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
而且最巧妙的是秦始皇将模块搭建起来了,但是却并不会设下太多的进入限制。这样一来,战国时期靠家族教育时这些方法适用,等到后来书籍教育普及后,寒门学子也适用。
“秦始皇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在悼太子还活着的这段时间,他不仅主持了多项工作,还致力于培养人才。这段时间他培养的科研人才,是后来实验部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各自也有不少研究成果。”
因为重点不是他们,所以这边只简单提了一下。但是三人看着展示出来的这一溜名字和成果,恍惚间觉得他们参观的可能不是一个皇帝的博物馆,而是一个著名教育学家的弟子介绍。
“秦皇室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哪怕是名声最好的秦始皇也不例外。这个时期内,他有意无意的拉拢了相当多的势力,还削弱了可能妨碍到他登基的敌方势力。”
这个时候展示的是一些史料中的民谣、史书上记载的关于那些臣子的出生地点和于秦始皇的关系等等。
“因为他所创新改进农具的推广,使秦始皇在当时的民间声望非常高;而让宗室参与进史书的编撰更是给他在秦国宗室里面拉了一波好感,后来秦朝宗室是出了名的安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待遇不错,还因为他们终于能插秦朝的政事了。不必再做和朝政最接近的局外人了。
另一方面,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秦始皇作为秦国公子仁爱宽厚,礼贤下士的名声也逐渐传到了其他国家。他同归附而来的那些士人交谈之后,大部分都能服他们进入秦国的朝堂中为秦王效力。这部分进入了朝堂的人不仅冲淡了秦国朝堂上楚系势力的比重,还天生就是秦始皇的支持者。”
着他们就看到了一张势力分布图。红色的是楚国人或者是由楚国人提拔的别国人,蓝色的是秦国本国人。但就算是将楚人提拔的秦人也算在秦王势力中,他们也看的出来最开始楚国在秦国朝堂上所占的优势惊人。而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能看到蓝色从中层官员开始逐渐向高官蔓延。
“这是历史学家从秦史中复原的秦国朝堂势力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秦昭襄王是如何一步一步在秦始皇无心的帮助之下从他母亲和舅舅里收回权利的。实际上根据历史学家们推算,如果不是秦始皇吸引来的其他国家人才,就算是昭襄王想要换上自己的人可能都没有这么多人才可换,毕竟之前他能接触到的人实在不多。而且最后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针对这一点,他们三人都是赞同的,毕竟他们当初看纪录片的时候可是看过的。在没有秦始皇在其中周旋帮助的情况下,无论是昭襄王收回权利的时间,还是为秦国曾立下汗马功劳的穰侯、武安君等人最后的结局都算不上好,最后甚至到了秦王感叹无人可用的地步。
他们一边听着解,虽然这边对于他们的结局没有多谈,但是话里话外他们都有一个好结果。他们借助解的虚拟界面查询着他们感兴趣人的结局,不得不,有秦始皇在其中周旋,他们欣赏的人都有着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
阮娴喜欢、崇拜的是白起,不管怎么生平未逢一败的将领什么的听起来也太帅了,而且他可是还能在战事之前就预估到胜败的强者啊,就算是认为秦王做错了而抗命的行为也很帅气。
她原来世界的武安君被君主赐死,但是吧这边武安君对于军事的看法不仅一直被秦王所重视,而且还得到了武将最好的结局——善终。
他不仅生前荣光赫赫,甚至他所著的兵书还成为了秦国高等将领必读的书目,没有英雄迟暮,在犯错前,生命就结束了。在声名功绩、帝王信任、军功完美无瑕,甚至都没有受到多久病痛折磨的情况下就寿终正寝。而且在他死后,不仅自己的孙子成了著名的将领,没有堕了他的名声,几十数百年后还有得益于他的兵书,自称为他弟子的优秀将领存在。
作为一个将领,这样的结局可以是再好不过了吧。生前富贵威名,死后流芳百世,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庄悠悠崇拜的是穰侯,和闺蜜阮娴不一样,她因为对于历史的兴趣,所以大学报名的是历史专业。虽然读的专业书籍不多,但是对于一代英主昭襄王身前的穰侯,她是真的非常佩服了。毕竟从史书中的占比就知道,穰侯魏冉是真的有实力,在她看来昭襄王所建立的功勋至少有一半是穰侯的功劳。
但是这样一位为了秦国兢兢业业的人,却在秦昭襄王掌权之后被罢免职务、迁出国都、忧愤而亡。如司马光感叹的,穰侯魏冉是一名拥有:拥立秦王,去除祸患;举荐白起,开拓疆土;使各国对秦国俯首称臣这样大功劳的人。这样瑕不掩瑜,对秦国有着大功的人却落到最后忧愤而亡,不得不让人非常心寒。
所以应悠悠对后来昭襄王对范睢感叹:“武安君白起已死,郑安平、王稽背叛。国家内无良将,外有敌国,因此我非常忧虑。”,范睢为了保全自身而推荐只做了几个月秦相就被免职的蔡泽,这种事情一点都不意外。功高如穰侯、武安君这样的人都能被逼死,谁能安心为秦王效力了,不都是排除异己,保全自身吗。
阮娴和庄悠悠喜欢的人都可以算是败在了应侯范睢的三寸不烂之舌下面,因此她们当初才会有那么多的相同话题,反正要是有矛盾了就一起吐槽范睢嘛,这总不会戳到对方雷点的。所以有个相同雷点多好啊,维持感情靠吐槽同一个讨厌的人嘛。
相比起两个女孩子喜欢的有着辉煌记录和悲惨结局的人不同,谢羽喜欢的是应侯范睢。从低谷凭借能力挣扎复仇,体察人心,睚眦必报,还能君臣相得,最后全身而退,这份能力难道不值得敬重吗?别他排除异己了,政治斗争就是政治斗争,那两个人不过是斗争失败而已。何况穰侯目无遵纪,白起祸从口出,有这种结果也不意外啊,又不全是应侯的问题,还有一部分锅要给秦昭襄王的。
解声并不知道游客没出声时的想法,因此它仍然按照设定的顺序介绍下去。比起他们历史上秦国长年征战,到昭襄王后期民生凋敝,少有贤臣良将,战果丢失的结果,这边可要好看很多。
“后来在秦始皇的斡旋下,最后作为楚系势力代表的穰侯荣退,昭襄王正式掌权,应侯范睢成为了秦王的心腹。关于这之中的微妙争斗,可以去看看前段时间中央拍摄的权谋大戏始皇前传,讲述的就是这之间的故事。
讲述的是秦始皇和昭襄王所代表的传统秦国势力,四贵所代表的当时擅权势力,太后及楚国来秦任职的楚系势力,新贵势力的代表应侯,他们四方相互斗争合作的故事。虽影视剧不适合成为学习历史的渠道,但这部戏是央视请了非常多历史学家进行过复原的,不会特别离谱,最主要的是非常好看哦,强推。”
并不知道秦始皇博物馆和央视在这部戏中间有合作的三人,对于参观博物馆却被推荐了一部影视剧这种事情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博物馆也有广告植入的吗?还是这个解的问题啊。
而且他们看着原本应该是互为敌人的穰侯白起和范睢,在展品中表示他们感情好的史书记载,甚至还有相互写的信,觉得这个世界真奇幻啊。所以最后他们不仅没有仇,甚至还关系不错吗?这种相互请教,相约出门的老友式交往怎么回事?前后任相位交接这么友好,后来人要哭了。
“悼太子死后,原本趋于稳定的秦国朝堂起了新的风浪。楚系势力失去了他们的招牌穰侯,又受到秦王打压之后,非常急切的希望能让楚女生下的孩子坐上太子之位,重复宣太后的道路,让他们仍然能在秦国位居高位。
秦国民间和宗室因为秦始皇的存在,立场比较偏向于秦始皇的父亲安国君,只可惜他们在朝堂上的力量不足。但是他们可以联合那些像是应侯那类通过秦始皇介绍而进入的朝堂的人,拥立安国君为太子。
两方势力的争夺之下,秦国太子之位迟迟没有定下。而后也许是秦昭襄王希望能将秦始皇摘出去,所以在那个时间点,他将秦始皇派去了赵国,以避开后来秦国内部掀起的动荡。
也是在这次出使中,秦始皇不仅将当时大儒荀卿邀请来了秦国,为建设咸阳学宫,也是后来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座学宫请来了它的祭酒;还成功将后来的秦相吕不韦挖到了秦国;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他的一生挚爱赵后,著名教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赵雾。”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