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坑杀

A+A-

    十年前,萧不夜边关一仗,大破敌军于乱石坡,耶鲁国二十万精锐灰飞烟灭,军队遭受重创,国朝反攻号角,就此拉开帷幕。

    关系国朝生死的一仗,无数人奋死拼搏,自是流了无数血汗。然萧不夜统军之才,亦是让无数人为之喟叹。其用兵如神,生死一仗,几乎没有任何意外,敌军便被他瓦解,成为了他诸多功绩中的浓重一笔。

    败寇、退敌、封王,景帝之下,当属萧不夜风头最盛,为无数人敬仰。甚至有传言,景帝驾崩之前,曾传位于萧不夜。事实如何,恐怕只有寥寥几人知其中缘由,大家族的事尚且理不清,更不要皇室纠纷了。

    萧不夜统军多年,拥兵三十余万,即使他回到封地,近年来深居浅出,不曾有什么大动静,那九五至尊之位,依旧是不争之争,威胁到了当今圣上,所以有今日河湾之战,并不为奇。

    萧不夜掌控边军,势力庞大,与之相比,魏王萧不器,则掌控朝堂,三省六部中、天子门生中,多是此人党羽。有人,当今圣上能坐上帝位,真是件怪事。

    毕竟两大之间难为,可是这‘’,现在已经占据了绝对的胜势。莫不是诸子百家的力量,当真恐怖如斯?

    事出反常即为妖,坊间传言纷纷,最终也只能得出一结论,萧王与魏王,两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罢了。

    在场诸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魏王倒戈会如此之快。上一刻三方还在商议和谈之事,下一刻,潘阳水军已经进发,势必要剿灭萧不夜。

    战事依旧在进行,青青原野,血杵漂流,王二众人神色各异。

    晋献公赠送白马美玉给虞国,借道后灭了时常犯境的虢国。虞国丧失盟友,晋献公得势之后,反过来又灭了虞国。假虢罚虞,唇亡齿寒之故,魏王就是个脑瘫,也该想到此种后果。

    可是,看着如狼似虎的‘水鬼’,四面八方涌来的鹰眼以及白马军,肆意屠杀萧王府的精锐,即便是纵观史书的王二,也有些看不懂了。

    火药之威,纵然厉害,掌控朝堂的魏王,又怎会缺失此种兵家利器。潘阳湖时有悍雷之声传出,便是‘水鬼’在演练海上战事。既然不是因为火药,那么又是因为什么,才使得魏王出此昏招?

    莫不是他善心大发,眼见天下祸乱将起,是以与当今圣上联,势必要除去萧不夜。

    魏王筹谋多年,最是有望问鼎九五至尊,这个答案,太过荒诞。

    能让一个世俗藩王权贵,弃皇位而不顾的东西,世间恐怕没有了吧!

    类似阿斗那种不愿再起兵戈的君王,除上古沿用禅让制的圣帝之外,世间再无此种心怀天下的帝君。

    莫非是为仙缘?

    王二目光闪烁,心中有了丝了然。世俗间的不朽功业,又如何比得上逍遥长生的诱惑。历朝历代帝君,求仙问道者不再少数。远不始皇帝派遣徐福去东海寻访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当是近代迁客骚人,也留有无数诗词歌赋。

    如“海客谈瀛洲,烟波缥缈信难求。”,“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佳句由心,求仙问道之人何其多,不若过江之鲫,亦若趋之若鹜。

    然天地仙缘,莫生于天地开灵之期,即便恰逢此时,寻常人想要窥得仙缘,也无异于痴人梦。就如姜子牙奉三清之命,持封神榜自昆仑山来到世间,山精水怪何其多,最终能成就仙人之躯的,不过三百余人。

    相比于亿万计的人族生灵来,实在是少之又少。有此可见,仙缘之事,实在让人感到绝望。

    道人不惜化身江湖术士,骗吃骗喝,拉扯江流七年,才借的一丝仙缘。而二十余年前,名震天下,与鬼谷子、南海神尼等人相提并论的符三槐,更是不惜奔波万里,劳心劳力之下,总算寻得腹中子,扶桑树槐于其父母,借的半缕仙缘。

    这些天地间一等一的贤人,即便是站在金銮殿上,君王也要亲自走下玉阶,以示礼遇。这番风雨中奔波,实属无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岂只是人发发牢骚那么简单。

    “诸位,先走一步了。”王二仙缘未曾落下,心中痒痒的,礼貌性的向着几人告别,转身离去。

    钝三刀与风无语虽为没有接到消息略感诧异,然君命加身,二人自当死命拼杀,助当今圣上平息祸端。二人飞驰疾跃,加入了围剿大军。

    一下子走了三人,‘张老汉’和渔夫彼此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人正要点什么,前方白马马蹄微扬,寻了一条径,远离了这方喧嚣。

    铁横索有意无意与两人拉近些距离,低声道:“我来时,恩公已经沉入青河,循着朱砂红线,此时想来已经到了重井之地。”

    渔夫点点头,“不急,生灵血祭绝非一朝之功,我等贸然行事,只会得不偿失。”

    周桥终究是个妇人,看着不远处血杵漂流,于心不忍。当了母亲的人心思总是有些捉摸不透,又或许是她母爱泛滥,看着那些厮杀不止的人,她心中微戚,双抚摸在微微凸起的腹上。

    她算是明白一些内情之人,魏王与当今圣上联,围剿萧不夜。除了有皇家仙缘做引之外,便是因为封灵祭运之地,违背天时,唯有用生灵血魂祭祀,才能再度开启。

    大军围杀萧不夜,除去帝国身上的一颗毒瘤。笼络魏王,重掌六部,可建俗事万世之功。两军交战,无数儿郎战死,既不用刻意屠杀生灵,又能开启封印之地,当是一石三鸟之计。

    之前听闻当今圣上隐有吞天之势,或觉有人胡八道,国朝之策,比景帝的‘虎狼之药’,犹有胜之。诸子百家之经义大兴天下,比之诸侯割据的局面,还要让人绝望。

    周天子八百余载,分治天下,一朝崩散,百家争鸣时期,战火在神州大地,燃烧了数百年,焦土成了阴谋家与野心家的沃土。

    而今圣上,借由诸子百家削藩斗权,星火之势还未起,又借其探仙缘,夺道缘,当真是好段。

    南宫氏既然能统领天下,不论天地是否开灵,这份大气运自是不必。如今裹挟天下人望之势,何人能挡?

    圣人之下皆是蝼蚁,这苍天,又要多一重。

    而那个魏王口中乳臭未干的娃子,不仅要谋求天地间最大的仙缘,亦不肯放弃俗世功业。

    神、仙二道,他竟然想齐头并进。

    “明夫人何故皱眉?”

    周桥张了张嘴,没有出话来。明渔舟劝道:“上位者所谋,非你我能阻。”

    “他们怎么能狠下心来,让数万人就此死去。”

    铁横索笑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天下不是天人的天下,天下人的命也不是天下人的。”

    眼见其火上浇油,明渔舟心中不悦,叹气道:“素问铁横索,也曾是天下间的名捕,捉拿奸佞从不落于人后。莫不成一朝坠魔,便也似漠视人命的屠夫?”

    铁横索也不解释,只是淡淡道:“我如今能若无其事的站在这里,如此苟活,难道还不能明问题吗?”

    他嘴角带着分笑意,自嘲道:“人,是会变的。”

    明渔舟点点头,一个人活成自己最厌恶的样子,世间之事,大抵也都如过眼烟云了。

    “听此间事了,要去大漠?”明渔舟出声问道,颇有示好之意。

    铁横索点点头,“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做个了断。”

    “此行路迢迢,风沙灼人”

    “烂命一条,没什么好注意的。”铁横索打断道,“明夫人,若是有人同你腹中孩儿争夺气运,你当如何?”

    “杀之。”周桥双眼微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千面人,可不是什么邻家弱女。

    “就是了,哪怕前方是百万之众,你也不会软,此时心中戚戚,实在不该。”

    铁横索笑笑,“你不必担心轮回报应之,天地间诸神退却,无人执掌阴阳,并不会降临至你腹中孩儿身上。”

    见两人不解的看着自己,铁横索解释道:“恩公曾,天地散灵与开灵之际,万物纲常未立,四时逆乱,妖魔四起,人间即炼狱,大恶大善犹为显著。非命之人自有立命之道,逢此乱世,比身处太平盛世要安全得多。”

    两人听得皱眉,只是这话是恩公所,他们又不得不信。

    “简单来,就是‘乱世’之际,天地间律法未立,如开国之朝,盐铁禁令皆空,没有违令之。他们之所以如此漠视人命,便是因为此缘故。”铁横索解释道,眼见战事微定,他迈步向前走去。

    虽围杀不是针对他而来,可是对方这样做,无异于是要他们陪葬。尤其是几人还知道一些内情,这种情况下,想要活命,恐怕不易。

    明渔舟出声提醒发愣的妻子,“走吧,该我们挣命了。”

    与那些在兵戈里厮杀的人,他们何尝不是在挣命。

    王二走进河湾,水草丰茂之地,巨舰横立。船舷一侧,黝黑的炮口旁边,云梯斜下,抵至河岸。奉命等候的侍卫,早早恭候在旁。

    王二微皱眉,想了想,不再纠结于隐藏身份之事。

    “带路。”

    侍卫得令,老老实实的走在前方。王二腕一翻,古剑纳影,消失不见。

    习武之人,讲究先拳后腿,脚并用可为擒拿,擒拿已成可练兵其,兵器是人腿的延伸,练到兵器如足,运转如意,就可以和内家吐息相结合达到至高境界。

    这只是一个大写意的范围,也是江湖中人熟知的习武路数。而一些千年华宗,虽大体方向不变,但在此路数中,亦是增添了本门绝艺。往往就是这些绝艺,将众多武夫隔绝在下等行列,终生奔波,无名无姓。

    鬼谷有一道,名为仓剑术,流传久远。因为可将随身佩剑藏行纳影,叫外人看不出半点破绽,是以又被人们成为藏剑术,与古神话中的芦中剑颇有相似之处。

    行至甲板,王二微愣,不想还有外人在场。神农瑾当先起身,居无常身为武林盟主,也不敢怠慢,自远处迎来。

    “姑娘运筹帷幄,一战定乾坤,神农氏再为天下祈安,当是天下百姓之幸。”王二当先开口道。

    神农瑾拱回礼,“神农瑾只是奉命行事,动动嘴皮子而已,比起那些拼命厮杀的将士来,实在不敢什么有功的话。”

    “姑娘过谦了。”

    王二目光转动,落在居无常身上,“这位前辈是?”

    不等神农瑾介绍,居无常笑道:“在下居无常,久闻鬼谷传人风采,今日得见。”他话语微顿,来人平平常常,市井痞气没有半点做作,实在与鬼谷传人四字有天差地别。

    只是这当薄的身体,确确实实撑起了这四字,他看不出出奇的地方,只能怪自己眼拙。

    王二指着自己鼻子,接话道:“如此叫花模样,盟主想笑便笑,不用忍着。”

    “先生行事不拘一格,居无常一介武夫,着于表象,让先生见笑了。”

    话间,三人落座,临江远望。若没有远处的厮杀声,如此临江赋风,当有佳作传世才对。

    “先生此行,可是事情有眉目了?”神农瑾斟了茶水问道。

    王二看着那一直盯着远方天际发愣的少年,目光闪动。听到问话,他微微点头,“误打误撞之下,算是摸到了一点门道。”

    此言一出,居无常和神农瑾二人目光猛地一凝,常年的养气功夫,没有半点卵用。也难怪二人这般紧张,实在是石盘之物,干系重大,不论他们为公为私,都无法忽视此物。

    “呵呵,只是有些门道,暂时还不确定。”王二开着玩笑,让二人稍松一口气,面露常色。

    见其目光转动,神农瑾和居无常这样人,如何不知。双方之间,只有合作之义,至于香火之情,在无数的岁月勘磨中,早已消失殆尽。

    一杯清茶入肚,微苦,天色渐暮,晚风拂面,压低了河上芦苇,扬起了耳髪青丝。

    着眼打量世界的少年,微微转头,目光终于落在眼前三人眼中

    那是一双不含世间半点杂尘的眼,如果世间的圣人的眼是历经沧桑、透过重重迷雾,前可观历史,后可知未来。那么这少年的眼,则是吸引着诸天万物,普度众生,所有的人,都可在他的眼中找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案。

    佛教中有一种神通名为天眼通,修炼之后有不可思议的效用,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凡夫之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

    天人之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

    罗汉慧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动。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

    菩萨法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令此人行此法,得此道,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故求佛眼。

    佛之佛眼,使人由原来的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变成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佛,这叫普度众生;佛光普照之下,所有的人,都会被其所折服,唤醒其内心的真、善、美。

    一眼万世,神农瑾被少年目光所照,顿了一下,似大彻大悟,她缓缓收回目光,看着眼前的一切,不再是那种淡淡的,毫无生气之感。

    王二微微挑眉,嘴角带着笑意,他摊摊,“你可知我的剑在何处?”

    少年目光,重瞳微转,对上了王二玩味的目光

    天生异象,重瞳玄翦,史书曾记有一人,名为西楚霸王。

    识人先识目,然王二眼中,只有市井之气,不遮不掩,想要从中看出点什么,无异于隔日观月。

    遥远的天边,还有未曾完全散去的乌云,在金色的阳光下翻涌奔腾。映着此景的那双眸子微转,牵动着两人的心。少年能否得到此人的认可,彼此之间的合作,才有可能继续下去。

    甲板在一瞬间变得落针可闻,王二也跟着揪心起来,未见和氏璧,他真的要断腿了。

    只是一瞬,却如几个世纪般漫长,少年清澈的声音响起,“知道。”

    王二坐直身子,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这样回答。师父,仓剑术化有形为无形,乃是世间为数不多,脱胎于仙术的武学,能悟彻之人,无一不是天上星宿,龙息加身。

    “在哪?”

    “在河底。”少年着,腕一翻,好似凭空从身上取出一柄古剑,正是先前王二藏起来那柄,看得人目瞪口呆。

    这还不算,他接下来的举动更让人错愕,只见其随一扔,斑驳古剑,已然在翻飞中跌落青河。

    “靠,败家子,那都是咱们鬼谷门派的钱啊,你子扔就扔,我特么呜呜,老子老婆本,子,你给老子等着。”骂骂咧咧的王二,飞身向船舷扑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