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问

A+A-

    吴寡妇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一个寡妇,肩不能扛,不能提,找她能有什么事儿。

    李嫂直接了正题,道:“话直接和你了吧,村里赵木匠来找我了,托我过来问问,看看你还有没有再进一步儿的意思。”

    吴寡妇的脸色直接变了,变的让李嫂摸不清她的意思。

    什么叫进一步儿?对寡妇来,进一步的意思就是改嫁。李嫂问她这话,就是在问她有没有改嫁的念头。

    她丈夫才死了半年,就上门来问她要不要改嫁了?

    “走!你走,把东西拿着,走!”她开始撵人。

    李嫂忙按住她,往里屋指了指,屋里头,孩子还在睡觉。

    “你别激动,也别急着撵我。你不为自己考虑,总得给孩子想想。他还,以后得学识字儿,得娶媳妇。上学堂要钱吧,娶媳妇要钱吧。日后花钱的地方多,你不再找一个,怎么养的起啊!”

    “我我有有脚,家里还有田地,我养的大。”

    “养的大和养的好是一回事儿么?你就不指望着儿子日后有出息?你看看老李家的老大,多有本事啊,在外头能赚到大钱,陆家嘴长得最好的姑娘娶回家,谁不羡慕!”

    李嫂的是李云喜,吴寡妇也是知道的。李云喜成亲的那天,她还带着孩子去过,家里没什么东西当礼,就把家里攒的鸡蛋都给装了去。饶是如此,也没能填满一个篮子。

    李云喜回来的时候,还带着狗子来给她送过不少东西,年前儿的时候,狗子还来过,送了些粮,又送了些肉。她都记着,等着儿子大了,再还回去。

    “我有多少本事,就把他养成什么样子。他日后自己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挣媳妇,没本事,就打一辈子光棍儿。总之不能让他随了别人的姓!”

    “这是啥话!赵木匠都了,他就是相中你,你要是能应,他就把龙儿当自己儿子养。用不着改姓儿,还给老吴家传香火!”

    “他的好听,我要真改嫁了,龙儿不改姓,他不就绝了后了!”

    “哪能啊,你才三十,脸蛋好,身材好的,再生一个不就完了!赵木匠你也不是不知道,家里宽绰,就是有驼背的毛病,要不也不能讨不到媳妇儿。你虽是寡妇,可嫁过去也算下嫁,他还能不对你好?以后钱都把在你里,还怕儿子过不上好日子?”

    吴寡妇用力摇了摇头,试图把李嫂的那些话都从脑袋里摇出去。可无论她怎么摇,都没办法把脑子放空。

    李嫂倒也不逼着她,人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今天不答应,许是还有顾忌。给她些时间想一想,没准儿就成了呢。

    “你再好好考虑考虑,我过两天儿再来。这事儿是大事,不是一时半会能想通的。”

    她完就走,吴寡妇也没去送她,只是在原地站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石头记里有一个甄士隐,晚年落泊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跛足的老道。老道当时唱着一首七言诗,这首诗叫做“好了歌”。

    其中便有这样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吴猎户若当真泉下有知,知道这留在世上的寡妻,被媒人登门劝着改嫁,不知道会不会感慨一句世情凉薄。

    可这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从不为死人思考,它只为活着的人考虑。只要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又管他买主是谁呢。

    张云清又往香炉里上了三炷香,他今日的经已经诵过,徒弟又不过来,倒是得了不少的空闲。

    闲下来也是无事可做,他总是无事可做。

    俗世里的人为着生计奔波,为着人情往来。他都不需要,他是跳出来的,是化外的人。

    香刚放进香炉里没多久,屋门就被敲响。

    推开一看,却是吴寡妇来了。

    全村大概也就只有他敢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让寡妇进屋了。

    吴寡妇是自己来的,没有带着孩子。她的眼睛还有些红肿,一看就是哭过的。

    老道不等她开口,就先从墙头上拿下一个的布包来,丢到她里。

    道:“回头在眼睛上抹一点,就消肿了。”

    “谢谢你,道长。”她道过了谢,又停顿了下来,许久不开口。

    张云清也不催她,她若真想,那就一定会,她若不想,催了又有什么用。

    香炉里的香燃过一半的时候,吴寡妇才又开了口,道:“我来,是有些事情,想问问道长。您、您是活神仙,一定能给我主意的!”

    “你想问什么,先来听听。”

    吴寡妇就把李嫂提的改嫁的事情,细细的和老道了一遍。

    末了,又加了一句:“我本来是没这个念头的,但她的孩子以后的事儿,实在让我放不下心来。我这当娘的,是真的想让孩子成材。可、可我要是应下来,又怎么跟他死去的爹交待。道长,我实在是没了主意。”

    张云清眯了眯眼睛,道门是清静地,道士是清净人。最怕的就是掺进那些是非里去,寡妇改嫁,在这乡村里虽算不得什么稀罕事,但会引来的议论也绝不会少了,何况这事情还会牵扯到一个孩子。

    凡事牵扯上孩子,都值得仔细去思虑。因为孩子年岁,不知真假好坏,对善恶也认知不多。主意若是对的,即便成不了材,也不至于长成恶人。主意若是错了,害的孩子学了坏,不走正道,那也少不得要负上一份责。

    “此事难办,你自己的心意如何?对那赵木匠可”

    “我就是拿不定主意才来的,我家那口子还活着的时候,和赵木匠倒也有些往来,也算是个老实本分的。可我跟他,却是没什么的,只是在路上碰见,会打个招呼罢了。”

    吴寡妇的急,生怕自己的慢了,会被老道误会她和赵木匠早就有了什么关系。

    老道在半空中虚按了两下,示意她无需激动。

    “你如果改嫁,以后和赵木匠又有了儿子,还能对现在的孩子好么?”

    “我就是为了孩子才考虑的,如果对孩子不好,我是万万不会有这种念头的。”她又忙着辩白。

    张云清仔细看了看她,才满三十岁的妇人,眉目间还看不出衰老。许是天生的,多年的农活也并未让她的脸上有什么褶皱,不过是眼角带了几丝轻微的皱纹。

    妇人算不上丰腴,但也还没到皮包骨的程度。身材也没有走样,该挺的地方挺,该瘦的地方瘦。

    也难怪她丈夫死了不到半年,就有人托媒婆登门。

    这样的俏寡妇,对那些光棍儿来,不就是一块诱人的肥肉,谁不想啃到嘴里。

    情啊,有就有,没也没。那至死不渝的有不少,那见色起意的就更多。前者固然高尚,后者也不全是龌龊。只要是看上了人家,好好娶回家过一辈子。就是见色起意,又有什么呢。

    老道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足足绕了七八圈。

    吴寡妇快看的晕了,他才停下来,道:“我这有一卷经,你拿回去读,三日后再来,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主意。”

    吴寡妇不懂他的意思,只道活神仙办事儿和她这等凡人不同。

    经文拿在里,又有了新的问题。

    “道长,我我不识字”

    老道在大腿上一拍,怎么就忘了这村里人大多不识字的事儿了。准是和李北望、张庭榆他们几个呆的久了,脑子里出了错觉。

    “那就来我这儿吧,明天开始,连续来三天,孩子也可以带过来,我叫云欢读给你,你只管听。”

    “那、那麻烦道长了。”

    “无妨,时候不早,你先回去吧,把事情都扔到一旁去,什么都不必想,只管明天过来就是。”

    吴寡妇又谢了几遍,才出了门,回家去。

    老道送她离开,看着她转过路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命啊命,人都有各自的命。他看了几十年的世间事,其实,也都只是那个样子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