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A+A-

    过了些日子, 边关传来捷报, 是南安郡王世子一到盘城关便整顿军务, 厉兵秣马, 颇有乃祖之风, 已经摩拳擦掌的准备守着城门反攻了,正需要大量粮草和药材,京中一时连米价都涨了几分。

    铺子众人自然知道薛蟠手中存着大量粮食的,此时都来劝他, 墨砚道, “爷, 如今可是个好时机, 等到仗完了, 这价格自然就落下来了,到时候咱们手上这些, 虽赔不了多少, 那也是白忙活一场啊。”

    薛蟠虽不想动,耐不住大家都来劝, 李长吉也让他出一些, 若是损失,也不至严重。

    这么被众人劝着,他和柳湘莲出了一个主意, 反正东西是柳湘莲买的,众人都不知道多少,便借机出了三分之一的数量, 回了一些本钱,按照好的给柳湘莲分了而成,妥妥的二千两银子。

    自从战事开始,米价足足涨了五分之一,看起来不多,加起来着实不少,如今虽还亏着些银子,却是数目了。

    柳湘莲拿着银子,感慨道,“怪不得都你们商人的钱好赚,这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凭空变出这么多,我也是长了见识了。”

    薛蟠笑道,“哪里是我的银子好赚,到底是皇帝的银子好赚,这战争财最是好发,我们祖上就是这么起来的,不过简单也简单,艰难也艰难。这是我好容易有了消息,提前买的。若是消息差了一步,不要赚这么多,便是不赔就是好的了。”

    两人笑一回,起柳湘莲的前程,薛蟠道,“你如今有了本钱,做生意也容易,不过要想好了,若是赔钱也快呢。何况我看你是个有大志向的,士农工商,商人排行老末,日后孩子也是不能科举的。”

    柳湘莲摇头,“我手里散漫,跟着你赚些钱可以,若是做生意可就差了,只怕日日要带着人到柜上支银子,早晚花个精光。这两千两看着多,不瞒你,我手中也从未有过这么多银钱,待会儿差人给姑妈送去二百两,也是我的心意,剩下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倒腾光了。”

    他明显志不在此,薛蟠也知道,不过总这么散漫也不是事儿,不由出主意,“我看你不如再置办些地,好歹是长久的营生,虽入的少,细水长流也有了,将来总不至于饿死。”

    到卖地,柳湘莲神色古怪一笑,“我倒正有此意。京郊两百亩上等田正等着买家呢,你猜,这回是谁要卖?”

    这可难倒了薛蟠,京城中的达官贵人,哪个在周边的村子里没些佃户,况京中贵人来来往往,不得就有谁倒了台,手里的土地自然也是要发卖的。

    他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最近没听哪位大臣下了大狱啊,何况边境不稳,朝内应该以安稳为上,定不会轻易处置臣子的。”

    柳湘莲一笑,“起来你也不信的,正是贵亲戚贾家,据他们家压了两百亩地的地契,如今还不上,要卖了呢。”

    薛蟠唬了一跳,有些不敢相信,“不可能,是荣府还是宁府?哪里就到了如此田地?何况如今宫里娘娘正受宠,我昨儿还听往家里赐了东西呢。”

    不怪他反应如此之大,虽已经搬了出来,贾府如何,薛蟠心中还是有数的,那么大个花园子才建了没几年,如今哪儿能就到了这般田地,何况看起来也不像是缺两百亩地的人。

    柳湘莲却道,“是荣府。京城地价贵,我听如今上等的田地要十五两一亩了,两百亩可不是三千两银子。那府里你不知道,我却是尽知的,如今看着光鲜,内里却是朝不保夕,虽是个大族,但人人只想着自家,心不齐,日子自然没法子过好。他们家原本地多,卖上一二百亩也不值什么。这还是赖大叔告诉我的,我本有意,奈何银钱不凑手,如今正好买上一百亩,将来也是个营生。”

    贾府竟到了如此田地,薛蟠皱眉,又不好明着什么,只好道,“既然消息是赖大叔的,少不得是真的了,不定这地就是托着他帮忙卖呢。正好,我也买上一百亩,待会儿让人把银子送来,只一件,你也别是我买的,当做不知道就是了。”

    知道他和贾府的关系,柳湘莲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两人又闲话一阵,薛蟠去铺子里叮嘱一回,闲极无聊,忽然想到和李长吉那个房子里园子还空着,不如去看看添置些什么合适。

    他一阵风似的性格,想到什么就去做,立马逼着薛平驾车过去,院子门却关得紧紧,敲了半晌,吴大用才亲自过来把门开开,让薛蟠看着老大不爽。

    他知道这个人不待见他,可是念在自服侍李长吉,且共患难过的情分上也就忍了,白了他一眼过后自己往里面走。

    吴大用却伸手拦住了他,是里面有客人,言下之意是让他在此等候,薛蟠这个暴脾气,如何忍得,当下就要往里闯,薛平薛安早就看这个死太监阴阳怪气的不顺眼,当下两人对视一眼,抱住了他,让薛蟠进去。

    外面闹哄哄的,里面的人早听到动静了,李长吉正和人话,此时也谈的差不多了,两人便出来,正见着薛蟠气哄哄的往里走。

    李长吉伸手揽住了他,握着手问,“怎么了这是?”

    薛蟠见他来了,也不话,只瞪着他,李长吉一笑,也不计较,给他介绍身边的人呢,“这是荣锦。”只了一个名字便无下文。

    又给荣锦介绍了薛蟠。

    荣锦今年看起来二十多岁,一双长眉,双目精光四射,看起来板着一张脸,见薛蟠看过来却是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躬身叫薛兄弟。

    薛蟠没见过他,也拿不准此人的身份,只好同样拱手为礼,荣锦本就是要出去的,和薛蟠点点头,便告辞而去,李长吉也不拦他,自携了薛蟠的手进屋。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些。”此时正是深冬,李长吉从屋子里出来,自然是暖和的,薛蟠却是双手冰凉,薛蟠嘿嘿一笑,是习惯了,又问他怎么在此。

    李长吉只是府里不方便,来和朋友话,并未多什么,薛蟠眼珠子转了转总觉得荣锦的名字耳熟,只顾着想,连李长吉问他要不要喝茶都不答话。

    半晌,薛蟠一拍大腿,他就这名字耳熟。荣锦,不正是如今西宁郡王的名字吗?

    来也巧,当朝四大郡王府,南安、东平、西宁、北郡,除了东平郡王尚在,剩下的三个郡王大约是仗时候落下了伤病,一个个都英年早逝,留下儿子继承爵位。

    剩下三位都是年轻的王爷,南安郡王和北静郡王都是娶了妻的,独西宁郡王也二十来岁,尚且未婚,这可是极难得的。

    这西宁郡王起来也有些奇特,他不像南安郡王和忠顺王府这样的同姓亲王交好,也不像北静王水容礼贤下士,同世家和士林的关系都不错,只闭门过自己的日子。

    因此是郡王,存在感竟然十分的低,而且据是定过一次婚的,可惜未婚妻不幸因病去世,死因也十分蹊跷,好好的一个人,第二天就没了,是急病。虽然此事不显,荣锦克妻的名头却传了下来,最后京中之人竟然无人不晓,也是可怪。

    想不到自己竟然和西宁郡王了个照面,人家对他还怪亲热的,薛蟠不禁有些美滋滋,李长吉没好气的将茶盏放在他手里,“我每日给你端茶递水,也不见你如何,他一个郡王你就这样。”

    薛蟠一边靠着火盆喝茶一边道,“那怎么能一样。我当日并不知道你的身份,等知道了也晚了,咱们俩已经熟了,我再想端庄也端不起来的。”着两人都笑了。

    想到薛蟠进门时候的场景,李长吉皱了眉头,“吴大用也太不像话,竟然敢拦你,我该敲一番才是。”

    薛蟠忙阻止了他,“你可别为了我这样,他是跟着你的老人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此番也是为了你,若是知道你这有客人,我也不能来的。”

    李长吉点头,此回确实是他疏忽了,忘了薛蟠也要突然过来,往日都是两人约好了时间,今日竟然撞到了一起。

    两人话,随意商量着屋子里的摆设,这本是吴大用布置的,一切都照着李长吉的喜好来,照薛蟠的眼光看,未免素淡冷清了些,便出了些主意,让人去改,再添些东西,李长吉点头,他对这些向来是不在意的,也就由着他去折腾。

    薛蟠识趣的没有去问李长吉和锦荣在这里做什么,他直觉的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一个皇孙,一个郡王,偏偏在这个院子里见面话,里头的缘故他猜到几分,却也并不点破。

    他知道李长吉是有野心的人,也知道他的位置并不好坐,自己只是一个商人帮不上什么忙,因此只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