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到眼云山随处好 伤心耆旧几人存
中秋过后,陈柯在这个世界也已经满二十岁了。虽然他真正来到这个世界,只有短短的七年。
像他这么大年龄的“郡主”,在古代是名副其实的剩女。但吴三桂和陈圆圆从来没干涉他,听任自如。
他们对陈柯的宠溺,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因此陈柯虽然因为工事繁忙,没时间庆生,但一想到此处就会倍感温暖。
至少他在这个世界同样有父母,不是无根的花草。
“郡主,赵秀才他们回来了!”
这天陈柯刚刚视察完工不久的东固炼钢场,就见金秀才又领着一大帮人找到了他。
旁边一人笑道:“什么赵秀才,人家现在可是举人了。”
陈柯一听,也是欣然为他感到高兴:“赵兄中举了?恭喜恭喜,这值得喝一杯啊!”
赵刚拱道:“这次赵某武学成,一举得了功名,多亏郡主的提点。如今了却了这桩心愿,就能一心一意办事了。”
金秀才笑道:“怎么,中了举不去进京赶考,偏要留在这穷乡僻壤?”
赵刚也笑着道:“就是中了武进士,也无非是进宫当侍卫,等着外放做官。如今那里是满人的天下,我赵某虽无大才,但也不情愿当一辈子侍卫奴才,不如留在这里听郡主讲讲课也是好的。”
陈柯也道:“诸位若是这么爱听我讲课,我得抽空多准备几本教案了。只是近来恐怕不行,因为秋收之后又到了收粮的时节,衙门里这段时间实在是忙不过来。”
金秀才便道:“郡主若是忙不过来,臣正准备给您物色一些帮。只要衙门养得起,人不是问题。”
他着,稍微让了一下位子,介绍了一下身后的这些人。
“这些是云贵各州县,屡试不中的秀才。总共有一百多人,另外还有上千童生,只是来不及全赶到我们腾越。他们听闻郡主招贤纳士,是以委托臣来求郡主庇护的。”
听了这话,陈柯当真是大喜过望。与这些人团团拱,互相见了一礼。
“我陈柯何德何能,敢庇护诸位学友?只愿诸位不要嫌弃腾越贫寒,先在此安顿,日后定有一展宏图的会。”
“多谢郡主!”
这些人也齐齐躬身拱,向陈柯还礼。
陈柯自然不会怠慢这些慕名而来的士人。哪怕工事繁忙,当天晚上依然在会议楼又开了一次演讲课程。
会议楼如今装修完备,无论是开会还是上课,演讲,都非常方便。
关上灯后,陈柯依然打开了幻灯片,将课程内容投射在布幕之上。今天他讲的课程是地理。
“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神话传。神话起源的根本,实际上是来源于自然现象。古代的人不懂为何会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比如狂风,闪电,地震,只能乞求神明保护进行自我安慰。所以神话的本质,是来源于人内心的恐惧。”
“而我们通过学习地理,就能知道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人通过努力,哪怕灾难是可以克服的。同时学习地理还能够成为文科与理科之间沟通的桥梁。中国一直没有工科课程,我希望通过学习地理,让人工科潜力的学友发现自己的才华。”
着,陈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能不能想象出,我们这个世界有多大?”
一位秀才举:“四方世界,无穷大。”
结果他的话引起了一片轰笑。因为从元朝开始,有点见识的中国人就知道地球是圆的了。
不过陈柯并没有取笑他,反而作了自我检讨:“对不起,刚才是我没有把问题清楚。我是问,咱们住的地球有多大?”
化解了这位秀才的尴尬,另一位秀才也举起了:“听有九万万里。”
陈柯笑了笑,道:“请坐。这位学友可能知道答案,但因为咱们没有确定大的统一标准,所以无法表达出来。所以下面先请大家看这张地图:这是一副地球的平面图,上面标有经纬线,经线共分为了一百八十条。”
“由此在赤道,每一度经线的距离是一百一十一公里。也就是咱们常的,二百二十二里。这就是一度!一共一百八十度,就是整个地球最长的一圈。咱们如果每天赶路走一百里,大概正好一年可以绕地球一圈!”
这样一,不少人感觉思维都清晰了一点。至少,陈柯对这个世界的描述逐渐清晰,不像以前那样抽象。
之后,陈柯便换了一张幻灯片,开始解释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每一讲课,他个人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陈柯这种读死书的人,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因此复述出来的内容非常完整。
“热气是往上升腾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吧?比如那个走马灯,或者就是街边卖包子的,都能够看到蒸腾的热气!所以地球赤道这一带,因为受太阳直射后受热最大,这里的空气就往上升腾。于是地表的空气就怎么样?稀薄稀薄就怎么样?对,稀薄了,气压就低嘛”
而且一上课,陈柯还不自觉的学起了自己以前的老师。一个人自问自答,把课上得挺热闹。
“这些上升的热空气向赤道两边流动,渐渐不热了吧?为什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
倒是有人配合:“因为郡主之前讲过,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过了这两条线,受热就不够了。”
“哟西!请坐。”
陈柯非常满意。
“因为受热不足,所以这里的空气升不动了,开始下沉。下沉了之后地表空气密度就大,密度大就怎么样?对,密度大气压就高。所以南北回归线这两条自然带,就是副热带高压,赤道是什么?热带低气压嘛”
边,陈柯还在黑板上又画了草图。
虽然幻灯片上有图,但这样画图,标注箭头,能让上课的人感受更直观。
“于是呢,副热带高压带空气密度大,它们就会向空气密度低的热带低气压带怎么样?均匀一下,因为太挤啦!这儿的空气都往那儿跑,于是就形成了风。风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叫做热力环流”
“原来这就是风!”
果然。
不少天生有悟性,或者从学习诗词歌赋,但骨子里对理工有潜力的秀才,开始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地理就是如此神奇,让文科生有了钻研自然的方向。如此他们就会学习各种等高线,等差线,函数,积分。最后成功被忽悠成理科生。
告诉了大家风产生的原因后,陈柯又讲了风带。让大家知道了信风,西风等基本常识。
“信风永远是东风,因为它有信用!西风永远是西风,因为它就叫西风”
“哈哈哈哈”
秀才们倒是感觉,这位郡主讲课的确有意思。
不过陈柯话峰一变:“但是!但是,注意了啊!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咱们中国。为什么呢,因为欧亚大陆体量太大,它承受太阳光照太高,夏季和冬季的温差打破了地球的正常风带,于是形成了独有的季风气候”
终于,陈柯到了中国的气候。
之后又由气候到了农业生产,又从农业生产到了工业积累。又从工业积累讲到了商品交换。
“一个城市的形成,首先要规划其产业,考虑到生产成本。比如这座州县甲,它周边的农田适合种棉花,甲县中的工业就适合做棉纺业。如果在这里种粮食,产能达不到最大化,棉花产量上不去,粮食也会欠收。最后越过越穷”
“但这座甲县的人如果只做棉纺,要生产生活,他们吃什么呢?总不能吃棉花吧?所以要和旁边的乙县产生贸易,因为乙县周边适合种粮食。同样的道理,乙县的人穿什么呢?同样它也需要和甲县发生商品交换,这就是产能最大化。”
“一个人,一座城。他适合做什么,就专心致志,把这项产业做到最好。世界上没有全才的人,什么都懂的人,其实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只有一心一意,他产生的价值,才能远远高于农经济下,经营各种零散产业的价值。”
“比如甲县和乙县,在农经济下自给自足。以前各自是棉花产量十万斤,粮食产量五十万斤。两个县的人老死不相往来,人民都只是不冻死,不饿死的水平。而进行贸易交换后,适合种棉花的甲县把这项产业做到最大化,棉花产量达到五十万斤,乙县的粮食产量也做到最好,达到二百万斤。如此农业剩余增长,两边的人通过商品交换,都富裕起来了。”
“所以州县的经济管理,首先是考察周边的农业潜力。农业是第一产业,它决定这座州县的产业定位。工业的发展方向,就是第二产业。向上级部门作出汇报后,上级政府要协调的,就是商品交换的过程和配比。比如交通,人员,还有各地的产业当量,做到合理分配化。这便是第三产业。”
“于是,产业的良性发展,始终遵循这个模式:组织型农业——轻纺工业——交通运输——钢铁化工——城市轻工——军事重工——反哺农业。让所有阶层都能得到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有市场需求,产业才有足够的血液存活并发展。”
“从解决衣食住行入,再到回归衣食住行重开,周而复始,形成内生循环。由此促进产业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座的各位如果负责一座州县,工作重点就在第一和第二产业。如果负责一个省,就要协调下级州县之间的贸易关系和产业配比。如果当了三公九卿,需要协调的就是整个国家的命脉,以及进出口贸易。所以官员,必须了解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甚至要了解外国的产业结构。而这一切的来源,就在地理!”
“所以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地理永远是第一学科。我真切的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学好这门功课,由此了解三种产业之间的配比关系,从而在今后能有会,真正让我们国家脱离农经济,走向全面富强的未来。”
“感谢诸位,这节课我上完了。再次谢谢大家!”
哗!
陈柯的这节课讲完后,金秀才照例带头鼓掌。其他的秀才们也站了起来,一同鼓掌。
不得不,金秀才带节奏的水平就是高。
加上陈柯现在也有了一定喊口号的水平,总能扯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上。多少有点感染力。
所以这些秀才来到腾越,总算有了不虚此行的感受。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