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
又是一天清晨。
昆明的春天和暖怡人,艳阳灿烂。十七世纪末,中国已经完全脱离冰期的困扰,气候全面复苏。
天亮之后,陈柯从办公室出来,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身体。
尽管现在成为了一方藩阀,但对于武功的修炼陈柯从来没有落下。修行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活动完身体后,陈柯坐在院子里吃着早茶。打开旁边的收声,播放广播,同时还拿起桌上的报纸慢慢翻阅。
“各位听众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收听平西有线广播电台,我是播音员程海声今天是大清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初八,春分。西元一六八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有线广播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家境富裕的人基本上都买了收声。家境一般的人也能在工厂,学校等地方收听。
“经过一个月的辛苦筹备,六盘县的动车研究所终于改建完成,我藩第一座动车制造厂顺利建成投产!介时,藩镇领导将第二次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以械带动畜力,以科学生产农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下面是藩外新闻据可靠消息,太医给皇上服用了京城名铺侗仁堂秘制的痔疮止血颗粒后,皇上症状立为好转!终于摆脱了困惑多年的痔疮,皇上龙颜大悦,亲笔御书‘国中痔疮首选良药’,并钦定为朝廷供奉御药”
“噗!”
陈柯忍不住一口油茶喷了出来,糊了一报纸。
“这什么破新闻?八成又是宫里那帮家伙传出来的道消息,放在广播里搞什么?”
陈柯建设广播站,主要是为了搞教育,宣传平西王政府的正确领导。这和康熙生痔疮扯不上半点关系。
“下面是国外简讯南洋东印度公司从我国广东尚藩,购买了茶叶种籽,已经在爪洼岛试种。西方国家为实现茶叶自给自足,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评论员对此做出回应,希望大清朝庭降低茶叶出口关税,以保护我国产业优势”
陈柯无语。
“这些秀才们的思维进步也太大了吧,不光到处打听外省的消息,居然还关心起关税来了?只是咱大清国有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吗”
翻了页报纸,陈柯又喝了口茶。报纸上果然也详细报道了这条新闻,还有评论员的长篇大论。
现在云贵的报纸已经完全普及。最大的三家报纸“腾越”,“昆明”,“贵州”每天都要卖出几万份,甚至十几万份。
之后,陈柯又在报纸的“市民生活”面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大意为:
某州县有一寡妇,心巧,是当地的织布能。她多年来辛勤劳作,奉养婆婆,极为孝顺。但自从该县办起了一所纺织厂,寡妇的生计来源就被打断了。她的店破产,无力继续奉养婆婆,有违孝道,投水自尽。最后婆婆衣食无着,外出讨饭,终于在大年的时候冻饿而死。
最后,评论员泣血陈述:
资产和企业自在云贵诞生以来,农村和州县破产的民不计其数。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不见了,工厂和废水淹没了农田,烟雾污染了空气,矿井把地下的脏腑挖得到处都是,火车的巨响让母鸡都不下蛋了。
工厂抢走了民的饭碗,行会的倒闭让原本体面的艺人没有了养家糊口的本钱。有多少这样在大年夜冻饿而死的老人?平西王府和那些所谓的开明绅士,应该为老人的死负责,向那位贞洁的寡妇谢罪。
最后,这位评论员用非常专业的语调,“平西王府的某位领袖人物,自诩强调公平,公正,公开。但她所带来的体制,却产生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公平,拉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的悲剧”
“啧啧啧啧啧”
陈柯看了一眼这位评论员的名字,好像就是五年计划时不配合工作,被他挂闲的某位士大夫。
这时,他的秘书王勋正好也进了院子。
看了一眼桌上的报纸,王勋忍不住道:“郡主,报社这段日子把关不严哪?这种稿子居然都没毙掉。”
陈柯笑道:“毙?为什么毙,让他写!明天咱们也登一篇出来,言论自由嘛。真理越辩越明,资本和农哪个好,相信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我拉大了贫富差距,我陈柯有这么大能耐,能拉开两个省五百多万人的贫富差距?大清好,大清就没有贫富差距,大清就没有死过人,信康熙得永生嘛!”
王勋忍不住笑了起来,道:“郡主得好,明天学生也写一篇文章,和这些老家伙论一论。”
着,陈柯点了根烟。
让王勋也在对面的沙发椅上坐了下来,陈柯道:“要论一论,直接辩驳没有意思。你看看这篇报道。”
王勋接过报纸看了看,见“新苗专栏”有一篇中学生写的文章,叫“我的姐姐是棉花质检员”。
这篇文章用的是白话文,语言朴实,内容生动。讲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姐姐学毕业之后,进工厂实习,然后正式参加工作,最后当上了棉花质检员的事迹。
内容中提及,老乡中有个棉农,是舅舅的熟人。他给姐姐送礼,想把四级棉质检成一级绵。姐姐断然拒绝,并且向领导举报,最后对该棉农进行了批评教育。
王勋道:“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用事实话,不光有教育意义,更体现了藩镇转型过程中,勤劳努力的人慢慢改善生活的历程。写这篇文章的孩子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
陈柯道:“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孩子就是当年那个老黑的外甥。”
王勋一愣,似乎有那么点印象。
“哦,原来是这家人他家的孩子居然都上中学了?时间过得好快。”
多年前,腾越第一批安置房中,那个残废的老黑就在其内。当时他家的阿花和阿根刚刚上学。
陈柯的教育制度,中学开始就要收学费了。但如果是从学正式升入中学,就可以进入合作社,或者到工厂实习,工作满一年后就能免费入中学。
实习期间有工资,一切待遇按正式的实习标准。这样就能确保普通人家的孩有继续上升的会。
当然,现在的普通百姓并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以前送孩子上学大多是混个饭碗而已。
加之这个年代的学生,年纪普遍较大,因为很多人入较晚。毕业之后加上实习,基本上就“成年”了。
清朝以男八女七为成年,也就是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就该结婚成家。
所以到工厂实习后,大多数人都选择留下来直接参加工作。生活稳定后就结婚。
这些年轻人也给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学生,在陈柯以前的世界是讽刺别人的话。
但在康熙时代,学生是很值钱的。学文化可以胜任相当的工作,而且都是体面活儿。
在工厂实习的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各种基础知识,让老师傅非常喜欢。
还有打字员,接线员,话务员,邮递员,财务员,业务员还比如阿花当上的棉花质检员。这些工作是只念知乎者也的士大夫们做不来的。
阿花算是近代女性了。她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前不久刚和老张的儿子张晟结婚。
张晟现在也是技工学徒,两个人真正改变了命运。
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
作为脱离了繁重体力劳动,又对社会有贡献价值的新一代。他们的话才最有服力。
“我们要用事实话,驳倒那些酸腐文人!腾越发展得快,现在生活质量就高,其他州府很快也会发展起来。不能因为个别的意外悲剧就否定整个社会的进步。”
陈柯对于那些所谓的伤痕文学,一向都非常抵触。
其实在他的治理下,有先发优势兼后发优势,少走了一百年弯路。工业化的阵痛已经降到最低。
但偏偏有人喜欢无病申吟,用悲剧吸引眼球。
所以陈柯要断了这些人的念想。
王勋道:“郡主是想”
陈柯道:“你把这篇文章稍微再润色一下,然后篇入学高年级的课文里。我们的教育要与时俱进,用事实教育人,用人教育人,而不是用假大空的套话欺骗下一代人。”
王勋点头道:“臣明白了,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教育署的侍郎是黄梨洲,不过负责负责事务的是王勋。这些年陈柯编撰的课本也一直在修改。
他的学课本除了识字,算术,还兼思想教育。用一个个生动的寓言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比如有一篇课文。
讲的是一群动物在一起愉快的生活,无忧无虑。但有一天遭到了恶龙的侵扰。
于是动物中的勇士集结在一起,组成了保安团,打败了恶龙。
但勇士们为了抵御恶龙,有了工作职责,就不能和其他的动物一起采集。于是伙伴们就多加劳作,把采集的果实分配出来,养活勇士,保卫家园。
通过这则寓言,学校教育了朋友什么叫赋税,为什么要交赋税。而不是假大空的谈俸献。
和张勋聊了一会儿后,眼看时间不早。
二人便收拾了一下,和其他亲近大臣汇合。一同去德政殿开早会。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