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木炭

A+A-

    夏书瑶见李平有些不好意思,笑着道:&p;p;p;ldq;李叔,收着吧,您帮着来回跑,还没好好尝过这圆薯的味道呢吧。&p;p;p;rdq;

    其实上次她就想送一些圆薯给李平了,但是被萧睿宸给阻止了,让她等玉米的事情完了,一起送,当时她还有些不明白萧睿宸的意思,如今见李平这样,她有些明白了萧睿宸的意图。

    就是想让李平不好意思,记住她这个人情。这样以后打交道的时候,李平肯定会帮着她话的。

    过了八月,就到了秋收的时节,薛家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碌了起来,虽然忙碌,但是心里却是高兴的,从年后就开始,忙活了一年,就为了这几天,都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交了朝廷的税赋,最好是能剩下过冬的口粮。

    大家都忙着秋收的时候,夏书瑶则是在忙着晾晒一些干菜,准备冬天吃,不然只有白菘、萝卜和圆薯,未免也太单调一些了。

    夏书瑶家虽然没有田地,但是这税赋却也是要交的,并且还是按着人口数交,不过不一定是给粮食,也可以用银两抵。但是夏书瑶不想用银子抵税赋,她就去薛坎家,问了一下薛坎家的收成,想买一些。

    薛坎家的收成还不错,但是交了自家的税赋后,剩下的也就不多了,所以只匀给了夏书瑶一点儿,不过夏书瑶倒是不担心,她这样多走几家,总是能凑够要上交的粮食的。

    上交了税赋后,夏书瑶去镇上买了两石粮食,两袋白面,又一并买了棉花和布匹等用品。

    如今薛家沟的年轻媳妇儿和姑娘都很感谢夏沈氏,她带着她们绣帕子、做荷包,一年下来也挣了将近二两银子呢。

    而且秋收过后,薛刚先是着急村民开会,将明年要种植圆薯的事情了下,将夏书瑶给他的圆薯种子,挨家发了下去,嘱咐道:&p;p;p;ldq;谁也不许贪嘴给吃了,这可是明年要种的。&p;p;p;rdq;

    刚才听了里正了这圆薯一斤能卖二三十文钱,家里的长辈们都很看重这圆薯,一个个都护的紧,就怕家里不懂事的孩子给霍霍了。

    忙完秋收后,就到了闲下来的时候,夏书瑶除了上山猎些野鸡野兔,也不再往深山里跑了,如今家里不缺银子,夏沈氏绣了的双面绣屏风,被镇上的大户人家买走了,给了二百两银子呢,如今家里也有五百两银子的家底。

    夏书瑶只是想到去年冬天,除了用柴禾拼命的烧炕取暖,也没有别的好方法,但是只要离开了炕,屋子还是冷冰冰的,话都有哈气,虽然镇上有卖炭的,但是这炭却是比米还贵的东西,就连镇上的大户人家也不敢随便的烧。

    萧睿宸和夏思铭这两日也在家,学院里大都是农家子弟,到了秋收的时候,都会多放两天假,不过现在已经是十月底了,他俩之所以在家,是因为学院里的先生去县城参加诗会了,学院里的学生就都放假三天。

    每年十月底,县里都会举办诗会,邀请各学院的先生,还有一些秀才、举人,夏元正也接到邀请了,这是崔景焕让萧睿宸带回来的请帖。

    崔景焕在跟萧睿宸聊天的时候,无意中得知夏元正是个秀才,之前崔景焕一直以为家中没有大人呢。

    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而且还取得了功名,崔景焕自然是要见一见夏元正的,虽萧睿宸不是他教出来的,但是夏思铭的功课,崔景焕也是有些了解的,基础打得牢靠,这都是夏元正这个当爹的功劳。

    夏思铭和萧睿宸二人虽然休沐在家,但是依旧每天都会自觉的读书写字,这会儿两人在屋中读书,夏书瑶见夏思宇满头大汉的跑进来,立马嘘了一声,声道:&p;p;p;ldq;又去哪里玩去了,阿爹这两日不在,你都要玩疯了。&p;p;p;rdq;

    语气虽然严厉,但是掩饰却是宠溺的,一边着,还一边拿着帕子给他擦汗。

    夏思宇才十一岁,虽然经历过逃难,但是本性还是个孩子,现在生活安逸了,他早就忘了那些苦痛的日子了,之前夏元正在家的时候,每日里都要让他读书,温书,夏思宇觉得日子枯燥,他想向村里的孩子们一样,每天都出去玩。

    可是夏元正却盯他盯得紧,因为夏元正知道,夏思铭在读书上的天赋一般,估计今后的成就也就跟他一样,是个秀才,但是儿子却很有读书的天分,只要好好的教导,没准能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为夏家光宗耀祖。

    所以夏元正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夏思宇的身上,但是夏思宇毕竟心性还不成熟,玩心很大,这两日夏元正不在家中,他每天吃过早饭就跑到村中去找伙伴一起玩。

    夏思宇对着夏书瑶笑了笑,将背在身后,道:&p;p;p;ldq;阿姐,趁着阿爹不再,你就别唠叨我了,阿爹回来后,我就没有好日子过了。&p;p;p;rdq;

    夏书瑶自然是注意到了夏思宇的动作,将他的拉了过来,问道:&p;p;p;ldq;你这是干嘛去了,怎么这么黑?&p;p;p;rdq;

    夏思宇咧嘴笑了笑,见被长姐发现了,索性也就不隐瞒了,笑嘻嘻的道:&p;p;p;ldq;长姐,薛家亮他在他姥姥家见到别人烧炭了,所以他也想试试,这个能挣钱呢。&p;p;p;rdq;

    夏书瑶打了一盆水,将夏思宇的水按在中道:&p;p;p;ldq;好好洗洗。&p;p;p;rdq;然后给他拿了皂荚过来。

    夏思宇双一搓,一盆水就变成了黑色的,见长姐没有生气,立马问道:&p;p;p;ldq;阿姐我明日能跟着薛家亮去山上砍柴吗,他烧炭得用粗些的木柴。&p;p;p;rdq;

    思宇口中的薛家亮,跟思铭一样大,十三岁的年纪,已经是种田的一把好了,别看年纪,但是辈分大,他给里正薛刚叫堂哥,薛家亮的父亲薛柱是薛刚的叔叔,不过不是亲的,但是整个薛家沟,只要姓薛,必定有血缘关系,只是远近而已。

    夏书瑶听薛家亮要烧炭,自然也是好奇的,她倒是没想着要烧炭挣钱,只是想能烧些炭,自家来用,这样冬天屋中有了炭火,阿奶做活也不怕冻了,平日还能在碳炉子上热水热饭,方便不少呢。

    见夏思宇洗干净了,将帕子递给他,然后道:&p;p;p;ldq;明日我跟你一起去。&p;p;p;rdq;她想看看,薛家亮到底能不能折腾出木炭来。

    夏思宇原本还以为长姐要拒绝他呢,没想到是要一起去,笑眯眯的道:&p;p;p;ldq;好啊。&p;p;p;rdq;

    第二日,吃过早饭,夏思宇就看向夏书瑶,想着长姐是不是忘了昨天过的话了,明日阿爹就会回来了,今日是最后一天,他能自由自在的日子了。

    夏书瑶自然看出夏思宇有些着急的样子,对他点了一下头,表示她没忘记,一会儿收拾完就跟着他一起去。

    夏思宇笑着坐在灶房门口等着长姐收拾,还不时的问道:&p;p;p;ldq;长姐,真的不用我帮忙吗?&p;p;p;rdq;刚才他想帮忙就被长姐拒绝了,明明两个人做会更快一些,但是长姐就是不同意。

    夏书瑶其实还是吸收了不少夏元正的思想,比如男子远庖丁,这灶房就是女子该来的地方,不过萧睿宸每次帮她的时候,她怎么拒绝都没用。

    姐弟两人背着背篓,背篓里有柴刀,一起去往薛家亮跟他约好的地方。

    夏书瑶远远的就看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其中指挥的那个穿着短打的,个子高挑的人正是薛家亮,他们正在垒土窑,夏书瑶看了一会儿就有些明白了,这土窑跟她烧砖的那个差不多,便笑着道:&p;p;p;ldq;这真的能烧出木炭来?&p;p;p;rdq;

    薛家亮其实早就见到夏书瑶过来了,他只是假装没有看见,一直忙忙碌碌的,没想到夏书瑶会主动开口问话。薛家亮在第一次见到夏书瑶打扮成姑娘的样子的时候,就有些心动,所以家里人想要给他亲的时候,他就是不同意,虽然他只有十三岁,但是乡下人都是这样的,十三四岁定亲,等过了两年,就结婚。

    薛家亮不敢抬头,有些害羞,低声回道:&p;p;p;ldq;应该能,我仔细看过的,别人就是这么做的。&p;p;p;rdq;

    &p;p;p;ldq;哦,那现在需要什么,碗口粗的木柴吗?&p;p;p;rdq;

    薛家亮点点头道:&p;p;p;ldq;对,一会儿我们就去山上砍柴,明日就能烧木炭了。&p;p;p;rdq;

    其实薛家亮也是偶然发现这烧炭的法子的,乡下长大的孩子,哪里见过木炭,家里取暖都是烧柴禾或者是秸秆的,他那日是去姥娘家送几个圆薯,里正给他家发了二十个圆薯,阿娘就匀出五个,让他给姥娘送去,路过云山的时候,他见有浓烟,便好奇的过去看了一眼。

    正好遇到两个壮汉在烧炭,一开始他不知道这叫烧炭,还是好奇问过之后,才知道的,他是听过木炭的,那是镇上有钱人家才能用的东西,他当时就心思活络了,将两人烧炭的步骤都记了下来,在他看来,那两个汉子也不是烧炭自己用的,应该是做木炭生意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