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像间(4)

A+A-

    康熙见十二名太监中死剩四人,道:“你们都亲眼瞧见了,鳌拜这厮犯上作乱,竟想杀我。”四个监惊魂未定,脸如土色,有一人连称:“是,是!鳌拜犯上作乱!”其馀三人却一句话也不出来。康熙道:“你们出去宣我旨意,快召康亲王杰书和索额图二人进来。刚才的事,一句话也不许提起,若有泄漏风声,心你们的脑袋。”四名监答应了出去。

    鳌拜兀自大叫:“冤枉,冤枉!皇上亲杀我顾命大臣,先帝得知,必不饶你!”康熙脸色沉了下来,道:“想个法儿,叫他不能胡!”

    韦宝应道:“是!”走过去伸出左,揑住了鳌拜的鼻子。鳌拜张口透气,韦宝右拔下他臂上匕首,往他口中乱刺数下,在地下抓起两把香灰,硬塞在他嘴里。鳌拜喉头嗬嗬几声,几乎呼吸停闭,那里还得出话来?韦宝又拔下他背上匕首,将一双匕首并排插在书桌上,自己守在鳌拜身旁,倘若见他稍有异动,立即便拔匕首戳他几刀。

    康熙见大事已定,心下什喜,见到鳌拜雄壮的身躯和满脸血污的狰狞神情,不禁暗自惊惧,又觉适才之举实在太过鲁莽,只道自己和桂子学了这许久武艺,两人合力,再加上十二名练过摔跤的太监,定可收拾得了鳌拜,那知遇上真正的勇士,几个孩毫无用处,而自己和桂子的武艺只怕也不怎么高明,若非桂子使计,此刻自己已让鳌拜杀了。这厮一不做、二不休,多半还会去加害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朝中大臣和宫中侍卫都是他的亲信,这厮倘另立幼君,没人敢有异言。想到此处,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等了好一会,四名监宣得康亲王和索额图到来。二人走进上书房,眼见死尸狼藉,遍地血污,这一惊当真非同可,立即跪下连连磕头,齐声道:“皇上万福金安。”

    康熙道:“鳌拜大逆不道,携刀入宫,胆敢向朕行凶,幸好祖宗保佑,尚膳监监桂子会同众监,力拒凶逆,将其擒住。如何善后,你们瞧着办罢。”

    康亲王和索额图向来和鳌拜不睦,受其排挤已久,陡见宫中生此大变,又惊又喜,再向皇帝请安,自陈疏于防范,罪过重大,幸得皇帝洪福齐天,百神呵护,鳌拜凶谋得以不逞。

    康熙道:“行刺之事,你们不必向外人提起,以免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受惊,传了出去,反惹汉官和百姓们笑话。鳌拜这厮罪大恶极,就无今日之事,也早已罪不容诛。”

    康亲王和索额图都磕头道:“是,是!”心下都暗暗怀疑:“鳌拜这厮天生神勇,是我满洲第一勇士,真要行刺皇上,怎能为几名太监所擒?这中间定然另有别情。”

    好在二人巴不得重重处分鳌拜,有什么内情不必多问,何况皇帝这么,又有谁胆敢多问一句?

    康亲王道:“启奏皇上:鳌拜这厮党羽什多,须得一成擒,以防另有他变。让索大人在这里护驾,不可有半步离开圣驾。奴才出去传旨,将鳌拜的党羽都抓了起来。圣意以为如何?”康熙点头道:“很好!”康亲王退了出去。

    索额图细细打量韦宝,道:“公公,你今日护驾之功,可当真不啊。”韦宝道:“那是皇上的福气,咱们做奴才的有什么功劳?”

    康熙见韦宝并不居功,对适才这番激斗更只字不提,什感欢喜,暗想自己亲自出,在鳌拜背上插了一刀,此事倘若传了出去,颇失为人君的风度。又想:“桂子今天的功劳大得无以复加,可是救了我的性命。可惜他是个太监,不论我怎么提拔,他也总是个太监。祖宗定下严规,不许太监干政,看来只有多赏他些银子了。”

    康亲王办事迅速,过不多时,已领了几名亲信的王公大臣齐来请安,回禀鳌拜的党羽已大部成擒,宫中原有侍卫均已奉旨出宫,不留一人,请皇上另派领内侍卫大臣,另选亲信侍卫护驾。康熙什喜,道:“办得很妥当!”

    几名亲王、贝勒、文武大臣见到上书房中八名太监给鳌拜打得脑盖碎裂、肠穿骨断的惨状,无不惊骇,齐声痛骂鳌拜大逆不道。当下刑部尚书亲自将鳌拜押了下去收禁。王公大臣们了许多恭颂圣安的话,便退出去商议,如何定鳌拜之罪。

    康亲王杰书禀承康熙之意,嘱咐众人道:“皇上仁孝,不欲杀戮太众,惊动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因此鳌拜大逆不道之事,不必暴之于朝,只须将他平素把持政事、横蛮不法的罪状,一桩桩的列出来便是。”王公大臣齐声称颂圣德。

    行刺皇帝,非同可,鳌拜固然要凌迟处死,连他全族老幼妇孺,以及同党的家人、族人,无一能够幸免,这一件大案办下来,牵累一广,少也要死数千之众。康熙虽恨鳌拜跋扈,却也不愿乱加罪名于他头上,更不愿累及无辜。

    康熙亲政时日已经不短,但一切大政务,向来都由鳌拜处决,朝中官员一直只听鳌拜的话办事,今日拿了鳌拜,见王公大臣的神色忽然不同,对自己恭顺敬畏得多。康熙直到此刻,方知为君之乐,又向韦宝瞧了一眼,见他缩在一角,一言不发,心想:“这子不多话,乖觉得很。”

    众大臣退出后,索额图道:“皇上,上书房须得好好打扫,是否请皇上移驾,到寝宫休息?”康熙点点头,由康亲王和索额图伴向寝宫。韦宝不知是否该当跟去,正踌躇间,康熙向他点了点头,道:“你跟我来。”

    康亲王和索额图在寝宫外数百步处便已告辞。皇宫的内院,除了后妃公主、太监宫女之外,外臣向来不得涉足。

    韦宝跟着康熙进内,本来料想皇帝的寝宫定是金碧辉煌,到处镶满了翡翠白玉,墙壁上的夜明珠少也有二三千颗,晚上不用点灯。那知进了寝宫,也不过是一间寻常屋子,只被褥枕头之物都是黄绸所制、绣以龙凤花纹而已,一见之下,大失所望,心道:“比我们扬州丽春院中的房间,可也神气不了多少。”

    康熙喝了宫女端上来的一碗参汤,吁了口长气,道:“桂子,跟我去见皇太后。”

    其时康熙尚未大婚,寝宫和皇太后所居慈宁宫相距不远。到得皇太后的寝宫,康熙自行入内,命韦宝在门外相候。

    韦宝等了良久,无聊起来,心想:“我学了海老公教的‘大慈大悲千叶’,皇上学了‘八卦游龙掌’,可是今儿跟鳌拜打架,什么千叶、游龙掌全不管用,还是靠我白龙韦宝出到撒香灰、砸香炉的下三滥段,这才大功告成。那些武功再学下去也没什么好玩了,在皇宫中老是假装太监,向玄子磕头,也气闷得很。鳌拜已经拿了,玄子也没什么要我帮忙了。明儿我就溜出宫去,再也不回来啦。”

    他正在思量如何出宫,一名太监走了出来,笑道:“桂兄弟,皇太后命你进去磕头。”韦宝肚中暗骂:“他奶奶的,又要磕头!你辣块妈妈的皇太后干么不向老子磕头?”恭恭敬敬的答应:“是!”跟着那太监走了进去。

    穿过两重院子后,那太监隔着门帷道:“回太后,桂子见驾。”轻轻掀开门帷,将嘴努了努。

    韦宝走进门去,迎面又是一道帘子。这帘子全是珍珠穿成,发出柔和的光芒。一名宫女拉开珠帘。韦宝低头进去,微抬眼皮,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贵妇坐在椅中,康熙靠在她身旁,自然便是皇太后了,当即跪下磕头。

    皇太后微笑点了点头,道:“起来!”待韦宝站起,道:“听皇帝,今日擒拿叛臣鳌拜,你立了好大的功劳。”

    韦宝道:“回太后:奴才只知道赤胆忠心,保护主子。皇上吩咐怎么办,奴才便奉旨办事。奴才年纪,什么都不懂的。”他在皇宫中只几个月,但赌钱时听得众太监起宫里和朝廷的规矩,一一记在心里,知道做主子最忌奴才居功,你功劳越大,越要装得没半点功劳,主子这才喜欢,若稍有骄矜之色,不定便有杀身之祸,至于惹得主子憎厌,不加宠幸,自是不在话下。

    他这样回答,皇太后果然很喜欢,道:“你年纪,倒也懂事,比那做了少保、封了一等超武公的鳌拜还强。孩儿,你咱们赏他些什么?”康熙道:“请太后吩咐罢。”皇太后沉吟道:“你在尚膳监,还没品级罢?海大富海监是五品,赏你个六品的品级,升为首领太监,就在皇上身边侍候好了!”

    韦宝心道:“辣块妈妈的六品七品,就是给我做一品太监,老子也不做。”脸上却堆满笑容,跪下磕头,道:“谢皇太后恩典,谢皇上恩典。”

    清宫定例,宫中总管太监共十四人,副总管太监八人,首领太监一百八十九人,普通太监则无定额,清初千馀人,自后增至二千馀人。有职司的太监最高四品,最低八品,普通太监则无品级。韦宝从无品级的太监一跃而升为六品,在宫中算得是少有的恩宠了。皇太后点了点头,道:“好好的尽心办事。”韦宝连称:“是,是!”站起身来,倒退出去。宫女掀起珠帘时,韦宝偷偷向皇太后瞧了一眼,只见她脸色极白,目光炯炯,但眉头微蹙,似颇有愁色,又像在想什么心事,寻思:“她身为皇太后,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啊,是了,她死了老公。就算是皇太后,死了老公,总不会开心。”

    他回到住处,将这一天的事都跟海老公了。海老公竟没半分惊诧之意,淡淡的道:“算来也该在这两天动的了。皇上的耐心,可比先帝好得多。”

    韦宝大奇,问道:“公公,你早知道了?”海老公道:“我怎会知道?我是早在猜想。皇上学摔跤,还是孩子好玩,但要三十名太监也都学摔跤,学来干什么?皇上自己又用心学那‘八卦游龙掌’,自然另有用意了。‘大慈大悲千叶’和‘八卦游龙掌’这两路武功,倘若十年八年的下来,当真学到了家,两人合力,或许能对付得了鳌拜。可是这么半吊子的学上两三个月,又有什么用?唉,少年人胆子大,不知天高地厚,今日的事情,可凶险得很哪。”

    韦宝侧头瞧着海老公,心中充满了惊佩:“这老乌龟瞎了一双眼睛,却什么事情都预先见到了。”

    海老公问道:“皇上带你去见了皇太后罢?”韦宝道:“是!”心想:“你又知道了。”海老公道:“皇太后赏了你些什么?”韦宝道:“也没赏什么,只是给了我个六品的衔头,升作了首领太监。”海老公笑了笑,道:“好啊,只比我低了一级。我从太监升到首领太监,足足熬了十三年时光。”

    韦宝心想:“这几日我就要走啦。你教了我不少武功,我却毒瞎了你一双眼睛,未免有点对你不住,本该将那几部经书偷了来给你,偏偏又偷不到。”海老公道:“你今日立了这场大功,此后出入上书房更加容易”韦宝道:“是啊,要借那四十二章经是更加容易了。公公,你眼睛不大方便,却要这部经书有什么用?”海老公幽幽的道:“是啊,我眼睛瞎了,看不到经书,你你却可读给我听啊,你一辈子陪着我,就就一辈子读这四十二章经给我听”着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韦宝见了他弯腰大咳的模样,不由得起了怜悯之意:“这老老头儿真是古怪。”本来在心里一直叫他“老乌龟”的,这时却有些不忍。

    这一晚海老公始终咳嗽不停,韦宝便在睡梦之中,也不时听到他的咳声。

    次日韦宝到上书房去侍候,只见书房外的守卫全已换了新人。

    康熙来到书房,康亲王杰书和索额图进来启奏,道会同王公大臣,已查明鳌拜大罪一共三十款。康熙颇感意外,道:“三十款?这么多?”康亲王道:“鳌拜罪孽深重,原不止这三十款,只是奴才们秉承皇上圣意,从宽究治。”康熙道:“这就是了,那三十款?”

    康亲王取出一张白纸,念道:“鳌拜欺君擅权,罪一。引用奸党,罪二。结党议政,罪三。聚货养奸,罪四。巧饰供词,罪五。擅起马尔赛等先帝不用之人,罪六。擅杀苏克萨哈等,罪七。擅杀苏纳海等,罪八。偏护本旗,更换领地,罪九。轻慢圣母,罪十。”他一条条的读下去,直读到第三十条大罪是:“以人之坟墓,有碍伊家风水,勒令迁移。”

    康熙道:“原来鳌拜这厮做下了这许多坏事,你们拟了什么刑罚?”康亲王道:“鳌拜罪大恶极,本当凌迟处死,臣等体念皇上圣意宽仁,拟革职斩决。其同党必隆、班布尔善、阿思哈等一体斩决。”康熙沉吟道:“鳌拜虽然罪重,但他是顾命大臣,效力年久,可免其一死,革职拘禁,永不释放,抄没他的家产。所有同党,可照你们所议,一体斩决。”(注)

    康亲王和索额图跪下磕头,道:“圣上宽仁,古之明君也所不及。”

    这日众大臣在康熙跟前,忙的便是处置鳌拜及其同党之事。众大臣向康熙详奏镶黄旗和正白旗如何争执,韦宝也听不大懂,只约略知道鳌拜是镶黄旗旗主,苏克萨哈是正白旗旗主,两旗为了争夺良田美地,势成水火。苏克萨哈给鳌拜害死后,正白旗所属的很多财产田地为镶黄旗所并,现下正白旗众大臣求皇帝发还原主。

    康熙道:“你们自去秉公议定,交来给我看。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鳌拜虽然有罪,不能让全旗受牵累。咱们什么事都得公公道道。”众大臣磕头道:“皇上圣明,镶黄旗全旗人众均沐圣恩。”康熙点了点头,道:“下去罢,索额图留下,我另有吩咐。”

    待众大臣退出,康熙对索额图道:“苏克萨哈给鳌拜害死之后,他家产都给鳌拜占去了罢?”索额图道:“苏克萨哈的田地财产,是没入内库的。不过鳌拜当时曾亲自领人到苏克萨哈家里搜查,金银珠宝等物,都饱入了鳌拜私囊。”康熙道:“我也料到如此。你到鳌拜家中瞧瞧,查明家产,本来是苏克萨哈的财物,都发还给他子孙。”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