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故人归不归

A+A-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宋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念君姑娘,今日又来出摊啊,怎么不见你家的姑娘呢?”一直在念君隔壁摊位的王婆婆今日又多嘴问了两句,只因她家的姑娘着实是讨人喜欢得紧,不禁模样长得水灵可爱,嘴巴甜也勤快,惹得附近的人都尤为喜欢,适逢她出生不久后就被附近的人抱了个遍。

    也时常会有哪家得了新鲜的吃食也会同他匀一些,惹得自家的孩子都缄口不言内心却早已有些忿忿不平。

    平白无故的被别家孩子抢了风头和宠爱,内心自然也是已经在心中了千万遍的不是,孩子家本来就很简单,讨厌便是讨厌,喜欢便是喜欢连多一份少一分的感觉都不愿意假装掩饰。

    哪里像成年人的世界,污浊不堪,伪装自私,冷漠无情。

    故而姑娘有些被周遭的孩子冷落的意味。

    可她到底懂事,不曾讲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烦念君。

    以往每一次姑娘都会不依不饶的缠着一个念君带她一起出摊,今日却意欲呆在家中未曾同她一起实是令人觉得奇怪。

    “如何,今日忙不忙?”她们方才开始闲话家常半晌,冷不防被人如此一问,念君才将将会转身道:“不会,还不错。”

    听了她的回答,阳朔才稍稍放下心来。

    一旁的王婆子不禁啧啧赞叹:“这伙真是个勤快的,这么几年来姑娘你摆摊他便来瞧一瞧你,到了收摊时候便来接你,要我看啊不如姑娘你嫁给他便是,以身相许倒也不负了他的一番真情。”

    念君顿了一顿,思绪开始游弋飘回到很久之前,虽至多不过三年五载,可她觉得自从煜月走后每一日都犹如一年一般。

    本来定好的以五年为期,可这五年里他竟真的再也没有回来过,毫无音信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

    于是那些耐心和善良一日日在等待中消磨殆尽。

    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所谓的希望。

    故而,许是为了同他置气亦或是想摒弃过去了所有重新开始,便摒弃了过去的名字为自己换名为念君。

    他如此狠心不再与她相见,那么她便隐姓埋名让他在难寻见自己如此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成全了他。

    从此山长水阔山高路远山水迢迢,只要你想那么我也愿意成全。

    他走后她在屋中将所有的相思和感情,悉数熬尽。

    守着一个看不见归期的承诺傻傻的等他回来原来竞真是她太过天真。

    因着她曾经大量服用过避子药,还曾经被煜月强行灌下堕胎药,便也从未想过他会在煜月离开一月有余突然有喜。

    于是这么多年来她便独自一人抚养孩子。

    他甚至还想像着煜月见到孩子高兴的样子可是他却没有遵守承诺按时回来,幸而有怜生一直陪着她。

    她多想告诉煜月怜生是一个多么听话讨人喜欢的孩子,甚至在刚出生的时候也不哭也不闹十分乖巧。

    可是身为怜生的爹他却没有机会能看到这一切了。

    几乎是眨眼之间,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因着有了怜生,所以她才开始出摊维持两人的生计。

    直到后来偶然遇到阳朔,这才知道原来阳朔背叛的事情,已经败露了。

    不知道是从哪里走漏了风声,煜阳开始对他变的有了疑心疑神疑鬼。

    有一次竟然故意设计陷害他,亏得阳朔及时反应过来识破了阴谋,再回煜阳府上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便索性离开了皇城,来寻暮生。

    恰巧他此前也有意这般做,如今得机会便出发了。

    彼时暮生还未更名,于是阳朔一路探也寻到了暮生。

    她对过去缄默不言,阳朔知道她一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故而不愿再揭开她的伤疤伤害她也就没有多问。

    一直默默地照顾着暮生母女,甚至一些不知情的人以为她们竟然是夫妻,暮生只是笑笑,阳朔也没有多言。

    ……

    十年的时间长不长短不短。

    幸好怜生也像个普通的孩子那样平安快乐的长大了。

    尽管怜生一直都有些体弱多病,可是无论如何阳朔都一直陪伴在她们母女身边照顾她们。

    后来怜生竟然总是追着阳朔叫爹爹,暮生拦不住便索性随着她去了。

    阳朔知道即便他做的再多也比不上煜月在她心里的地位,她对他始终只是抱着一种感激之情,可是他从一开始如此便没有想过希望她如何报答自己。

    暮生:“阳朔,你照顾我们母女这么多年,念君无以为报,不如像王婆的那般我们一同给怜生一个完整的家吧?”

    可是阳朔只是道:“暮生,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更名为念君吗?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始终都没有放下他,你的心里一直都有他的存在,尽管他可能负了你可你没办法服自己的心。”

    “所以,不要为了觉得亏欠我,牺牲自己的一生,不要觉得对不住我,就把我当做你的兄长好了,兄长本来就是应当好生照顾妹妹的,不是吗?”

    念君只好这般,只是心中难免的有了更多的亏欠,她让怜生认阳朔做义父,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唤他一声爹。

    “娘亲,娘亲。”怜生急忙跑着回来,累的气喘吁吁。

    念君为她倒了一杯水递给她为她拍着背顺气:“怎么了,这般慌张的跑回来?”

    怜生瘪了瘪嘴有些委屈和害怕:“娘亲,我总是觉得近日有人跟着我,可我一转身他却又不见了。”

    念君敛了神色,怎么会如此,难不成是他回来了?若真是他他何必如此躲着?

    “怜生不要忧心,有娘亲在,日后你出去记得心谨慎一些,万万不可一个人了知道吗?”

    怜生点了点头。

    阳朔也给念君她们带来了一些物什,吃的用的什么的。

    “怎么了?怜生看起来如此不悦?”阳朔蹲下身捏了捏她的鼻子。

    “爹爹……”怜生叫的声音又软又糯,甚是惹人疼爱。

    阳朔便将她抱着坐在了自己的腿上:“好了,许是娘亲又凶你了?”

    怜生吸了吸鼻子摇了摇头:“没有。”

    “好了,不委屈了,看,这是什么?”随后阳朔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了一样东西。

    怜生一对眸子变得亮晶晶的急忙欢欢喜喜的接过道一声:“糖葫芦!谢谢爹爹,还是爹爹最疼我了。”

    随即拿着糖葫芦咬了一大口。

    而现在的煜月之于念君恐怕便是教会我不可能戏荒商诞,久了却便开始喜欢了。

    有念想,所以记得君。

    只是空有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开篇优美诗词注解:译文

    陌上芳草萋萋,草香微微,沁人心脾,远方归来的游子,似乎闻到了那熟悉的气息;想到还要别离,这连绵无际的碧草,又将离愁紧紧锁起。相逢正缱绻,又要思念远离,闺中人暗暗垂泪,幽咽抽泣,如碧草之神洒下晶莹的露珠,含泪目送远去的车轮,长长的征途上,青草相伴随行,令游子触目伤心;山水重重,踯躅的身影恰如天边的一片孤云。登楼远眺终日,但愿看到游子影,望穿双眼只见绿草如茵。

    愁别离,默然伤神长叹息!忆昔日同游池塘畔,看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竟使碧草生妒意。那时候,携着她白皙的纤手,在花繁柳絮飞的季节,漫步于如茵绿草间,真是花草馨香两情相依依。年年春风吹,芳草年年生新绿;相逢无期,空叹年华渐老,愧对芳意。待等春回大地,绿满田野时,还须放怀宴游,醉眼芳草地,且莫辜负了这美好的青春,又何必触景伤情空悲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