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郑国“夺位运动”的拉锯战 (鲁桓公十七年,前695年,春秋第二十八年)
复辟夺位运动,当然先是由被赶跑的哥哥太子忽复辟夺位开始——
郑厉公因为企图暗杀大臣祭足没有成功,为了避免祭足的反击,逃亡了栎邑暂时的避难,并在宋国的帮助下成立的武装割据政权。
郑国的君位再次虚位以待,原太子(郑昭公)再次回国上位,咸鱼翻身。
郑国似乎应该安定下来了,但是历史并不同意这个法。
“咸鱼翻身”的郑昭公忽,高大英俊,一表人才,这都没有什么,但就是有个非常孤高的臭脾气。谁叫人家一直是太子身份,你如果是太子,恐怕也很牛气,当年齐国哭着嚎着要嫁女儿嫁给他,郑昭公当面拒绝。当年在援助齐国成功后庆功宴上,太子忽被鲁国安排的酒宴席位和接受赏赐的排位靠后,就带兵征伐了人家,可见郑昭公的性格孤傲。
孤傲,原本没有什么,在皇室身上更没有什么,但是在处理大臣的人际关系上,就很重要了。你,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即便是看不惯哪个大臣的做派,你知道就行了,以后等你当了君王再慢慢的处理,这才是聪明的样子,谁敢“哪块云彩会下雨?”
当年的太子身份的公子忽,却不是这样。只要是看不顺眼人,就要提,一副公事公办的做派。
太子忽不知什么原因,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讨厌郑国大将军高渠弥这个人,他爸爸郑庄公想任命高渠弥担任郑国卿士的时候,他就坚决的反对,一再的给爸爸提意见。
你想,他爸爸郑庄公是什么人,枭雄!霸王。至于怎么用人,自有爸爸的道理,你太子指三画四肯定不合适,当时你的身份仅是个太子而已,如果此时什么事都听你的,作为枭雄爸爸怎么想,但是,这个傻孩子就是这样的倔。
尤其是,当年在郑庄公抵抗周王征伐郑国的时候,高渠弥被任命为带领中军保护庄公,立下了功劳。你想:在战争年代能留在大王身边保护自己的,一般都是贴心的大将,所以郑庄公还是十分赏识高司令的。
所以,爸爸郑庄公仍然任命高渠弥为卿士,这是大臣啊。
高渠弥当然知道这个事情了,心里对太子忽也埋下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不对付。
本来,郑庄公死后让太子忽继位,对高渠弥就是一个打击,他还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突然政局发生剧烈的变化,郑国被祭足插足,换了公子突当大王,高渠弥心想:政治就是这样的刺激,我太喜欢了,太他妈的无厘头了,于是就松了一口气。
谁想到,刺激的政局变化还没有结束,无厘头的郑厉公非要暗杀祭足,一下子被赶跑了,这会儿,太子忽又复辟了,高渠弥松了不多久的那口气,瞬间又提了起来。
估计,高渠弥心脏实在是受不了了,心里暗暗一想,你祭足大哥能来回的换君王玩,我高渠弥也可以跟着学。
所以,当郑昭公复辟二年后,鲁桓公十七年的十月二十二日,高渠弥将郑昭公给杀死了,春秋没有记载高渠弥是用毒药,还是用菜刀干死的郑昭公,但是史记中记载:郑昭公与高渠弥一起去打猎,被高司令一箭射死了!
所以,后来的聪明人就评论:郑昭公明明知道自己所厌恶的人,而且还公开表达自己的这个意思,却不在自己上台后,赶快处理掉被厌恶的人,最后还放在身边,最后导致自己被杀掉,是不明智的。
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也许郑昭公上位后,并没有掌握实际的政权权利,这又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个事件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还是那句话:除恶务尽,必有后患。
公子亹(we),郑庄公的三公子,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郑国的王位,会砸到他的头上。
事情就是这样,祭足赶跑了郑厉公,虽然他现在正在栎邑搞武装割据,利用宋国给一点兵马进行抵抗,作赶为跑他的祭足肯定不会再让他回来,现在原太子有被杀死了,算来算去,那只有郑庄公的三儿子了,对于公子亹来,幸福实在来得太突然了。
可是这个老三,也太缺少政治头脑了,比他两个哥哥显然是差了很大一截子。郑国目前已经是一团乱象,公子亹上台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压倒一切。只有安顿巩固好自己的位置,其他的一切才有可能性。
此时,齐国和鲁国之间,也发生了一件恶劣的“国际事件”,齐君将鲁君给杀死了,起因是:一个差一点和郑昭公发生婚姻关系的齐国美女所导致的。
这个事件导致后续问题出现:
,齐侯杀鲁君事件,导致春秋时期桓公时代,戛然而止;
2,齐国杀鲁君事件,导致齐国和鲁国的矛盾上升,形成新的两国对抗,也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流现象,随着齐国国力上升,郑国、宋国内斗国力下降,原来在“隐公时代”和“桓公时代”里,以郑、宋对抗为社会主流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了齐国和鲁国争斗;
3,齐国国君的随意杀害别国国君的行为,在未受处罚的前提下,让其变的更为嚣张,独断任性,造成其暴行继续延续,又在当年杀害了郑国的国君,也就是新上任的三公子亹。
4,齐国终于成为了当时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国家。
关于齐君杀鲁君的故事,我们暂且放在后面讲述,先不破环郑国故事的连贯性,继续齐君如何杀的郑国君。
但是,这里要有一个顺序的概念,就是齐君在这一年的夏天先杀的鲁君,然后再当年的秋天,再杀的郑君这个顺序,因为——
齐国在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的夏天,杀害了鲁桓公后,齐鲁两国顿时处在的十分紧张的状态,齐国国君齐襄公也十分的紧张,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太不靠谱了。就因为人家鲁桓公,知道了自己的老婆和她哥哥齐襄公(齐国国君)偷情的事情,就把人家给弄死了,这太没有道理了,在国际上好也不好听,人家郑国国内自己玩个政变,诸侯国都联合起来揍人家,如果鲁国把这件丑事,公开到联合国会议上,估计联合其他的诸侯国一起征讨齐国,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在当时,郑国可是一流的军事强国,如鲁国联合郑国一起讨伐齐国,郑国单纯为了报复去年齐国征伐自己,出兵帮助,这也是最可能发生的率,齐国不能不做必要的准备。
齐襄公开始动员齐国的军队,做好必要的战争准备,所以齐襄公带领齐国部队,驻扎在大舅子卫国的境内,靠近郑国的首止(河南雎县),齐襄公想:
正好郑国公子亹刚上任,很想固定自己的君位,能否利用这个会与他搞一次会盟,如果能成功,就直接可以去掉了这个潜在的威胁。
当接到齐国的会盟邀请后,现任的郑国国君公子亹就想参加。此时,老谋深算的祭足知道:现在齐国国君齐襄公做公子的时候,就和现在的公子亹之间有仇恨。以前两人只要是聚会到一起,不是斗酒,就是比剑,还相互骂娘,一个是当时第一强国的三公子,一个是当时齐国的太子,脾气都很爆,谁也不服谁。
所以,在这个国际风云突变的当口,齐襄公能放下身价,主动叫公子亹会盟,肯定有别的目的。一旦两人一言不合,我们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又是刚上位,出个什么事,都是不准的。
祭足建议公子亹不要去参加会盟。
不过,当时还没有“鸿门宴”的故事,但是无来由的宴会邀请,总是宴无好宴。就像是自己的女婿要宴请自己一样,要不是女儿孝顺,我祭足也早牺牲了。
可是,公子亹当上了国王,自己也膨胀了很多,估计齐君再牛皮,也不敢在国际会议上搞个什么吧!而且目前自己也需要一点政绩来添彩,更何况如果自己拒绝,在我们郑国还有个二哥公子突在搞武装割据,虎视眈眈自己的王位,闹翻了,齐国转而支持二哥,和宋国联合起来,不就麻烦了!所以还是要去,为了预防万一,公子亹就带着高渠弥,高司令员一起去参见齐国的盟会,让他保卫和帮助我。
祭足一看,也无话可了。
反正,俗话:君子不踏险地。我是不去,你不听我的话也没有办法,祭足就和公子亹请病假,自己的高血压犯了,糖尿病也犯了,出不了门了,然后直接回家躺在床上了,静观局势的发展,这真是个老狐狸。
其实,公子亹的分析也没有错误,当时的国际形势变化太快,自己又急需寻找外援和盟友,郑国不能再打仗了,需要休整,齐国的会盟要求符合郑国的利益。
可是,你公子亹既然有了这个政治觉悟的高度,你的所有行动和性格,也要提升起来。当年做公子的时候,是一个公子哥,无所谓;可现在是国王了,就不能拿出做公子哥的那副德行,思想的高度够了,行动的高度不够,就是自取其祸。
果然,公子亹带着高司令员,大大泱泱的参加会议去了。
齐襄公和公子亹两人一见面,就不太和谐。
齐襄公因为心里面藏着事,为了达到能和郑国联盟的目的,就对公子亹十分的客气和恭敬,在十分讲究周礼的那个年代里面,国君见面都是有一定礼节的。人家齐襄公已经低三下四了,这让公子亹很是受用,可能公子亹以为这次齐襄公有求于我了,想当年,你那些暴脾气哪里去了?所以就不对齐襄公的恭敬礼貌,进行必要的答谢和回礼。
你想想,齐襄公在做太子的时候就谁也瞧不上,脾气很大,连自己的妹妹都敢搞着玩,还刚杀了鲁君,双沾满妹夫的鲜血,他还有什么不敢的,你公子亹这样的样子,是当面侮辱自己,诸侯国的国君,我也不是没杀过,这次你还这个样,我就弄死你。
于是,齐襄公就安排甲士,在会盟的期间将公子亹给杀害了!
你,公子亹冤不冤,刚上位还不满一年,屁股都没坐热,用愚昧的自信,把自己给搞死了。俗话: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样一来,死了,连个谥号都没捞着。在古代时期如果新君王继位不到一年的,是没有“谥号”的荣誉享受,所以历史上只能称他为:公子亹,而不是什么“公”和“侯”了。
陪着一起去的高司令员,下落成为历史谜案,春秋记载的是:齐襄公杀了公子亹后,接着把高司令员给五马分尸了,古文称作“轘(n)。但是史记记载的是:高司令偷着逃亡,跑回来了。
公子亹短命死亡,又给了祭足会,于是祭足又从陈国迎立郑昭公的弟弟公子仪为国君,这个公子仪,在史记中称:公子婴,到底是郑庄公那个女人生的,不知道,可能与陈国有点关系吧,要不,怎能从陈国迎接回来,史称:郑子。
祭足,先后参与很辅佐拥立了:郑庄公、郑昭公、郑厉公、公子亹、郑子等五代国君,厉害啊!还曾经帮助郑庄公打过共叔段,抢过周王室的粮食,击败周王征伐的军队,死于公元前62年。直到祭足死后,搞武装割据的郑厉公,才敢重新举行政变复辟成功,其实郑厉公就是害怕祭足,隐忍了那么多年,才敢搞复辟。
当然,这都是发生在十四年之后的二哥公子突的复辟运动。
不过,郑厉公复辟成功后,也很无奈,因为他碰上了齐国另一个重要国君——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所以,郑国的复兴大业基本上就算是没戏了。
二哥郑厉公复辟的活动,因为发生在春秋的鲁庄公十四年。这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大政治变化,郑国也演变成一个国际上的配角,为了不破坏历史的连贯性,就放到下一个章节里面,作为配角故事讲述吧!
郑国内乱的这个阶段里面,宋国在宋庄公个的领导下,暂时平安无事,在慢慢的恢复体力,等待着下一轮的宋襄公的复兴。
到此,春秋“鲁桓公时代”的社会主流交代完毕。
可是有个悲情的故事无法回避,这就是卫国的“兄弟争死”,都是欲望惹的祸,让我们继续慢慢的品味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