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姚家态度

A+A-

    在外面住的这段时间闹出来了不少事,虽然苏高平依旧没有想过提分家,但是他们如今这样和分家没什么区别,苏忻也就没有再提过分家两字。

    没想到,有严重大家长性格,要求家中晚辈都必须听他话的苏老太爷,这个按理应该是最不想分家的人,在这会儿居然有了分家的想法。

    长辈想要分家,和晚辈主动提分家,在这个重视孝道的时代看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老太爷想要分家?”苏瑜先皱眉,然后缓缓松开,“是的,现在唐记出了事,名声有损,以老太爷好面子的做法,肯定会觉得丢人,嫌唐家这门姻亲丢人。

    其实刚离开苏家那会儿,苏瑜是有些茫然的,实话,他不知道离开了苏家他们一家子要怎么生活,毕竟阿姆的嫁妆有限,若是不找到进项,总会有用光的一天。

    但是真的离开了苏家,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后,苏瑜喜欢上了现在日子,再让他回苏家他才不乐意。

    如果老太爷真的提了分家,事情会怎么变化?

    苏瑜仔细想了想,好像不会有什么影响,就算分家老太爷不分给他们三房家产,他们三房也不至于饿死在外面。

    况且原本他们三房在苏家就没怎么过上主子该过的日子,对苏家的家产一直没有过觊觎。

    不像大伯母,听阿爹,大伯母就是因为不想分家产给他们三房,才故意做那些针对他们的事。

    想明白了,苏瑜只觉得气愤、可笑,还有恶心:“真是好笑,现在官府都没有判案子,他们倒好,仅仅凭外面的传言就给唐记定了罪,着急着撇清关系,咱们又没上门求着帮忙,做出这个清高的姿态给谁看呢,还不就是看着唐家没人好欺负。

    苏忻没有苏瑜那么激动,毕竟他对苏家连恨一类的感情都没有,只当是陌生人。

    因此,苏忻反而有心情劝苏瑜:“大哥,你别为了他们生气,别看现在唐家是人少,也没苏家势大,但是以后可不准,被这次的事刺激了,舅舅以后应该会好好发展唐记了。

    苏瑜捏了捏拳头,或许是以前伤心失望的次数多了,今天发生了这种事,苏瑜再生气也不会气得同自己过不去

    不管唐家以后会不会比苏家好,苏瑜都不在乎,日子是自己过的,别人代替不了:“忻哥儿,不管老太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咱们都不用管,也不是咱们能管的。

    苏忻理所当然地点头:“那是自然。”

    苏瑜见苏忻看得开,心情稍微好了点:“忻哥儿,等阿爹回来了,我去把这件事同阿爹,如果老太爷要分家,那就分吧,以后除了基本的礼节,咱们和苏家再没关系,你别伤心。

    “大哥,我没伤心。”苏忻笑了笑,他今天看了一出精彩的单方面殴打,心情好着呢,“对了,今天的事我请卢婆婆他们暂时不要告诉阿姆,等会儿大哥你回去了也注意一点,阿姆他比我们更爱多想。

    “好。”想着阿姆,苏瑜的眼神更坚定了些,现在忻哥儿的性格渐渐开朗相比起来阿姆可能不如他们两想得明白,还是让阿爹来解决吧。

    完了苏家的事,苏忻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大哥,上次听你现在成衣单子少了,接下来打算试着卖假交领?你和阿姆要忙的事不少吧。”

    起最近做的事,苏瑜的脸色好看了些:“还好,我和阿姆就是让大家做假交领罢了,要忙的是阿爹,阿爹要想怎么卖假交领,让别人把咱们唐记希庄记住,何况在字糖的事情没解决之前,假交领的事不急。

    “嗯,可以把假交领多多地准备起来,占得先才是做重要的,不仅在咱们崇安县,像字糖那样卖出去也是可以的,就是假交领容易被仿,不像字糖有自己独特的方子。

    假交领是苏忻提出来的,所以他会比较关心,至于布庄的其他事他就不了解了,同苏瑜了两句他就回到后院去看字糖了,苏瑜也要回去忙他的事。

    另一边,同姚老夫人聊了一会儿的唐董走在了回程的路上。

    此次姚家庄子之行比他预想的更轻松得多,姚老夫人是真的对他们唐记的字糖方子没有贪念,也是真心想要帮助唐记的。

    但是因为唐董心里有数,他就没有开口求帮忙,更没有把他们解决这次唐记危的核心一

    一新糖相关事情和盘托出,但是他也了些自己已经查到的消息,告诉姚老夫人他们应该能解决这回的事,如果解决不了,再到这边来求助也不迟。

    唐董这种懂事的做法给姚老夫人和陪同的田嬷嬷、总管事都留下了挺好的印象,他们讨厌不知好歹、贪心之人,唐记显然不是。

    完了唐记的事情后,姚老夫人主动问起了苏忻,她询问唐董初二那天他们是不是去了普方寺。

    从唐董处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姚老夫人更加确定苏忻就是她要找的人,就告诉唐董那天她也去了寺里,一个公子帮了她一个忙。

    唐董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夫人会想着见他,还有意主动帮唐记的忙,原来是那天在普方寺结下的善缘,忻哥儿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帮了人不图回报。

    因为姚老夫人没有明确苏忻帮了她什么忙,唐董就下意识把她的事和苏忻当时的解释对上,打算回去了好好夸夸苏忻。

    苏忻帮过姚老夫人这个人情,唐董打算这回尽量不用,最好是把这个联系维持下来,不准以后会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但若是这次不得不用,那用了也无妨,反正已经认识了,以后再找会走动也是可以的。

    唐董本人不打算去到崇安县外,但是他不会把唐记的生意限定死在崇安县,姚家是省城的大家族,大概以后会有地方需要和姚家联系的吧。

    没有在姚家庄子多待,看着姚老夫人多了一会儿有些疲惫,唐董就主动提出了离开。

    去姚家庄子的时候他们和总管事一起坐的马车,回城里总管事没有亲自陪同,但是也派了马车送他们,一直送到城门口。

    从马车上下来,憋了一路的唐董才兴奋地同亮子起今天的事:

    “亮子这样一来咱们唐记就不用再担心了,就算到时候知县偏向了许家,咱们也不怕

    “嗯嗯。”亮子不像唐董那样想得多,他全程听下来,只知道这个大庄子的主子想要帮他们,这对他们唐记来是好事。

    兴奋了一会儿,唐董问亮子:“亮子,你跟着忻哥儿学做金糖怎么样了?

    “董哥,我现在已经能够把糖做得像金子了,就是还不能做出元宝的形状

    亮子有些不好意思地。

    亮子知道他做的金糖是这次解决唐记麻烦的关键,他若是迟迟没法把金糖做成元宝形状,唐记的这个问题就不能着解决。

    金糖、元宝糖,用糖模仿金子的色泽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塑形,因为塑形对新而言更难,所以刚开始苏忻先教的亮子塑形,想着让他有时间多练习练-习。

    亮子每每看着苏忻随便捏几下面团就能成型,再看看案板上摆着的那一颗颗像极了元宝的面团,他忍不住特别佩服苏忻。

    但是这个看着简单的活,到了他上,不是这里不太对,就是那里有问题,看着就是不怎么像。

    亮子心里着急,他越着急,做出来的就越不像,苏忻只好暂时让他先停一下,把拉糖练习好,可能拉着拉着,对糖熟悉了,有了那种揉捏糖团的感,他就能做出来像样的金元宝了呢。

    做金糖这个活之所以让亮子来,苏忻不亲自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要拉得动糖,并且能够反复拉,需要糖的温度很高。

    这和做字糖不同,字糖只需要将粗条的糖稍微拉细一些,力气大就成,不用什么技巧,拉糖的时间也短,可以等糖块稍微凉一些后再动,所以苏忻和椿婶一起勉强能做。

    但是拉糖就不一样了,以苏忻的能耐,他若是亲自动拉糖,恐怕只有练成了武侠中的铁砂掌才行,不然他的没几下就会被烫伤。

    亮子不一样,他天生就有一副大力气,又常年练武,皮糙肉厚的,拉糖对他而言不算特别费力的一件事,他只要带上一副套,再有双的老茧加持,在糖块温度冷却下来之前,可以不停地拉动糖块很多次。

    虽然拉糖不算难,但是一开始掌握不到诀窍,亮子拉出来的糖色泽不够均匀,这就导致了糖块的颜色看上去不那么漂亮。

    后来随着练习的次数上去了,亮子上的糖块瑕疵减少,渐渐的越发漂亮

    若是在有阳光的天气,窗外的阳光照进屋撒落在糖块上时,拉好的糖块真的像极了打磨光滑的金块,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