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义灭亲的亲爸爸(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春秋第四年)
宋国带领痛扁郑国的仗,玩的很过瘾。
可是,就在此时卫国的国君州吁,出事了。
卫国两次跟着宋国出兵,不但没有发生四国联军与郑国血战的情景,也没有达到帮助太叔段(共叔段)返回郑国复位的目的,反而钱花了不少,搞的卫国上下民怨极大,州吁想刹车撤出这场游戏,可是人家宋殇公却玩上瘾了。
出兵是要花大钱的,这些钱都是卫国承担,这不是劳民伤财吗?本来卫国国内对州吁夺权,就有很多的意见,现在又出现了参与战争,耗费钱财的事情,州吁的民心快丧失殆尽了,看来通过武力抬高自己威信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如何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州吁想不出办法,一夜未睡,满脑子除了军事还是军事,怎么也想不出其他的政治办法。
思来想去,还的找个老谋深算的大臣问问,回顾现在卫国的朝堂上,有智慧和能力的大臣已经没有几个人,倒是刚退休的石厚的爸爸石碏还值得一问,他毕竟是三朝元老了。
这个事情,还是让石厚问问他爸爸石蜡吧!
石蜡是卫国的老牌政治家,见识远大、老谋深算,虽然当年他在州吁的爸爸卫庄公面前了他很多坏话,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状态和环境,石蜡的是非常正确的,后来的历史发展也都应验石碏的预言了。这个老东西,有几把刷子,肚子里面有真才实学,现在让他给出出主意,等到以后我坐稳了王位,再慢慢的秋后算账。
石蜡,早就看透了州吁的结局了,儿子不听话,非要贪图眼前的快乐和富贵,一旦州吁垮台,他们家是要跟着垮台的,弄不好来个灭族之类的,他们家族就玩完了。这个不争气的孩子,竟然看不透这个棋局,想起这些,石蜡就生气和心痛,总是要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隐患。
正好,儿子石厚代表州吁来询问如何安民定位的计策,会来了,这样的会也只有一次而已,现在石蜡已经离开了政治舞台,赋闲在家,所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石蜡听完了儿子的叙述后,就单刀直入的告诉儿子:
“国君上台后,忙活了大半年了,不就是想创造点功劳吗,创造功劳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吗,证明自己的实力干什么?不就是因为国君知道自己夺位不正当吗?”
几个为什么?一下子就把石厚傻了,没想到爸爸这么厉害,问题很深,原来自己感觉自己挺厉害的,现在觉着还是爸爸更老谋深算,生姜还是老的辣!
石蜡一看自己的已经引起了儿子的注意,就接着:
“我们诸侯国的国君继位,都是要经过周王的认可的,如果一旦周王认可,谁也没有什么可的,本来诸侯国都是周王的,周王想让谁当国王,谁就是名正言顺的国君。“
石厚连连点头,但是他有个顾虑:“爸爸,你的没有问题,可是州吁杀了大哥,然后自己再到周王那里要授权,是不是太那个了——,恐怕也不行吧,如果这样也行,不就等于周天子鼓励犯上的杀戮吗?”
石蜡摸着胡子微微笑着,看着石厚,眯着眼睛不话了。
石厚知道爸爸的话没有完,刚才自己的疑问,都在爸爸的肚子里面,但是看爸爸的样子,他暂时还没有的打算,这样不行,必须让爸爸出来。
想到这里,石厚站起身来,给爸爸斟了一杯水,很诚恳的给爸爸:
“老爹,我亲爱的爸爸,我当年年轻,不听爸爸的话,很后悔,不过现在走上了政治舞台后,才知道,老爹你才是真正的老鹤,当年你训诫我的话,都是爱护我,现在我遇到困难了,老爹你要帮我啊——”
其实,石蜡正是在等儿子的这个表现,在政治场合上,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都不可信的,如果是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石蜡混官场一辈子,太懂这个道理了。
火候拿捏的差不多了,石蜡才缓缓的:
“孩子啊,这个事儿,你们办的确实不太讲究,肯定不能让卫国自己出面向周王恳请。
但是,你们可以让别的国出面啊!我们的友邦陈国国君陈桓公,目前在周王室当官,而且受到周王的宠信,这个事,要让州吁亲自去求陈桓公,只要他答应了,让他到周王面前活动,就可以成功了,不过一定要让州吁亲自前往,才能显出卫国的诚意,无非是花两钱罢了,比起出征的军费来,九牛一毛,花钱办大事啊。”
石蜡喝了一口水,犹豫了一下,接着:
“如果你们需要——,还是算了吧!”
石厚一看爸爸又是欲言又止的样子,连连拱:“老爹,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别这样吞吐话,我的心脏病都犯了,你想要什么?你,求你了!我的祖宗爸爸!”
石蜡非常神秘的声:
“其实,我和陈桓公关系也很好,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提前打个招呼,老朋友的面子还是有的。不过,我也不能白忙活吧!”
石厚哈哈大笑,连连点头,给爸爸拱了拱,就一溜烟的入宫找州吁商量去了。
石蜡,意味深长的看着孩子的身影,叹了口气,默默的在心里想着:孩子,为了整个家族,爸爸只好对不住你了。石蜡连夜派人拿着密信前往陈国面见陈桓公,告诉陈国国君:
鄙国国君被州吁暗杀了,非法夺位,我老了,早已经退出中央了,州吁和石厚是两个罪魁祸首,你是周王室看重的大臣,具有主持正义的责任和使命,我已经忽悠这两个人,准备前往你国找你帮助他们向周王求情请封,请你将两人当场设计除掉。
陈桓公,是周王室宠信的大臣,从内心有维护周礼的责任,州吁的行为肯定是非法行为。州吁上位后,绑架陈国参与了对郑国的军事行动,明这个孩子根本不靠谱,以后还不知道给陈国带来什么灾难,于国于私,石蜡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陈国就接受了石蜡的建议,设下香饵钓金鳌了。
这年底,州吁和石厚带着丰厚的礼物一起到陈国,名义上是进行友好的国事访问,实际上要暗地里恳求陈君帮忙的事情。卫国最大的老虎离开自己的老窝,陈国抓住会,就像是抓两只公鸡一样的简单,一举将州吁和石厚抓获了。
陈桓公也是老油条,自然不会亲自杀掉州吁和石厚,再怎么,州吁也是现任的卫国国君,石厚是老朋友石蜡的亲儿子,而且这个事件,就是他策划的。
杀人家的国君,再杀人家的儿子,怎么收局?这个球还要踢回去,扎的刺猬,让卫国自己去抱吧。
于是,陈桓公连忙给石蜡送信,我们陈国是帮忙的,只帮助抓人,不管处理,你派人来处理吧,而且我们陈国的监狱设备一直没有维修,时间长了,就怕关不住这两个人了,到时候,出了乱子,两人逃跑了都和我们陈国无关。
石蜡安排的一切,哪能再让这两个人脱钩,那真的就会是灭族之灾了,箭——,已经在弦上了,不能不发。所以,石碏赶快派人前往卫国,快刀斩乱麻,当场杀死了州吁和石厚。
杀国君,似乎还好解释,但是杀自己的亲儿子,简直是太少见了,因此,“大义灭亲”的法,成了石蜡一顶伟大的帽子。
于是,石厚受到了后代人民的爱戴和表扬,不顾自己的儿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这是正能量啊!老百姓就是这样的淳朴。
在当年“春秋时期”弑君是重罪,一般无论你杀的是有道德的,还是暴虐的,都会背上弑君的“美名”,后果基本都是灭门。可是如果弑君的活动中,连自己的儿子都一块干掉,肯定政治寓意又不一样了。
至于对一个已经离休的老干部来,国家由那个国君执政,对他并不很重要,更何况他的儿子还是最受宠信的人,其行为的目的是不是完全是为了国家?似乎有另有商量,但“大义灭亲”已经成为历史定论的东西,我们最好不要去触动,但是可以深思一下。
无论怎样,石蜡就是把儿子杀了,不管为了谁,这就是大义灭亲,当时的君子:石碏是个纯臣,讨厌州吁,同时连自己的儿子一起给杀死了,“大义灭亲”大概的就是这个样子吧,后来“大义灭亲”的成语出典与此。
鲁隐公四年,十二月份,被州吁杀死的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风流倜傥、潇洒无比、爱上儿媳妇的卫宣公继位,春秋记载:卫人立晋。就是表达了:拥立卫宣公是卫国大众的意思
这个州吁折腾了一年多时间,还是死了。
不过,州吁在位的两大功劳,一个是:把自己给玩死了,另一个是:把宋国拖进与郑国的战争。
真是瞎折腾的大王,马屁精式的人物。
州吁的死,对宋国是个沉重的打击,看来继续玩“联军大游行”的游戏要暂时停停了,看看卫国的风向再。
这当然是宋国的想法。
但是,宋国武装侵略的第一枪已经开了,宋国想停下来,还要问问郑国愿不愿意,郑庄公忍声吞气、平白无故的一年中,连续挨了以宋国为首的多国联军的两次揍,现在卫国出事了,你宋殇公想停下来,别急,好戏才刚开始,轮到我们郑国开启征伐宋国的游戏了按钮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