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事后分析

A+A-

    事到如今,围观的人看到的东西已经够了,苏忻觉得他们没必要再掰扯下去,若是苏家想告官,今天看到了这场戏的街坊邻居能作证。

    这会儿卢婆子他们也闹够了,他们上了年纪,体力没有年轻时候好,又是打人、又是拉扯、又是喊叫的,这会儿已经开始觉得累了。

    实际上,有苏高义拦着,,简氏不可能去报官,她气得不行,也委屈得不行,地上的首饰也不想管,琢磨着怎么才能扳回一局出出气。

    可是苏高义看着家丁们总算摆脱了那群泼妇、泼夫,没有犹豫,他立马喊人跟上他,马上就离开这边回苏家,越耽误下去看到的人就会越多。

    苏高义是老爷,他的话当然会比简氏更有用一些,家丁们也不想真的和一群泼妇纠缠,在苏高义的命令下,护着大老爷和大夫人往人群外走去。

    简氏的帕都要被她撕烂了,将眼前这些婆子、夫郎、媳妇一个个看过去,像是要把他们的样子记在心中。

    被瞪的人冲一旁吐了口水,他们才不怕苏家,瞪又怎么样,既然刚才都敢动了,苏家想做什么放马过来!

    不管是他们本身,还是他们家的儿子、相公在外面做的事都和苏家没有关系,不担心家里男人在外面挣不到钱。

    而若真是苏家对他们做了什么,那他们就上街闹,上衙门闸,总有地方能给他们一个公道。

    简氏他们走了,地上散落的首饰却还在,因为刚才大家都看到了,知道这些首饰是谁的,又有苏忻这个刚才喊了那夫人大伯母的人在,没有人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首饰给捡走据为己有。

    考虑了一下,苏忻对袁三:

    “袁三叔,麻烦你去把我大伯母的首饰收拾一下,等会儿跑一趟给她送过去吧。

    这些首饰在简氏看来不算特别值钱,但若是在这边丢了,那她就有借口用首饰事,到时候万一牵扯大家就不好了,还不如正大光明地送回去,还能膈应她一下。

    “是,二公子。”袁三点头,立马找了一块布,走出去将散落在地上的首饰一一捡起。

    没有把首饰拿进唐家,袁三顺着苏高义他们离开的方向追去,意图在苏高义他们回苏家之前,在大街上有人看着时把首饰交到简氏上。

    让下人把这几件代表着今日屈辱的首饰接过,简氏的掌心快被她自己插破她本是故意把首饰留在原地的,目的是想着等明日就去报案首饰丢了,借着寻首饰找打了她的人的麻烦。

    现在这个计划胎死腹中,简氏暂时想不到别的更好的对苏忻他们下,只能含恨看着袁三的背影。

    等简氏他们走了,看热闹的人也散去,唐家所在的巷子恢复平静,只有过来送成衣的卢婆子他们还留在原地,互相帮忙整理头发、衣裳。

    苏忻走出唐家大门,把他们请进唐家,感谢道:

    “几位婆婆、婶子、婶姆,这件事是因我而起,谢谢大家帮我解围。

    这会儿没人了,不用再假装什么认识或者不认识,卢婆子他们顺着苏忻邀请走进唐家,关上门更好整理衣服一些。

    卢婆子听了苏忻的话摆了摆:“二公子什么因你而起,分明是他们欺负人,还不准咱们反击回去不成。”

    苏家和唐家的事,他们这群人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一直以来都是那大房的人欺负三房,伙着苏三老爷和夫郎脾气好。

    不过这些都是苏家内部的事,大家听后最多也就是私下讨论两句,但是刚才苏家的那谁在外面胡唐记偷方子,那就和他们这群人也有关系了,他们家的男人都在唐记做事。打不误。

    为了唐记的清白,别是这背街巷,就算是正街上遇到了,他们同样照

    苏忻冲他们拱拱,没有继续这件事:“对了,我阿姆和哥哥这会儿应该去了阿爹铺子上,刚才发生的事,还请大家暂时不要告诉我阿姆,等我舅舅回来了,我先告诉舅舅,让舅舅来解决,如何?

    “没问题,二公子你放心,等会儿我们见到了苏夫郎一句话都不会的。”大家纷纷承诺。

    和苏高平、唐熙接触了这些时日,大家都清楚这两口子是什么样的人,这件事告诉了唐熙估计没啥用,反而让他苦恼。

    今天他们已经打了一顿那贼婆娘出气,剩下的事就交给男人们去做吧,让唐老爷和苏三老爷看怎么解决。

    过了一会儿,去送首饰的袁三回来了,他路上遇到了去唐记布庄拿料子的唐熙和苏瑜。

    “姆太太,大公子。”袁三看到他们,主动上前将他们两人上抱着的料子接过。

    袁三在唐家大部分时候做的是门房的事,没有事不会出去,唐熙见他两空空地回来,顺嘴问一句:“袁三,你出去做什么了?”

    袁三犹豫了一下,没有实话:“哦,我送了点东西去作坊那边。

    唐熙点点头,信以为真,在一旁的苏瑜却留意到袁三答话的时候犹豫了一下,觉得有点奇怪。

    不过因为最近的事情多,有些事阿爹和舅舅都不怎么告诉他们,苏瑜没有多问,往家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苏瑜发现过来送成衣的婆婆、婶子、婶姆们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一些过来,这会儿居然在唐家。

    在唐家就算了,袁三见到他们在唐家没有表现丝毫惊讶,再加上忻哥儿居然还在同他们话,苏瑜的怪异感更强了。

    苏忻对料子不怎么了解,对做衣裳也没什么兴趣,让他自己从裁剪到缝合,单独一人做一件衣裳估计都做不出来,他和卢婆子等人聊天,是对做衣裳感兴趣了?

    “阿姆,大哥,你们回来了。”苏忻看向门外,“你们回来了我就继续去后面做事了,你们忙吧。

    苏瑜觉得他现在若是不去找苏忻问问会错过什么,就转头对唐熙他们:“阿姆,我有点话想同忻哥儿,要不你们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再回来。

    “好。”儿子们大了有悄悄话,唐熙没有探听的意思,他带着人离开唐家回去他们苏家三房,那边有专门收拾出来的一间屋子专程放料子和成衣这些

    “大哥,怎么了?”苏忻不解地看向苏瑜,一般来苏瑜很少在唐家找他,他们白天都是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刚才我和阿姆遇到回来了袁三叔,我觉得有点奇怪,就想着问问你有没有出什么事。”唐记的问题迟迟没解决,虽舅舅和阿爹都能解决,但是苏瑜总担心着。

    没想到苏瑜这般敏锐,苏忻迟疑了一下,刚才那件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苏家那群人又跑来找存在感了而已。

    现在事情已经结束了,没必要告诉阿姆,但是苏忻想着,苏瑜和自己一样对苏家没什么感情,他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告诉他也无妨。

    苏忻不话,苏瑜越发觉得有问题:“忻哥儿,是家里又出事了吗?

    “不是咱们出事了,是苏家,刚才大伯和大伯母来了一趟。”苏忻拉着苏一瑜坐下,将刚才的事细细了一通。

    苏瑜比苏忻更了解苏家人,他听了苏忻刚开始苏高义他们的话,嘲笑道

    “我猜他们来舅舅这边,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咱们现在住在哪里,也不知道阿姆的嫁妆铺子在什么地方吧。

    尽管苏忻觉得这个解释有些牵强、搞笑,但他想了想,还真的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不然为什么苏高义他们会来唐家?

    算算时间,自从他们搬出来后,苏家就没有来过人,十分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人,才来唐家。

    就是不清楚到底是下人们也把三房当不存在,没有想过打听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还是有主子的吩咐,下人们不敢随便打听,怕惹主子生气。

    苏瑜听苏家的做法后心情复杂,对敢打骂人、闹事的卢婆子等人,则是佩服万分:“没想到卢婆婆他们这般厉害,把事情闹成了那样,,以苏家人的性子,肯定会觉得丢人不想对外,倒是不担心他们明着报复卢婆婆他们。”53

    苏瑜想着,平日里卢婆子在面对他和阿姆的时候话做事挺客气的,完全不像忻哥儿的那样,当街撒泼,不过要不是他们这么能拉得下脸,今天忻哥儿估计又要被欺负。

    有人一起话,苏忻不仅了刚才的事,顺便把他刚才听了的那些话后分析出的东西也出来:

    “大哥,听大伯的意思,我觉得老太爷似乎是动了分家的心思。

    刚成为“苏忻”的时候,苏高平失踪被“死亡”,当时那个情况他们这一房没有了男子,不大可能分家,他只好找舅舅帮忙先行离开苏家。

    后来苏高平回来了,苏忻动过分家的想法,但是看着大家都不赞同,他改成了坚决不回苏家住。

    他退一步,苏高平心疼儿子就同意了,到现在他们都一直住外面。(,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