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继夫人窦氏
宁蔚计划离开京城这一年,他终于年满十八。
用了三年时间,所有训练之外的时间都在研究军械,查看了很多古籍,做了很多次尝试,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在神策营做到参将,品级正五品,不再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毛头子。
宁家在军营没有一点人脉,不上半句话,所以宁蔚申请外调的事宁家人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等到宁蔚去洛南省梁平州做佐领的调任书下来时,他们才知道。
宁大老爷知道消息就把宁蔚叫回家很狠地骂了一顿,还打算开祠堂上家法
宁蔚以前会对父亲有憧憬、有畏惧,随着年龄渐长,他早就对他爹失望,现在的他可一点不惧宁大老爷所谓的家法。
他上有圣上批复的调任书,若是他没能及时出发、及时到达,上面的人责问起来,他就是他爹不让他去,把他打伤了在家养病。
宁家是书香门第,出了这样一个从军的儿子,还顶撞威胁他,偏偏宁大老爷拿这个儿子没办法,他气得病了一场,连着好几天没有去衙门。
宁蔚没管他,收拾包袱轻装简行离开京城。
选择洛南省作为外调地点,不是因为洛南省有什么不同,只因为他母亲姚氏就出身洛南省姚家。
姚家在洛南省算是一个不大不的家族,家族大了,人就多,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就不那么紧密。
宁蔚的外祖父是洛南书院的先生,在读书人中声望挺高的,但是外祖母身子不好,生了宁蔚的母亲姚氏就没有再怀孕,他们二老的感情极好,没有儿子就将女儿精心呵护长大。
等到姚氏长到十五岁,姚家外祖父在挑女婿时看走了眼,看中了到洛南省游学的宁父。
宁父此人在外风度翩翩,看着风光霁月,但实际满脑子都是官权,他看中姚氏的是姚家外祖父教学生积攒的人脉,在成亲后没多久就回到京城参加会试进入官场,对妻子一直不冷不热的。
远在洛南省的姚外祖父根本不知情,女儿写信回家向来报喜不报忧,因为妻子身体不好,他们老两口也没法去京城探望女儿。
姚氏在娘家见的是双亲恩爱,嫁人后一直郁郁寡欢,等她怀孕并生下宁蔚后,她无意中发现了相公和窦家表妹不清不楚。
姚氏的的性子不强硬,遇到这种事没找远在洛南省的娘家,又不敢找相公明白,生产之后没能调养好,宁蔚两岁多时撒人寰。
姚氏死了后三月的孝期一过,宁父就急不可耐地娶了那位同他眉来眼去,或许已经暗度陈仓的表妹窦氏。
宁父的表业,也就是继夫人窦氏嫁进门第七个月便生下了一个早产儿,宁蔚三岁的弟弟宁岑。
先前得到女儿过世的消息时姚家外祖母就一病不起,等到宁岑的消息传回来,她更是备受打击。
这些后宅的猫腻虽然姚家外祖母和姚家外祖父琴瑟和鸣没有经历过,但是身在姚家她听过,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缠绵病榻半年后,姚家外祖母熬干了心血,跟着女儿去了。
那时候,姚家外祖父想过将外孙接到他身边教养,他担心宁家那个继夫人对外孙不好。
可不凑巧的是,姚家外祖父刚写了信去京城,一天晚上他走在路上不慎摔倒,从此腿脚出问题,没有人在一旁伺候不能单独生活。
他这样的状态不可能照顾得好外孙,腿脚不便之后姚家外祖父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在宁蔚八岁那年的冬天,也离开人世。
就是从这时候起,宁蔚身边多了一位书童。
宁蔚外家最亲近的人都去了,,唯一还时不时会关心的他的人只剩下外祖父的姐姐,也就是宁蔚的姑祖母姚老夫人。
姚老夫人早年嫁到同在洛南省的杜家,她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同样嫁在洛南省,两个儿子一个从文,在隔壁省做知州,另一个儿子从武,成年之后就跑去了边关,娶了边境将领的女儿,现在已经成了关口守御。
姚老夫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她的身子还很硬朗,就时不时到崇安县的别院住一段时间。都很方便。
宁蔚选择的梁平州在洛南省城和崇安县之间,不管他去哪边看望姚老夫人
到了梁平州,宁蔚就不再关心京城的事,他的离开只会让有些人更加心急他只用等着那人暴露更多问题。
果不其然,宁蔚刚到梁平州一个月不到,就有京城宁家的家丁跑来恭喜他,告诉他家里给他定了一位极好的未婚妻。
这已经是宁蔚的第三任未婚妻,他这一次连未婚妻的面都没见到,中秋节时,继夫人身边的管事姑姑就慌慌张张地跑来他的未婚妻出事了。
这一次不是病逝,也不是私奔成坠落山崖,这一位是在中秋之前出去游湖时,掉进了湖里。旁干看着?
官家姐出游,身边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姐落水了,丫鬟、厮在一
宁蔚在京城的朋友调查了之后告诉他,事情还真就是这样。
当时那位姐是在京郊,一个人挺多的湖上同另外几位姐一起的。
一阵大风刮来时,姐们正好都站在船头,一个个像下饺子一样,接连落水了好几位,一个个都是官家千金。怕也不用活。
为此,船上的所有的人都慌了,这些姐出事了剩下那些伺候的人回去恐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落水的姐们被救了上来,就宁蔚的未婚妻迟迟找不到,好像沉到了水底凭空消失一样。
在湖里搜查了大概有两刻钟,那位姐的尸首才终于被找到,原来她的脚在落水后被水草缠住了,没法挣脱。
这件事宁蔚的朋友非常仔细地查了,没有发现继夫人的笔,但是他发现了一些别的东西。
那就是那位姐的精神不是很好,落水之前很恍惚。
再仔细地查了一番,他就发现了更多东西,比如那位姐好像听了不少传言,认为她的未婚夫是个克妻的,她怕自己被克死。
这些话到底是谁在背后嚼舌根给这位姐听,答案不难猜,但是证据不好搜集,只能暂且按下。
人已经死了,继夫人就故意让人在中秋节当天把消息传给宁蔚,让他心里不舒坦。
宁蔚没有不舒服,倒是当时和他一起的姑祖母很不高兴,当场就把继夫人派来的人撵出庄子,并告诉庄子的总管事,以后但凡是宁家来的人,不是主子就不能放进门。
三、四年时间,接连三位未婚妻出事,似乎证实了宁蔚克妻这件事。
京城的人之前见宁蔚不到二十就靠自己成为参将,觉得他年少有为,想要同他结亲的人家纷纷开始找借口表示不乐意了。
给宁蔚挑选前两位未婚妻时,继夫人都故意挑选的有问题的人,就是等着出事。
第三位她倒是没做太多脚,只选了个耳根子软,胆子比较的,等着他们成婚后好将便宜儿媳拿捏住,恶心恶心继子。
克妻的话一开始是继夫人传出去的,知道的人很少,主要是想让宁蔚的第三位未婚妻知晓,让他们成亲之后日子过得不顺利。
但是她从没想过将宁蔚克妻这件事传开,她这些年从没有明着对宁蔚做过什么,为的就是别人找不到理由她当继母的苛待前面的儿子。
宁蔚的未婚妻接连出事,不别的,就凭她这个继母的身份,就要被别人拿出来道道。
道就算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她的儿子已经十五快要十六了,可以开始亲,可若是宁蔚迟迟不定亲、娶妻,会让她的宝贝儿子跟着不好办。
继夫人着急,她这一次非要让老爷把继子叫回来过自己的生辰,就是要解决继子的亲事。
宁蔚前脚刚进宁家大门,后脚就有人到主院报告,是大少爷一个人回来了。
继夫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满脸喜色地对着坐在身旁的宁大老爷:“老爷,大少爷可算回来了,他一路累着了吧,听到他进家门了,我这心可算能放下了。
看着夫人真心实意关心宁蔚,而宁蔚却一直不听教训的样子,宁大老爷一甩衣袖;“我早就写信让他回来,他迟迟不回,到了今晚才进家门是他自找的,夫人你担心他作甚!
“他现在翅膀硬了,进家门了不立马到主院请安,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我看他是去军营和那些粗俗之人相处久了,之前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夫人总他聪明,我看他分明榆木脑袋一个,读了十几年书,十五岁了连秀才都考不中,不像岑儿,十四岁就考中秀才,紧接着就要考举人了。
宁大老爷越越气,对宁蔚越来越不满。
继夫人见状,娇笑着伸出柔软白皙的在宁大老爷的胸口给他顺气:
“老爷,大少爷年轻、不懂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你慢慢教他就成,你这样生问气
”,你的身子不好,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不是”(,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