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A+A-

    这里摆设的方式和他们自己世界的博物馆类似,同样是展台上面放着由透明罩子盖着的展品。不同的是,他们走近之后,就看见展台上有一个印着全息字样的按钮和一个印着x的按钮。

    庄悠悠下意识的拿出来看了一眼那个来到这个世界后才出现的倒计时,低头时发现谢羽也在看。两人相视一笑,将上的时间给对方看了一下。

    “看起来我们上的倒计时差不多,”谢羽笑了笑,“我们还是这样直接看过去吧,也不知道这个博物馆有多大,这种地方一般都有监控。要是时间超过了倒计时,在监控底下直接消失不太好。”

    “没错,没必要给这里的人增添新麻烦。”阮娴表示赞同,实际上就她们经历的事情,拿自己订了异世界计程车什么的,还不知道是不是用的自己身体呢。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她们一走了之,原主一觉睡醒站在了博物馆里面,还不知道要落下多大的心里阴影呢。

    达成共识后,他们看向了第一件展品。这是一幅秦始皇家庭人像复原图,和常见的中国传统人物画重神不同,这张画堪称是纤毫毕现。

    “这是秦始皇博物馆建立起来的时候,秦始皇后人秦家送来的,据是当年墨家弟子根据孔成像原理,通过建造暗室描画出来的。上面左上的那一位就是秦始皇嬴异人;右边是他的妻子,著名教育学家、经济学家赵雾;左下是他们的长子,在位期间将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从玄州带回来的秦二世嬴政;右下角是他们的次子,古代的著名科学家赢朔。”

    “秦始皇的后人,听起来秦朝的统治离现在也过去不少朝代了,现在还有能追根溯源、保存有这种国宝级文物的家庭吗?”阮娴挺疑惑的,毕竟一个朝代的灭亡,基本这个朝代的皇族就会面临一次灭顶之灾。

    “那就要起秦朝灭亡的原因了,”解声对于他们的疑问非常自然的接话,“秦朝并非亡于人祸,而是天灾。一千多年前,秦朝末期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动,而且相当离谱的将当时的秦朝嫡系差不多一打尽,只剩下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

    ‘这怎么可能?’三人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知道要摆出什么表情好,这秦朝嫡系未免太黑了吧。

    “因为秦三世之后的秦国君主的运气都不怎么样,”解很懂他们的心思,其实秦皇室的运气问题一直都是他们络上一个吐槽的点,因此它的资料库里是有这个内容的。“对此民间有法,是因为上天赐予了秦朝连续四代英主,从秦昭襄王到秦三世扶苏,所以后面的秦皇室弟子都在偿还这份上天赐下的幸运。不过虽然秦皇室后来的嫡系运气都不太好,但是他们为政却没有什么毛病,而那些旁系的运气就是正常水平了。”

    对于这种玄学,庄悠悠甚至觉得是不是因为像是里的那样,天道发现了有穿越者创造了特殊的历史,或者是秦朝的气运被他们四代人用完了,导致后来的人被天道针对,或者都在偿还这份气运啊。

    “因为秦皇室的坏运气一直都没给民间造成什么麻烦,大多是车辕折断、出门狂风暴雨什么的,主要影响的是他们自己。因此民间都还是非常拥戴秦皇室的,甚至因为他们的坏运气太过深入人心,还有人会在祭祀的时候请求上天放过秦皇室。所以一场范围不是特别大的地震将秦皇室嫡系差点一打尽这种事情,所有人的接受度都挺高的。

    因为只剩下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而其他旁系又不愿意过继到嫡系继位,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秦朝是由权臣理政的。这个孩子就是秦朝的末帝,他继承了帝位,也继承到了那份历史中著名的坏运气,他长成之后就干脆的禅位给了那位权臣。

    因为秦汉之间是和平过渡,秦皇室又带来了数百年的和平,还有着功绩卓著的先祖,汉皇室也没理由动他们。而且两代之后,秦皇室的人就混到人群中去,再没什么消息了。后来也基本就是每个新朝建立的时候,他们会派人送点礼物给新朝,体现一下的存在感。”

    阮娴觉得他们选择的方式很好啊,既不断向世人表明了他们的存在感,也不会去碍新朝的眼。不过他们这个躲藏的能力未免太高了吧,尽然历朝历代都没找到他们家族吗?

    不过她没有开口,解也不知道她的疑惑,要是知道,他也回答不了。毕竟这几乎能算作是秦家的传家之密了,也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

    继续往前走,新的展台上是一支毛笔和一册竹简。旁边透明隔断的后面是一架器,三个城市孩子看着觉得眼熟,但是想不起这是什么。

    “改良毛笔是秦始皇展现他第一次展露他这方面的才华,当时这份能力虽然并没有引起昭襄王的注意,但是却取悦了他的父亲孝文王。制作精美好用,而且比当时秦国使用的传统毛笔好用的改良毛笔,为孝文王获取了一笔意外之财。作为奖励,他送了一个庄子给秦始皇。这册竹简就是地契记录,秦朝是一个拥有非常齐全而且详细文档记录的朝代,这些记录为考古提供了非常多而且齐全的文献资料。”

    当时因为夏姬一般用的是安国君的名字在外经商,所以地契上记载的是安国君的名字。后来被翻出来后,考古学家基本都以为这个庄子是孝文王送给秦始皇的,还感叹过他们父子关系差果然是谣言呢。

    “有了农庄之后,秦始皇的能力有了更充分的发挥。后面的那件农具叫曲辕犁,就是他改良优化后第二件成品,大大减轻了当时秦国出兵时内部的耕种压力,成为昭襄王多次出兵的坚实后盾。

    而之后,他治理盐碱地、研究化肥、研究良种,甚至发现了能加快皮毛处理速度的碱液,”解一边,一边将放置了对应展品的展台光度调亮,示意它的是那些展品,“这些有利于民生军事的发明,终于惊动了昭襄王,也吸引了当时掌权的穰侯。”

    三人听到解到这里,真的觉得这位嬴异人像个穿越者,这之后是不是就是被秦王欣赏,逐渐成为太子,最后继承王位啊。哦,对了,从最开始看到的简介来看,还是被禅位的。

    “因为当时的太子地位稳固,所以那之后秦始皇是作为像是孟尝君这样靠贤明名声来吸引门客的公子存在的。不过当时秦国并不允许公子养门客,所以被吸引来的人才基本全都被秦王请进了朝堂中,作为第三股势力,与当时以穰侯为首楚国势力相争。

    虽然秦始皇的存在成为了昭襄王争夺权力的有力后勤,但是,他同样和楚系势力之首的穰侯相处的很好。而在这期间,穰侯为秦始皇将后来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秦国丞相应侯范睢从魏国带回了秦国。”

    解的内容从历史走向,到眼前这些展品的信息,再到历史发展,过度的非常自然。虽然三人比起眼前的这些展品更加好奇这边的历史故事。毕竟这种精美的器具在他们那个世界也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神奇的历史却是特殊的,当然是历史故事比古代器具吸引人啦。

    解将展品串联在故事中讲述出来,从有实体的器具,到根据古籍复原的东西和古老的记录,还有根据史书记载重新布置的场景,这些场景看的三人目不转睛。听着听着,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不管这位秦始皇是不是穿越者,他在那个时期做下的事情的确值得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千百年的赞颂。比起权利,他是真的在追求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来。难怪他的陵墓能在千百年间被百姓帝王们自发的拓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不管他们感觉多么复杂,只要他们不出声提出疑问,那么解就还在继续。

    “在这段时间,秦始皇不仅致力于改善农业,还推动了之前并不重视史书的秦国史书的编撰、农书的整理和成书、律法知识的普及、羊毛的再利用、造纸术的改进、官学的建立”

    解声一边,一边在他们旁边播放相应的展品或者画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秦史卷一扉页上介绍了编写秦史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农书同上;律法知识的展品,他们甚至看了几场短剧,也许是因为当时考虑到黔首们的空余时间不多,所以这些故事剧情都不长,但是道理的还是很清楚的,他们看得还挺津津有味的呢。

    介绍羊毛时的展品是一张地图,上面是当时秦国用来放牧位置,三人看着这个巨大的范围有点头晕,这已经延伸到蒙古那块地方了好吗。我们不是农耕民族吗?为什么这个放牧范围都快赶上游牧民族了。实际上,秦二世从政后期,咸阳基本取代了匈奴龙城的地位,匈奴们大概是视秦朝为最大的一个部落吧。

    而官学的发展过程更是看得他们直瞪眼,这是什么啊,科举的雏形吗?还是职业学校的古代?官学经过多年的改进,逐渐成为了一个人从学子到官员转变的重要学府,和学宫专注于理念和研究不同,官学讲究的就是一个实。

    ‘党校?’三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秦朝还没有科举制呢,官学的基础模板竟然可以无缝对接进千百年后的科举制中,这未免太未雨绸缪了吧。而且放在那个时候竟然也没有出过什么问题。那位秦始皇可真的是远见卓识啊,应该是对未来的发展早就有所预料了吧,才会建立起这样的存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