了不少权力,邵淑华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中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若不是对邵淑华的能力有信心,皇帝也不会顶着如此大的压力力挺邵淑华。

    如今,太后虽步步败退,皇帝收拢进手中的大权不少,但,这还不够,他必须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筹码。只有这样,太后才会越来越急,情急之下,才会出错。朱府如今虽已经没有什么名声可言了,但太后的名声还未倒。与太后交手了这么些年,皇帝对自己这嫡母最是了解不过,在连连失手的情况下,太后还能够稳坐钓鱼台,必是有什么后手。哪怕此时是皇帝占优,他也不敢觑太后分毫。

    皇帝自有皇帝的考量,对于邵淑华来,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赚钱、修路,好为皇帝、也为她自己积累政治资本。太后现在勉强还能以皇帝年纪轻不知事为由,不归政于皇帝,但倘若皇帝自己做出了功绩,她的这个理由,也就欺瞒不了任何人了。现在逼迫太后的,还只有一些忠心于先帝与皇上的臣子,日后,逼迫太后的,会是天下大势。

    考虑明白后,邵淑华开始寻思着,该怎么在短时间内赚更多的钱来。公和私,邵淑华还是分得比较开的,虽然她如今名下的几个产业都很赚钱,但也万没有掏自个儿的腰包补贴国库的道理。再者,她那些银子,在寻常人看来是一笔巨款,可若真是用在经济民生之事上,可谓杯水车薪。

    想要让国库与皇家私库里头的银子富足些,自然还是要利用这些本钱来生银子,才算稳妥。

    邵淑华咬着唇想了想,一拍脑门儿,没多久便去宫里找她的便宜皇兄去了。如今,她这个公主在宫里头也算是颇有地位,什么时候想见皇帝,都不会被拒绝。

    她进了皇帝的御书房后,也不知与皇帝了什么,嘀嘀咕咕了半响,第二日,皇家报纸就出了一则消息:皇家要开始筹建银行了。

    非但皇家报纸宣传了这一消息,就是游走在大街巷的报童们,也用通俗明了的话语让老百姓们明白了这银行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实话,起初人们听到银行的功能时,是懵逼的。若银行就是让人存钱的地方,与钱庄有何区别?钱庄向来是商贾之流在开,皇家怎么也有兴趣跟着掺和一脚了?

    后来,听闻这银行是安和公主的手笔,人们方才了悟,这皇室之中,也确实只有安和公主会折腾这些个玩意儿了。其他皇家之人,要不就是不屑做这些事儿,要不就是没有经商天分,总之,在赚钱方面比安和公主还厉害的,至今是没见到一个。

    既然这什劳子银行是安和公主折腾出来的,那么,问题又来了,安和公主折腾这做什么呢?众人皆知,安和公主从不是那等无的放矢之人,每一个旁人所无法理解的举动背后都有其用以,其眼界与行动力绝非一般女流之辈能比。那么,她到底想做什么?

    如今,不止是读书人在讨论这件事,百姓们也在讨论这事儿。没办法,安和公主的广告做得太到位了,再加上先前她做的几件事,大大提升了人们对她的信心。有些事,放在别人身上或许是瞎折腾,到了安和公主身上,不免让人猜测她究竟有什么用意。

    仅仅是抛出消息的第一日,便引得百姓与读书人猜测无数。就是朝中官员们,下了朝后,也不免要关心此事。这件事连皇帝都参与其中,可见不是寻常的闹。

    邵淑华深谙层层递进的道理,第一日抛出疑问,第二天、第三日却没有做任何解答,直到吊足了众人胃口,在众人对此事的关注度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时,才正式以众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阐述了这银行的作用。

    当听在里头存钱还能有利息的时候,底下的人都惊呆了。

    “这,不会罢?寻常往钱庄里存钱,不是还要收钱么?往公主开的这……什劳子银行里存钱,非但不收保管费,反而还给我们发钱?”不少人都觉得颇为不可思议。

    “天底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有人冷笑道:“事有反常必为妖,我看哪,八成是有人想要将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骗了进去,不还给咱们呢。这处地儿是皇家开的,到时候,若是赖着不肯还钱,咱们没权没势的老百姓,却又去哪儿理呢?少不得要吃下这哑巴亏!”

    “这,不会吧?安和公主素来最是关心咱们老百姓了,哪里会做这样缺德的事儿?何况,这件事也是皇上答应的,皇上一向仁慈,定不会这样坑害我们。”

    “那么,若是让你拿出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子,交到那……什劳子银行里,你乐意么?”话之人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这……”虽信任邵淑华与皇帝,但事关自家安身立命之本,不少人还是犹豫了:“可,存进去毕竟能多得些钱银呢……”这些钱放在手里,可没有生息。若是拿去做买卖,又不是谁都有这个魄力的。

    率先唱衰银行之人循循道:“皇上与安和公主的仁慈,咱们是尽知的,可保不齐底下有那刁奴欺上瞒下啊!这事儿,一听便是个陷阱,哪有咱们存银子进去还能得利钱的理儿?过些日子,公主可拿什么来给咱们发钱?这样一看就做不起来的买卖,亏你们也信!”

    百姓对于新兴的事物,接受度终归有限,便是这人不,他们也未必敢把辛苦攒下的钱银往他们从未听过的地儿扔。这人有鼻子有眼的一,每一句都切中他们顾虑所在,当下,更没有人敢提要把银子往银行里存的事儿了。

    倒是朝中官员、命妇及底下的商人们,知晓此事后,动了些心思。

    他们所缺的,从来不是几两银子。若是付出些银子,便能得皇上及安和公主青眼,他们实在求之不得。

    当下,不少人准备好了银子,往司礼监处递。

    这些银子,他们也不指望赚钱了,若是赔了,大不了就当做是了水漂。若是能够得贵人青眼,哪怕是血本无归,也值当了。

    朝中命妇及官员投入的银子虽不多,但加在一起,却也不少了,共计十五万三千两。在做好账目后,邵淑华命人将这些钱银收起。她心知,这批人投银子,多半是冲着皇帝来的。

    除此之外,与邵淑华有过合作的商人们也争相往司礼监处送银子。他们有钱,手笔比官员命妇大得多,再则,他们中不少与邵淑华有合作,对邵淑华颇有信心,自然敢把大笔的银子往邵淑华这里投。就是那些不了解邵淑华的,见其余商人们都这样大手笔,也生怕因投少了钱而得罪了皇上公主。

    商人们投的这笔钱,实在不是数目,足足有一百一十六万两。

    初步能够筹到这些钱银,邵淑华已经颇为满意了。尽管她知道这些银子对于富得流油的商人们来不过九牛一毛,但有什么要紧?日后,待她表现出相应的能力来,这些人自然会把更多的身家托付于她。待银行存储量足够大之时,便是开放借贷之日。邵淑华表示,她不急,一点儿都不急。

    万事开头难,如今,她虽不能开门红,但这开头也还算是顺当,这就够了。至于更多的……且看以后吧!

    银行还未开,就已经得了大笔的钱银,皇帝对于自个儿妹妹这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不可谓不叹服。

    只是,高兴之余,他也未免忧心。自个儿妹妹许给那些存款者的利钱可不是一笔数目,虽然存款者皆表示,最近一年内,绝不会将钱从银行中取出来,但若是一年后邵淑华未能赚来这么多的钱,可如何是好?

    对此,邵淑华只淡淡一笑:“皇兄既然把这事儿托付给臣妹,只管安心等着就是。臣妹必不负皇兄所托。”

    其后,邵淑华买地盖楼,作为皇家银行的大本营,其后,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买船修船。直至一列船队载着水师及邵淑华手底下颇有交际才干的人扬帆起航,众人才知道,邵淑华究竟想干什么。

    又是一个多月,邵淑华的船队带着翻了一番的钱财回来,怀疑邵淑华的人才终于闭了嘴。

    安和公主哪里会还不上存款者的本钱啊!她这分明就是将大家的钱财集中到一处,赚了钱给大家发红包呢!

    自知道那些存钱到皇家银行的人赚了不少利息后,底下的百姓们也坐不住了,三三两两的往皇家银行里存银子。别看拆开来数额都不大,还是那句话,积少成多。百姓们基数毕竟摆在那儿呢,再者,有些乡绅之子,也是颇有钱银的,这一筹之下,竟又进了三四万两银子,只是,此时,这些钱,已经不算是一笔太大的数目了。

    邵淑华着人重赏了出海之人。那些人也是意外,不曾料到,出一趟海,竟有如此丰厚的利润。

    一些在大夏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茶叶、丝绸等物,随随便便那些质量一般的送去海外,竟也能卖出天价,这让他们看到了极大的商机。不必邵淑华吩咐,他们就已经对再次出海一事磨刀霍霍了。

    第二次,船队去了更远的地方,用了足足两个半月才回到大夏。据,这一次,他们很是遭遇了一些风险,一艘船在近海不慎触了礁,亏得其余人反应快,及时将船上的人救了出来,这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不过,那艘船上的财物确实没得救了。

    饶是这样,船队也能够称得上幸运了。毕竟,人财两空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

    如今,船队只损失了一艘船,而没有人员伤亡,已经称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后,船队行进越发心谨慎,回大夏前,没有再出现类似的事。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这一次,船员们出海带回了五六倍的利润。

    虽然众人已明白出海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但这丰厚的利润,值得他们为之冒险!

    在邵淑华两度派船队出海后,嗅觉最为敏锐的商人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分一杯羹!海上的市场那么大,听回来的船员,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既然如此,皇室想必不会反对他们参与其中吧?

    在与皇帝商量过后,邵淑华告诉那些商人们,此法可行。只是,若要出海,商人们在船队归来后需向朝廷缴纳二成的税。若商船需要水师护送,则征税数额为四成。

    虽然税收很重,但架不住出海利润诱人啊。哪怕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愿意远航。

    不过,邵淑华也告诉他们,最近两三个月船队不算出港了。

    无他,皇家船队走通的那条航线将持续受到季风的影响。邵淑华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自己的船员们冒险。不然,若是出个万一,她找谁哭去?

    如是,又等了三个月,商人们才终于等到了机会。这一次,他们抓住机会,狠狠的捞上了一笔。

    虽大头让朝廷吃去了,他们好歹也能吃上点儿肉,喝上一大碗鲜汤。

    再则,朝廷的水师规模如今正在扩大,也已经开始开辟新的航路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也能够吃上肥美的鲜肉。

    赚得满盆满钵之余,商人们也越发坚信,跟着邵淑华混,有肉吃。

    后来,商人们都没银子往皇家银行里存了。原因无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他们开始向皇家银行借贷了!虽这利率实在不低,但与能够得到手的利润相比,也实在算不得什么。有心人发现,最后,最大的赢家仍是皇家银行。

    商人们常常往来于海上,见皇家每次都赚得满盆满钵,哪能没有点儿想法?由朝廷的水师们领着在海上来回过几趟之后,有些商人们的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若是能够少给朝廷交些税,该有多好!

    如今,他们自忖对于两条航路也算是熟悉了,既然如此,何必还要朝廷的水师跟着?若是自个儿去,能少交二成的税呢,那可是整整二成!

    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们开始冒险。不料,这第一-枪-就没能响。

    一支型船队在穿越海峡的时候被海盗给劫了,人是没事,财物却被洗劫一空。

    面对凶悍的海盗,商人们这才发现,有朝廷水师的保护是多么安全的一件事。

    自此之后,想要抛开朝廷单干的人便少了,毕竟,再丰厚的利润,也要有命去享不是?就算是那等不亲自下海的商贾也要好好思量,是冒着竹篮水一场空的危险,去争那二成的利润划算,还是安安稳稳的接受朝廷的庇护划算。

    答案不言而喻。

    再者,有精明的商人发现,朝廷水师及安和公主的船队出海时,总是避开了大海最危险的时期,不免对朝廷及安和公主更加信服。跟着朝廷,生命安全及钱财都有保障。

    约定的一年之约到期时,人人都心满意足。往皇家银行里头存钱的百姓和官员、命妇们拿到了自己的本金和利钱,见了那些收益,嘴都合不拢了。他们见识了邵淑华的赚钱能力,对于邵淑华和皇家银行十分有信心,不着急用钱的,便继续把本金和利钱存在皇家银行里,等着钱生钱。一些贵妇们也增加了存款力度,早知道邵淑华真能赚来钱,她们怎么也要多往皇家银行里投些钱啊!

    一些开始没有往皇家银行里投钱的公门侯府,如今悔死了。一年前他们还那些投钱的人是傻瓜,是马屁精,投出去的钱连个水漂都不出来,可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一记耳光,抽的他们头晕眼花。如今,他们在皇帝和安和公主处怕是落不着好了,实惠也没得到,悔之晚矣。

    几家欢喜几家愁。

    别人的事儿,皇帝是不知道的。他自己,在收到皇家银行的账单后,第一感觉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国库里头的资产,比起刚刚交到邵淑华手里时,竟然翻了数十倍。

    尽管对于邵淑华的赚钱能力早有心理准备,但皇帝这次还是想跪地喊娘了。

    没想到,他这皇妹干票大的,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如此大的一笔财富,他这皇妹,定然是财神爷他亲闺女吧?是吧?

    这下子,修路的钱也不用愁了,啥啥都有了。皇帝冷漠的想,哦,对了,还有那些总是叽叽歪歪的人,也可以闭嘴了!安和公主这么有本事,不放权给她,难道尽放权给一些酒囊饭袋吗?

    这件事过后,邵淑华也算是名正言顺的进入了朝廷权力中心。虽然她不插-手-政-事,但她对朝廷乃至整个国家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皇帝为了嘉奖邵淑华,加封邵淑华为镇国长公主。对于这事儿,也没有哪个大臣跳出来唱反戏了——实在是被邵淑华折腾的这一出出给折腾的麻木了。

    在解决完财政问题后,邵淑华就开始跟皇帝商量起修路的事儿了。

    由于邵淑华实在太能赚钱,皇帝大笔一挥,批了几大重要城市之间的道路修缮工作。邵淑华暗暗吐槽了皇帝一句烧钱败家,心里却也知道,若是能够在这几座城池之间修通道路,往后,甭管是对她自个儿经商来,还是对促进这几座城池的发展来,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在吐槽过后,她也捏着鼻子认了。

    反正,动嘴皮子的是她皇兄,最后受累的一定是她。哎,她恐怕是天生的劳碌命啊。

    除了连接几大城池的道路外,边关的道路修缮也颇受重视。

    皇帝对于边关的情况不了解,邵淑华少不得要求找叶靖泽商量。

    一想到叶靖泽,邵淑华的心里便是满满的复杂,酸酸的,涩涩的,甜甜的……似乎什么滋味儿都有。

    这些日子以来,邵淑华与叶靖泽真正见面的时候不多,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自邵淑华与朱尔铎和离后,叶靖泽终于也没了顾忌,不论得了什么好东西,都不忘往邵淑华的公主府中送上一份。有时见了什么事,有了些心得,也不忘写在纸上,让邵淑华知道。

    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润物无声的进入邵淑华的生活。

    邵淑华在荷香亭出了新品后,也不忘往叶靖泽的府上送上一份。开头送去的都是给女人的,着赠予叶靖泽妹妹的名号,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送往叶靖泽府上的东西,男女都可用了,也未再特意指明是给谁用的。

    偶尔得空的时候,邵淑华也会想,叶靖泽在干什么。

    她对于叶靖泽,仍不知道究竟算不算的上喜欢,但,毋庸置疑,与他交流,让她觉得很是舒心。只要一想到他,她的心中便是满满的安宁。

    她过,她和离后,会给叶靖泽一个答案。

    她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来思考这个答案。

    她觉得,与叶靖泽一起过日子,兴许也不错。

    作者有话要:  恢复更新!窝发现断更得到的评论比较多,虽然都是催更的

    肿么办,想要更多更多的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