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几个未婚妻
唐董听完唐熙的话,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当初忻哥儿非要缠着他去铺子做事,他就预感到了会有今天这一刻。
拒绝的话不用,只看唐董的神情就非常明显。死我?
唐熙见状直皱眉:“弟,你都这个年纪了,你还不娶妻,你是不是想急
“阿爹和阿姆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看好你,你这样,让我怎么去见阿爹和阿姆?”着唐熙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流。
唐熙的眼泪不仅仅是因为担心唐董,还因为最近他为了苏忻的事费了不少心思,想着苏忻以前的样子和现在做的事,他有种无力的感觉。
苏忻这时候刚巧从唐家后院忙完了洗往外走,听到唐熙的哭腔,他想了想担心唐熙是因为自己,就走过去看看怎么了:“阿姆,舅舅,你们在什么?些什么。
唐熙被苏忻吓了一跳,这孩子走路怎么没有声音,不知道他刚才都听到了
唐董比较了解苏忻,看着他满脸困惑,猜测他刚才应该没听到他和哥哥了些什么,赶紧道:“忻哥儿,没什么事,你先回去吧,我和你阿姆有点事。
苏忻还,性子又比较犟,唐董觉得自己的亲事什么的最好还是不要让他听到比较好,他这把年纪了被人催婚,叫侄子看到了太过丢人。
如果是唐熙开口让苏忻离开,他或许会想办法留下来听听他们都了些什么。
可是换成了唐董让他离开,苏忻就觉得或许他们的东西和自己没有关系,那他就走吧。
像往常一样,由袁三送苏忻回家,到了家之后,苏忻回想起刚才他隐约听到的话,好像有什么“娶妻”
“急死”
略一琢磨,苏忻就猜到了他们刚才在什么,阿姆是在催舅舅成亲吧?
换成后世,三十来岁没有结婚生子的男人比比皆是,若是上有钱、事业有成,不得会被别人戏称一句钻石王老五。
但是在这会儿,唐董都这个年龄了还没有娶妻生子,那就是有问题了,尤其是像唐家这样,只有他一个男丁的家族,没有娶妻就代表着没有留后,那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唐董一直不娶妻,别人就会猜测他这样是不是身子哪里有问题什么的,毕竟唐家有钱,不存在娶不起媳妇这个问题。
苏忻想着,没忍住笑了笑,他觉得舅舅这个性子,应该是不希望娶个人回家管着他的,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人,舅舅的想法他能够理解。
如果唐熙和唐董的是别的事,苏忻不会多想,可若是在舅多的亲事,苏忻就不得不多想一下了,他以后也想一个人过一辈子,舅舅如果能够成功摆脱催婚,那他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一下。
具体要怎么帮助舅舅,苏忻没有想好,就凭他作为晚辈,想要打听清楚怎么回事都不容易,太积极了又不好,头疼。
崇安县的唐家,有唐董被唐熙催婚,京城的宁家,这一晚也注定不会安宁
临近过年,在京城外面呆了快一年的宁蔚,在宁家大老爷,也就是他爹接连三封信的催促下,终于回到了宁家。
宁蔚不情愿回到宁家,宁家的人不见得欢迎他回去。
唯一一直在门房那里等着他的人,是曾经伺候他娘的孙嬷嬷。
这时候夜色微凉,宁蔚披星戴月地回到宁家,要不是孙嬷嬷每天都坚持宵禁开始了离开,他这天不准就没法进宁家大门。
“大公子,您可算回来了。”孙嬷嬷看着精神头还行,但是眉眼间藏着疲惫之意的少爷,眼眶红了,
“您一路肯定吃了不少苦,您的房间老奴早就让人收拾好了,您一回来就能休息。
她的少爷在外边身边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他是做守御的,要忙的事肯定不轻松,大老爷怎么就不体谅体谅少爷,非要少爷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
最让孙嬷嬷生气、难受的是,大老爷让少爷回来,是因为明日就是继夫人的生辰,大老爷一根筋认为少爷不回来,会落了他的脸面。
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继夫人的生辰,又不是大老爷的生辰,非要让她的少爷赶回来做什么,这分明是欺负人。
孙嬷嬷只是一个下人,她话根本不起作用,她当时不过是觉得少爷辛苦就去劝了老爷两句,继夫人抹着眼泪了两句,她就被老爷赶出了门。几天才能好。
孙嬷嬷差点气病,要不是挂念着少爷要回来了她强撑着,肯定得在床上躺
“嬷嬷,我没事,从洛南省过来不远,我骑马回来的,没有很赶。”宁蔚脸上冷硬的线条柔软了些,对着母亲身边这位从照顾他的老人,他很尊敬,也亲近。
孙嬷嬷看着周围没人,低声:“没赶就好,我担心少爷因为老爷的话在路上不好休息,反正明天没什么事,距离过年还有几天,少爷就是晚一两天回来也是无妨的
宁蔚听着孙嬷嬷絮絮叨叨地话,没有嫌她嗦,他平日里想听到这样的关心除了孙嬷嬷这,就是姑祖母那边,会都不多。
从宁家大门一路念叨到了宁蔚从住到大的院,孙嬷嬷终于停了下来:“少爷,您屋里一直备着热水,您现在就去泡泡热水解解乏,有什么事我明天再同您。
“好。”宁蔚点头。
自打十五岁那年宁蔚主动去了军营后,屋里就再没有留下伺候的人,不论丫鬟还是厮、哥儿。
那时候宁蔚放弃在宁家有人伺候着读书的日子,跑去和宁家完全没有一点关系的军营,是因为他突然发现跟了自己七八年的书童,是继夫人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继夫人的监视下。
难怪他就自己一旦做了点什么,继夫人都知道,而且他的书童总是有意无意地吃喝玩乐有多好,读书有多累。
还有,每年科举之前他总是会不舒服,有时候是风寒,有时候是肚子痛,就没有那一次他去参加科举是顺利的,县试考了两年,府试考了两年,眼看着十五岁这年的院试若是过了他就能拿到秀才功名,书童直接一包蒙汗药让他错过了去考场。
参加科举这么费劲,还有人一直在旁边诱惑,要不是宁蔚聪明,不觉得读书有多累,在继夫人的这些段之下,他恐怕早就成为了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废物纨绔。
那时候宁蔚找不着证据,又少年心气高,一气之下离开了宁家跑去军营。
估计继夫人开始着急了,转头就服了他爹给他相看亲事,继夫人精挑细选,想要找既能让他爹满意的,又让她满意的官家姐。
宁蔚一个读书人进军营,每天的训练累得他沾床就睡,分不出心思关心宁家的事,等他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个未婚妻。
对此,宁蔚有种不出的感觉,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件事已经定了,很难再有反悔的余地。
宁蔚的预感没有错,过了一年多,再有半年他就要捏着鼻子娶那位官家姐时,他那位未婚妻却在冬天染了风寒,生一场重病去世。
宁蔚还记得他唯一一次见那个女子时的模样,他的眼神很好,记忆力也很好,所以他一眼就记住了对方过于消瘦的身姿,以及脸上敷的那一层厚厚的粉,估计就是为了让她的脸色看上去好一些。
那是宁蔚的第一个未婚妻。
因为只是未婚妻,没有嫁娶就不需要宁蔚守孝,过了半年,继夫人继续给宁蔚张罗婚事。
花了半年时间精挑细选,继夫人给宁蔚又挑选了一位未婚妻。
这个未婚妻的身子倒是不像之前那位那么弱,宁蔚在军营一年多两年,他早就不是刚离开宁家时那个单纯的少年,他在见了那个女子时,第一眼就发现了她眼中的不忿、不满、不甘。
这门亲事恐怕有很大可能不会顺利,宁蔚看着他爹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同对方的爹交谈,沉默地低头,掩盖了他眼中的讥讽。
果然,在定亲后没几个月,那家人就对外他们的女儿陪同夫人外出礼佛-时,不慎坠入悬崖,尸骨无存。
这就很好笑了,京城的夫人、姐们去礼佛的地方又不是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各大寺庙、道观都非常注重安全,怎么会就她坠入悬崖,连尸骨都找不到?
然而女方家里都这样了,这门婚事只好作罢,宁蔚死了第二个未婚妻。
但是这件事宁蔚没有将其放下,而是找人调查了一番,费了不少功夫,他终于知道了真相,那家的女儿不是死了,是偷偷同人私奔了。
聘则为妻,奔则是妾。
自家女儿跟着野男人跑了,这样丢人的事那户人家不愿意被人知道,干脆一气之下直接女儿死了,和女儿断绝关系。
没有将调查到的事公开,宁蔚将他查到的资料放在自己名下一个庄子隐秘的地方,然后开始谋划离开京城。(,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