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卖
这其实是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大皇子梁王谋反杀了太子,逼迫老皇帝写退位诏书。没想到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二皇子荣王先是掏了梁王老窝梁王府杀了梁王妃和梁王子嗣,然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杀进皇宫砍了梁王。
老皇帝本就身体不好,这一折腾直接上了西天,临终前指着荣王“你......”了半天,随身的大太监直接道:“皇帝遗命,荣王继位。”
实际上也没有别人可说,因为老皇帝四十年三十年如一日的宠爱珍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也不过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公主,这一下子就死了两个儿子,就剩下这么一个独苗了,不得不说荣王心机过人。
成王败寇,所以天亮后,新皇还没有登基,第一份圣旨就已经到了理国公府。
阮家嫡支十五岁以上的儿郎全部砍头示众,十五岁以下的男儿则流放西北;女眷除签了和离书的前理国公夫人秦氏外,皆充作官奴,而秦氏用自己大笔的嫁妆换回了自己亲生女儿的自由身。
理国公府老夫人愧对先祖自缢而亡,一时间整个府邸哭声震天。
所有女眷在禁卫军的监视下摘了簪环荷包,只余一身衣裳被关进了女牢,等待她们的只有发卖一条路,作为官奴除非有重大功劳,否则根本不可能脱去奴籍。
每一个官奴在官府都有备案,一旦成为官奴,就代表着世代都是奴籍,不能赎买,连家生子都比不得。
一开始众人还会哭哭啼啼的,但关了两天,一天每人只给一碗水一个黑面窝头,哪还有力气哭闹。
阮苏苏偷偷装起来的点心给了二嫂子家刚刚两岁的小侄女,她不是圣母,但是也没法看着那么小的孩子饿死。
女牢中是暗无天日的,方便只有一个马桶,地上只有一些潮湿的茅草,每天喝的水都不够,更别说洗脸漱口了。
阮苏苏一直躲在角落里看着女主,见她从绝望失落再到平静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敢向牢头要火石,将茅草点燃烤干其他的茅草。
之后饿的没力气的苏苏只能靠在墙角,偷偷拿出一条肉干慢慢嚼着。
五天后,饿的走不动路的女眷们被从女牢里拉了出来,面对的是几个牙婆,其中有两三个是常在国公府走动的。
以前是夫人们挑三拣四的选着牙婆们带去的丫头婆子,如今是牙婆们对她们挑三拣四,真是风水轮流转。
丫鬟们并不与主子们关在一起,想必早就发买了。
国公府的下人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是发卖的女眷在京城却没有什么行情。各家的夫人们大多相识,买进来没得尴尬。
牙婆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官办的牙婆比私办的牙婆地位高,往来官宦大户人家的牙婆又比去商户地主人家的牙婆地位高,最下等的就是那些和妓院来往的牙婆。
身材魁梧的女牢头嬉笑道:“你们也算幸运了,秦夫人发话,你们为奴为婢是父辈造的孽,她管不了,但七姑娘决不允许有卖进脏地方的姐妹。”
听到这话,众女眷是失声痛哭。虽说是为了七姑娘,但也知道秦夫人说这话是顶着多大压力的,毕竟新帝恨理国公府恨得牙根疼,没全杀了都难消他心头之恨!
先挑人的是一个衣着讲究三十几岁的牙婆,阮苏苏不动声色的往后缩了缩。
她知道女主是第一批被挑走的,果然十岁往上的姑娘都被她挑走了,似乎还想再看看,一位四十岁左右看着十分和善的牙婆笑道:“妹妹倒是利落,看来是连汤都不叫我们了?”
这牙婆苏苏有印象,是常去国公府的赵妈妈。
第一个牙婆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面上却道:“姐姐快别这么说,跟着妹妹我,这些小娘子才不吃亏。”不过到底罢手。
赵妈妈知道这位有些背景,见她罢手,倒也没再说什么,只挑了三个人,就是下剩的七八岁大的姑娘——十一娘、十二娘和苏苏,之后众女眷不及告别就随不同的牙婆走了,这一别不知道何时再相见。
阮苏苏三人跟着赵妈妈上了一辆马车,车厢中还有三四个七八岁大的姑娘,看着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
原主不怎么出门,自是不认得,但十一娘、十二娘是三房四房的嫡女,认得些人,一时之间又哭了一场。
赵妈妈并不管她们,只冷眼看着。阮苏苏缩在一旁,也感受到找妈妈扫过来的视线。
马车慢悠悠的大约走了有半个时辰才到了地方,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众女下了马车,进了院子,还有五六个一般大小的女孩子,是另一个妇人才买来的。
站在院子里,赵妈妈冷声道:“你们都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最知道规矩二字,也不用我费心调教什么了,明个我们就往南边去,路上谁要是给我出什么幺蛾子,可是打死不论的。”
赵妈妈看着颤颤巍巍的小姑娘们,一时又缓和了语气:“妈妈我也不是那黑心的,总不会害你们,那些脏地方是不去的,只到那富贵人家,凭你们的样貌规矩总是有条路可走的。”
说完又让旁边的夫人带小姑娘们进屋,热水洗澡是不用想的,每人一盆温水可以擦擦,身上的衣服都要脱下来换上统一样式的粗布衣裳,好在中衣还穿自己的。
晚饭是一碗糙米粥,一个白面馒头,吃完饭天就黑了,十几个小姑娘挤在一张大通铺上,每人只有一床薄被子。好在炕上烧了火,有些温度。
阮苏苏以为自己是睡不着的,但没过了两分钟就进入了梦乡,梦中她还是那个每月挣两千块钱租房住的屌丝,虽累却自有。
一场皇位之争,抄家夺爵的不仅仅是京城的贵族高官,地方上也不知牵连了多少人。
拉着小姑娘们的马车从一辆变成两辆又有三辆四辆,不下三四十人。
除了赶车的车把式,每辆车都配备一个婆子两个壮汉,每个小姑娘一天是两碗水两个巴掌大的玉米面和白面两掺的窝头,虽然不好吃,但是比在女牢里吃的硬硬的黑面窝头还要强些。
除了定时的放风解手外,是不允许下车的,不是没有人想逃跑,可惜没跑几步就被捉了回来。
赵妈妈不打人也不骂,只是饿着,而且所有人的食物减半,苏苏缩在角落里,摸着自己身上的银票和珠宝,有吃的就吃,一声不吭。
阮苏苏与十一娘、十二娘并不在一个车上,她这个车上都是后买来的,听话音也不全是官家女眷,好几个都是京郊的农女,不过一水长得都不错,其中两个大些,有十岁上下,一个是家中弟妹太多养不起,一个是被后妈卖的,见苏苏长得好,娇娇弱弱的,倒是能和苏苏说上几句。
在官道上走了几天,又上了船,阮苏苏才知道她这是从京城来到了天津卫,估计要走京杭大运河,而在天津,几个苏苏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其中就有阮家十一娘和十二娘,她们应该是被买走了。
之后商船是到港即停,一些小姑娘被拉下去,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回来,路上赵妈妈还会在买些丫头,也有些粗使仆妇和一些会手艺的妇人。
苏苏暗中打量着,看来这个赵妈妈的牙行应该不小,至少普通人可包一起一整条商船。
不知道是不是阮苏苏的错觉,赵妈妈每次拉人下船也对着她挑拣一番,但是从没让苏苏下过船,倒更像是看她的身体好不好。
船行到一半,京城买来的犯官女眷除了苏苏之外就一个都不剩了。
在水上差不多走了一个月,终于到达了此番的目的地——扬州。
阮苏苏身边还算熟悉的人就只剩下两个,就是那两个京郊的农女,现在苏苏已经知道了她们的名字,一个叫大丫,一个叫桃花,都非常的接地气。
而苏苏自己对身世是一个字都没提,只告诉她们自己的小名苏苏,一提身世就一脸伤心难过的样子,两个丫头只道:“再没见过比苏苏更好看的人了,连让她伤心都是罪过似的。”
身世问题自然揭过,而苏苏也学着她们的习惯,让一口标准的京腔添了些乡土气息。
一行十几个小丫头,七八个妇人被两辆马车从扬州港拉倒扬州城的一座小宅子里,早有仆妇准备好热水,衣裳,这回是从里到外全套的的。
虽说身上的小肚兜穿了快一个半月了,早就脏的不行,但是苏苏还是将它和腰带一起偷偷的绑在身上,现在已经进了十一月,衣裳厚实倒也不显眼。
提供的衣服都是耐脏的粗布做的棉袄棉裤,外边有个罩衫,虽不过是五六成新,好在干净。
将头发擦干,小姑娘们互相帮着扎了两个丫髻,就被人带到院中,赵妈妈又一次训话:“明个扬州府宋家挑丫鬟,宋家不仅家里的银子多的堆成山,主子待下人也最是宽厚,这些日子教你们的规矩都给我记好了,挑不挑得上全看你们的造化了。”
苏苏想起在船上学的规矩,其实倒也简单,总结成七个字“少说多做别瞎看”。
一般大户人家很少买外面的人,有的是家生子,但是家生子有放出去的,或者偷奸耍滑全家发卖的,那自然是要补充新血的。
赵妈妈训完话就让仆妇带小姑娘们进了屋子,依旧是大通铺,木头板上有一床一床的被子,然后每个小姑娘都被单独带去见赵妈妈,回来的说赵妈妈只是告诫了一番,明天去宋府不许给她丢脸云云。
最后轮到了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