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积气苍茫含斗宿 馀波瀺灂吐鱼龙

A+A-

    和大家一起先回了府厅,又把工作做了个节,之后陈柯和大家随便吃了点晚茶。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回到客院,再次点灯伏案,整理出解决当下问题需要做出的安排。

    首先画了图纸,设计出一套木轨车。

    这些可以交给木器坊督办,那些工艺品暂时先缓一下。

    然后,让陶厅判他们安排泥瓦匠,配合铁器铺的筑坝工作。

    修路的事,陈柯得亲自督造一段日子。毕竟他要修的是马路,一定要当面讲才能教清楚。

    至于其他的相关事宜,比如造笔,造纸,造肥皂这种比较直观的作业,工匠已经能够生产。

    他现在用的绘图纸,就是纸坊刚刚制作出来的。钢笔也是银坊新打造的,工艺都让他非常满意。

    像肥皂这样的东西,除了能提炼甘油,还能作为商品售卖。多少能增加一点收益。

    但像火柴,电灯这样的奇货,目前制作成本太高。暂时无法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明天,陆先生负责兴办的学校就要开始教员培训了。要制作课本,开学之前我还得先制作几台油印。”

    陆高轩这段日子其实是最忙的。

    招募读书人,可不比视察官坊。这些人一个个都很清高,有功名的已经在私塾任教。

    经过这段日子的准备,衙门已经把府厅的读书人招募来了不少。陈柯需要培养出人才,以后继承自己的事业。

    “要在这个时代发展事业,当真是艰难啊。难怪社会的进步最终都会走向格命。”

    陈柯在房间里踱着步子。

    今天的察访让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面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要斩开这团乱麻,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进行土地改革。只是这种事情陈柯不可能完成,他也不好去做。

    地主并非都是坏人,他们的合法收益是不应侵犯的。农民也未必都是好人,人的好恶与阶级没有必然联系。

    况且,陈柯作为大清的郡主,本身就是地主阶级。如果要格命,首先就得革了自己的命。

    所以在满清新生之际,趁着土地兼并尚未激烈,趁调整生产组织形式才是关键。

    大清要发生社会变革,几乎不可能。因为中国领土广阔,人口多,船大难掉头。

    不过要在云贵单独调整,则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今在云贵,又分出一片腾越,陈柯感觉这真是难得的好遇。

    “其实在工业化之初,狭地比平原更好发展。比如英国和日本,近代化就比中国快太多,这是因为狭地平原的虹引效应,能将农业时代的人口更好的整合组织起来。”

    只需要一定时间,陈柯就能发展出轻纺工业,用生产力的进步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压力。

    通俗点,就是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也能促使地主阶级把粮食兑换成货币,从而让商品粮流入市场。

    但要做好引导,政府部门就得花费大量心血。不然地主阶级占有了土地,又占有了商品,那些没有生产资料的人恐怕真的要开始格命了。

    “唉,干嘛要操心这些破事?我不过想开一家纺织厂而已,又不是伟大领袖。”

    回头看见桌上的瓦斯炉,陈柯不由得自嘲的笑了一下。

    人在很多时候就是喜欢自作多情,操心一些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

    上前把瓦斯炉关掉。陈柯打开炉子上的瓦罐,用火钳夹出一个白色的球。

    球一滚,掉到了地上。

    但一接触地面,它马上又弹了起来,落回到陈柯的上。

    “这次效果不错,以后慢慢试验,先把橡胶的性能弄清楚。”

    这个球,正是橡胶做成的。

    生橡胶是胶质物,只有煮熟才能使用。这个过程叫做硫化。

    普通的硫化有两种,一是用热水煮,叫做湿硫。二是用蒸气熏,叫做干硫。

    而化学的硫化方法,则是用硝,硫磺进行高温熟化。

    因为材料配比不同,熟胶的分子结构也会不同,软硬更有很大的差别。这个过程就得一次次试验记录下来。

    工业发展,本就是伴随着一步步试错来完成的。

    现在的橡胶太珍贵了,技术也不成熟,陈柯自然舍不得拿来做东西。

    先把它的性能搞清楚,等以后有了稳定的来源,再大规模使用。这样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

    “每天重复试验,实在是太耽误事了。以后雇几个闲人,让他们做,我也好腾出干正经事。”

    橡胶的硫化过程是有毒的,会引发吸肺感染。

    陈柯现在有钱有身份,自然要爱惜自己的健康。这种事情不用事事躬亲。

    眼看天色不早,他便早早上床打坐,恢复精力。

    次日天明,陈柯照例起了个大早。吃了饭出门,准备察坊一下学校的筹备工作。

    今天天气依然不错。

    腾越在过年冷清了几天之后,今天又是一个赶圩的日子,长街上重新热闹了起来。

    各个店铺,贩也忙碌的做着生意,显得颇有生气。不过街面上的脏乱也依然如故,使陈柯在路过某些旮旯的时候,都只得捂着鼻子。

    好在校舍的选址在离府衙不远,他走不多时就来到了一处草堂。

    这座草堂地处背街,是陶厅判在空地上临时搭建的,作为培训老师的教室。

    毕竟腾越的资源实在是太紧缺了,就是搭这个棚子,也花了十多两银子。

    草堂很大,大约有八丈长,四丈阔。

    地面是硬土夯的,周围有十二根木柱,墙壁是草席。房顶则是茅草棚,相当简陋。

    就连里面的桌子,也是用木桩加上木板支起来的。椅子和凳子更是由报名的生员从自己家里带来。

    不过草堂干净轩敞,对于读书人来,倒非常有学习氛围。

    今天是开课培训的日子,很快这里便来了不少人,都是府厅的读书人。

    在陈柯察访官坊和农事的这些天,陆高轩也在筹措学校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原本府衙的师爷请来了城中所有学子。其中举人有一名,秀才四名,剩下的还有十多个童生,近百儒生。

    不过看到陈柯编写的课本后,有功名的举人和秀才觉得“有辱斯文”,婉言谢绝了。

    好在童生和儒生们倒是留了下来。不管怎么他们找到了饭碗,比回去种地强。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有着严格规定。

    像腾越这种府厅,举人的名额就只有一个,秀才四人左右。除非他们再往上考,下面的人才有会考上去。

    “官坊的好处,就是免徭役。这倒是可以用来大书特书的一笔,看来我的事业就得从这方面入了。”

    陈柯在草堂外不远,看着那些留下来当教员的童生们,心里也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城里这些官坊,当个郎官每年也就三十多两银子的俸禄,恐怕还没他自己开店挣得多。

    但官坊的好处就在于免徭役。

    艺人都好体面,所以官府能招募到不少郎官,普通人也愿意进官坊当学徒工匠。

    原本这些童生,都有一份读书人骄傲,不愿意做工匠。但陈柯的这个官坊并非招募普通工匠,而是教书匠。

    因此这些童生当真是找对了专业。怎么也是进了官坊,可以不用当苦力了。

    这次歪打正着,让陈柯看到了大清的突破口。那就是“官督商办”,用官坊的名义招募劳工。

    不多时,众童生整齐的坐了下来。

    陆高轩也站在讲台上,按陈柯在通吃岛上开课的方式,先给这些人示范上课。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腾越草堂,进行新学的师资培训。下面我向大家示范教学内容,以后大家走上讲台,就像我这样给学生上课。”

    陆高轩完后,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个汉语拼音。

    看见黑板上的内容,下面的“同学”也拿起纸笔,在自己的稿纸上记下了课程知识。

    粉笔这东西并不难生产,就是石灰石和磨豆腐用的石膏,加上少量的粘土混和起来就能做成。

    黑板是用硬木染黑之后做成的。现在没有平板玻璃,先凑合用就行。

    陆高轩讲课之后,这些童生们也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挺不错,远比私塾那样对讲要清楚多了。一次可以教这么多人。

    陈柯依然在远远的地方观看,并没有过去打扰他们。

    随着课程开始,这些童生也学得挺认真。真正愿意听人把话完,都会知道汉语拼音绝对不是有辱斯文。

    因此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一开始是想硬着头皮找个饭碗。结果一学起来,反而逐渐进入了状态。

    加之陆高轩武功高深,气息浑厚。一字一句,得清楚至极,语言组织也是无可挑衅。

    “这位陆先生,真是个人才!有他兴办学校,把这些人培养成教员不用花多少时间。”

    陈柯旁听了整个上午的课程,当真是又惊又喜。

    他原本以为办学的事情,自己也需要亲力亲为一阵子,把教学的示范做好。

    而实际上,陆高轩本身就是极有文采的人,又熟悉过陈柯的教学模式。此时走上讲台,可谓是得心应。

    这些同学的文化水平也未必在陈柯之下,只是认知的时代理念不同而已。他们对新学的内容并非不能接受。

    读书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基础算术是必备的科目,和“书”一样。三场文战,六艺俱全,才能高中秀才。

    很多考不上功名的人,文化不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家里穷,玩不起乐器,又不会骑射。考官面试的时候看不上,就给刷下来了。

    “看来我多虑了,这些人不像传言那样都是书呆子。相反,受封建礼教越少,思维反而越灵活。”

    对学校的工作放了心,陈柯也悄然离开了草堂。

    重新逛回了长街,他顺道又去了一趟那些官坊。除了察看了一下需要工具的制作,也想了解一下售卖的情况怎么样。

    不过陈柯很失望。

    当然他失望的绝对不是艺。

    官坊里打造的每样东西都很精致,甚至还按陈柯的要求,做出了给钢笔吸墨的木筒注射器。

    以前钢笔要加墨,需要人用嘴含着翎管去吸。不熟练的人,经常把甘油和墨水吸到嘴里。

    如今有了木制注射器,就能用它插着翎管吸墨水,即方便又卫生。

    但文具这种东西,普通百姓根本用不上。

    就算是肥皂,在如此热闹的赶圩日子也鲜有人问。

    因为中国古代有肥皂,从西汉开始就用石碱和香料熬制出肥皂清洗衣物。对油渍的去除比化工肥皂还要好。

    另外,还有皂夹,无患子等果实,也能当肥皂用。

    但这些原始肥皂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清除细菌。

    这方面,陈柯暂时也不好做宣传。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注重个人卫生问题。

    “如何把鞋卖给一群不穿鞋的人?”

    这个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市政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除了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下一步,他将和陶厅判等官员一同筹备基础建设。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