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三个月

A+A-

    “不瞒祖母,老神医了,孙儿这一年来汤药不断,中途又中过毒,如今虽然康复,但体内药力未清,此时恐怕不便顾忌子嗣之事。”

    见孙儿脸色黑沉,再听得这话,老夫人便有些提心吊胆。

    “这,难道是”

    她不好意思问下去,犹豫再三,才拐弯抹角地问:“咳,那老神医可了,要过多久才行?”

    “至少三个月。”宋珩沉声回答。

    老夫人再三打量他神色,觉得孙儿并没骗自己,登时松了口大气。

    “既是这样,祖母也不催你们,顺其自然便是。”

    宋珩微微颔首,又皱着眉:“祖母那些亲戚提的事,您可千万不能应承。”

    老夫人忙拍胸脯打包票。

    宋珩离开后,老夫人才抚着胸口跟桂嬷嬷嘀咕:“吓死我了!刚才我还以为,药力未清会导致那方面不行,好在”

    荣安堂外,耳聪目明的某人身子僵了僵,轮椅飞快离开,并不想继续听下去。

    这事不好瞒着祖母,但,没必要跟程初芍。

    宋珩若无其事回来,只提了提陈侍郎,让程初芍放宽心,不必跟陈氏锱铢必较。

    程初芍自然没有意见,只是隐约觉得,宋珩神色有些郁郁,跟前几日发现自己恢复后的兴奋截然不同。

    “可是出什么事了?怎么好像闷闷不乐的?”她有意体贴关怀。

    宋珩却是有口难言,只能胡乱扯了些朝堂之事来搪塞她。

    年前,各地藩王宗室陆续离京,楚王也在其中,离京时间不早不晚,在藩王里并不显眼,且离京前也没继续闹出什么幺蛾子。

    今冬雪下得大,不只北方十省受灾,就连江南一带也出现了往年罕见的暴雪,受灾百姓数以万计。四皇子领了钦差的差事南下,不过,他出入朝堂,身上多的只是风流名声,皇帝也不敢让他打头,只让他做个副职,跟着户部左侍郎去长长见识。

    大多数人都对这位平时不声不响的四皇子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近日传来的邸报却让众人刮目相看。

    原来,户部银子吃紧,拨下去的赈灾钱粮相比灾区只是杯水车薪,派往江南的钦差一行刚到就开始头疼如何把一文钱掰成十文钱花。

    江南大员绞尽脑汁劝当地大户捐钱捐粮,响应者寥寥,不料,四皇子一到江南,只办了一次诗文会,就把半数大户忽悠得慷慨解囊,捐出至少数十万来以解江南燃眉之急。

    宋珩要转移她注意力,就故意卖关子:“你可知道,四皇子的书画会是怎么个开法?”

    程初芍果然中计,哪里还记得他先前那点郁郁之色,火速开动脑筋。

    “他韬光养晦多年,这会儿恐怕还不会急着结交富绅大户,许诺他们什么。那些人也都不是傻子,听他几句忠君报国的话就乖乖双奉上银子。我猜,他是抓住了他们什么把柄,逼他们花钱消灾?”

    “是也不是。”

    她微微挑眉,仔细思索一番,眼睛亮起。

    “他是不是在诗文会上搞事了?书画会,总不至于搞了个比赛,头名奖励就是几十万两银子吧?”

    见她彻底被这事勾住了,宋珩暗暗松口气,才解了她的疑惑。

    原来,这诗文会上除了比试切磋,四皇子还兼职奸商,当场搞了个拍卖会。

    他素来有些才名,又是皇子之尊,虽然不大受重用,但里总不至于缺钱花,名家字画倒也收藏了些许。

    他以国库空虚、赈灾钱粮不足的理由,带头拿出自己珍藏的字画来拍卖,是要换些银子赈灾。

    当时正好是上半场的比试结束,书画这两项都已评出前三名,来赴宴的不是当地官员、富绅便是知名才子,而这前三除了给四皇子留的荣誉桂冠之外,便都是本地才子。其中一位才子便表示,自己虽才疏学浅,也要效仿四皇子义举,拍卖今日获奖作品。

    紧接着,又有随行官员当场自掏腰包竞价,就连几个本地官都苦着脸掏了钱,其他富绅自然不能落后。

    “你的把柄,自然是有的,不然他区区几幅字画也不可能拍出几十万两的价格。就他带去的那副春日宴游图真迹,真在京城拍卖,至多不过一二万两罢了。这几十万两可都是那些富绅的买命钱。”

    宋珩顿了顿,忽然轻飘飘来一句:“不过,邸报上功劳多半都归了那位左侍郎,那些有问题的账目都是他查到的。据,咱们这位四皇子本是一心为公,只打算弄个几万两赈灾就算了,听到最终卖价时还大惊失色,连连跟那位富绅道不是”

    程初芍察觉,他语气变得有些嘲讽。

    她抿嘴一笑,“那位左侍郎莫非也是他的人?”

    “不好,暂时没有证据。也不排除是他想要继续韬光隐晦,不愿马上大出风头。”

    程初芍觉得后一种可能性大些。

    虽然不喜这位心深沉的蜘蛛殿下,但她还是有点佩服此人的。

    书画会的点子倒是挺冠冕堂皇的,既符合他的风流才子人设,又能光明正大把这一笔功劳归在自己头上。

    相比之下,如果没有书画会做幌子,只是拿捏着账目去逼大户们掏钱赈灾,这段就有点太简单粗暴了,面上过不去,丢人得很,传回京中也会让皇帝不悦。

    “罢了,不这些,我困了,你也早些歇息吧。”她打了个呵欠,率先跳上床榻。

    宋珩眸光沉沉,却不跟过去,只让她先睡。

    程初芍也没多想,自顾自进入梦乡,殊不知身侧之人磨牙许久,才慢吞吞挪上来,半点不敢挨着她,就这么满腹心事地睡下。

    初五一早,两人去荣安堂请安,顺便拜别老夫人诸人,前往京郊别庄。

    这对夫妻虽然是长房嫡脉,但向来不爱揽事,有些游离于国公府之外,其他人大多习惯了这种做派,更何况是老夫人点了头的,就更没话可了。

    唯一有意见的却是仗着肚子里揣了娃的陈氏。

    她也跟着过来请安,笑眯眯地刺了程初芍两句,明面上是羡慕后者有福气、大年节还能出去多清闲,实际上无非是戳长房最大那两桩痛脚罢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