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A+A-

    三十一。

    魏县郊外的一个巨大的山洞里,挨挨挤挤地竟然容纳了一百多号人,男女老少都有。有人在架锅烧柴,锅里煮的终于不再是野菜草根,而是白花花的米粒。妇人们把煮好的米粥装在残破的碗里,先分发给老人们。孩子们垂涎欲滴地看着,却只乖乖地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等。

    许知义几人在山洞的一个角落里,围着一位少妇在声着。

    “许二哥,我们明天真的还要按计划劫粮起义吗?”牛二焦急道。

    年长的瘦高个李山啐了他一口,“那人给了你一件狐袍子,就把你给收买了?!”

    牛二急了,指着他里的碗道:“那你还吃了用人家的钱买的米呢!做人就能这么恩将仇报?!”

    李山也涨红了脸,喝进嘴里的那口粥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许知义开声打断了那两人,“都别吵了。听听大嫂怎么。”

    那少妇坐在石头上,膝盖上放着梁毓那件狐毛披风,她的指轻轻拂过柔软的毛领,低头在沉思。听到许知义的问话,抬起头来,娴静的眉眼露出决然的神色,缓缓道:“咱们这些人,老的老弱的弱,像你们这样得用的,不过四五十人。你们今日去踩点也看到了,若是真的去劫粮,能有几分把握?”

    她站起把披风交给许知义,目光看向洞外悠远的天空,坚定地道:“你把这狐袍卖了,多筹些钱买粮。把他的荷包给我,我明日去见见这位大人。”

    那几个人却急了,七嘴八舌地争着了起来。

    “大嫂,这是给你留着暖身子的!”

    “您打算把大哥的证据呈上去?”

    “不行!您怀着许县令的骨肉,不能冒险!”

    少妇抬了抬,等他们都闭嘴,才道:“明忠当初给我这些账册文书,就是让我找会为他伸冤的。他也绝不希望你们铤而走险踏上绝路。如今有这样的会,自然要试一试。”

    许知义沉默片刻,道:“大嫂,您相信他?”

    少妇微笑道:“你相信他吗?”

    许知义嘴唇翕动几次,想相信,又想起自己兄长被湖州府从上到下一路陷害,直至如今深陷牢狱;想不信,脑中又出现那清贵温润的身影,一言一行中带出凛然的正气。那个不字怎么也不出口。

    少妇看他犹豫,又道:“阿义,你是怕他拿钱财做缓兵之计,又或是怕他进了湖州府跟那些贪官污吏沆瀣一气?”

    “他应该不会。”

    “为何不会?”少妇见许知义答不上来,继续道,“因为他若是知道咱们的计划,根本不必用什么缓兵之计,直接把你们砍了就是;若是他与那些贪官沆瀣一气,又怎会出阔绰地给你们几十两银子?要知道,打发个贫民叫花子,几个铜板就够了。”

    许知义涨红了脸,“咱们不是叫花子!”

    她笑着叹了口气,“我是,这样的人,咱们不应该怀疑。”

    许知义露出了然的神色,他点点头,“明天我陪您一起去!”

    “不用,有时候我一个弱女子反而易于行事。我带着他的荷包,需要时候拿出来,他自然知道咱们的关系。”

    -----

    魏县驿馆。天上一弯新月,客房中一灯如豆。

    梁毓披着那件貂裘伏案疾书,边放着一块锦帕,不时掩嘴轻咳。

    “呈上详情。曲解政令,贪墨徇私,低进高卖,此凡种种皆延害深广,若未能及时拨乱反正,则国策危矣!甚至恐生民乱。恳请圣上遣人彻查此事!伏启圣裁!”

    梁毓顿笔,眼前已一阵阵发花。他按着胸口咳了几声,畏寒地把披风裹紧,指抚过柔软的皮毛,让他出了一会儿神。半晌,他复又颤着提笔,在那密奏后面加了一句:“貂裘轻暖,臣叩谢圣恩。”

    他几乎能想象,赵承熹看到这几个字时的神情:眉梢飞起,嘴角噙笑,得意洋洋道:“那是自然!送给先生的怎能不是最好的?”想着不禁勾唇温柔地一笑。

    他把折子封好,让福全拿去给驿使八百里加急送回京里。做完这一切,才任由刻骨的疲惫如潮水般淹没自己,几乎是一头栽到床上,昏晕过去。

    ------

    京城,禁宫之中,那一弯新月在檐牙高啄间正准备沉沉坠下。

    赵承熹站在御书房的窗边,遥望着南边出神,早春料峭的风穿过他的发间,拂动衣袂。他想到的却是,不知那南方湿寒的风是否更加磨人,那貂裘应该已经送到那人上,总该能为他遮挡一二;不知他可有按时食寝,可受得住旅途劳苦,他的身子唉!

    正出神间,听石砚在门外禀道:“陛下,两位宰相和户部、吏部的大人已在殿外等候。”

    “宣!”赵承熹随口应着,回到案前坐下,看着那些臣子进来行礼。

    “漏夜宣各位爱卿入宫,乃是因为关于湖广灾区的集粮问题,几位似各有高见。”赵承熹把几本奏折依次摆开,“今早殿议,大殿之上纷纭嘈杂,朕想在这里,再听听各位的意见。”

    各大臣一看这架势,大有不清楚,今晚就别想回去睡觉的意思,相互看了一眼,只得都打点精神应对。

    左相李适之首先道:“今日殿上所提从徽、湘等地就近借粮之事,臣以为这两地年前已经各调十万石粮食往灾区,而此两省山多田少,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历来都只是勉强能自给自足。若是如今再强行征粮,恐生民怨。”

    户部尚书接道:“我与李相观点略同,一国之大,并非只靠就近省份,豫津之地本就是粮食产地,若是能从那里征借粮食,则此困解矣。”

    吏部员外郎陈慎反对:“豫、津之地还负担军中粮草的收购储备,而且到湖广路途遥远。绝非良选。”

    李适之沉吟道:“可实施均输之法。豫津之地折算粮草为银钱,再用这银钱就近购买粮食救赈。”

    赵承熹心中一凛,蓦地看向李适之。他模糊记得多年前先生与他们谈论变法构思时,曾提出过类似的主意。把一地盛产之物折算银钱,代替纳贡或缴税,目的是为了解决各地方物品不均和运输不便的问题。

    他狐疑地审视李适之,那老狐狸却微低着头,连眼神都不给他一个。赵承熹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30章已经审了一天了。。。我很无语。可爱们可以在pp上看吧。

    若是昨天早上看过的,也可再回看一下,加了几百字的片段,挺温暖的

    后面走剧情比较多,节奏也会加快,希望大家别嫌弃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