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名造册
渺渺烽燧,绵绵白骨。
当年战乱连绵不绝,曹操痛惜百姓,作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后来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点破了大厦将倾前,一个国家最后的遮羞布。
汉末分三国,错误的政策使得大批北人南下,造成了现在的民族大混战。而后世的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也是因为过分信任异族,虽然这都不是主要原因,但外族入侵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如影随形的定时炸弹。
不仅仅是中原,曾经的罗马帝国,曾经的阿兰帝国、曾经的温泉关、曾经的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不都是因为异族入侵而绝灭吗?
但是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我们的先民没有跟随历史的波浪,成为浮沉的水萍。不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挺立在这片波澜壮阔,壮丽巍峨的华夏神州泱泱大地上,繁衍茂盛,并且还将继续走下去。
回去的路上,董承鑫还在发懵:他不知道自己做过了什么,只知道自己想要伸出去捞水里的影子,可到头来仍是一场空。
叹了一口气,索性直接就躺倒在车里。背脊感受到来自车底板的无尽的寒意。牛车并不快,整个车篷也没有装饰的多华丽,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农家牛车,却能让董承鑫感到安心。
牛车吱吱呀呀的上下颠簸,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着,这让董承鑫昏昏欲睡,可还没等他睡着,全爵就拍醒了他:“大哥!路边有一个死人!你要不要看看?”
大路边上,草丛里蜷缩着一个浑身污血,甚至都已经开始发臭的死人。看样子应该是是一个受尽酷刑后,企图逃跑而被杀的奴隶。
董承鑫心翼翼的伸出两指在尸体身上探伤,他又摸了摸死者的太阳穴和颈侧大脉,
“还有一点点的脉动!是活人!”董承鑫急忙道,受了这么重的伤居然还活着!
“可是我们?”全爵局促不安的。
董承鑫愣了愣,他沉默了,他知道全爵的意思,我们现在自身可能都难保,何况还要救治这么一个不明身份的人?
“事在人为,话是这么的,事不是这么做的!毕竟是个活人,该救还得救。”
全爵呆愣愣地看了他一眼,才点头道:“是。”
肋骨断了三四条,右侧腰陷进去一个坑,看来这个家伙没少挨锤。头发让血沾在一起,散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全爵蹲在一边,马上都要吐出来了。
这个人眼窝都已经叫血块给殷成了黑色的了。董承鑫没有工具,只好拿自己防身的短刀慢慢清理。
全爵一眼不眨的看着董承鑫给别人清理伤口,他突然:“大哥,我就是因为你敢作敢当才佩服你的!”
“那现在呢?”董承鑫头也不抬,也不停,光张了嘴。
“不管现在还是以后,我还要继续跟着你!”
“拿一块布给我,擦擦血。”
“噢,好!”
回到前屯的家里,董承鑫把人安顿好,给他找了好多药,和全爵一起忙活了将近一天,才把这个人所有的伤口处理完。
又过了一个月,这个人慢慢转醒过来,董承鑫也慢慢知道了他的身份。
乙庚回来了,他是除了全爵第一个回到董承鑫身边的人。
董承鑫什么也没,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其余的人看看没事,也都重新回来了。
满纶也给董承鑫送来了几十个仆人,加上原来的部下,近一百五六十号人,董承鑫家一下子人影重重,又变得热闹起来。
全公、满纶先后给他们送来给养物资,现在董承鑫粮秣足备,兵士雄劲,他已经慢慢恢复过来。
全敏曾来看望过全爵,只是没几句就被撵走。
话回来,董承鑫和全爵救下了一个因为偷盗计要结好、贿赂过的人的名单准备投靠全公将军,因而被被计要的人追杀的人,事情败露,名册被毁,自己也叫人打得半死。
全爵不禁提醒他,我们好心救人,结果反倒是有可能给自己惹了一身腥臊。
这个偷盗名册的人叫科就,自称是司马借兵的家仆,被自己家的郎主(男主人)送给计要的,如果回去司马借兵那里,一定会被打死,所以只能选择投靠互为仇敌的全公将军,这样才有可能免于一死。
董承鑫半信半疑,可是他最喜欢的不就是这个吗?他可不怕。
因为这个原因,董承鑫马上也有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被人追杀的“灭口”目标之一了。
他知道,这件证据足够扳倒计要了。
但它也可以随时要了自己的命。
善于文章笔墨的权张给董承鑫草拟了一份名册,这是根据科就口述整理出来的,上面一共七十三人。董承鑫知道这种事藏不住,自己身边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把他的一举一动传扬出去,索性他也就不再对这些人藏着掖着了。
董承鑫想了一个损招:他拿这个名册去一个个的确认、恐吓,引起他们的恐慌,造成动乱。
满纶从刘屯尺肥那里得到消息,也大张旗鼓的帮忙宣扬开来。
这份名册上,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