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三)

A+A-

    有了开办学校的经验,招募新式工场劳工就非常顺利了。

    加上腾越的周边乡下一直在解放劳力。以每台设备一个半人计算,加上杂役最后招募了二百来人,男女不限。

    工人的待遇也是管三顿饭。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每个月有有五百到八百制钱不等的收入。

    包括铁器铺在内,现在所有官坊,新开的工场,也都和学校一样享有假期。

    每天的工作时间,也正式规定为四个时辰。

    这样的待遇,在康熙年间是无法想象的。

    哪怕陈柯觉得自己还有些黑心,那些劳工却是热情高涨,干活很卖力。

    要知道在蒸汽时代,纺织场的条件是非常差的。影响工人健康最大的威胁,就是湿气,噪音,温度。

    尤其是在夏天。哪怕云南没有那么炎热,纺织场内也是一片白雾,好像个大灯笼。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只能在食物中放些辣椒,休息的时候多喝些凉茶。

    这让陈柯偶尔从纺织场门口路过,看见在纱绽前埋头归整绵线的工人,都会有一股愉悦感油然而生。

    “没想到老子也有今天!”

    任何产业,都没有纺织场更能激发出陈柯的热情。

    一个曾经的下岗工人,如今终于通过努力,成长为爱国企业家。

    陈柯巡视完纺织厂后,照例来到了铁器坊。这里已将造枪用的设备生产完毕,并且全部检收合格。

    如今的铁器坊同样加盖上八座新式草房,作为生产军械的兵工场。

    当然,制作纸弹的车间使用的是原来的石屋。

    这间石屋之前也是生产火绳枪用的,位置离其他的场房都比较远。毕竟这东西容易发生事故。

    然后,陈柯让铁器坊放假一天,准备开始下一步的发展:先制作一套型床设备。

    这也是钟老三需要,暂时不需要图纸能现做的。

    另外还有较为简单的器,比如石瓦坊需要的那几台设备。图纸完成后很快也能投入生产。

    再就是煤矿需要的洗煤设备等,也已经设计完成。

    完成这些工作,只是时间问题。

    陈柯和郎官一起走进了新建的兵工场,这里同样已经摆放好了整齐的器。

    铁器坊的老员工几乎不需要培训,就能够安排一拨人过来进行生产。

    但是他们的人实在是不够。

    这里和纺织场一样,需要再招募劳工。

    “军械场要多少人运作?”

    听见陈柯的问话,郎官道:“各种设备共有一百余台。加上炼钢,铸基,检测的,还有帐房杂役,怕是要不下三百人。相当于又增加了一座铁器坊。”

    “这么多人?”

    陈柯被吓了一跳。

    他已经尽量缩减规模了,枪托削制只有两台!也就是一台坏了,只有一台还能顶一顶。

    郎官看他的样子,也是闷不作声。

    郡主的抠门他多少能感觉到,多快好省是座右铭。

    但陈柯看了一眼新场房,最后还是咬了咬牙。都走到这一步了,总不能放着军火不要吧?

    “那就招募吧。不过这八间新场房是重地,要像水电房那样围起来。人员招募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是腾越府厅内有户口的,不能像筑路修坝的那样招流民。”

    “是!”

    “招募之后,让熟的老工匠带新人。从假期后开工起,给工人评定职称,新人是普工。以前干得好的匠师,可以评个一级工。比如一级钳工,一级镗工。他们现在的薪酬是多少?”

    “每月八百到一千百钱。”

    “那就规定,试工满三个月以上,业务熟练的,转为正式工。普工每月工钱一两白银,以后每年都做评核;评上一级工的,每月一两半!你们这些当领导的郎官,可以评工程师。郎官不入流,普通工程师就算从九品,管理车间,做得好还有进步的会。你是郎官的领头,凭一级工程师,入正九品,正式上任这片车间的场长。”

    郎官欣喜的跪下磕了个头:“奴才谢主子提拔!”

    “起来吧。以后你大是位官员了,多努力钻研一下业务,像孙大人,钟大人他们那样能设计,能制图,搞出新设备!既然职级评下来,万一出了错,别人会笑话我的。”

    “是,奴才一定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陈柯微微一笑,感觉心里一阵肉疼。不过反正已经决定花钱了,那就花个痛快。

    招募了新人,万一没有操作好,会打击老工匠的积极性。陈柯以前就经常被打击。

    他如今当了爱国企业家,自然会爱惜自己的员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只是新场房建起来之后,自然还要像纺织场那样派一批老匠人,试运行一段时间。

    所以忙完了这段日子,陈柯回到衙门好好的休息了两天。

    这天早上醒来,抬头一看黄历,居然又过了半个月。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下旬。

    人一忙晕了头,时间就快得不像话。

    走到院门口,天上又下着瓢泼大雨。

    这对于稻子正要抽穗的季节,自然是极好的灌溉。但陈柯知道这个月的军马钱粮恐怕又要误时了。

    不过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府库的钱粮还算充足,可以先垫上。等到腾越发展好了,这里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古代交通不便,军马的给养问题永远是一个坎啊。哪怕有了先进的火器,粮草不能按时供应,那也是枉然。”

    陈柯叹了口气。

    虽然火枪的改良让他有了底气,但云贵糟糕的交通状况依然难以解决。

    就算清庭现在放了三藩一马。万一其他国家起了边衅,这样的交通无论是调集军马还是粮草物资,都是个大问题。

    据以前边关告急,押送粮草的队伍送了几万石粮食。结果到驻军大营只剩下了几斗,因为路上都被运输队自己吃了。

    “郡主?”

    就在陈柯胡思乱想的时候,院门的门敲了一下。

    陈柯也应了一句,之后孙兴成推门进来了。

    孙兴成打着一把油纸伞,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戴斗笠,穿蓑衣的人。明显是行路过来的。

    “这位是”

    陈柯微微有些意外。因为这个人在雨中气息隐匿,脚步沉稳,竟然是一个高。

    孙兴成收了伞,带着那个人来到游廊下。上前拱了拱:“郡主,好消息!沐王府的人已经被送到台湾去了。”

    “真的?”

    一听这话,陈柯的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仿佛天也晴了,雨也停了,就连大清都成最好的朝代了。

    孙兴成道:“是真的,这位是吴将军的朋友,司徒伯雷。这次的事情就是他经办成的!”

    着,这位斗笠人也向陈柯拱了拱:“郡主!”

    陈柯心中微微一动,也连忙拱回了一个礼:“多谢前辈做成此事。请,进屋话!”

    着请他们进了客厅。

    好在陈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看着这位已经除下斗笠和衰衣的老人,终于记起了在什么时候见过他。

    “您当年在锄歼盟?”

    司徒伯雷进了客厅后,向陈柯跪下行了一个全礼,道:“末将参见郡主!”

    陈柯连忙上前将他搀扶了起来,道:“前辈,这让晚辈哪里担当得起?”

    孙兴成道:“郡主不记得了?司徒先生早年是平西王的部将,后来在王屋山落草,差点被朝庭剿灭。多亏了天地会韦香主搭救,他与下的兄弟才一路南下,依附于天地会。”

    着,陈柯边连连点头。

    连忙做了个请的势,让大家一同坐下,然后拿热水瓶给司徒伯雷冲了一杯热茶。

    这些事情他自然听过,不过时间太久远了。

    司徒伯雷道:“当年是末将太冲动,不懂得隐忍,只道平西王降清灭汉,所以一怒之下不辞而别。直到后来遇上了韦香主,又结识了吴将军,我才知道英雄也会有审时度势的时候。”

    陈柯感慨道:“司徒前辈能想明白,也就能理解我们这些人的苦心了。”

    之后又问道:“沐王府的人去了台湾,应该不会再回中原了吧?”

    提到沐王府,司徒伯雷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最好是不要再回来了。”

    孙兴成道:“郡主有所不知,沐王府的人被送去吴将军府上,吴将军对他们是热情相待。结果沐王府的人要吴将军即刻起事返清,事情弄得很不愉快。”

    陈柯无语:“这回让吴将军受委屈了。”

    司徒伯雷气愤地道:“吴将军府上有一位当世鸿儒,查伊璜查先生。他苦口婆心劝导沐王府的人,让他们懂得隐忍,顾全大局。结果他们不仅不受规劝,反对查先生大肆辱骂!那查先生本是文弱书生,年事又高,结果”

    陈柯似乎猜到了什么,孙兴成也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吴将军一定很痛心吧?”

    司徒伯雷道:“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自然是多无益。吴将军安排了海船,让末将送他们去了台湾,让他们到那里去返清复明!船一靠岸,我让他们一上了岛就开船走了。”

    “干得漂亮!他们这辈子最好就呆在台湾。”

    陈柯赞叹了一句。

    台湾离大陆有点距离,如果没有海船,沐王府的人肯定回不来。

    孙兴成道:“查先生今年已经七十有六,想来寿元已尽。司徒兄回去广东,多劝慰一下。”

    司徒伯雷点了点头,之后道:“郡主,末将这次来了云贵,可没有空来!吴将军又向葡萄牙人买了八十桶树汁,我先放在了安阜园,那个头陀知道这事。”

    “哦,多谢吴将军了。”陈柯连忙拱了下。

    司徒伯雷又道:“还有郡主要的亰都竹,也买来了二百根!末将这次来腾越,还扛了一根过来。不过那些树种,只有李西华能弄到,这些末将就无能为力了。”

    陈柯道:“已经够用了,钱款我马上交付!吴将军打理水师开销也不,不能让他再破费了。”

    着,陈柯算了算帐。

    连同上次买来的八十桶橡胶,所有钱款正好九千两。他当即取出银票交给了司徒伯雷,请他把帐给吴六奇结了。

    司徒伯雷也没有客气。大家都是带兵的人,自然知道钱粮的重要性,没有必要假客套。

    之后,陈柯忍不住问道:“对了,听司徒前辈现在的职事,好像和海运有关?”

    司徒伯雷道:“不错。末将使的是水师海船,但不是正规水师旗号。我们以商会的名头,帮吴将军打理一些官府不便出面的生意。”

    陈柯听了,顿时大喜过望:“那你们外销的商品,一般都有哪些?”

    司徒伯雷道:“外销到洋人那里的,自然是丝绸,瓷器。洋人卖给我们的,就是玻璃,香料。当然其他的东西不胜枚举,谈三天三夜也不完。”

    陈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不知司徒前辈和吴将军,能不能帮我也走点货?”

    司徒伯雷道:“这个问题不大,廉州府和昆明并不远。不知道郡主要走什么货?”

    陈柯点点头,便叫了一声:“来人!”

    很快,陈柯吩咐下去,把自己的各色东西都搬了出来。其中最惹眼的,自然是缫丝场新织的绸缎了。

    “这”

    司徒伯雷看见这匹缎子,感觉眼睛都花了不少。

    当年他在江南呆过一段日子,但那里的织造似乎都没有陈柯的缎子好。

    “郡主果然心灵巧,女红做得如此精美!”

    陈柯和孙兴成无语。

    孙兴成道:“那个司徒先生,这是缫丝场做的。您甭管它是哪儿来的,总之这料子能不能走出去?”

    “当然能,洋商对咱们的瓷器和丝绸,可一直都是求之若渴。这样一匹上好的缎子,少能卖到二百两银子啊!”

    司徒伯雷用抚着光滑的面料,口中啧啧有生。当年的老江湖,做了几年生意俨然成个老掌柜了。

    陈柯听了,心里也是一阵狂喜。

    他以后要发展生意,光有云南布政使这一个门路肯定不够用。吴六奇正好开着海市,这简直是个无尽的宝藏。

    云南的瓷器肯定比不上中原的官窖,但陈柯的缎子却能卖得出去。至于其他的文具,用具,洋人肯定更能接受。

    司徒伯雷微微平静下来,之后问陈柯:“不知郡主有多少货要走?”

    陈柯呵呵笑了一下:“现在不怎么多,只有五十匹。”

    司徒伯雷又愣了一下神。五十匹,这已经不少了,如果都走出去那就是一万两白银。

    他道:“这样大的生意,我得回去和吴将军吱会一声。”

    陈柯拱道:“拜托了!”

    眼看时间不早,陈柯便请司徒伯雷吃了饭。

    虽然外面大雨依然不住,但司徒伯雷执意要走。很快就重新穿上衰衣,戴上斗笠。

    陈柯和孙兴成也一路相送。直到他出了东门,渐渐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终于解决了沐王府的麻烦,陈柯的心里很是愉悦。虽然天还是下着雨,但他还是饶有兴致的逛着街。

    到官坊随便看了看,这里的工匠们开始改良器械,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

    比如现在又到了月尾,需要给劳工发薪。

    但现在劳工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已经有的人不再急着兑换制钱。钞票的需求就越来越大。

    于是印坊改良了印刷设备,通过标准的制作将半成品钞票放在一个个活动木槽内。

    只要移动一隔设备,把印用操控杆拉下,就能准确无误的把钞票印好。

    两边的人,一边负责码放,一边负责收起。工作效率十倍的提升。

    陈柯看着,觉得真有了几分印钞的感觉。

    另外,木坊,泥瓦坊也有了简易的动式床设备。无论是木料还是石料,都能按工匠的要求切割整齐。

    泥瓦坊还制作了脚踏式水泥。

    它能把瓷窖烧废的陶,瓷等碎片磨细,用来制作需要的各式水泥。即方便快捷,又能变废为宝,当真是一举两得。

    其他的作坊,同样也在向工业化方面努力,只是有快有慢而已。就像当初的铁器坊一样被引导着。

    这样的情景,让陈柯非常喜欢。他仿佛看到了工业革命爆发前夕的工工场聚落城市。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