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更无鱼腹捐躯地 况有龙涎泛海槎
夏末秋初。
一群年轻的八旗子弟自北而来,混进了襄阳城。
他们是奉四王爷密令,潜入当地学堂偷师的。
襄阳如今是藩镇的北方屏障,同时也是南北人口流动的交汇口。各地商旅,流民络绎不绝。
经过大战后六年多的建设,襄阳早已恢复了繁华。高大的城墙已经修复,衣着挺拔的战士正在巡逻站岗。
城内的基础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就像当年的云贵那样,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搭起的脚架。
不过作为中洲地带,此地原本就人口稠密。因此基建归化起来过程也更繁杂。
很多老式建筑,都在修旧如旧。新起的建筑很多还没有落成,整座府城看起来就像个大工地。
因此无论是钦差大臣,还是如今的这些旗人。看到襄阳府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
好在这里人口众多,不下五十万。街市上倒挺热闹。
“嗬,这襄阳城还真繁华的?”
“啥啊,依老子看也就那样。”
“哥儿几个,别太引人注目了。咱们可是来办正经事的。”
这十来个旗人,都是十几二十岁年纪。平日里游好闲,提笼遛鸟,如今接差事大多是混点生活费。
当地有很多人已经不留大清发式了,好在也有留的。
加之原本就有不少从河南过来的商客。因此偶尔来几个北方人倒也不太稀奇,没什么人注意。
而且这些旗人运气不错,这个当口正赶上新学期开学。
藩镇如今师资力量强大,湖北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学学堂。今年刚刚在襄阳,武昌,荆州三地开设了中学。
看着正在排队报名的孩子,领头的旗人青年上前问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请问先生,我们是河南过来求学的。请问想学造船,是在哪个学堂报名?”
管事的老师倒挺热情,也很负责:“哦,原来是外乡过来的!是这样,我们藩镇学校很多,科目不胜枚举。但无论是上哪个学校,首先都得在学毕业,通过考试才能上。”
旗人们互相看了一眼,道:“我们直接交银子给学堂,能去读书吗?”
老师打量了他们一眼,又听了他们的口音,似乎猜到了什么。
道:“我们藩镇的学校,只要能够通过考试,都是能就读的。如今中学刚刚开学,除了顺利升学进入的,也有考试就读的。诸位可以去试试。”
“多谢。”
领头的旗人青年也算有礼貌,临走时还不忘赏了一锭银子。
老师看了看巴掌上的这锭银子,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很快,旗人们就打听到了新开张的襄阳中学。来这里报名入学的,也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男女。
“哟,这学校还挺气派。”
新落成的襄阳中学自然也是兴亚式建筑。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宿舍,都显得高大挺拔,极有气势。
在陈柯的藩镇,升中并经过实习的,中学学费全免,还包食宿。自考进来的就得交学费,自付食宿。
旗人们倒不差银子,打听了一下之后决定参加考试。
可这不考还好,一考他们的脑袋都大了。
首先考试过程相当繁琐,他们要办准考证。
想办准考证就得办临时身份证。需要办临时身份证就得办暂住证,要办暂住证就得有单位证明。
他们是过来“经商”的,没有正式工作。于是只得先盘了个店装成生意人,然后找当地州府开证明。
结果一问州府衙门,更是一个脑袋变两个大。
大清的州府,就只有一个知府衙门。
陈柯的藩镇倒好,府城下面划了区,区政府相当于县处。区下面还有街道,相当于乡科。街道下面还有居民委员会,相当于村自治委员会。
最后管理他们盘下的那个店的,是当地街道派出所。
证明开好后,又是照相,又是报籍贯,姓名。如此一通折腾,就是大半个月。
最后这群旗人拿到自己的身份证,暂住证,准考证,都是心累身也累。忍不住一连通的抱怨。
当然他们不会理解,十多天就能办完这么多证件。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办事效率了。
也有让他们称奇的地方。首先就是证件上的画像,果真和他们本人一模一样。
“这地方,透着邪性!”
来到襄阳这么多天,他们一开始没有感到惊艳。但晚上那耀眼的灯光就让他们差点失眠。
之后在办事,逛街的过程中,他们更是看到了多如牛毛的新鲜事物。简直形容不出来。
每个城区的供销社,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也学着其他外地人那样,把银子存进合作社,换了当地的钱,买了好些个稀奇玩意儿。
藩镇的“银票”印制漂亮,找兑方便,花着顺。当地贸易之繁华,一点都不亚于亰城。
他们每人都带了上千两银子,存在当地就是一万圆。这也是大财主了,三转一响随便挑。
他们突然觉得,蛮子的生活居然过得挺不错。
好在领头的旗人还算稳重,没有忘记他们的使命。
“嘿,哥儿几个!别忘了咱们是来干什么的,主子还在亰城等着回答呢。”
立秋这天上午,旗人们来到了襄阳中学准备参加考试。
他们原本以为这里考试,也是像考封,或者科举那样。骑马,射箭,然后写篇策论。
结果这里的考试,是一大群学生拿着准考证。通过检查之后各自进入教室考场,做卷子。
参加考试的人很多,旗人们被分到了不同的考场。
考试纪律更是严格,试卷是军队的战士押送来的。考试开始之后,战士们还扛着枪守在教室门口。
不过旗人们也见过大场面,见怪不怪。
“咱们亰里的科举考封也不比这差!有这场面,证明学堂是教真东西的。”
但试卷一发到上,他们终于傻眼了:升中的试卷,对古人来也是天书。
不算术方面的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
就是语文方面。那些汉语拼音,近现代词汇,不是从头学起,和看外文没什么区别。
“你们这是故意刁难!”
一个胖子忍不住扔下毛笔,大声怒喝!他从在北亰城里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种鸟气。
一同参加考试的外地人也都望了过来。
监考老师过来严肃地道:“这是考场,请注意纪律!”
“不就是上个学吗?老子给银子还不成,考什么试!”
胖子从怀里掏出一锭大银子,放在了桌上。脸上流露出高高在上的神气。
原本这些旗人到藩镇来卧底,有领头的管着。十多天比较收敛,没闹出什么事。
结果考试的时候一分开,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监考老师也愤怒了:“居然当场行贿考官,破坏组织纪律?来人,给我拿下!”
门外的战士一听召唤,马上冲进来一枪托,就把这个胖子砸翻在地。之后押走了。
“继续考试!”
监考老师望了其他学生一眼,众人都赶紧埋下脑袋做卷子。
胖子被押往衙门的途中,忍不住大吼大叫。
“放开我!你们这些南蛮子,居然敢抓本大爷!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的额娘是镇国公的县主,我是上三旗的爷!我要把你们满门抄斩!”
可惜押送他的战士一脸冷冰冰,根本不理会。学校,街上也有不少人围观,指指点点。
考场出事,这可不是一般的案子。很快就闹到了襄阳府衙门,知府都被惊动了。
“姚大人,您看这事”
如今的襄阳知府名叫姚俊。
他是最早几期腾越大学毕业的新干部,之前在四川石棉县任知县。政绩卓著。
湖北光复后,受命就任襄阳知府。
执政期间姚俊更加展现了相当的行政能力。任命六年多,品级已是从三品,典型的高职低配。
“要不请示一下巡府衙门?毕竟是旗人的事,闹不好藩镇和朝庭的关系不好处理。”
律政方面虽是由府察使负责,但这次的事情有些不一样。大家还是在一起讨论了一下。
这群官员虽然都不到四十岁,却并不显得轻浮。反而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
姚知府想了想,道:“这种事情,就不用惊动上峰了吧?要不养咱们这些人干什么。就是郡主她老人家遇上这事,恐怕也不会当面和朝庭翻脸的。”
府察使点了点头,“那就判他们一个伪造身份,谤辱朝庭。把他们遣回河南,交给当地衙门送到亰城如何?这种擦庇股的事情,就让康熙自己去搞。”
姚知府思索了一会儿,道:“对,就这么办!”
“丢人,丢人!你们还有脸回来!”
一个月后,北亰雍王府。
院子里,胤禛看着地板上跪着的这一排面如死灰的年轻人。气得暴跳如雷!
胤禛的心情非常不好。
中秋刚过完,宫里就出了天大的事。
他们这些皇子陪康熙跸驻热河巡幸。结果太子居然“造返”,被康熙给废了。
本来太子被废,胤禛在畏惧之余,多少还是有些窃喜的。作为皇子,每个人多少会有那么点想法。
但自古天威难测,偏偏这个时候出了这种事。胤禛生怕康熙一个不好,连他一起撸掉。
“穆香阿,你!你平时不是挺稳重的一个人吗,怎么出了亰就原型皆露了?你以前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吗,啊?居然闹人家的考场,你简直不知道丑字怎么写!”
胤禛的声音越来越高,脸都气得红肿了起来。
“我原本的打算,就是派你们过去打探打探!能进去就学,进不去再想办法,这也没什么。至于那里的学堂要考试,这也没什么!哪个学堂不考试?”
“你们倒好,考试通不过,还砸人家的考场!这让天下汉人怎么看咱们旗人,又让藩镇的南蛮子怎么看咱们旗人?丢人,简直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穆香阿跪在那里,当真有些欲哭无泪。
他是个老实人,平时的确稳重,也挺忠心。这次南下他一直管着身边的人,在襄阳没出一丁点事。
要知道旗人在外省能安纪守法,这算得上是奇迹了。
砸考场的真不是他。
但胤禛只是背着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很麻烦。虽然表面上没发生什么。
但朝庭的面子丢大了。
堂堂满洲贵胄,居然乔装混进比汉人更低等的“蛮子学堂”。想偷学“蛮术”。
这还不算。
考试通不过,居然闹考场!要知道中华礼仪之邦,最忌讳的就是科举闹事。
满洲人入关后,一直试图表现得文明一些。特别是康熙,对汉人文化极力推崇。
结果旗人在蛮子的考场撒泼,被蛮子抓了。
蛮子还顾及朝庭脸面,他们“伪造身份”不是旗人。悄悄送到河南南阳府,大事化。
可这种事情哪能瞒得住?胤禛已经感觉到,那些汉大臣正在看朝庭的笑话。
“奴才有罪,任凭四爷发落!”
穆香阿已经泪留满面。他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哪怕主子把他杀了也挽不回朝庭的颜面。
但胤禛看了这些人一眼,却没有在盛怒之下做出冲动的事情。毕竟这些都是“家里的”。
“穆香阿,有亏职守。你的差事暂时不要当了,罚去瞻银一年,回家闭门思过!其余的人,罚去瞻银三个月,也回去闭门思过,好好想一想为什么罚你们!”
“多谢四爷开恩!”
众人连连磕头。
胤禛是一个刻薄的人,但他刻薄不寡恩。而刻薄不寡恩又只对满洲旗人和家养奴才而已。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