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A+A-

    “秦始皇在登基为秦王之后,算是解除了改革的桎梏。登基当年,除了一些寻常的旧例之外,他开始对秦朝的阶层人才流动方式进行改革了。

    跳出了‘利出一孔’的限制,秦始皇将官员的升贬与他们治下的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等数据相联系起来,给了那些善于做事而拙于言辞,不再上战场的人一个会。并且他打通了底层官员到高层官员的晋升渠道,并且在其中尽量摒除了朝堂家族中的影响。

    秦始皇虽然眼光长远,但是行事却非常谨慎。纵观他一生进行的那些改革,多是从微末处起,于不动声色中水到渠成。历史学家都觉得,秦始皇如果开始一项改革,那么他八成就已经对于这项改革胸有成竹了,没有一定把握是不会动的。

    好比这次朝廷关于晋升规矩的改变。他登基那年打通了地方官员到中央高官的晋升渠道,尝试性的设下了晋升标准;之后数年,他收集信息,维持秦军的绝佳战斗力;等到尘埃落定,自己声望秦国军力都处于顶峰时期,就打破了地方家族对于官员知识的垄断,彻底打通了从平民到公卿的上升渠道。

    借由铺陈到各地的学宫官学,向有心有能力的平民教学;这些平民通过官学渠道,进入秦朝的官场,天生的立场就是秦皇;再加上军功授爵制和举荐上来的人,就达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形。

    再加上秦朝对于公卿勋贵的限制和要求,在科举制还未创立的时候,这样的制度持续了近千年。后来科举制的创立也仍然是在这三条晋升渠道之中,不过是将非学宫官学之外的学子纳入了其中,但是其实考完之后还是走的官学的渠道。

    而这中间的变化,其实是在各地经营的官学无法扩张,养不起了,所以才有了科举制。毕竟官学包吃包住,还不交学费,虽然有部分学员的回哺,但是还是难以支持,特别是在天下战乱平定后不久。遗留在外的那些读书人数量越来越多,才有了科举制的诞生。”

    解这次摆出来的是历史学家们梳理出来的秦朝上升渠道,身为维持时间数一数二的朝代,研究秦朝的人非常多,因此这三条线也非常简明。但是看得出来它几乎包揽了所有他们能想到的渠道。

    “这面镜子据考证打造于秦始皇三年,原因不明的被供奉于秦朝宗庙中秦二世牌位之后。根据史籍记载,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确有一段时间‘常立镜于侧’,‘每有大典即以镜照之’,原因不明。

    最开始历史学家们以为是秦始皇是用镜子实行某种古代的祭祀,但是后来发现不对,这样的举动只维持了一段时间,大概也是在秦始皇三年到秦始皇退位期间。而根据秦皇室祭祖的记载来看,这面镜子好像也是在秦始皇退位之后进入的宗庙。因为这个巧合,所以考古学家们怀疑这面镜子或许就是史籍记载的,秦始皇有很长一段时间常用的镜子。

    但是后来考据这面镜子的样式,发现这面镜子应该是太子用的,它上面刻的宫殿名是当时还是太子的秦二世的寝宫。除此之外,他们仔细研究了这面镜子,也没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不仅被放置在了秦二世的牌位后,甚至比秦二世牌位还要高一点,而且根据宗庙的记载,这面镜子甚至还是秦始皇亲自放的,而且要求他们对待这面镜子犹如对待这里其他牌位。

    实际上这也是秦史中一个未解之谜,和秦孝文王为什么突然传位给秦始皇一样,都是猜测很多,但是能站的住脚不多的历史谜题。”

    谢羽按下了暂停,凑近了镜子仔细看,甚至调出了旁边镜子的3d图像,话的声音有点抖。“我好像知道为什么这个镜子会出现在宗庙里了,我见过这面镜子。”

    “见过就见过,一个时代风格的东西应该都差不多吧,这么紧张做什么?”谢冉冉有点不解,谢羽怎么一副三观崩裂的表情,都已经经历过穿越了,就不能淡定一点吗?

    “这面镜子,在我那边的世界也有一个相似的,同样被供奉在秦国宗庙之中。”谢羽想起他上次去参观时看见的镜子,想起当时查到的,关于那个镜子的消息,隐隐约约觉得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穿越过来。

    “镜子长得相似也不意外吧,时代差不多,样式相差不大也正常吧。不过怎么你们这种历史发展趋向的怎么都喜欢把镜子放宗庙里啊?”庄冉冉觉得谢羽有点大惊怪,不过想想好像也的确有点奇怪,镜子放宗庙里,是想要做什么呢?

    阮娴看得比较多,对于谢羽的想法倒是有一点猜测,他不是以为是这个镜子导致了穿越吧,这么的话她们那边又没有,不通啊。不过缺少了信息,她同样不明白为什么谢羽一副见了鬼的样子,难不成这面镜子比穿越还要离奇吗?

    “我们那边的镜子,根据记载在宗庙,是放在了秦始皇嬴政之前的,是秦孝文王的牌位位置。这都能称之为巧合,重要的是,历史记载,秦始皇嬴政曾经与镜同寝共行数年,居一室而绘书画数十,具为良策;携太子扶苏,使其尊称镜为先生。

    而根据史籍,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时常对着镜子话,似镜中有人。而对话之后,常有政策修改。再对比秦始皇前后行径,历史学中有一个假设,认为史籍中所载的‘镜’,其实是个人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都非常信任的谋臣。不过这种假问题非常多,所以相信这个假的很少。”

    谢羽边,边从屏幕上敲敲打打,拉出了一套下午茶装备。三张椅子,一张桌子,还有三杯水。“都走了这么久了,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吧。”

    这个时候庄悠悠才发现自己确实走的有点脚酸了,看了看,谢羽挑的这个地方,好像还真是一个休息处,地方比较宽大,除了进门时看见的那个镜子,里面好像也没什么展品。

    “谢谢,你怎么知道这个怎么弄的?”阮娴坐上去的时候为椅子的舒适度感叹了一下,她体力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要不是谢羽找了个休息的地方,她再走一会儿估计要蹲下来休息了。

    “刚刚我这边能看到明而已,我们进来也走了快、”谢羽掏出来看了一下,“快三个时了,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刚好,对于之前看到的镜子,我简直有一肚子话想,不如我们先聊一聊吧。”

    “好啊,不过这里展品那么多,你为什么偏偏关心这么一个镜子啊?”阮娴对此挺奇怪的。

    “因为围绕着那面镜子的奇怪传真的太多了啊,我们之前対的时间线,不同的就是镜子出现在史籍上的开始,你们那里没有这种围绕着非常多传的神奇镜子对吧,所以可能不理解我的感受。”

    谢羽是历史系的学生,毕业论文刚好写的秦始皇嬴政转变这段时期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在史籍上是和那个镜子同步出现的。而他写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关于秦始皇那段时间经常带镜子的猜想,所以他才会格外了解有关那面镜子的信息。

    “你们那边的秦始皇嬴政,是统一天下之后不久就出兵南征百越了,对吧。”谢羽看着庄冉冉和阮娴点了点头,继续,“我们这边的嬴政在统一天下后,根据史料,原本他和屠睢已经在讨论如何平定百越了,结果一夕之间,嬴政就改了计划,还拿出了很多成熟了的技术,比如造纸、修路、农车等等,征战之事忽然就暂停了。

    我们那边考古的时候,从井中大佬出过一批竹简,似乎就是这位屠睢所写,内容似乎是日记。其中整理出来的就有一部分提到了他被皇帝看重,即将出征百越,结果皇帝忽然反悔,搞建设去了的内容。

    之前我看这边秦始皇的那些创造发明就觉得很眼熟了,因为毕业论文的缘故,我是去查过当时的情况的,我不知道你那边世界的情况,但是我比对过,嬴政第一批拿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在这边秦始皇那个镜子出现之前的东西。”

    “我们这边,”庄悠悠的眼神有一点飘忽,“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秦朝之后出现的。”听谢羽的意思,好像他那边秦朝的名声也不差,搞的三个世界就她们这个世界有问题一样。

    “我们这边秦朝二世而亡,所以秦朝的信息留存的很少,甚至因为暴秦的名声加上时间太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秦朝都是作为反派出现的,东西毁了很多,还有不少污水。像是这边秦始皇低成本的造纸技术,我们那边是东汉时期出现的,大约在秦朝三四百年之后吧,农车和修路材料我不太清楚。”

    谢羽算了一下这个科技发展的时间,突然有点担忧的眼前两个女孩子世界的科技进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